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劉福通懂了。
朱元璋不僅在滁陽留下了一支軍隊,而且還把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身邊的侍從都換成了湯和的親信。
可以說劉福通和小明王已經被朱元璋軟禁起來了。
此時卻說陳友諒。
陳友諒兵敗應天城下,又丟了都城江州,隻得倉惶逃往武昌,不僅元氣大傷,而且內心也實在沮喪得很。
雖然武昌城暫時還在他陳友諒的手中,但徐達等人的大軍已經開始進逼武昌,如果武昌再度丟失,他陳友諒就幾乎無處可逃了。
陳友諒整天戰戰兢兢的,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似乎隻有在武昌等死了。
可就在這當口,朱元璋的內部接二連三地發生降將叛亂事件,劉福通的北方紅巾軍又發生了重大變故,朱元璋便暫停了對武昌的軍事行動。
這樣一來,陳友諒就獲得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陳友諒當然不會隻在武昌城裏喘息。他要找朱元璋報仇。
他的實力本來比朱元璋強大,被朱元璋逼迫到這步田地,他實在是不甘心。
所以,武昌城的危機剛一解,他就迫不及待地把大“漢”政權統轄下的所有官兵和青壯百姓統統集中到武昌來,組成一支龐大的軍隊,由他陳友諒親自指揮。
同時還下令建造巨型戰船。
陳友諒籠共征集了數十萬軍隊,不到六十萬,號稱六十萬。
但是,陳友諒的軍隊人數雖眾,但半數以上都是沒有受過什麽訓練的普通老百姓。
得知朱元璋親率二十萬軍隊北上去救援安豐的消息後,陳友諒就迫不及待地傾巢而出。
除了幾十萬大軍和上千艘大小戰船外,陳友諒離開武昌沿長江向東攻擊的時候,還把自己的兩個弟弟陳友仁、陳友貴和兩個兒子善兒、陳理統統帶在了身邊。
很顯然,陳友諒此次出征,是抱著“必勝”或“必死”的決心的,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
朱元璋得知情報後,決計在江西境內與陳友諒展開決戰,因為他心中隱隱地感到剿滅陳友諒的時機也許成熟了。
於是在徐達常、遇春領著十萬軍隊迴到應天的當天晚上,朱元璋便將手下的一眾將領召集在自己的元帥府召開了一次戰前大會。
應天城內有一定級別的文官武將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朱元璋看著一眾將領,直接了當的說道:“明天,我們就要開赴江西了,可有的人對我們這次能否戰勝陳友諒好像沒有多大信心,更有一些人,認為陳友諒兵多,戰船大,心中害怕,但我要告訴這些人,你們不要懷疑,更不要害怕,你們都不會忘記吧?前不久,陳友諒來進犯應天的時候,兵馬也多,戰船也大,可結果呢?不是被我們打得哭爹叫娘、隻恨爹娘少生一條腿嗎?”
聽到朱元璋的話,有人輕輕笑起來,凝重的氣氛開始逐漸鬆弛。
朱元璋接著說道:“我不是在這裏吹大話,我說能夠打敗陳友諒是有充足的根據的,下麵,就請李軍師和劉先生把這種根據給大家講一講!”
朱元璋說完坐了下去。
李善長站了起來,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各位大人、各位將軍,我這裏隻講一點我們能夠打敗陳友諒的理由,那就是,陳友諒雖然號稱有六十萬兵馬,但實際上,我們的兵馬比陳友諒多!”
有人不自覺地小聲嘀咕起來。是呀,二十萬軍隊,怎麽會比六十萬軍隊多呢?
隻見李善長一捋頷下微微的胡須,不慌不忙地說道:“陳友諒的身邊的確有幾十萬兵馬,我們姑且就算作是六十萬吧,可是,他那六十萬人馬裏麵,至少有一半是臨時抓來的老百姓,臨時抓來的老百姓,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能打仗嗎?不能。
這樣一來,陳友諒的兵馬就至少要減去一半,一半是多少?三十萬,也就是說,陳友諒能用來同我們打仗的兵馬,頂多隻有三十萬!”
