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方國珍和張士誠各占一方,顯然符合朱元璋的意願。把夾在方國珍和張士誠之間的地盤搶到手,方國珍和張士誠好像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朱元璋沒有搶占方國珍地盤的更主要原因是,朱元璋剛剛掠取了皖南地盤,還沒有向浙東進軍呢,那方國珍就派了一個親信手下找到朱元璋,表示願意與朱元璋結為盟友來共同對付張士誠。


    為顯示誠意,方國珍不僅送給朱元璋大量的金銀和布匹,還把自己的兒子也送到朱元璋的身邊做人質。


    朱元璋這才明白方國珍和張士誠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


    有這麽一個方國珍在南邊牽製著張士誠,朱元璋又何必要向方國珍開戰呢?於是朱元璋就把方國珍的兒子放了迴去,以示友好。


    方國珍又表示願意把溫州、台州和慶元三地讓給朱元璋。


    朱元璋對方國珍說道:“我們既然是朋友,我就不會要你的一寸地盤。”


    一時間,朱元璋和方國珍眉來眼去,打得十分火熱。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朱元璋也好,方國珍也罷,都隻不過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罷了。


    一旦雙方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彼此就隻能打得死去活來了。


    要是在一年前,朱元璋恐怕還不敢輕易地率兵進軍浙江。


    但他按照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來辦,實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過去,他要想集中五萬兵馬就很是不易,而現在,他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個十萬八萬兵馬,也是非常從從容容的了。


    朱元璋派他的義子李文忠。


    李文忠就是保兒,本是朱元璋姐夫李貞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前文中曾提到過,保兒是在滁州投奔朱元璋的,朱元璋把他收為義子。


    當時任朱元璋的親軍左副都指揮—率一支數萬人的軍隊首先挺進浙江。


    朱元璋給李文忠的任務是,一步步地靠近婺州,如果有可能,就率先把婺州拿下。


    李文忠率數萬大軍從皖南進入浙江境內後,進展十分順利而迅速。


    他先是攻占了新安江水庫西岸的淳安城,然後繞過新安江水庫,又拿下了水庫東岸的建德。


    建德是浙江西部的一個重鎮。李文忠奉朱元璋之命,將建德改作嚴州府。


    婺州元軍曾幾次發兵攻打李文忠,想把嚴州府奪迴來,但都被李文忠擊退。


    李文忠在嚴州府經過短暫的休整後,繼續向東攻掠。幾天工夫,他越過新安江,攻克了婺州以北一百多裏的浦江小城,又過了幾天,他拿下了婺州以北僅三十多裏地的蘭溪城,直接對婺州構成威脅。


    守婺州的元軍大將叫石抹厚孫。石抹厚孫和母親及妹妹住在一起。石抹厚孫的妹妹,當時大約二八年紀,尚未出嫁。石抹厚孫的哥哥石抹宜孫,是元軍駐守處州的統兵元帥。


    聽說紅巾軍占領了蘭溪,石抹宜孫就趕緊派人赴婺州,問石抹厚孫要不要增援。


    石抹厚孫對石抹宜孫說道:“這股紅匪,諒也破不了婺州城。”石


    抹厚孫不是在吹大話。他當時手中還有二萬多兵馬,這還不包括城中上萬名的地主武裝,加上婺州城高牆厚,石抹厚孫對守住婺州還是很有信心的。


    果然,李文忠帶兵從蘭溪南下,一連對婺州猛攻了十幾天,但除了傷亡萬餘人之外,毫無結果。


    朱元璋得知李文忠攻婺州受挫的消息後,勃然大怒道:“這狗日的石抹厚孫,竟然把我的義子給打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時徐達和常遇春也在應天,得知此事後,便向朱元璋請求帶兵去馳援李文忠。


    而李善長、朱升等人則建議朱元璋“親征”,理由是,婺州城一帶文化名人很多,朱元璋去了,有更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朱元璋最後決定,徐達留守應天,他和常遇春、李善長等人遠征婺州。


    朱升本也想去,但朱元璋考慮到他年歲較大、行動不便,就沒有同意。


    朱元璋之所以沒有帶徐達同往,是因為當時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戰事發生,朱元璋需要徐達坐鎮應天統一調度。


