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開辦學堂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作者:大酒壇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棲雲道長想到的解決方式很簡單:以毒攻毒。
既然三位老人家每天精力旺盛,那就再請一個精力更旺盛的人迴來,即不到六十歲的低齡老人蕭崇。
正好京中因為謝淑妃被打入冷宮亂成了一團,程小棠想買的鋪子也買完了,商業版圖終於填上了京城。
江南世家富豪出手闊綽大多是因為家底厚,京城的權貴一擲千金不眨眼更多是因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越是權力交迭的情況,越不會有人輕易得罪兵權在握的封疆大吏,即便蕭崇和蕭家十二衛都離開京城,也不會有人敢在這時候為了銀子動手腳。
為此棲雲道長還跟蕭昀舒做了一項不為人知的交易,終於將四個老頭湊成了對。
蕭崇對信國公,季大師對衝虛子,解放朝氣蓬勃的自己。
春耕在即,程小棠在挖礦的同時還得分神將係統兌換出來的麥種巧妙地混入到糧鋪中,忙得不可開交,沒能察覺到師父的怨念。
直到蕭崇出現在眼前,才得知洪州的家裏也越來越熱鬧了,除了師父,就是別人的師父,反正都要給她上課。
除了衝虛子道長,他因為說程小棠有慧根建議她去萬壽宮清修,被蕭昀舒列為了黑名單。
蕭崇是在會試放榜之後出發的,給程小棠帶來了程天祿通過會試的好消息。
雖然有些遺憾沒能拿下榜首會元,沒機會達成三元及第的成就。但成為貢士,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就等於一隻腳邁進了進士的門檻。
程小棠對自家二哥很有信心,也不會小看其他寒霜苦讀數十載的競爭對手。
進京趕考的解元有許多個,會元卻隻有一個。程天祿能拿到第三名已經是人中龍鳳,隻要在兩個月後的殿試穩定發揮,最差也能撈一個三甲進士。
當然,對於望哥成龍的程小棠來說,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為二哥祈福,最好能氣運爆棚拿一個狀元迴來。
到那時候,她去世多年的爺爺肯定會過上頓頓吃豬頭的好日子。
程小棠為程天祿祈福的方式很簡單:辦學堂,做義診。
義診已經駕輕就熟,經驗豐富的棲雲道和蕭昀舒都在,還有萬壽宮的支持,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創辦學堂卻是頭一遭,光是招攬合適的負責人和授業夫子就花了不少功夫。
大榮朝識文斷字的人可能連百分之二十都沒有,這些人中大部分也隻認識千百八個漢字,勉強讀通千字文,會一些簡單的算術。
洪州地處山嶺地帶,耕地不多,百姓們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也隻能勉強維持溫飽,攢不下什麽錢財。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也有很多人會從牙縫裏省下一文兩文的錢。
他們最大的希望莫過於有朝一日讓子孫後代讀書識字,至少能看懂官府公告和契書,以免當睜眼瞎被人欺負。
然而這樣樸實無華的願望,很多時候也無法實現。
除了承擔不起淑秀外和紙墨筆硯的費用外,沒有人教書也是原因之一。
可惜但凡有些水平的讀書人,都會一門心思準備科舉考試,期待著金榜題名改寫人生。
給孩子們教書固然能賺取銀錢,卻要將大量時間花在最簡單的啟蒙書上,對於再戰科考而言幾乎沒有什麽益處。
幸好程小棠的認知中也不是沒有先例,胡裏正創辦的胡氏學堂就是很好的參考例子。
一月三百文錢的束修,以武泰鎮的平均水平舉全家之力起碼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稍微富裕一些,就能讓家族中的孩子都識字。
若是有讀書的天分,考入甲班後,不僅不用繳納束修,每個月還可以領一百文錢補貼紙墨筆硯的開銷。
而胡裏正邀請來主持大局的白老夫子在科舉上屢次落榜,教書育人卻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為胡家培養了光耀門楣的胡大學士。
雖然並不是每個學堂都能做到胡氏學堂的程度,有書可讀總歸能給予人希望。
知州大人既然總想幫忙,程小棠就拜托他依照白老夫子的待遇,尋找德才兼備又對貧苦百姓有同理心的秀才。
最好是出身農家且不忘本的,無需資曆,品德放在第一位。
程小棠要開設的學堂不隻是針對懵懂無知的孩童,而是所有想要識文斷字的人。
不限男女老少。
此言一出,許多秀才當即就表示有辱斯文,開雙倍束修都不願意接受。
洪州的風氣比臨安府保守許多,城裏沒有任何女子學堂,隻有一小部分書香世家的小姐能有機會跟著長輩識一些字。
考場不順的秀才們覺得教書都是委屈自己了,更不用說以堂堂秀才老爺的身份給鄉野村婦們上課。
秀才們挑三揀四不願意,程小棠還嫌棄這些人品德不過關呢。
反正她也不著急,光是季大師帶來的徒弟和書童,就足以支撐起學堂的前期需求。
開采丹礦的礦工培訓得差不多了,等到四月初就可以正式動工。
這一批礦工都是本地人,程小棠規定他們的妻兒可以優先進到程氏學堂,不僅免除束修,在三月一次的考試中成績優異者還能獲得補貼。
沒想到秀才沒找到,卻意外找到了一個因傷致殘的老舉人願意來學堂教書。
普通的學堂,夫子們能有秀才水平已是少數,像袁山長這樣得了二甲進士最後選擇教書育人的人隻會出現在頂級書院。
舉人與秀才看起來隻差著一道考試的門檻,待遇卻是千差萬別。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舉人就算無法再進一步,也可以等待當官的機會。運氣好的話,沒幾年就能當上縣丞或主簿等官職,成為真正的官老爺。
然而這位蒲舉人的運氣卻相當差,好不容易等到了當縣丞的機會,卻被不明人士打斷了腿。
同樣斷掉的,還有他的仕途。
程小棠打量著大腹便便的蒲舉人,還真看不出眼前的富家翁如此高風亮節,“蒲舉人,您老種過地嗎?”
