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廝下意識的朝董璃望了一眼,見董璃她們那一桌聊得甚是愉快,也沒有管他跟老頭兒說些什麽.小廝下意識的感嘆,他們家少夫人果然是個好人,這才對老頭兒道:「實話與你講,我們是涼城任府裏來的人,這次出來就是為了以後開辦織布工坊準備的,工人暫時還有幾個缺額,你不如讓你家人去試試。」
這個時代,因為消息閉塞,所以有的人就算是有些手藝,也未必能及時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也許等知道哪邊招人,而尋去的時候,已經過了許久,工坊已經不招人了。
老頭兒感激的對小廝拱了拱手,對於任府,他也聽說過一點,若是能謀到那麽一份工作,倒也是不錯。
董璃當然也聽到了小廝跟老頭兒的對話,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她也就隨他們去了。況且小廝也是出於一片好意。
一行人又歇息了一會兒,這才繼續上路。
因為不趕時間,所以馬車行的緩慢,等到第一個村子的時候,已經過了許久。村長早得了通知,今日任府會有人過來看看,所以中午吃完午飯以後,也沒有歇息,就一邊扇著扇子,一邊躺在堂屋裏歇息。
小廝先行進屋跟村長說了一聲,村長連忙起身拾掇了一番,而後才親自出門,將董璃她們迎進了屋。
其實董璃原本是沒有必要親自來跑一趟,這些事情隻要她定下規矩來,交給下麵人去洽談,自可以辦的很好。不過為了初創業的成就感,董璃還是想凡事能自己上陣的,就自己上陣,親力親為,那麽當布棉號真的做大的時候,心裏的喜悅感不是一般可比。
前期的一些事情都已經談妥,董璃這次來主要還是看一下群眾的意見,看是不是村長擅自做主,而村民是不是真的樂意,因此,董璃跟村長談論了細節以後,就希望村長能召集一下村民代表,好看一下計劃是不是可行。
村長很快就召集了村民,大體的意思也早已與村民講過。就是希望村民們能作為布棉號的後盾,每季都種棉花,任府每年會有一個定額,在定額數以內的,會以比市場價高一成的價格收購,定額以外的,以市場價收購。當然,因為村民們也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若是當年沒有達到以往的收入,任府會給予適當的補償。
村民對於這個建議都很滿意,反正算來算去都是不吃虧的。以往很多人家不敢種棉花,不也就是怕一旦收穫不好,連當年的口糧都湊不齊。既然現在任府願意幫他們擔風險,他們也很樂意作為布棉號的後盾。
事情進展的很順利,董璃早已料到村民們會很贊成這個意見,因此很快就簽訂了契約。而後又往另外四個村子走了一遭。
在太陽落山之前,終於把事情都辦完了。
雖然一路上都有馬車代步,但董璃還是累得可以,畢竟自打到這個時代以後,除了上次尋找任海以外,還沒有在短時間走過這麽多路。
柳玉兒從小就練武,雖然沒有練出什麽絕世的功夫來,身子骨倒是不錯。
迴去的路上,董璃就在車廂裏淺眠,柳玉兒見無人跟自己講話,也閉上眼小憩。
就在馬車一路順暢的往涼城去的時候,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柳玉兒比董璃要敏感許多,立時就直起身子,撩開簾子往外看去。而董璃還迷迷糊糊的睡著呢。
武晗及時湊到了柳玉兒麵前,跟她講明情況,「小姐,是幾個逃難的災民。」
柳玉兒擰眉,「哦?災民都已經到涼城了嗎?中午還剩下一些點心,你就幫忙分給他們吧。」說著,迴身將車廂裏的食盒拿出來,遞給了武晗。
每年夏季都會有一些地方遭受暴雨洪災,很多人家要是實在過不下去了,就不得不去外地謀生,尋求一線生機。今年也是如此,江河決堤,不少人家被淹沒,田地荒蕪,沒有食糧,隻能出外乞討。
董璃適時醒了過來,不由問道:「怎麽了?」
柳玉兒就將情況跟她說了一下,然後吩咐馬車繼續上路。現在天色已黑,雖然不懼有什麽意外,但還是早點迴去的好。
