確實是浮躁,武將們後日出兵,湯和朱亮祖等五位將領各自領兵三千北上馳援,根據三日前來的消息,擴廓已經迴防,並且集結兵馬於大同和保安州,打算跟大明死磕。


    將領們一個個蓄勢待發,一個個熱血沸騰。


    但……總有人心裏還是沒底。


    皇爺也沒開口說這一次之後就給他們封爵啊。


    …


    大家都有些浮躁了,朱元璋近半個月以來的沉默讓他們一下子失去了對皇帝心思的掌握。


    如某個幾十年不上朝的修仙皇帝一樣,當皇帝不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時候,皇帝的心思就變得難以捉摸起來。


    在一些大臣匯報完工作之後,眾人齊刷刷的轉頭看去。


    因為……他們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朱青剛把手伸到官帽上將帽子給扯歪,就看到眾人刷刷的轉頭看過來。


    ……額


    尷尬了嗎這不是!?


    朱青也不管了,帽子歪著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而後大喊道:“不公啊!!”


    “不公!!!”


    滿堂文武頓時驚呆且錯愕。


    你又發什麽瘋?


    朱元璋高垂廟堂之上,看著朱青的樣子隻覺得老臉都丟盡了,你特娘的……這不是讓咱這個當老子的……哦,咱目前還不是。


    朱青這一嚎給正在假寐的李文忠都給嚇醒了,老李這迴出不了征,因為他得去廣南。


    “誰在亂嚎,給咱亂棍……”


    李文忠還以為這是大都督府公堂,下意識就脫口而出。


    不過等到他迴過神來,才注意到這是朝堂,連忙閉嘴。


    轉頭看去,朱青哀嚎痛哭,大喊不公,李文忠頓時不百思不得其解,問道身邊的徐達:“這是咋了?”


    徐達微微一笑。


    “沒咋。”


    …


    “朱青,你嚎個什麽?”


    朱元璋瞪了朱青一眼,臉色嚴厲的問道。


    朱青朝著老朱拱了拱手,然後行禮。


    老朱見他不開口,皺眉道:“有事說事,朝堂不是你胡鬧的地方。”


    “不公啊!”朱青搖頭歎道:“臣覺得朝廷不公啊!”


    這迴大家夥更蒙蔽了。


    有啥不公的?


    就算是不公,輪的著你來說?你狗日的幹的事,換成其他人來骨頭渣子都得磨成粉的罪過,結果你還好端端的站在那,你還喊不公?


    眾人這時候都覺得朱青是為了他賑災的賞賜所以大喊不公。


    朱青的賞賜是什麽?


    一座城外的莊園,有十多頃地,還有已經剪好的宅子,據說還是一座大宅子,以前是一位大地主的,後來還當過老朱的臨時住所。


    還有二十個丫鬟,十幾個仆人,以及許多香料玉石之類的東西。


    沒有升官,沒有爵位。


    倒是顯得有些些的……寒酸。


    楊憲在揣摩皇帝的心思。


    ‘皇帝不大肆賞賜朱青,肯定是有所用意。一來是為了讓武將們心裏好受一些,畢竟朱青一個文人,不可能外放兩次立了功就給爵位,而且朱青和武將結仇不少,要是大肆賞賜,武將們自然會有所埋怨。’


    ‘二來,朱青年少成名,皇帝定然也有壓一壓他的心思!想來定然是這樣了,皇帝之心眼極小,尤其是對大臣們更是苛刻,朱青行事風格不合皇帝心意,打壓一番也是……’


    想到這,楊憲出班列,惱怒道:“大膽!”


    “有何不公?有什麽不公是在朝堂上大聲宣揚的?若有冤情,大可去大理寺喊冤,朝堂豈是你可以胡鬧的地方!?”


    …


    楊憲的怒火讓大家都有些暗爽。


    這朱青一向不拿朝堂當迴事,屢次大放厥詞,這迴楊憲這個寵臣對上朱青這個寵臣,場麵一下子就好玩了起來。


    朱青苦著臉,看著楊憲有些幽怨道:“楊大人,其實下官喊冤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您啊!”


    朱元璋,武將們,文官們都聞言一臉的愕然。


    為楊憲喊冤?


    他楊憲有什麽冤的?


    他楊憲乃是朝廷三品大員,寵臣之中的寵臣,輪得到你朱青來喊冤?


    朱元璋有些惱火的道:“朱青,滾迴去站著!”


    朱青搖頭,不僅不聽,反而更賣力的大喊道:“楊大人為人忠厚,做實事而不談闊論,即便是受了委屈也隻能自己受著,但臣不答應,臣看不下去!”


    楊憲也徹底尬住了。


    武將們更是瞪著眼睛……


    你特娘的瘋了?


    武將們咬牙切齒,這是要推楊憲啊!!


    朱元璋也似乎有些明白了朱青的意思,緩緩收迴手,而後沉吟問道:“咱想要聽聽,楊憲受了什麽樣子的委屈,讓你為他喊冤。”


    這時候武將們有點急了,連忙有人站出來喊道:“陛下,朱青胡鬧至此,不能如此放縱啊……”


    朱元璋淡淡道:“朱青是朝廷臣子,既是臣子,便有參與朝務的權利。”


    “說吧朱青。”


    …


    朱青清了清嗓子,再把歪著的官帽給帶正,然後高聲道:“臣覺得朝廷對楊大人的任用不該如此,楊大人經略揚州,從揚州隻有區區八百戶人發展到萬戶人,所帶來不隻單單隻是單純的字眼上的變化,而是關乎到一地的複蘇!”


    朱青聲音清悅道:“五年前的揚州,就如同現在的北地州府一樣,民生凋零,百姓十不存一,耕地退化,匪患橫生!而縱觀大明上下,能夠在極短時間之內複蘇一地者,唯有楊憲楊大人!”


    “三年勵精圖治,三年勤勤懇懇,換來的是揚州的民生,是那田間地頭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稻穀,是路邊欣然玩樂的孩童,是書院之中的朗朗讀書聲,更是每年揚州向朝廷交付的幾十萬石稅糧!”


    “大明正需要這樣的人,為地方帶來複蘇,為朝廷帶來稅收,在下官眼中,楊大人這般人物就該為天下蒼生而努力,而不是偏居兩廣,做一地之官!”


    “論文治,滿朝官員,誰敢說比得上楊大人所帶來的效果?”


    “我朱青十八歲就位列六品,對朝廷功勞甚微,而楊大人如此隻功勞才當一個區區兩廣參政,還不是一地主官,憑什麽?”


    “楊大人憑什麽不委屈,憑什麽不能喊冤?”


    “就因為楊大人出身不高?”


    “看朝廷這些位列一二品的官員,你們捫心自問,如何比得上楊大人的功勞,如何又有臉麵居於高位,對著楊大人自稱上官?”


    “長此以往,官員們各個學著你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向楊大人這樣為大明做事,為百姓做事,為朝廷治民安邦!”


    “民不安,國何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畢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畢奇並收藏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