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災民的焦急等待中慢慢流逝,涼城裏的百姓就算是有心想幫助災民一把的,也隻能針對已經進城的人進行支助,對於那些依舊徘徊在城外,每日食不果腹的災民也是有心無力。


    就在這樣緊張的日子裏,又過了五日,朝廷賑災的措施才一層層的傳達下來。


    每個城鎮就近派出大夫出城設立診治地點,以減輕朝廷的壓力。


    當然,雖然很多人因為傳染病的傳聞不敢再對災民進行幫助,但也不乏藝高人膽大之輩。如今,在災民眼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有這麽一個人。


    據說那人醫術高超,心地良善。不管是對三歲幼兒,還是八旬老婦,都是極其的耐心和善。不過卻也謙虛的緊,每當災民問他怎麽稱唿的時候,他都隻是淡然的一笑,說他隻是一個醫者,若是有心,稱唿他董大夫即可。


    災民們對他很是尊敬,問過他幾次是何出身,那人都不作答,隻一心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兒。


    時間久了,災民們也自發的不再去問這些問題,隻熱情的稱唿他為活菩薩,當然在他麵前還是要叫董大夫。


    傳染病本身並不是很嚴重,那位董大夫聽說因為水災造成疾病蔓延的時候,就帶了一個藥童到達了災病最嚴重的一個災民集中地。


    如今,因為災病的蔓延,災民們已經不能隨意的進入任何一座城市。也因此,在距涼城一百多裏的地方,那邊有一片空地,災民們陸陸續續的就在那邊集中了起來。


    後來,朝廷便也將那邊暫時劃為一個新鎮。派遣了賑災的特使帶了賑災物資過來。


    原本因為一些善心人士的幫忙,災民們在那邊也算是勉強有了容身之所,隻是擠得很,這樣反而造成災病無法根治,更多的人開始遭受那樣的苦楚。


    這些都在朝廷的特使到達之後,暫時得到了解決。至少在經過診治之後,沒有生病的人都被轉移到了鎮子的東麵,並且接受特使的調遣,開始疏渠固堤。而那些有些病兆的人,則被集中到了鎮子的西麵。為了防止病情蔓延,還特地將地方化得很大,一個帳篷裏也就住了五六個人。


    好在,雖然條件依然艱苦,但因為有了那個董大夫高超的醫術,藥方已經被研究出來,而且經過部分病人的治療,確實是有效的藥方。自此這場疾病也算是得到了控製。


    這一日,因為災病已經被控製住,隻有少部分人因為病情嚴重,依然在繼續治療中,大部分人都已經痊癒,開始加入了重建家園的行列。


    董璃在忙完事情之後,便與小秋一起,帶了幾個人打算去災民那邊看看。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也好盡自己的一份心。


    一百多裏路雖然很遠,但為了早點兒到達,董璃她們也顧不上馬車的顛簸,隻吩咐車夫盡快趕到那兒就是。車夫是極有經驗的人,知道董璃每日事務繁多,這日也是抽了空子才能去災民那兒看看,便也使了力氣,催那馬兒撒歡似的往前奔去。


    董璃極其難受的扶著車廂壁,真是心肝兒都要被顛出來了,小秋也是一般如是。隻有柳玉兒跟武晗愜意的很,似乎馬車這般顛簸對她們是一點影響都沒有。


    董璃嫉妒的看著柳玉兒,乘著剛緩了一口氣的功夫,對她道:「這車可真不是人做的,你怎的就一點都沒有不適感,有妙招?趕緊給我從實招來。」


    柳玉兒嘿嘿笑了幾聲,一股奸詐的樣子,看的董璃氣惱的不行。笑了一陣兒才道:「我哪有什麽妙招,你可是冤枉我了,我要是真知道什麽好法子可以防止暈車,我肯定會告訴你的,誰讓咱們是好姐妹呢。」


    董璃不信,「那我跟小秋都快想死了,你怎的這麽閑適?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虐待我們。」


    柳玉兒攤開雙手,無奈的道:「這又不是隻有我一人這般閑適,你沒見武晗也是如此嗎?」


    董璃翻了個白眼,又捂住嘴,抑製住了又一股想吐的感覺,「我自是看到了,你們是一起的嘛,若是有什麽好法子,兩個人都知道也是不足為奇。」


    柳玉兒哀嚎道:「冤枉啊,哪裏有什麽好法子。不過是因為我跟武晗都有點功夫底子,所以身子底子好,就算是馬車顛簸前行,我等也能適當的卸力,所以就沒見難受咯。」


    董璃一想,也是,誰讓人家從小就學了那麽些三腳貓的功夫呢。調侃道:「我還以為你那三腳貓的功夫隻能用來搗亂的呢,不曾想還有這般用處。」


    柳玉兒哈哈笑了起來,臉上自得之色可是一點都不掩飾,「誰讓我柳玉兒天才呢,」忽的,有擰眉瞪著董璃,「誰說我那是三腳貓的功夫,你這是嫉妒,赤果果的嫉妒,怪不得你坐馬車不舒服,就是因為你心底不好。」


