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許傑告別了阿德南。


    他已經知道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了……嗯,大概吧。


    其實就他所見,阿德南最大的進步在於他終於明白了策略的重要性。


    若是以前,阿德南也知道求助,但是之後的方法太過簡單粗暴:高情商就是搗亂施壓,低情商就是暴力處理。但是現在他明白了,若是如此胡鬧,到最後恐怕失去的不隻是女兒,他的朋友關係也很可能會被消耗殆盡。


    就像電影裏的一般,維傑絕無可能玩過有錢有勢的梅拉。而若是處理不好,讓對方抓到把柄,別說等到媒體了,恐怕就是真有天大的冤屈也無能為力。


    但是維傑之所以能是主角,就是因為他有超常的智謀,能夠冷靜地解決問題。他的策略十分高明: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真真假假間,讓真相被混進其所編織的謊言中。


    當然,在許傑改變結局後,影片的內核也有了相當的改變,這就是後話了。


    許傑也知道自己對這些事情介入太多,但很多時候的確就是忍不住。


    不過當他反過來思考時,他尋思這也不完全是壞事。電影是現實的倒影,敏感的心靈是一個好導演的巨大助力,也正是由於這一點,他才更加相信阿卡什的未來。


    雖然他出身印度中上層,但是人本身並不傲慢,心思細膩的同時還富有人文情懷,對於遇見這樣的人,許傑也是感到榮幸。


    事實上,果阿作為一個深受印度電影人青睞的好地方,遇見阿卡什這樣的人也不算是什麽稀罕事……


    而至於事情到底如何,那可就不是許傑能夠完全掌控的了,隻能說,祝福吧。


    除此之外,前身的影響似乎也隨著事情的結束而歸於平靜,這倒是讓他鬆了口氣。但不管如何,這種非正常的精神狀態最好還是時刻提防。許傑已經決定,等迴到京城,他必定要好好了解一下前身……


    ……


    在果阿的最後一次晚飯,許傑很是大氣地請了所有跟來的中國人一頓大餐。


    用餐地點是一個專門為來往果阿的外國人設置的酒店,比起之前的聚餐都要高級。


    畢竟現在有錢了,許傑也是出手愈發闊綽,何況這次聚會他還謀劃了很久呢?


    由於過去的飯局上,由於各種各樣的事情以及卡拉迪斯這位的存在,他們幾位跟來的中國人反而各種無所適從,幾個學生更是滿打滿算三句話都沒有說到。而今天好不容易隻有中國人了,為此慶祝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既然都是中國人,他們便來到了國際酒店,菜品終於不再是各種各樣的糊糊了。反正這麽多天來,五顏六色的糊糊許傑他們也早就吃了半年,不說是吃遍了也已經吃膩了,因此此時也沒必要為了當地特色講究什麽。


    除了內部的慶祝外,這頓飯也算是表達了許傑對眾人的感激:這小半年來,他們都為自己出了很多力氣。


    林山林立就不說了,王建一直在兢兢業業地拍攝著自己的“花絮”。要許傑來說,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拍攝沒有經驗,王建這都要把花絮拍成紀錄片了。


    而最讓許傑覺得有些對不住的則是這些從京影跟來的研究生們,說實話,許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教授。


    出於他本身的能力問題,許傑實際上知識儲備也不過是一個成績很好的畢業生,基礎理論紮實,但也就到此為止了。


    這麽多天來,教學的手段更多的是通過係統的拍攝讓學生們自己去“悟”,看他們能從許傑這離譜的拍攝手法中學會多少。其餘的時間,這些研究生則作為勞動力存在。在跟著他半年後,所有人都看上去更加“飽經風霜”,就是精細保護自己的女生們皮膚都成了小麥色。


    在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後,許傑開始讀書,在網絡上瘋狂查論文、找書、看雜誌,觀摩別的導演的拍攝花絮,然而到最後,自己還是沒有教授太多東西。


    這不禁讓他感到有些內疚,總感覺自己誤人子弟了一般。同時他也疑惑起來黃土生是懷著怎樣的心態做出這個決定的?他不怕自己砸了京影的招牌嗎?