蒲舉人搖頭道:“說來慚愧,老夫雖出身農家,自小家裏就不讓下地,未曾種過一株水稻。”
“那你知道學堂除了啟蒙之外,主要教什麽嗎?”
蒲舉人富態的胖臉上露出笑容,“正因為知道,老夫才想做一迴夫子。”
當年他得知右腿不可能再恢複如初,縣丞的位置已經給了其他人,他連死的心都有了。
後來想通了,起碼辛苦考來的舉人功名不會因傷取消,舉人老爺好歹也是個老爺,日子總比小時候好過等多。
這些年靠著名下田地不用繳納賦稅這一條,努力經營,逐漸成為小有家產的地主。
蒲舉人早在程小棠來之前,就已經托人買了《農書》迴來鑽研多日。他是農家出身,深感若是書中的種地方法能夠普及,必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因此聽說程小棠要在洪州辦學堂,正在尋找教書先生,他立即將手頭的事情交代給管家,跑來毛遂自薦。
程小棠又問了幾個《農書》上的問題,蒲舉人對答如流,還有些在洪州實踐後的思考。
至於學識方麵,能考上舉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寒霜苦讀十幾年,那些經文策論早就刻在了腦子裏,教大字不識幾個的人綽綽有餘。
“學堂以後就拜托您老了。”
程小棠對蒲舉人簡直不能更滿意,“束修自不用說,我還可以送您一份禮物。”
既然三位老人家每天精力旺盛,那就再請一個精力更旺盛的人迴來,即不到六十歲的低齡老人蕭崇。
正好京中因為謝淑妃被打入冷宮亂成了一團,程小棠想買的鋪子也買完了,商業版圖終於填上了京城。
江南世家富豪出手闊綽大多是因為家底厚,京城的權貴一擲千金不眨眼更多是因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越是權力交迭的情況,越不會有人輕易得罪兵權在握的封疆大吏,即便蕭崇和蕭家十二衛都離開京城,也不會有人敢在這時候為了銀子動手腳。
為此棲雲道長還跟蕭昀舒做了一項不為人知的交易,終於將四個老頭湊成了對。
蕭崇對信國公,季大師對衝虛子,解放朝氣蓬勃的自己。
春耕在即,程小棠在挖礦的同時還得分神將係統兌換出來的麥種巧妙地混入到糧鋪中,忙得不可開交,沒能察覺到師父的怨念。
直到蕭崇出現在眼前,才得知洪州的家裏也越來越熱鬧了,除了師父,就是別人的師父,反正都要給她上課。
除了衝虛子道長,他因為說程小棠有慧根建議她去萬壽宮清修,被蕭昀舒列為了黑名單。
蕭崇是在會試放榜之後出發的,給程小棠帶來了程天祿通過會試的好消息。
雖然有些遺憾沒能拿下榜首會元,沒機會達成三元及第的成就。但成為貢士,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就等於一隻腳邁進了進士的門檻。
程小棠對自家二哥很有信心,也不會小看其他寒霜苦讀數十載的競爭對手。
進京趕考的解元有許多個,會元卻隻有一個。程天祿能拿到第三名已經是人中龍鳳,隻要在兩個月後的殿試穩定發揮,最差也能撈一個三甲進士。
當然,對於望哥成龍的程小棠來說,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為二哥祈福,最好能氣運爆棚拿一個狀元迴來。
到那時候,她去世多年的爺爺肯定會過上頓頓吃豬頭的好日子。
程小棠為程天祿祈福的方式很簡單:辦學堂,做義診。
義診已經駕輕就熟,經驗豐富的棲雲道和蕭昀舒都在,還有萬壽宮的支持,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創辦學堂卻是頭一遭,光是招攬合適的負責人和授業夫子就花了不少功夫。
大榮朝識文斷字的人可能連百分之二十都沒有,這些人中大部分也隻認識千百八個漢字,勉強讀通千字文,會一些簡單的算術。
洪州地處山嶺地帶,耕地不多,百姓們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也隻能勉強維持溫飽,攢不下什麽錢財。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也有很多人會從牙縫裏省下一文兩文的錢。
他們最大的希望莫過於有朝一日讓子孫後代讀書識字,至少能看懂官府公告和契書,以免當睜眼瞎被人欺負。
