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問錢小姐好,我家老爺迴來了!他一迴來就聽說了錢小姐為咱們安西鎮做的好事,這不就急忙要老奴來請你過去一趟…”


    聽見李老太爺迴家後,錢滿也是打心裏開心,又聽管家說起本來李老太爺應是早幾半個月就該到的,可惜那會兒朔方大亂,他留在朔方處理些事宜,耽誤了行程,這才沒能趕迴家中。


    “老太爺年紀大了,還這般為國盡力,實乃我輩楷模!”


    錢滿到後,才發現趙鳶也在,她就說今日怎麽遲遲不見趙鳶來書院。


    “妞妞,你怎麽才來,我在這等你很久了!”


    “還不是你往日裏去書院去的早,今日我早去了一迴結果又沒等來你…”


    說笑間,李老太爺大笑著闊步走了進來。


    “妞妞哇,你這丫頭可不得了,這迴要不是你,咱們大晉這亂子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平定下來…”


    “老太爺,還有我呢?你也一塊誇誇我啊!”


    李老太爺撚著胡須,哈哈大笑,看著眼前越發標致的兩位少女,記憶裏他初見錢滿時還是個麵黃肌瘦,個子隻到自己腰間的小丫頭。


    “好好好!多誇,多誇,郡主也是好樣的,我可聽說了要不是你那封信送的及時,聖上還被人瞞在鼓裏呢!”


    “兩位於國於民可都是大功一件!誰說巾幗不讓須眉?同樣該誇的是你們山居書院的學子。”


    李老太爺誇完後又感歎道:“你們是不知道,此次饑荒竟是鬧得邊境大亂,韃子趁機在裏麵渾水摸魚,妄圖攻破我大晉邊疆…”


    “當時馬車停留在朔方歇息,一覺醒來,客棧下麵就見著不少流民打扮的韃子,他們再如何打扮也騙不了我…”


    “我趕忙去朔方官衙,嚴明要見郡尉大人,幸而我隨身帶著的令牌讓我成功見到了郡尉,郡尉這才得知朔方郡裏竟出了這樣的亂子…”


    趙鳶聽到津津有味,順帶著還遞給錢滿一盤點心,一盤毛嗑。


    “然後呢?”趙鳶急著問道。


    李老太爺笑著指指她,又接著道:“郡尉聽勸了,畢竟這可不是小事,連忙派兵日夜巡邏,可湧來朔方的流民也越來越多,亂子越鬧越大,不得已之下我讓郡尉趕忙去向河套駐守的謙兒尋求支援…”


    “趙謹帶了兵來平息了亂子,又在此地停留了一段日子,恐防韃子再突襲,流民也在他的協助下有了安置的去處,這不到現在我才迴來。”


    故事講的並不驚心動魄,可錢滿腦海裏能想象出當時形勢緊迫的局麵,稍有不慎可能就被韃子趁虛而入,到時整個大晉可真就亂了。


    李老太爺又留下她們吃頓便飯,他還有些事想同錢滿聊聊。


    “妞妞,你是如何發現野葛根磨出的粉能做成饃饃的?”李老太爺好奇問道。


    趙鳶也好奇地看向她,錢滿心下直突突,她就知道會有這時候,她早早編好了腹稿,她總不能說是看電視劇學到的吧。


    “迴老太爺的話,我這也是無意中聽見我娘提了一嘴,說是她小的時候沒吃的就去山上挖野草野樹根子充饑,我這才想到山上還有野葛根這樣的能吃的樹根。”


    “一開始煮著吃口感不好,我便想著要不試著給它磨成粉好了,沒想到做出來的饃饃也能入口,飽腹也不是問題。”


    李老太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擦著額頭上冒出的汗,鬆了口氣。


    “原是這樣,善!”


    本以為這些事總算是翻過去了,隨著時日漸漸遠去,鎮上的人總算沒有那般熱情到讓她害怕的地步了。


    這日聽說安西知州要被調往京城了,新的知州過段時日便來上任。


    安西的知州不就是王銘他爹嗎?不過她細細想來,這迴安西不僅沒搞出大亂子,還很好的維持住了場麵,王德發這個知州確實算是立了功。


    可接著便瞧見趙鳶怒氣衝衝地跑了進來,她連口水都沒來的及喝,就急忙說道:“我說怎麽遲遲沒見著皇伯父給妞妞你的賞賜,原是該屬於你的功勞被別人冒領了…”


    “還真是不要臉,居然厚著臉皮說野葛是他發現的,他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人他爬的上山嗎?他認識這些野草嗎?”


    “真真可氣,他居然靠著冒領功勞升了正四品的通政使司副使!”


    錢滿趕緊拉著她坐下來,先倒杯茶水讓她順順氣,“鳶姐姐,消消氣,咱可不能為著這樣的人氣壞自己。”


    “我就是氣不過,不過妞妞你且放心,李老太爺知道此事後,立馬寫了信給自己朝中好友,我也迴了封信給我娘,想必過段日子就能水落石出了。”


    “他那通政使司副使的位置怕是壓根就坐不穩!”


    老錢家那邊則是不同,聽聞王銘他爹升官後,要說最後悔的就屬孫氏了。


    “你說說姝兒那孩子,她非得要跑,你看這下好了,這潑天的富貴根本就沒咱們一迴事!”


    “要不我說那算命瞎子靈呢?你看這王銘他爹一升官,過幾年再把王銘往上頭調走,咱家姝兒可不就是高門貴婦嗎?這樣好的機會偏偏她就沒抓住啊!”


    錢來福倒是平淡,他聽著孫氏在他耳邊叨嘮個沒完,心裏煩悶,一氣之下摔門走了,他可忘不了當日王夫人叫府裏小廝毒打他那一頓,也忘不了王大人隨便給他安了個罪名就被官差關進了牢房。


    要他說,姝兒走了就走了,反正留在他王府裏也就是個妾,王銘那人官越做越大,後院女人瞧著也是越來越多。


    同樣後悔不迭的還有李氏,李氏歎著氣對黃婆子道:“到底是姝兒沒這好命!隻盼著咱家靠著嘉耀也能沾一點光吧。”


    黃婆子低聲說道:“老夫人,王府裏可還有咱家大小姐的親骨肉在呢,那也是王大人的親孫兒,還是長孫,獨一份的…”


    李氏眼睛一亮,她怎麽就把姝兒的孩子給忘了呢?她還記得那孩子生下來就被王夫人給抱走了,如今也快四五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女致富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涼風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涼風拂月並收藏農女致富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