董璃從車窗往後看去,就看兩個衣衫襤褸的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正打開食盒,找吃的東西。
也許是餓極,他們接過食盒以後,跟武晗道了聲謝,就開始急手急腳的找尋食物。
董璃放下窗簾,感慨的嘆了一聲,在天災麵前,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就算是平常人家能儲備很多食物,可一旦大水衝來,人能逃出來就不錯了,更別談帶出什麽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也不知道今年的災害嚴不嚴重。」董璃悄聲說道。
柳玉兒接口道:「聽鏢局裏的人講,這次下遊有三四個縣被沖了,可比去年嚴重的多。按例,朝廷已經已經派了賑災的糧過來,不過看這個樣子,也不知道是被貪墨了,還是糧食還在路上。」
董璃點了點頭,「現在雖然是太平盛世,但貪官還是不少,可憐了這些災民。我迴去看看,若是此次災民比較多的話,就開個粥棚,能幫他們一點是一點。」
柳玉兒也有此意,拍手笑道:「我們可是想到一起去了。」
董璃白她一眼,「好歹我們府裏還是賣米的,開個粥棚容易,你有什麽想法?」
柳玉兒笑道:「咱們可以強強聯合嘛,你任府也不過是最近剛剛好一點,若是施出太多,勢必會大傷元氣。我迴去與我爹爹講講。我娘心最好了,這種善事從來不嫌少的,說不定能救多少人。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們肯定樂意。」
董璃隻是對她笑了一下,卻是不答話。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會做的人還是很少的。她爹爹未必願意做這種好事。不過依柳玉兒在柳鎮南心裏的地位,倒也不是不可能。
到時候兩家合力,自然能幫助更多的人。
也許剛才那幾個人是最先出來逃災的,在往後的一路上,倒是沒有再碰到討要食物的人。
董璃原想先把柳玉兒她們送迴去,不料柳玉兒卻說,她與武晗好歹是有點功夫底子的,迴去安全的很,還是先送董璃迴任府。
董璃一想也是,便也依了她。等她進府以後,吩咐那馬夫和小廝安全的將柳玉兒和武晗送迴去。
她原想就著今日的事情,跟任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難民多的時候,適當的救助一下。畢竟雖然任府她能做主,但米鋪還是任江在負責,她若是擅自行事,總歸是不好的。
不過事情也不急在一時,踟躕了一陣,還是決定等明日再說。
這幾日董璃睡的並不安穩,擔心著上京的任海,也不知道他現在對周淑玉是怎麽個想法。雖然他曾信誓旦旦,但男人在外麵總有需要的時候,況且周淑玉還是他聘定迴來的妻室,就算是他們之間發生是什麽事,也是無可厚非。
清冷的月色透過窗棱照進室內,帶來一室的明亮。董璃一夜輾轉反覆,卻怎麽也睡不著。索性起身,披了件外衣,步出房外。
東院並沒有男子,所以董璃就這麽出來,也不用擔心什麽口舌問題。
一個世界隻有一個月亮,此時,他看到的月亮是與她看到的是同一個吧?她在思念著,而他呢?
偶爾一陣微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在這樣的夜晚,使得人清醒了許多。
小秋就在董璃隔壁歇息,自是聽到了董璃屋子的響動,便穿好衣服出來看看是怎麽迴事。
推門一看,就見一身白衣的董璃站在月色下,仰頭看著天空,很專注。那樣的她,渾身透著一股落寞,讓人忍不住的心疼。
小秋迴房又取了件厚點的外套,幫董璃披上。「小姐,半夜外麵還是有點涼的,你要注意身體。」
董璃看著肩上多出的一件衣服,迴頭感激的對小秋笑了一下。
這份感激當然不是單為了這件衣服,而是為小秋這樣一個人,時時的為她著想,時時的惦念著她的身體健康。這份感情比所謂的親姐妹也不誑多讓吧?
