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太子殿下今天追妻火葬場了嗎 作者:卿雲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斐笑了笑,很是溫潤的樣子,“你自然能做得到。”
即便做不到,對薑斐來說,也不會損失什麽。
要是能做到,那自然最好。
周道子打開紙包,裏麵是淺褐色的藥粉,有著淡淡的苦味,看不出是什麽藥。
不過肯定不是好東西。
薑斐為他解惑,“是前朝的秘藥,服用之後,人會漸漸虛弱衰竭而亡,而且即便是醫術再高明的大夫,也不會查出來。”
周道子摸著胡須的手一頓,看向薑斐的神色頓時複雜起來。
他確實說過,拿這個玉牌來見他,他會給出一個承諾。
但他也沒準備將自己的命給搭上去。
周道子低著頭,薑斐麵上淡然,心裏卻急得很。
他費盡心思才來了北蕭,卻不能在外行走。
因為若是被發現,屆時隨之而來的麻煩,根本解決不掉。
不過薑斐沒有立刻壓著周道子答應,他在等。
過了不知道許久,桌上的茶都換了兩次,周道子才緩緩開口,“不一定能成。”
薑斐臉上終於露出笑意。
……
婉美人聽了戲,正準備迴去,街上偶然抬頭瞧見一張熟悉的臉,頓時眼睛睜大。
見她停在那不走,身後的丫鬟便悄聲問,“美人?”
婉美人迴過神,捂著心口搖頭,“沒事。”
她再看過去,已經沒了那人的蹤影。
迴去的路上,婉美人想著剛才的事,心神不寧的。
下了馬車,勉強努力了半天,才沒露出異樣來。
不過她往日就不太尋常,所以露沒露出異樣其實也沒差別。
壽安得知婉美人迴來,去和皇帝說了聲。
皇帝懶得過問,見壽安在那直戳戳的站著,才想起來說道,“讓太醫去看看吧。”
壽安對皇帝的心思摸不著頭腦,還是先出去吩咐。
因為皇帝的態度,壽安就指了個小太監前去,自己則折迴去。
還沒折迴去一半,就看見五皇子遠遠的扶著腰過來。
壽安想到先前聽的傳聞,嘴角一抽。
沒等五皇子過來,壽安就去找了皇帝。
皇帝放下書,思索了一番,“讓他進來吧。”
蕭長勳惴惴不安的坐下,“父皇。”
皇帝看見他便想起那些流言,以及上迴在二兒子和這個兒子之間他做的事,難得的生出了安慰的心思。
他聲音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溫柔,“最近傷養的怎麽樣了?朕迴頭讓陳太醫給你自己看看。”
皇帝頓了頓,又說,“朕給你看中了一個側妃,是左太尉的嫡次女,樣貌和人品都是極佳的。”
“等迴去後,給你賜婚。”
蕭長勳簡直是受寵若驚,他從未得到來自父親這麽多的關心。
左太尉的嫡次女,無論是哪方麵,都比他如今的皇子妃身份還要高了。
蕭長勳很不安,想到自己來要說的事,莫名又有點煩躁。
他知道不應該相信容氏,可漸漸的,他又覺得容氏說的未必不能信。
蕭長勳看著皇帝,看著他腰間玉佩上的紋路,這是皇帝才能用的。
他也是皇帝的兒子。
即便儲君定了,可到底父皇還在,他不是沒有機會。
從前父皇不關心他,可如今不一樣了,父皇竟準備給他賜婚,還是左太尉的嫡次女。
他是有機會的。
皇帝若是此時能得知這個兒子的心聲,隻怕會將手裏的書全砸他腦袋上。
“請父皇為兒臣做主。”蕭長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並很是屈辱的泛紅了眼眶。
皇帝一時愣住,“這是、怎麽了?”
蕭長勳開始說容氏告訴他的,當然他不會說是太子見他不順眼,想除掉他給他使絆子,所以派了男人去勾引他的皇子妃。
後麵勾引不成,又放出流言,並殺了那個男人嫁禍。
蕭長勳從頭到尾,都將太子給摘了出來,但聽的人卻覺得,他字字指向的都是太子。
壽安低著頭,肩膀忍不住微動。
皇帝黑著臉,沒打斷蕭長勳說話,見他眼裏還有明顯的委屈和不服,更是無言。
“這樣的伎倆……”皇帝也不想說皇子妃紅杏出牆,這於皇室的名聲都不好,“真是前所未聞,前所未見。”
“兒臣有證據。”蕭長勳從袖子裏取出幾張薄薄的紙。
皇帝接過的時候還心驚,難道太子真做了這事?