    朱元璋帶著常遇春、李善長等人開始遠征婺州。


    這一次遠征與過去朱元璋遠征皖南不同。遠征皖南的時候,朱元璋好不容易地才拚湊了五六萬人馬,而現在,朱元璋向婺州開去的時候,身邊是整整十萬大軍。


    紅巾軍見朱元璋親自掛帥,一個個情緒高昂,不幾日就趕到了婺州。元軍一看朱元璋親自出動,加之婺州戰略重地事關重大,於是派衢州守將宋伯顏不花和處州守將石抹宜孫同時支援婺州。可是朱元璋的大軍豈是他們所能擋住的。兩軍才一交戰,元軍的兩路援軍就知曉了朱元璋和他的部隊的厲害,最後兩人損失慘重,隻好逃迴各自駐地,龜縮不出,隻求自保了。


    那婺州守將石抹厚孫一看如此情況,自知難逃劫數,隻好開城投降,向朱元璋舉起白旗了。朱元璋受降後,命石抹厚孫和其母自殺,其妹因年輕貌美,自然成了他的又一個小老婆。


    朱元璋占領了婺州之後,叫李善長等人把他的“約法三章”寫在紙上貼滿婺州全城。


    朱元璋對李善長說道:“我們剛剛來浙江發展,軍中又有很多新兵,所以軍紀一定要嚴。軍紀渙散了,以後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李善長深以為然。


    朱元璋不僅貼出了“約法三章”,還命令義子李文忠組建了一支“執法隊”,不分晝夜地在婺州城內巡邏檢查。


    朱元璋對李文忠道:“隻要抓住了違犯約法三章的人,不管是誰,一律就地正法!”


    同時,朱元璋了解到官兵中喝酒的人太多,他怕官兵喝酒誤事,便又下達了“禁酒令”。


    朱元璋麾下的一員戰將姓黃,手下指揮著上萬名紅巾軍。“禁酒令”頒布之後,他覺著這“禁酒令”隻對下級官兵有效,像他這樣的高級將領,如果隻在家裏喝點酒,那什麽事也不會有的。


    所以,有一天晚上,當他的在他手下做一個小頭目的弟弟走進他住處的時候,他便拿出一壺酒來自斟自飲。自斟自飲的原因是,他叫他弟弟同飲,可他弟弟不僅不同飲,而且還勸他不要飲,說是如果讓朱元帥知道了不得了。


    如果僅僅是黃將軍和他弟弟兩個人知道這件事情,那也就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了。


    但不知為何,這件事情被李文忠的“執法隊”知道了。因為黃將軍不是尋常的軍官,所以李文忠不敢草率,親自找到黃將軍的弟弟核實了之後,才將此事告之朱元璋。


    朱元璋這一迴沒有馬上就作出什麽決定。這個黃將軍跟著朱元璋戰鬥好幾年了,立過大大小小許多功勞,他的“將軍”頭銜就是靠著戰功得來的。


    故而,朱元璋與李善長、常遇春等人商量了好長時間,才終於拿定了主意。


    主意拿定了之後,朱元璋帶著李善長、常遇春等人走進了黃將軍的住處。


    黃將軍一看這陣勢,就立即明白了一切。


    朱元璋把一柄短劍交到黃將軍的手裏,雙眼含淚說道:“兄弟,你不要怪我心太狠手太辣,如果有令不行,軍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兄弟是帶兵的將軍,你知道一盤散沙的軍隊會有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黃將軍聽到朱元璋的話後,點了點頭,說道:“元帥,我不怪你,是我的錯!”


    朱元璋繼續含淚說道:“兄弟,你的家人我會妥善照料,你的職位由你弟弟擔任,你就放心地去吧!”