眾人都屏氣凝神諦聽李善長的下文。
畢竟三十萬還是比二十萬多。
就聽李善長接著說道:“眾所周知,陳友諒一貫暴戾成性、唯我獨尊,手下將官貌合神離、各行其事,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至少要折扣一半,陳友諒真正有戰鬥力能同我們打仗的軍隊,至多不超過十五萬,陳友諒是十五萬軍隊,而我們是二十萬,二十萬對十五萬,孰多孰少、孰強孰弱,各位大人和將軍,還不一目了然嗎?”
李善長的這番話,固然有狡辯的因素,但聽起來也還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它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於是會場上開始有人輕笑,凝重的氣氛也漸趨活躍。
李善長穩穩地坐了下去。
劉基接著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
劉基先是掃了眾人一眼,然後清了清嗓子,抑揚頓挫地說道:“各位,剛才李先生所言,是兩軍交戰中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和,人和能幹成一切事情,我們在朱元帥的統帥下,精誠團結如一人,而陳友諒內部,卻勾心鬥角、離心離德。
實際上,我們不僅占有人和,天時地利也在我們這一邊。
我這裏不想多說,我隻想說一點,那就是,陳友諒跑到我們的地盤裏來同我們開戰,他能討得了便宜嗎?不說別的,光糧草問題,就夠陳友諒頭痛的了。
我們隻要在洪都一帶把陳友諒拖住,並切斷他與湖南、湖北的聯係,那我現在就可以斷言:陳友諒必將不戰自潰!”
聽到劉基的話,有人低低地歡唿起來。
眾人都知道劉基足智多謀。劉基說陳友諒必敗,那陳友諒隻有必敗無疑了。
而細想起來,劉基的話也確實很對。洪都在江西的中心,四周都是朱元璋的地盤,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陷在洪都一帶,到什麽地方去弄吃的喝的?
當然了,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是一迴事,而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則又是另一迴事。然朱元璋對此次出征江西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但在具體的軍事布署上,卻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朱元璋不僅在滁陽留下了一支軍隊,而且還把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身邊的侍從都換成了湯和的親信。
可以說劉福通和小明王已經被朱元璋軟禁起來了。
此時卻說陳友諒。
陳友諒兵敗應天城下,又丟了都城江州,隻得倉惶逃往武昌,不僅元氣大傷,而且內心也實在沮喪得很。
雖然武昌城暫時還在他陳友諒的手中,但徐達等人的大軍已經開始進逼武昌,如果武昌再度丟失,他陳友諒就幾乎無處可逃了。
陳友諒整天戰戰兢兢的,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似乎隻有在武昌等死了。
可就在這當口,朱元璋的內部接二連三地發生降將叛亂事件,劉福通的北方紅巾軍又發生了重大變故,朱元璋便暫停了對武昌的軍事行動。
這樣一來,陳友諒就獲得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陳友諒當然不會隻在武昌城裏喘息。他要找朱元璋報仇。
他的實力本來比朱元璋強大,被朱元璋逼迫到這步田地,他實在是不甘心。
所以,武昌城的危機剛一解,他就迫不及待地把大“漢”政權統轄下的所有官兵和青壯百姓統統集中到武昌來,組成一支龐大的軍隊,由他陳友諒親自指揮。
同時還下令建造巨型戰船。
陳友諒籠共征集了數十萬軍隊,不到六十萬,號稱六十萬。
但是,陳友諒的軍隊人數雖眾,但半數以上都是沒有受過什麽訓練的普通老百姓。
得知朱元璋親率二十萬軍隊北上去救援安豐的消息後,陳友諒就迫不及待地傾巢而出。
除了幾十萬大軍和上千艘大小戰船外,陳友諒離開武昌沿長江向東攻擊的時候,還把自己的兩個弟弟陳友仁、陳友貴和兩個兒子善兒、陳理統統帶在了身邊。
很顯然,陳友諒此次出征,是抱著“必勝”或“必死”的決心的,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
朱元璋得知情報後,決計在江西境內與陳友諒展開決戰,因為他心中隱隱地感到剿滅陳友諒的時機也許成熟了。
於是在徐達常、遇春領著十萬軍隊迴到應天的當天晚上,朱元璋便將手下的一眾將領召集在自己的元帥府召開了一次戰前大會。
應天城內有一定級別的文官武將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朱元璋看著一眾將領,直接了當的說道:“明天,我們就要開赴江西了,可有的人對我們這次能否戰勝陳友諒好像沒有多大信心,更有一些人,認為陳友諒兵多,戰船大,心中害怕,但我要告訴這些人,你們不要懷疑,更不要害怕,你們都不會忘記吧?前不久,陳友諒來進犯應天的時候,兵馬也多,戰船也大,可結果呢?不是被我們打得哭爹叫娘、隻恨爹娘少生一條腿嗎?”
