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廷議”結束後。


    一幹人開始忙活起來。


    大司徒和大司空在王惲等人的參謀下,增加了五十項罪名條例。


    天下凡有觸犯者,均發配西海郡。


    一時之間,民怨沸騰。


    與之相對的是,風俗使者一封封奏疏飛上太皇太後案頭。


    上疏中奏報內容大都是:


    “大漢各郡縣,物產豐沛,價格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官府沒有訴訟案件,監獄裏沒有犯人,城市裏沒有盜賊,鄉野沒有饑民。


    男女異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大漢出現這樣的太平盛世,


    全都是有賴於太皇太後的仁德和大司馬的勤勉。”


    至於小皇帝,則是半字都沒提。


    有民間如此盛譽。


    大朝會上大司徒司直陳崇奏請,取古賢阿衡和太宰各一字。


    請求加封大司馬為“衡宰”,加封地黃郵聚及新野等地。


    喜事連連的太皇太後自然一口應承下來,王莽倒是力辭。


    “陛下,最近王莽氣勢漸盛。


    剛剛大朝會上,您不該不再發話。”


    退朝迴殿的路上,全三悻悻道。


    “且讓他蹦躂去,看他猖狂到幾時,哈哈。”


    劉箕暢快一笑。


    “不過王莽倒還識趣,不敢一口應了。”全三不知道皇帝笑什麽,也跟著嗬嗬幹笑了幾聲。


    “一口應承下來,就不是他王莽了。


    估計下次朝會人家也就勉強應了。


    說不定還會玩出點其他花樣。”


    “那陛下就看著他受封?”


    劉箕冷下臉瞪了一眼全三道:“朕自有分寸。內侍官不準議政是朕多次說過的。


    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


    “喏,奴婢再也不敢了。”全三心裏一激靈連忙應道。


    別看小皇帝平時笑嗬嗬的,一瞪起人來,那眼神真是..


    劉箕猜的沒錯。


    王莽一係大朝會後,開始了更大的動作。


    京兆及附近郡縣的官員平民開始雲集長安,紛紛上書替大司馬請願。


    除封號、封地外還請加賜大司馬“九錫”之禮。


    蜀郡有個叫路建的村民,因院子圍牆和鄰裏起了糾紛。


    路建送了訴狀,準備到縣裏訴訟。


    結果聽說現在去打官司的,無論原告被告都會被判去西海郡。


    嚇的還沒開堂就撤了訴。


    蜀郡太守沒有什麽事情奏報,就把此事寫進了奏疏。


    本是胡亂充數的一本奏疏。


    太保王舜看到了如獲至寶。


    說是蜀郡路建等人受大司馬感召,很慚愧和鄰裏糾紛的行為。


    準備打的官司都撤了訴。


    現在劉箕的密諜司,不僅隻靠些盯梢的少年。


    在充足金錢的誘惑下,大量基層官吏都直接或間接的打上了密諜司的烙印。


    王莽一係的所作所為,自然逃不過劉箕的眼線。


    劉箕對此是毫無反應,每日除了讀書就是去上林苑騎馬練軍。


    偶爾到城中密見保萬縣的人。


    小皇帝身體越發強健。


    五百少年軍也漸漸弓馬嫻熟,行止間帶上了精銳戰軍才有的氣息。


    看著皇帝毫無反應,黃德和全三急的不輕。


    再任由王莽折騰下去,朝堂基本上要被他掏空了。


    但是有皇帝頒布的內侍官不可議政的條令。


    兩人是幹著急不敢過問。


    有時候黃德遇到來奏事的宋弘,旁敲側擊地暗示他規勸一下小皇帝。


    宋弘隻是笑笑,也不接茬。


    真真是皇帝不急,把兩個太監急的要死。


    當然急的也不僅是黃德、全三兩個。


    ……


    ……


    秋風蕭瑟,隨著夏的腳步越走越遠。


    長安城一天天涼了起來。


    連綿的細雨中,夕陽西沉。


    一座不起眼的小院緊閉著大門。


    院內後廳一燈如豆。


    兩個正在交談的男人身影,影影綽綽的隨著燈光映到窗格上。


    王宇趁著還未宵禁,急匆匆趕到舅兄呂寬的家中。


    “呂兄,衛太後的迴書拿到了?”


