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銀子
妖妃帶著金手指改嫁攝政王了 作者:輕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韋向遠迴京之後,不僅積極與京城各家往來,而且還總能把握好度,在交好各家的同時,又不至於讓上位者覺得他這是在結黨營私。
說這個人長袖善舞也不為過。
“我父皇在的時候,韋向遠倒還算得上收斂,等到父皇駕崩皇兄登基……”
穆雁行說到這裏,朝著陸無霜聳了聳肩,一副“你明白”的樣子。
陸無霜確實明白。
元景帝登基之後,對於朝中政事並不熱衷,用他的話來說,內閣裏那麽多的臣子,若是事事還需要他這個做皇帝的去操心過問,那也就白養那麽些人了。
與其像老黃牛一樣勤於政事,元景帝顯然更願意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後宮裏。
這樣一個帝王,自然是壓不住韋向遠的。
所以,德宗在位時還顯得謹慎本分的韋向遠,在元景帝登基之後,就漸漸露出了自己的真麵目。
若非如此,元景帝又何至於因為韋家的存在而對韋太後多有忍讓?
陸無霜不由撇嘴。
“近些年,韋家的一應事宜幾乎都是韋向遠說了算,確實是個極厲害的人物。”穆雁行最後下了定論。
確實厲害。
在韋家這樣的武將世家,韋向遠這個注定了再不能上戰場的人,竟然能掌握住整個家族的大權,這本身就已經是極為厲害的了。
更何況,韋向遠還能在朝堂中如魚得水。
“不過……”穆雁行說到這裏忍不住笑了,“韋向遠這個人倒是厲害,但韋家的其他人,可不是個個都像他這麽厲害的,甚至,韋家的年輕一輩中還出了不少給韋向遠拖後腿的。”
韋家是武將世家,家中男丁原本應該從三歲起就習武,以期將來能在戰場上有所建樹的。
韋家的先輩們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可今時不同往日,韋家傳承了這麽多年,也鎮守在邊關這麽多年,要說為了大安朝犧牲的韋家子弟,也確實是不少。
直到元景帝登基,韋家出了位皇後,韋家的地位再次水漲船高,韋家的一些女眷心裏就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韋家都有這樣的地位了,哪裏還用得著再把家裏的孩子們往戰場上送?
戰場上刀劍無眼,一個不小心說不得連命都得留在那裏!
從前那是不得不在刀尖上拚前程,可現在韋家都出了一位皇後了,將來還會成為太子甚至是新帝的外家,有這樣的地位,又何必還讓孩子們過得那麽苦?
做母親的心疼孩子,不忍讓自己的孩子去戰場上,這其實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韋向遠雖然是個厲害人物,但他到底也隻是一個人,不是三頭六臂,自然也就不可能時時將韋家的每一個人都放在眼底下看著。
所以,後果就是……
“韋家的年輕一輩雖然男丁不少,但真要說成器的卻隻那麽零星兩個,其他的都被家中女眷寵成了紈絝。”
對於一個以武立足的家族而言,青黃不接顯然是極為致命的。
可等韋向遠發現時,已經太晚了。
樹長歪了還能修剪了枝丫期待來年,可人已經長歪了,又要怎麽來修剪?