然而這樣樸實無華的願望,很多時候也無法實現。
除了承擔不起淑秀外和紙墨筆硯的費用外,沒有人教書也是原因之一。
可惜但凡有些水平的讀書人,都會一門心思準備科舉考試,期待著金榜題名改寫人生。
給孩子們教書固然能賺取銀錢,卻要將大量時間花在最簡單的啟蒙書上,對於再戰科考而言幾乎沒有什麽益處。
幸好程小棠的認知中也不是沒有先例,胡裏正創辦的胡氏學堂就是很好的參考例子。
一月三百文錢的束修,以武泰鎮的平均水平舉全家之力起碼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稍微富裕一些,就能讓家族中的孩子都識字。
若是有讀書的天分,考入甲班後,不僅不用繳納束修,每個月還可以領一百文錢補貼紙墨筆硯的開銷。
而胡裏正邀請來主持大局的白老夫子在科舉上屢次落榜,教書育人卻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為胡家培養了光耀門楣的胡大學士。
雖然並不是每個學堂都能做到胡氏學堂的程度,有書可讀總歸能給予人希望。
知州大人既然總想幫忙,程小棠就拜托他依照白老夫子的待遇,尋找德才兼備又對貧苦百姓有同理心的秀才。
最好是出身農家且不忘本的,無需資曆,品德放在第一位。
程小棠要開設的學堂不隻是針對懵懂無知的孩童,而是所有想要識文斷字的人。
不限男女老少。
此言一出,許多秀才當即就表示有辱斯文,開雙倍束修都不願意接受。
洪州的風氣比臨安府保守許多,城裏沒有任何女子學堂,隻有一小部分書香世家的小姐能有機會跟著長輩識一些字。
考場不順的秀才們覺得教書都是委屈自己了,更不用說以堂堂秀才老爺的身份給鄉野村婦們上課。
秀才們挑三揀四不願意,程小棠還嫌棄這些人品德不過關呢。
反正她也不著急,光是季大師帶來的徒弟和書童,就足以支撐起學堂的前期需求。
開采丹礦的礦工培訓得差不多了,等到四月初就可以正式動工。
這一批礦工都是本地人,程小棠規定他們的妻兒可以優先進到程氏學堂,不僅免除束修,在三月一次的考試中成績優異者還能獲得補貼。
沒想到秀才沒找到,卻意外找到了一個因傷致殘的老舉人願意來學堂教書。
普通的學堂,夫子們能有秀才水平已是少數,像袁山長這樣得了二甲進士最後選擇教書育人的人隻會出現在頂級書院。
舉人與秀才看起來隻差著一道考試的門檻,待遇卻是千差萬別。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舉人就算無法再進一步,也可以等待當官的機會。運氣好的話,沒幾年就能當上縣丞或主簿等官職,成為真正的官老爺。
然而這位蒲舉人的運氣卻相當差,好不容易等到了當縣丞的機會,卻被不明人士打斷了腿。
同樣斷掉的,還有他的仕途。
程小棠打量著大腹便便的蒲舉人,還真看不出眼前的富家翁如此高風亮節,“蒲舉人,您老種過地嗎?”
蒲舉人搖頭道:“說來慚愧,老夫雖出身農家,自小家裏就不讓下地,未曾種過一株水稻。”
“那你知道學堂除了啟蒙之外,主要教什麽嗎?”
蒲舉人富態的胖臉上露出笑容,“正因為知道,老夫才想做一迴夫子。”
當年他得知右腿不可能再恢複如初,縣丞的位置已經給了其他人,他連死的心都有了。
後來想通了,起碼辛苦考來的舉人功名不會因傷取消,舉人老爺好歹也是個老爺,日子總比小時候好過等多。
這些年靠著名下田地不用繳納賦稅這一條,努力經營,逐漸成為小有家產的地主。
蒲舉人早在程小棠來之前,就已經托人買了《農書》迴來鑽研多日。他是農家出身,深感若是書中的種地方法能夠普及,必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因此聽說程小棠要在洪州辦學堂,正在尋找教書先生,他立即將手頭的事情交代給管家,跑來毛遂自薦。
程小棠又問了幾個《農書》上的問題,蒲舉人對答如流,還有些在洪州實踐後的思考。
至於學識方麵,能考上舉人就是最好的證明。寒霜苦讀十幾年,那些經文策論早就刻在了腦子裏,教大字不識幾個的人綽綽有餘。
“學堂以後就拜托您老了。”
程小棠對蒲舉人簡直不能更滿意,“束修自不用說,我還可以送您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