想完他臉色更黑,覺得自己是被這個兒子給帶偏了。
不說旁的,太子要除去路上的絆腳石,哪裏需要這麽迂迴的法子。
他打開紙看了幾眼,上麵正是幾人的證詞。
證明了容氏不可能殺那男人。
皇帝移開眼,不知道該怎麽說。
這算什麽證據,隻能證明容氏沒有殺人,但旁的事情呢?
蕭長勳梗著脖子,臉色漲紅,等著皇帝開口。
皇帝猜出他心裏在想什麽,他是認為太子覺得他礙事,所以讓他的皇子妃沒了名聲。
夫妻本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皇子妃得了這樣的名聲,皇子自然也不會好。
再嚴重點,基本是絕了和皇位的可能。
皇帝想到這裏,看著蕭長勳的臉色也不好了起來。
又是個惦記他位置的。
“你既相信容氏,那就信吧。”皇帝擺手,“壽安,送他出去。”
蕭長勳愕然,又聽皇帝繼續說,“左太尉的女兒,到底養的嬌慣,到你府裏怕受了委屈,朕與左太尉多年君臣,可不能因此有了嫌隙,這事便罷了。”
他原先是想著,容氏是不能留了。
不過也不能立刻處置,否則會被人瞧出來,等迴了蘭京給她用藥,慢慢的讓人病著就好。
至於左太尉的嫡次女,進府是側妃,過些時候直接扶成正妃既可。
但皇帝想的再好,也沒想到今天會聽到這番話。
蕭長勳被帶出去許久,他還低聲罵了句,“蠢東西。”
罵完他還不夠,瞧見那幾張紙心裏冒火,直接點了蠟燭給燒了。
壽安在外麵糾結了會,還是將太醫找過來給五皇子看一看。
陛下隻說不賜婚了,沒說太醫這件事。
壽安便做了主,找了位太醫來。
正好有空的是陳太醫,便過來把了脈,片刻後表情一下子微妙起來。
即便做不到,對薑斐來說,也不會損失什麽。
要是能做到,那自然最好。
周道子打開紙包,裏麵是淺褐色的藥粉,有著淡淡的苦味,看不出是什麽藥。
不過肯定不是好東西。
薑斐為他解惑,“是前朝的秘藥,服用之後,人會漸漸虛弱衰竭而亡,而且即便是醫術再高明的大夫,也不會查出來。”
周道子摸著胡須的手一頓,看向薑斐的神色頓時複雜起來。
他確實說過,拿這個玉牌來見他,他會給出一個承諾。
但他也沒準備將自己的命給搭上去。
周道子低著頭,薑斐麵上淡然,心裏卻急得很。
他費盡心思才來了北蕭,卻不能在外行走。
因為若是被發現,屆時隨之而來的麻煩,根本解決不掉。
不過薑斐沒有立刻壓著周道子答應,他在等。
過了不知道許久,桌上的茶都換了兩次,周道子才緩緩開口,“不一定能成。”
薑斐臉上終於露出笑意。
……
婉美人聽了戲,正準備迴去,街上偶然抬頭瞧見一張熟悉的臉,頓時眼睛睜大。
見她停在那不走,身後的丫鬟便悄聲問,“美人?”