更何況,這些長歪了的韋家子弟還沒在韋向遠的跟前,他就是想把這些長歪了的晚輩們骨頭打斷了重長,那也得他夠得著手啊。
“幾個月前,韋向遠去了一趟北薑城。”穆雁行道,“韋家二房的長子韋一鳴也不知道是做了什麽事惹怒了韋向遠,據說韋向遠親自拿了鞭子將韋一鳴抽得隻剩下了半條命,若不是韋向遠的老娘撲到韋一鳴的身上攔著,說不得連這半條命都留不下。”
說到這裏,穆雁行眉頭微擰。
韋家將北薑城經營得有如鐵桶一般,就算是穆雁行手裏的隱衛,雖然滲透進了北薑城,但也隻查到了一些粗淺的表麵消息,真正重要的消息竟是什麽都沒查到。
就比如,隱衛查到了韋向遠去了北薑城,並抽了韋一鳴一頓,但這個中因由卻是怎麽也查不到。
陸無霜聽到這裏,不由得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穆雁行輕輕點頭:“韋向遠是韋家長子,他與幾個弟弟的關係向來極為親近,若非如此,在韋向遠不能上戰場之後,他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掌握了韋家的權柄,這與他的幾個弟弟對他的傾力支持與全然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據說,韋向遠往常待韋一鳴這個侄子也是極為親厚的,能讓韋向遠發這麽大的脾氣,甚至差點將韋一鳴打死,一定是發生了極為重要且不同尋常的事。”
隻不過沒能查出來到底是什麽事而已。
但,穆雁行能肯定的是,這件事與韋向遠如今需要大筆銀子,一定有關係。
“我的人也隻查到韋家發生了什麽事,必須要動用大筆銀子,卻沒查到個中因由,所以才有了引蛇出洞的想法……”
韋家急需銀子。
而穆雁行就這麽善解人意的將一百萬兩銀子放到韋家人的眼前,尤其是動用這筆銀子還並不會有多大的風險,權衡利弊之後,韋向遠不可能不用。
畢竟,韋向遠有自信他能及時將這筆銀子拿迴來。
“順著這筆銀子去查,就容易多了。”穆雁行道,“在北薑城那樣的邊關重鎮,銀票可並不受歡迎,比起輕飄飄的銀票,當然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銀更能讓人放心,所以,韋向遠若是動用我的這筆銀子,又要將這筆銀子用到北薑城,那他就一定會將銀票兌成現銀!”
百萬兩銀票,若是萬兩麵額的,也就是一百張而已,隨便拿個小匣子也就能裝得下了,若是不講究一點,一百張銀票隨手一折,再往包袱裏一塞就可以。
可一百萬兩銀子的現銀,無論如何小心謹慎,想要完全隱匿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隻要有半點的蛛絲馬跡,就足以讓穆雁行手下的隱衛們尋著端倪了。
說這個人長袖善舞也不為過。
“我父皇在的時候,韋向遠倒還算得上收斂,等到父皇駕崩皇兄登基……”
穆雁行說到這裏,朝著陸無霜聳了聳肩,一副“你明白”的樣子。
陸無霜確實明白。
元景帝登基之後,對於朝中政事並不熱衷,用他的話來說,內閣裏那麽多的臣子,若是事事還需要他這個做皇帝的去操心過問,那也就白養那麽些人了。
與其像老黃牛一樣勤於政事,元景帝顯然更願意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後宮裏。
這樣一個帝王,自然是壓不住韋向遠的。
所以,德宗在位時還顯得謹慎本分的韋向遠,在元景帝登基之後,就漸漸露出了自己的真麵目。
若非如此,元景帝又何至於因為韋家的存在而對韋太後多有忍讓?
陸無霜不由撇嘴。
“近些年,韋家的一應事宜幾乎都是韋向遠說了算,確實是個極厲害的人物。”穆雁行最後下了定論。
確實厲害。
在韋家這樣的武將世家,韋向遠這個注定了再不能上戰場的人,竟然能掌握住整個家族的大權,這本身就已經是極為厲害的了。
更何況,韋向遠還能在朝堂中如魚得水。
“不過……”穆雁行說到這裏忍不住笑了,“韋向遠這個人倒是厲害,但韋家的其他人,可不是個個都像他這麽厲害的,甚至,韋家的年輕一輩中還出了不少給韋向遠拖後腿的。”
韋家是武將世家,家中男丁原本應該從三歲起就習武,以期將來能在戰場上有所建樹的。
韋家的先輩們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可今時不同往日,韋家傳承了這麽多年,也鎮守在邊關這麽多年,要說為了大安朝犧牲的韋家子弟,也確實是不少。
直到元景帝登基,韋家出了位皇後,韋家的地位再次水漲船高,韋家的一些女眷心裏就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韋家都有這樣的地位了,哪裏還用得著再把家裏的孩子們往戰場上送?