聽到朱元璋的話,有人輕輕笑起來,凝重的氣氛開始逐漸鬆弛。
朱元璋接著說道:“我不是在這裏吹大話,我說能夠打敗陳友諒是有充足的根據的,下麵,就請李軍師和劉先生把這種根據給大家講一講!”
朱元璋說完坐了下去。
李善長站了起來,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各位大人、各位將軍,我這裏隻講一點我們能夠打敗陳友諒的理由,那就是,陳友諒雖然號稱有六十萬兵馬,但實際上,我們的兵馬比陳友諒多!”
有人不自覺地小聲嘀咕起來。是呀,二十萬軍隊,怎麽會比六十萬軍隊多呢?
隻見李善長一捋頷下微微的胡須,不慌不忙地說道:“陳友諒的身邊的確有幾十萬兵馬,我們姑且就算作是六十萬吧,可是,他那六十萬人馬裏麵,至少有一半是臨時抓來的老百姓,臨時抓來的老百姓,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能打仗嗎?不能。
這樣一來,陳友諒的兵馬就至少要減去一半,一半是多少?三十萬,也就是說,陳友諒能用來同我們打仗的兵馬,頂多隻有三十萬!”
眾人都屏氣凝神諦聽李善長的下文。
畢竟三十萬還是比二十萬多。
就聽李善長接著說道:“眾所周知,陳友諒一貫暴戾成性、唯我獨尊,手下將官貌合神離、各行其事,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至少要折扣一半,陳友諒真正有戰鬥力能同我們打仗的軍隊,至多不超過十五萬,陳友諒是十五萬軍隊,而我們是二十萬,二十萬對十五萬,孰多孰少、孰強孰弱,各位大人和將軍,還不一目了然嗎?”
李善長的這番話,固然有狡辯的因素,但聽起來也還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它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於是會場上開始有人輕笑,凝重的氣氛也漸趨活躍。
李善長穩穩地坐了下去。
劉基接著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
劉基先是掃了眾人一眼,然後清了清嗓子,抑揚頓挫地說道:“各位,剛才李先生所言,是兩軍交戰中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和,人和能幹成一切事情,我們在朱元帥的統帥下,精誠團結如一人,而陳友諒內部,卻勾心鬥角、離心離德。
實際上,我們不僅占有人和,天時地利也在我們這一邊。
我這裏不想多說,我隻想說一點,那就是,陳友諒跑到我們的地盤裏來同我們開戰,他能討得了便宜嗎?不說別的,光糧草問題,就夠陳友諒頭痛的了。
我們隻要在洪都一帶把陳友諒拖住,並切斷他與湖南、湖北的聯係,那我現在就可以斷言:陳友諒必將不戰自潰!”
聽到劉基的話,有人低低地歡唿起來。
眾人都知道劉基足智多謀。劉基說陳友諒必敗,那陳友諒隻有必敗無疑了。
而細想起來,劉基的話也確實很對。洪都在江西的中心,四周都是朱元璋的地盤,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陷在洪都一帶,到什麽地方去弄吃的喝的?
當然了,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是一迴事,而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則又是另一迴事。然朱元璋對此次出征江西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但在具體的軍事布署上,卻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