董璃忽而轉身,認真的對小秋道:「小秋,以後你就是我的妹妹了。」
小秋一怔,有些微感動,以及不明所以,「小姐……」
「我知道,我不希望你因為覺得自己是丫鬟的身份,就沒有資格做我的妹妹,咱們也不是什麽豪門大戶。我隻是覺得,能像你這樣一直陪在我身邊的人,真的好少。」董璃感慨的道。
小秋卻是聽不明白,她壓根不知道董璃根本就不是這個世代的人,也無法理解在那個時代,想找一個真心對你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很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不像這個時代,小秋就類似於包身工,而且還是極其忠心的包身工。
當然董璃是不會拿那種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小秋的。
「小秋,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中意的婆家?」
</br>
這個時代,因為消息閉塞,所以有的人就算是有些手藝,也未必能及時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也許等知道哪邊招人,而尋去的時候,已經過了許久,工坊已經不招人了。
老頭兒感激的對小廝拱了拱手,對於任府,他也聽說過一點,若是能謀到那麽一份工作,倒也是不錯。
董璃當然也聽到了小廝跟老頭兒的對話,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她也就隨他們去了。況且小廝也是出於一片好意。
一行人又歇息了一會兒,這才繼續上路。
因為不趕時間,所以馬車行的緩慢,等到第一個村子的時候,已經過了許久。村長早得了通知,今日任府會有人過來看看,所以中午吃完午飯以後,也沒有歇息,就一邊扇著扇子,一邊躺在堂屋裏歇息。
小廝先行進屋跟村長說了一聲,村長連忙起身拾掇了一番,而後才親自出門,將董璃她們迎進了屋。
其實董璃原本是沒有必要親自來跑一趟,這些事情隻要她定下規矩來,交給下麵人去洽談,自可以辦的很好。不過為了初創業的成就感,董璃還是想凡事能自己上陣的,就自己上陣,親力親為,那麽當布棉號真的做大的時候,心裏的喜悅感不是一般可比。
前期的一些事情都已經談妥,董璃這次來主要還是看一下群眾的意見,看是不是村長擅自做主,而村民是不是真的樂意,因此,董璃跟村長談論了細節以後,就希望村長能召集一下村民代表,好看一下計劃是不是可行。
村長很快就召集了村民,大體的意思也早已與村民講過。就是希望村民們能作為布棉號的後盾,每季都種棉花,任府每年會有一個定額,在定額數以內的,會以比市場價高一成的價格收購,定額以外的,以市場價收購。當然,因為村民們也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若是當年沒有達到以往的收入,任府會給予適當的補償。
村民對於這個建議都很滿意,反正算來算去都是不吃虧的。以往很多人家不敢種棉花,不也就是怕一旦收穫不好,連當年的口糧都湊不齊。既然現在任府願意幫他們擔風險,他們也很樂意作為布棉號的後盾。
事情進展的很順利,董璃早已料到村民們會很贊成這個意見,因此很快就簽訂了契約。而後又往另外四個村子走了一遭。
在太陽落山之前,終於把事情都辦完了。
雖然一路上都有馬車代步,但董璃還是累得可以,畢竟自打到這個時代以後,除了上次尋找任海以外,還沒有在短時間走過這麽多路。
柳玉兒從小就練武,雖然沒有練出什麽絕世的功夫來,身子骨倒是不錯。
迴去的路上,董璃就在車廂裏淺眠,柳玉兒見無人跟自己講話,也閉上眼小憩。
就在馬車一路順暢的往涼城去的時候,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柳玉兒比董璃要敏感許多,立時就直起身子,撩開簾子往外看去。而董璃還迷迷糊糊的睡著呢。
武晗及時湊到了柳玉兒麵前,跟她講明情況,「小姐,是幾個逃難的災民。」
柳玉兒擰眉,「哦?災民都已經到涼城了嗎?中午還剩下一些點心,你就幫忙分給他們吧。」說著,迴身將車廂裏的食盒拿出來,遞給了武晗。
每年夏季都會有一些地方遭受暴雨洪災,很多人家要是實在過不下去了,就不得不去外地謀生,尋求一線生機。今年也是如此,江河決堤,不少人家被淹沒,田地荒蕪,沒有食糧,隻能出外乞討。
董璃適時醒了過來,不由問道:「怎麽了?」
柳玉兒就將情況跟她說了一下,然後吩咐馬車繼續上路。現在天色已黑,雖然不懼有什麽意外,但還是早點迴去的好。
董璃從車窗往後看去,就看兩個衣衫襤褸的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正打開食盒,找吃的東西。