    黃將軍放心了,兩眼也充滿了熱淚:“朱大人,兄弟我走了,如果有來生,兄弟一定還會追隨在朱大人的身邊。”


    黃將軍用朱元璋親手遞過來的那把短劍自刎而死。


    朱元璋也說話算話,馬上就把黃將軍的弟弟擢升為將軍。朱元璋這一殺一擢之舉,勾引得許許多多的人都欷噓不已。


    不管朱元璋在黃將軍麵前所含著的那眼淚究竟有多少熱度,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朱元璋在執行紀律的時候,是絕不會手軟的。


    正因為如此,紅巾軍在占領婺州城後沒多久,城內城外的秩序就都按照朱元璋的意圖運轉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就著手做了他的第三件大事。


    接著朱元璋在婺州城內設置了“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分省”,或者叫做“浙東行省”。再通俗地講,“浙東行省”就是應天城在浙江的一個派出機構。


    也就是說,朱元璋在名義上已經把浙東地盤正式劃為他的勢力範圍了。


    但分明可以看出,朱元璋為貫徹朱升提出的“緩稱王”策略,依然打出的是“大宋”旗號,而且,為強調這一點,朱元璋還叫李善長在“浙東行省”衙門前豎起兩麵黃色的大旗。


    旗上分別寫著“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大旗兩邊又各立一塊木牌,木牌上分別寫著“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複寶圖”。


    旗上有“大宋”,牌上有“宋國”,朱元璋好像是劉福通“宋”政權下麵的一名忠實的臣仆,而實際上,朱元璋隻是在借“宋”這一塊招牌,來爭取漢族地主人士的支持罷了。


    婺州是儒學的中心,號稱“小鄒魯”,城內城外的封建文化人士,隨便用手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來。


    所以朱元璋在設立了“浙東行省”之後所做的第四件事情,便是廣攬封建有識之人為我所用。


    對那些很有名氣的知識分子,朱元璋則把他們送往應天,或讓他們擔任要職,或讓他們給自己讀史講經。


    大名鼎鼎的兩個文人,王冕和宋濂,朱元璋就委以重用,任王冕為諮議、參軍,任宋濂為五經師。


    可惜王冕英年早逝,而宋濂則一直在朱元璋的身邊為朱元璋講經讀史。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朱元璋認認真真地與儒學打得紅火了。一時間,滿嘴粗話的朱元璋,有意識地“之乎者也”起來。


    幾個月之後,朱元璋覺得以婺州為中心的一大塊根據地已經比較穩固,便決定返迴應天城。


    恰在這時,小明王得到朱元璋的戰報,升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


    朱元璋欣然的接受了這一任命。


    從此,他便是“宋”政權屬下赫赫有名的丞相大人了。


    接著朱元璋便迴到了應天。


    陪同朱元璋一起迴應天的,有李善長、李文忠、王冕、宋濂。


    朱元璋你對常遇春說道:“我迴應天後,馬上就叫徐達前來助你,等徐達來了之後,你們再合力去攻打處州、衢州!”


    徐達、常遇春領兵八萬圍攻衢州。


    衢州城內元軍有三四萬人,守將除了宋伯顏不花之外,還有一個叫張斌的將領。


    宋伯顏不花負責防守東門和北門,張斌負責防守南門和西門。


    這兩個元將,領著近四萬手下,硬是把徐達、常遇春的紅巾軍堵在城外整整兩個多月。


    徐達和常遇春一起商量對策。


    這時徐達說道:“看來這宋伯顏不花打起仗來也有兩手,如果他有足夠的援兵,我們還很難攻進城裏去呢!”


    徐達說完又接著說道:“衢州城防很牢固,不易攻打,我們讓士兵們挖地道,一直挖到衢州城裏,然後用火藥炸開幾個通道,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地上地下同時發動進攻,元軍就難以招架了,畢竟,我們的人數要占絕對的優勢!”


    聽到徐達計策,常遇春說道:“那就按徐兄說的辦吧!”


    接著二人便開始派兵挖地道。


    知道地道挖通,張斌才發現了地道。


    可此時已經晚了。


    張斌見防得了地上就防不了地下、防得了地下又防不了地上,便喪失了繼續守城的信心。


    張斌為自己的後路打算,就主動地打開城門投降。


    城門一打開,徐達便率領著隊伍如潮水一般地湧進衢州城。


    宋伯顏不花即使再有能耐也頂不住了,隻得帶著一隊人馬衝出城外準備逃命。


    誰知,宋伯顏不花剛剛衝出城外,常遇春就帶人將他團團地包圍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洛潛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洛潛龍並收藏大明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