    董璃不再柳玉兒的得瑟,隻無語的看著馬車頂部。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董璃隻覺得她的所有內髒就要被顛簸出來了,馬車終於緩緩的停了下來。


    感覺馬車停了下來後,董璃趕緊扶著小秋下了馬車,在路旁狂吐了一通。總算是好了一點兒。柳玉兒則慢悠悠的跳下馬車,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


    等董璃終於直起身子以後,負責運送糧食和棉布的管事梁衡這才上前,恭敬的問道:「夫人,那些東西怎麽處理?是直接分發給災民,還是交給這邊負責的官員統一安排?」


    此次前來災民集中的新鎮,董璃她們自是不能空手而來,而是準備了兩車此時災民們最為需要的糧食和棉布。


    董璃思忖了會兒,聯想到前世官場存在的貪汙情況,實在是不放心交給朝廷安排好的人。本來這次的事情,朝廷就是反應遲鈍,那麽能派出什麽樣的好人來呢?


    可是如果經由她們的手,親自分發下去的話,畢竟物少人多,肯定不可能每個人都分到一些,而她們初來咋到,根本不知道哪些人此時才是最需要這些東西。


    就在董璃發愁的時候,一個巡邏的小兵看到她們一行人站在這兒,便過來詢問是怎麽迴事。不過還沒有等董璃說清楚她們的目的,就見那小兵略微有些懷疑的道:「你們是來送東西,還是乘機倒賣的?」


    梁衡忙上前義正言辭的道:「這位官爺,兩車的東西我們主子還不放在眼裏,不過是聽說這邊有難,暫時來相幫而已,你可不要冤枉好人。」


    那小兵聽梁衡如此說,也是鬆了一口氣,現在世道亂著呢,不乏有人想乘著這場災禍,大發不義之財。不過也是他多想,這新鎮上多是災民,日子大多是食不果腹的。稍微有點腦子的人,也不可能帶了大批物資,來希望這些災民購買。估計要真是有人抱此想法過來,肯定是被搶的居多。


    「既然如此,你們為何在此徘徊甚久?」那小兵繼續追問道。


    梁衡自是不知道董璃的心思,便也往她看去。


    董璃上前一步,手指著後麵的兩輛馬車,解釋,也是探問道:「這兩車東西雖少,但想來若是能及時的發放到最需要的人身邊,定也能派上大用場。不過我也不知這裏哪邊最缺這些東西,不知小哥可知道如何處置?」


    那小兵也是個一點就通的人,心下明白董璃是擔心東西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置,當下對著董璃拱了拱手,「我先替災民感謝夫人的一片善心。此次派來的賑災特使是於清於大人。夫人若是不知道如何處置,不妨交予於大人統一處理,相信也能讓夫人滿意。」


    董璃見那小兵並不是個倨傲之人,而且在言辭上對那於大人也很是尊敬,想來那於大人該是個不錯的官,心下有了定數,「既然如此,就煩請小哥指一下路,我讓管事將這兩車東西送過去便是。」


    小兵聞言知道董璃是想四處走動,這新鎮並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便也不再對管,隻領著梁衡和兩個侍從往那物資的集中地而去。


    董璃與柳玉兒四人則在新鎮中緩慢走動細看著。


    新鎮時日尚短,並沒有什麽城牆以鑑定他的位置,鎮內也沒有多少屋舍,大多數的人都住在帳篷裏,甚至還有不少人是露宿在外麵,太陽大的時候,就躲在帳篷的陰影處。


    當然,沒有地方住的大多是青壯的年輕人,現在也是夏季,隻要不下雨,住在外麵裏麵都差不多。白日裏,他們也不是散著沒事兒幹,而是和派來賑災的官兵一起,對河道進行疏通和加固堤壩。晚上則迴到新鎮休息,填補一下食物。


    興許那於清真的是個為民著想的好官。至少整個新鎮在董璃眼裏,是井井有條,人多而不散。大家多是在忙一些事情,沒有人因為物資的問題挑事吵鬧,也沒有人在鎮子裏隨意走動。


    隻是,盡管有多方的努力,依然避免不了生命的逝去,不管是因為疾病,還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總有一些人眼睜睜的看著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隻能抱著逝去之人的屍身,痛哭一場。


    而就算是痛哭,也不可能維持太久。因為夏季炎熱,為了不造成疾病的再次傳染蔓延,但凡有人逝去,一概在兩個時辰內火化掩埋掉,不能久留在鎮子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小媳婦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裳並收藏穿越小媳婦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