戰場上刀劍無眼,一個不小心說不得連命都得留在那裏!
從前那是不得不在刀尖上拚前程,可現在韋家都出了一位皇後了,將來還會成為太子甚至是新帝的外家,有這樣的地位,又何必還讓孩子們過得那麽苦?
做母親的心疼孩子,不忍讓自己的孩子去戰場上,這其實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韋向遠雖然是個厲害人物,但他到底也隻是一個人,不是三頭六臂,自然也就不可能時時將韋家的每一個人都放在眼底下看著。
所以,後果就是……
“韋家的年輕一輩雖然男丁不少,但真要說成器的卻隻那麽零星兩個,其他的都被家中女眷寵成了紈絝。”
對於一個以武立足的家族而言,青黃不接顯然是極為致命的。
可等韋向遠發現時,已經太晚了。
樹長歪了還能修剪了枝丫期待來年,可人已經長歪了,又要怎麽來修剪?
更何況,這些長歪了的韋家子弟還沒在韋向遠的跟前,他就是想把這些長歪了的晚輩們骨頭打斷了重長,那也得他夠得著手啊。
“幾個月前,韋向遠去了一趟北薑城。”穆雁行道,“韋家二房的長子韋一鳴也不知道是做了什麽事惹怒了韋向遠,據說韋向遠親自拿了鞭子將韋一鳴抽得隻剩下了半條命,若不是韋向遠的老娘撲到韋一鳴的身上攔著,說不得連這半條命都留不下。”
說到這裏,穆雁行眉頭微擰。
韋家將北薑城經營得有如鐵桶一般,就算是穆雁行手裏的隱衛,雖然滲透進了北薑城,但也隻查到了一些粗淺的表麵消息,真正重要的消息竟是什麽都沒查到。
就比如,隱衛查到了韋向遠去了北薑城,並抽了韋一鳴一頓,但這個中因由卻是怎麽也查不到。
陸無霜聽到這裏,不由得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穆雁行輕輕點頭:“韋向遠是韋家長子,他與幾個弟弟的關係向來極為親近,若非如此,在韋向遠不能上戰場之後,他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掌握了韋家的權柄,這與他的幾個弟弟對他的傾力支持與全然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據說,韋向遠往常待韋一鳴這個侄子也是極為親厚的,能讓韋向遠發這麽大的脾氣,甚至差點將韋一鳴打死,一定是發生了極為重要且不同尋常的事。”
隻不過沒能查出來到底是什麽事而已。
但,穆雁行能肯定的是,這件事與韋向遠如今需要大筆銀子,一定有關係。
“我的人也隻查到韋家發生了什麽事,必須要動用大筆銀子,卻沒查到個中因由,所以才有了引蛇出洞的想法……”
韋家急需銀子。
而穆雁行就這麽善解人意的將一百萬兩銀子放到韋家人的眼前,尤其是動用這筆銀子還並不會有多大的風險,權衡利弊之後,韋向遠不可能不用。
畢竟,韋向遠有自信他能及時將這筆銀子拿迴來。
“順著這筆銀子去查,就容易多了。”穆雁行道,“在北薑城那樣的邊關重鎮,銀票可並不受歡迎,比起輕飄飄的銀票,當然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銀更能讓人放心,所以,韋向遠若是動用我的這筆銀子,又要將這筆銀子用到北薑城,那他就一定會將銀票兌成現銀!”
百萬兩銀票,若是萬兩麵額的,也就是一百張而已,隨便拿個小匣子也就能裝得下了,若是不講究一點,一百張銀票隨手一折,再往包袱裏一塞就可以。
可一百萬兩銀子的現銀,無論如何小心謹慎,想要完全隱匿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隻要有半點的蛛絲馬跡,就足以讓穆雁行手下的隱衛們尋著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