也許是餓極,他們接過食盒以後,跟武晗道了聲謝,就開始急手急腳的找尋食物。
董璃放下窗簾,感慨的嘆了一聲,在天災麵前,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就算是平常人家能儲備很多食物,可一旦大水衝來,人能逃出來就不錯了,更別談帶出什麽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也不知道今年的災害嚴不嚴重。」董璃悄聲說道。
柳玉兒接口道:「聽鏢局裏的人講,這次下遊有三四個縣被沖了,可比去年嚴重的多。按例,朝廷已經已經派了賑災的糧過來,不過看這個樣子,也不知道是被貪墨了,還是糧食還在路上。」
董璃點了點頭,「現在雖然是太平盛世,但貪官還是不少,可憐了這些災民。我迴去看看,若是此次災民比較多的話,就開個粥棚,能幫他們一點是一點。」
柳玉兒也有此意,拍手笑道:「我們可是想到一起去了。」
董璃白她一眼,「好歹我們府裏還是賣米的,開個粥棚容易,你有什麽想法?」
柳玉兒笑道:「咱們可以強強聯合嘛,你任府也不過是最近剛剛好一點,若是施出太多,勢必會大傷元氣。我迴去與我爹爹講講。我娘心最好了,這種善事從來不嫌少的,說不定能救多少人。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們肯定樂意。」
董璃隻是對她笑了一下,卻是不答話。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會做的人還是很少的。她爹爹未必願意做這種好事。不過依柳玉兒在柳鎮南心裏的地位,倒也不是不可能。
到時候兩家合力,自然能幫助更多的人。
也許剛才那幾個人是最先出來逃災的,在往後的一路上,倒是沒有再碰到討要食物的人。
董璃原想先把柳玉兒她們送迴去,不料柳玉兒卻說,她與武晗好歹是有點功夫底子的,迴去安全的很,還是先送董璃迴任府。
董璃一想也是,便也依了她。等她進府以後,吩咐那馬夫和小廝安全的將柳玉兒和武晗送迴去。
她原想就著今日的事情,跟任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難民多的時候,適當的救助一下。畢竟雖然任府她能做主,但米鋪還是任江在負責,她若是擅自行事,總歸是不好的。
不過事情也不急在一時,踟躕了一陣,還是決定等明日再說。
這幾日董璃睡的並不安穩,擔心著上京的任海,也不知道他現在對周淑玉是怎麽個想法。雖然他曾信誓旦旦,但男人在外麵總有需要的時候,況且周淑玉還是他聘定迴來的妻室,就算是他們之間發生是什麽事,也是無可厚非。
清冷的月色透過窗棱照進室內,帶來一室的明亮。董璃一夜輾轉反覆,卻怎麽也睡不著。索性起身,披了件外衣,步出房外。
東院並沒有男子,所以董璃就這麽出來,也不用擔心什麽口舌問題。
一個世界隻有一個月亮,此時,他看到的月亮是與她看到的是同一個吧?她在思念著,而他呢?
偶爾一陣微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在這樣的夜晚,使得人清醒了許多。
小秋就在董璃隔壁歇息,自是聽到了董璃屋子的響動,便穿好衣服出來看看是怎麽迴事。
推門一看,就見一身白衣的董璃站在月色下,仰頭看著天空,很專注。那樣的她,渾身透著一股落寞,讓人忍不住的心疼。
小秋迴房又取了件厚點的外套,幫董璃披上。「小姐,半夜外麵還是有點涼的,你要注意身體。」
董璃看著肩上多出的一件衣服,迴頭感激的對小秋笑了一下。
這份感激當然不是單為了這件衣服,而是為小秋這樣一個人,時時的為她著想,時時的惦念著她的身體健康。這份感情比所謂的親姐妹也不誑多讓吧?
董璃忽而轉身,認真的對小秋道:「小秋,以後你就是我的妹妹了。」
小秋一怔,有些微感動,以及不明所以,「小姐……」
「我知道,我不希望你因為覺得自己是丫鬟的身份,就沒有資格做我的妹妹,咱們也不是什麽豪門大戶。我隻是覺得,能像你這樣一直陪在我身邊的人,真的好少。」董璃感慨的道。
小秋卻是聽不明白,她壓根不知道董璃根本就不是這個世代的人,也無法理解在那個時代,想找一個真心對你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很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不像這個時代,小秋就類似於包身工,而且還是極其忠心的包身工。
當然董璃是不會拿那種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小秋的。
「小秋,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中意的婆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