婉美人迴過神,捂著心口搖頭,“沒事。”
她再看過去,已經沒了那人的蹤影。
迴去的路上,婉美人想著剛才的事,心神不寧的。
下了馬車,勉強努力了半天,才沒露出異樣來。
不過她往日就不太尋常,所以露沒露出異樣其實也沒差別。
壽安得知婉美人迴來,去和皇帝說了聲。
皇帝懶得過問,見壽安在那直戳戳的站著,才想起來說道,“讓太醫去看看吧。”
壽安對皇帝的心思摸不著頭腦,還是先出去吩咐。
因為皇帝的態度,壽安就指了個小太監前去,自己則折迴去。
還沒折迴去一半,就看見五皇子遠遠的扶著腰過來。
壽安想到先前聽的傳聞,嘴角一抽。
沒等五皇子過來,壽安就去找了皇帝。
皇帝放下書,思索了一番,“讓他進來吧。”
蕭長勳惴惴不安的坐下,“父皇。”
皇帝看見他便想起那些流言,以及上迴在二兒子和這個兒子之間他做的事,難得的生出了安慰的心思。
他聲音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溫柔,“最近傷養的怎麽樣了?朕迴頭讓陳太醫給你自己看看。”
皇帝頓了頓,又說,“朕給你看中了一個側妃,是左太尉的嫡次女,樣貌和人品都是極佳的。”
“等迴去後,給你賜婚。”
蕭長勳簡直是受寵若驚,他從未得到來自父親這麽多的關心。
左太尉的嫡次女,無論是哪方麵,都比他如今的皇子妃身份還要高了。
蕭長勳很不安,想到自己來要說的事,莫名又有點煩躁。
他知道不應該相信容氏,可漸漸的,他又覺得容氏說的未必不能信。
蕭長勳看著皇帝,看著他腰間玉佩上的紋路,這是皇帝才能用的。
他也是皇帝的兒子。
即便儲君定了,可到底父皇還在,他不是沒有機會。
從前父皇不關心他,可如今不一樣了,父皇竟準備給他賜婚,還是左太尉的嫡次女。
他是有機會的。
皇帝若是此時能得知這個兒子的心聲,隻怕會將手裏的書全砸他腦袋上。
“請父皇為兒臣做主。”蕭長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並很是屈辱的泛紅了眼眶。
皇帝一時愣住,“這是、怎麽了?”
蕭長勳開始說容氏告訴他的,當然他不會說是太子見他不順眼,想除掉他給他使絆子,所以派了男人去勾引他的皇子妃。
後麵勾引不成,又放出流言,並殺了那個男人嫁禍。
蕭長勳從頭到尾,都將太子給摘了出來,但聽的人卻覺得,他字字指向的都是太子。
壽安低著頭,肩膀忍不住微動。
皇帝黑著臉,沒打斷蕭長勳說話,見他眼裏還有明顯的委屈和不服,更是無言。
“這樣的伎倆……”皇帝也不想說皇子妃紅杏出牆,這於皇室的名聲都不好,“真是前所未聞,前所未見。”
“兒臣有證據。”蕭長勳從袖子裏取出幾張薄薄的紙。
皇帝接過的時候還心驚,難道太子真做了這事?
想完他臉色更黑,覺得自己是被這個兒子給帶偏了。
不說旁的,太子要除去路上的絆腳石,哪裏需要這麽迂迴的法子。
他打開紙看了幾眼,上麵正是幾人的證詞。
證明了容氏不可能殺那男人。
皇帝移開眼,不知道該怎麽說。
這算什麽證據,隻能證明容氏沒有殺人,但旁的事情呢?
蕭長勳梗著脖子,臉色漲紅,等著皇帝開口。
皇帝猜出他心裏在想什麽,他是認為太子覺得他礙事,所以讓他的皇子妃沒了名聲。
夫妻本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皇子妃得了這樣的名聲,皇子自然也不會好。
再嚴重點,基本是絕了和皇位的可能。
皇帝想到這裏,看著蕭長勳的臉色也不好了起來。
又是個惦記他位置的。
“你既相信容氏,那就信吧。”皇帝擺手,“壽安,送他出去。”
蕭長勳愕然,又聽皇帝繼續說,“左太尉的女兒,到底養的嬌慣,到你府裏怕受了委屈,朕與左太尉多年君臣,可不能因此有了嫌隙,這事便罷了。”
他原先是想著,容氏是不能留了。
不過也不能立刻處置,否則會被人瞧出來,等迴了蘭京給她用藥,慢慢的讓人病著就好。
至於左太尉的嫡次女,進府是側妃,過些時候直接扶成正妃既可。
但皇帝想的再好,也沒想到今天會聽到這番話。
蕭長勳被帶出去許久,他還低聲罵了句,“蠢東西。”
罵完他還不夠,瞧見那幾張紙心裏冒火,直接點了蠟燭給燒了。
壽安在外麵糾結了會,還是將太醫找過來給五皇子看一看。
陛下隻說不賜婚了,沒說太醫這件事。
壽安便做了主,找了位太醫來。
正好有空的是陳太醫,便過來把了脈,片刻後表情一下子微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