    “終於拿到了。衛太後之前數封投書如泥牛入海,本也打消了進京的希望。


    見了賢弟的親筆書信,也是遲疑的很久。


    過了些許時日。


    才按你的意思寫了封痛斥丁、傅二後,並陳述思子之情的奏疏送了過來。”


    呂寬說著把一個木盒拿到王宇麵前。


    裝著中山國奏疏的木盒密封著。


    王宇撫了撫盒子,並未打開。


    然後又把它推迴給呂寬


    “這奏疏就煩勞舅兄托薛況轉交敬武公主,務必呈到太皇太後麵前。


    我父現在動作連連,如果再不把小皇帝的母舅接來。


    恐怕我王家,要走上萬劫不複之路了。”


    “為兄定不負所托。”


    ……


    ……


    時光轉瞬即逝。


    又到了大朝會的日子。


    陳崇、王舜等人,將數萬人的請願書和蜀郡大司馬慚民的奏報一同搬上朝堂。


    百官齊聲再次請求朝廷封大司馬“衡宰”。


    並加車馬、袞冕袍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等“九錫”之禮。


    王莽跪地極力請辭。


    “大司馬,即是民心所向。你就勿再推辭了。”


    太皇太後在簾後不緊不慢道。


    王莽這三請三辭的套路,老太太也有點不耐煩了。


    “謝太皇太後恩寵,臣受此殊榮著實惶恐。


    以後願多替太皇太後分憂,以報恩寵之萬一。”


    王莽聽出太皇太後語氣中的不耐,也不敢再惺惺作態。


    順勢應下各種封賞的同時,又開始討要實權。


    “本宮精力也越來越不濟了,正準備去上林苑休養些時日。


    如今大司馬秉政有方天下承平,以後由大司馬佐政陛下即可。”


    王政君確實也累了。


    修繕一新的上林苑裏特地給她準備了行宮。


    秋日正颯,風景宜人。


    幾個老姐妹也想趁她的東風到上林苑住些日子。


    正好她就接了王莽的話頭,脫了政務去躲陣子閑。


    “太皇太後,朝廷兩千石以下的官員,可否由大司馬府自行任免?”


    王莽提出了佐政的要求。


    此言一出,朝堂眾人都是一驚。


    皇帝的權力才是任免六百石以下的官員。


    而且現在的小皇帝,都還沒有掌握這個權力。


    兩千石以下,如果太皇太後答應的話。


    除了幾個老幫菜,全天下的官都是他王莽可以隨手擺布的了。


    人事權,是最重要的權力。


    王莽之所以對太皇太後畢恭畢敬,除了王政君積威已久。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還牢牢把控著官員升遷任免的最終決策權。


    一旦這個權力過渡到大司馬府。


    王莽就真正做到了權傾天下,隻手遮天。


    眾人屏聲靜氣,都等著太皇太後的決斷。


    王政君思索了片刻。


    自己年邁,身體越來越乏累。


    既然輔政之權都交出去了,任免官員的權力還留著幹嘛?


    小皇帝今年才十三,自己這身子怕是撐不到他成年了。


    王莽如今已過天命之年,讓他掌政五六年也差不多了。


    到時候小皇帝也十七八歲成人了,就可以放心的讓皇帝親政了。


    再說從最近天下的傳奏來看,大司馬確實是一片赤誠為國之心。


    想到此處,王政君心中釋然。


    緩緩開口道:“即是如此,以後兩千石以下官員任免,直接由大司馬府酌辦。


    下次大朝會本宮不再參加。


    大司馬,以後你要多用心,好好輔佐陛下。”


    “喏,臣定不負太皇太後厚望。”


    王莽說著深深叩首,激動的聲音微微顫抖。


    劉箕心中浮起了一絲落寞。


    雖然這是他早已預料到的,但是權力真的被王莽攫取了去。


    他的心裏還是不太能坦然接受。


    “本宮這裏有封中山國的奏疏,陛下和大司馬都看一看。


    這奏疏該如何批複,本宮想要聽一下二位的意見。”


    王政君身後的李祿托出了一個木盒。


    聽聞中山國奏疏直送到了太皇太後之手。


    王莽和劉箕心中都是一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倒流河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倒流河畔並收藏穿越漢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