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特裏點了點頭,“會有機會的!”


    話落耶律特裏隨即舉起右手,向前一揮,大軍繼續行進。


    一名風塵仆仆的傳令官從後麵追了上來,將一封皇帝的書信交給了耶律特裏。


    耶律特裏看過書信後,英武美麗的麵孔上流露出一絲隱隱的憂慮。


    ……


    遼軍突破順州繼續南下的消息傳到了京城。


    君臣眾人大受震動,惶恐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好,簡直就像是一群熱鍋上的螞蟻。


    蔡京乘機嘲諷慕容彥達和吳道,慕容彥達雖然心中也有些慌亂,不過卻一如既往地告訴皇帝,吳道一定能夠守住上京城,請皇帝不必擔心。


    皇帝稍稍安心了一些。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朝廷接到北邊的軍情後不久,梁山泊那邊又傳來了緊急軍情,被寄予厚望的關勝大軍居然意外戰敗了,關勝也叛變投匪。


    朝廷上下被這個消息震得暈暈乎乎,孔一達提議立刻放棄東京,遷都西川或者江南。


    許多聲名卓著的大儒及清流紛紛附和,看這些人麵色白裏透黃的樣子,分明都被嚇破了膽了。


    皇帝對於孔一達等人的提議很是動心,不過卻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時,慕容彥達、宿元景和蔡京同時出來表示反對。


    皇帝見他三人都反對遷都,很是不解,問道:“三位愛卿難道認為不必遷都嗎?”


    孔一達不等他三人迴答,氣憤地道:“如此情況之下,如不遷都後果不堪設想!”


    宿元景抱拳道:“陛下,如今的局麵非常為妙,如果貿然遷都,才是不可收拾呢。


    北方,羽林衛大將軍正在與遼軍鏖戰,勝負未知,而梁山賊寇其實多是義士,素來有投效朝廷之意。


    如果貿然遷都,那麽會出現怎樣的局麵呢?


    上京方麵必然士氣大挫,隻怕以吳大將軍的勇猛也是無法守住的了,遼國大軍必將席卷而來,整個中原大地將永無寧日。而梁山賊寇,見我朝倉皇逃走,原本期盼招安之心,恐怕會發生改變,而生出真正的異心來。


    到那時,天下就真的無法收拾了!”


    皇帝覺得宿元景說得很有道理,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孔一達憤怒地叫道:“陛下若是有個意外,對於天下來說豈不是更加不妙?”


    宿元景皺眉看了一眼孔一達,“這種情況絕不會出現,如果局麵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走也還來得及!”


    孔一達哼了一聲。


    皇帝看向蔡京和慕容彥達,問道:“兩位愛卿也是這個意思嗎?”


    蔡京正準備說話,慕容彥達卻搶先道:“微臣也是這個意思,微臣以為,對於梁山賊寇,不如以招安為上策!”


    宿元景點了點頭。


    皇帝不禁有些心動。


    “不可!”蔡京大聲反對,隨即拜道:“陛下,對於這些目無王法的賊寇,應當大舉剿滅,不宜招安,否則,豈不是告訴天下人造反是對的,這怎麽能行!”


    皇帝覺得蔡京說的很有道理,皺眉道:“可是接連幾次征討都失敗了啊!”


    蔡京道:“那是我們輕敵了,這一次我們給予其雷霆一擊,梁山賊寇必定灰飛煙滅!”


    宿元景急聲道:“陛下,如今我朝還在與遼國交戰,哪有力量對付梁山啊?”


    蔡京道:“這個不用擔心,可以征調南方和西邊的禁軍過來,討伐梁山!”


    蔡京隨即朝皇帝抱拳道:“老臣舉薦一人,若以此人為先鋒官,定可踏平梁山!”


    “哦,愛卿舉薦何人?”


    “金陵建康府水軍統製劉夢龍,此人和麾下水軍都極擅水戰,有這一支軍馬來到,梁山賊寇最大的憑依,梁山水泊,便成為我官軍最好的戰場了!”


    皇帝點了點頭,“此人可為先鋒官,那麽誰可為大帥呢?”


    “老臣以為,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堪當此任!”


    高俅立刻出列,慷慨激昂地道:“微臣願為陛下赴湯踏火!”


    皇帝大為感動,點頭讚許道:“若是太尉出馬,寡人可高枕無憂了!”


    宿元景急聲道:“陛下,討伐梁山之事還請三思啊,微臣以為還是招安為上,如此一來,不禁可以免除一場兵禍,還可利用這支兵馬對付遼人,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蔡京冷哼一聲,“我朝接連戰敗而招安,陛下威嚴何在?朝廷威嚴何在?何況俗話說得好,賊性難改,誰能保證梁山賊寇接受招安後不會複叛?如果他們進入燕雲十六州後複叛,這局麵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皇帝深以為然,點頭道:“太師所言極是!此事就這麽決定了!”


    不久之後,皇帝敕封高俅為招討使,令劉夢龍為先鋒官,集結江南等地禁軍十萬前往討伐梁山。


    梁山的事情暫且放下,視線轉迴上京。


    遼國長公主耶律特裏率領十五萬大軍開到上京城下,黑壓壓的一片,給人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可怕感覺。


    遼國第一勇士阿裏奇,策馬出陣,高聲挑戰。


    城門大開,史文恭提著紅纓長槍縱千裏龍駒馬衝出城門。


    雙方戰作一團,阿裏奇揮舞大斧,兇猛如虎,史文恭運轉長槍,氣勢如龍。雙方好似一對遠古猛獸,戰得難解難分。


    雙方將士喊聲如雷,戰鼓聲驚天動地。


    戰到二十迴合,雙方依舊不分勝負。這時,兩員遼將齊出,挺著長槍,一左一右來夾攻史文恭。


    這兩員兩將一個名叫悖瑾相公,一個名叫咬兒惟康,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三員遼軍悍將一起夾攻史文恭,史文恭以一敵三,漸漸落入下風,險象環生。


    城門再次打開,精赤著上身露出一身盤龍刺青的史進及身著重甲手持沉重狼牙棒的秦明,一起衝出城來。


    悖瑾相公和咬兒惟康見狀,當即舍棄了史文恭,來戰史進和秦明。


    三對戰將殺得煙塵滾滾日月無光,雙方將士的熱血徹底沸騰了。


    悖瑾相公漸漸力怯,而史進卻越戰越勇。


    終於,悖瑾相公一個不留神,被史進搶入中宮一刀直劈下來。


    悖瑾相公麵色大變,來不及反應就被一刀兩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洛潛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洛潛龍並收藏大明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