    當然,這個想法並沒有那般糾纏,許傑很快就無所謂了:隻要你敢派,我就敢教,反正我盡力,至於教成什麽樣?不關我的事。


    但說歸說,畢竟還是領了工資的,自己總還是要表示表示的,因此他也是認真對待,也便有了今晚的聚會。


    除了中國人之外,唯一尚還跟著的印度人隻有巴士司機。這段時間他過的真是相當安逸,可惜,這樣的生活隻有半年,他不禁感到分外惋惜,似乎就連眼前的大餐都沒有那麽香了。


    許傑也是和他說了說話,要說給劇組的貢獻,這位的作用可也不小。而且和他聊天總是非常有趣,能夠知曉很多各地的奇聞軼事,不過也不排除都是他吹牛的可能。


    迴到中國眾人前,許傑最後關切道:“各位,這次旅途感覺如何?”


    “旅途這個詞用的不錯。”林山笑道,也是裝模作樣地舉起酒杯,“就要返程了,預祝各位旅途圓滿哈,沒有買紀念品的記得在機場外麵看看哈。”


    眾人一陣哄笑:可不是嗎?有許傑導演在前麵頂著,自己不就是如同休假一般?


    許傑沒有理會這個老不正經,旋即向著幾位學生問道:“這一趟可有收獲?”


    幾人都是表示滿意:由於有充足的時間,許傑也是給他們很多上手的機會。理論課程他們早已經學完,因此如此說來問題也不算大,不管怎樣,算是完成了教學的目的。


    其實要是他們來評價的話,本次跟來還真是賺大了。別以為研究生怎麽樣,導師的確都是牛人,但是教得怎麽樣那可就另算了。很多導師其實都和許傑差不多:自己上手要多牛有多牛,但是要教別人那可就懵了。


    何況,以上這些還是比較好的部分。還有很多導師忙著自己的事業,學生們更多時候反而隻是他們的廉價勞動力。而對於學生來說,導師的身份可比導師教了什麽更有含金量。


    總而言之,許傑這樣的情況還真別說,算是一個及格的導師了。


    其實也不難猜,一個能拍出邏輯如此縝密的《看不見的客人》的導演沒道理會是一個沒有耐心和責任心的人,可能黃土生也是因為這個才對他放心的吧?


    “……我建議你們還是到國內的一些導演團隊裏看看。”酒足飯飽後,聊天時許傑如此建議道,“你們也看到了,我的拍攝手法非常獨特,恐怕不具有普適性。更多的導演其實都和唐毅導演一樣,這是你們仍需要學習、適應的。”


    聽到這裏,學生們反而沒有什麽抱怨,眼裏還盡是崇拜之色,看得他微微無語。


    但願他們沒有被我帶的誤入歧途,這可不興學呀!


    ……


    飛機起飛的時間在半夜,而且這裏距離機場已經相當的近了,因此眾人也是悠哉悠哉,吃完飯後坐在露天的餐廳繼續喝著小酒。


    隨著聊天的深入,眾人的話匣子也是都打開了。


    幾位研究生圍著許傑和林山,當然還有一位奇葩和林立互相灌酒,看得一旁的王建默默拿出了相機……


    許傑臉色有些微紅,畢竟之後還要上飛機的,因此今天喝的是低度數的果酒。


    此時一位叫做萬成的年輕人正在和許傑聊天:許傑倒是記得他,他算是跟過來的人中比較積極的了,基本遇見什麽事情都願意上,當許傑讓學生們嚐試什麽的時候他也基本是第一個跳出來的。


    事實上,跟來的幾人都是非常優秀的,畢竟導演係能走到京影的碩士學位,那也絕對是國內少有的了。


    但就算是碩士,也免不了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擔憂,尤其是在三大公司近乎壟斷的情況下。


    此時他便是在向許傑抱怨這些。


    “……唉,許哥,我真是服了這幫人了,稍微讓出點市場,又不是要死人!連你這樣的小眾主題他們都要打擊,我真不知道還能拍啥了。”


    許傑聽著,一口將剩餘的一點果酒幹掉。


    是啊,他們的前輩們基本上都成為了廣告導演,要不就隻能出國發展,進入三大公司反而是最好的情況了,而向許傑這般能夠拿到千萬級別的“天使投資”的人基本不存在。


    因此對於有追求的導演來說,似乎也隻有出國這一條路了,很多興趣驅動的人到了最後才注意到了這種情況,隻能頗為無奈地嚐試進入好萊塢,也有相當一部分有條件的會前往日本。


    所以說若是提前就已經想好的那還好些,但像萬成這樣的隻是單純喜歡拍電影的就很難受了。


    在之前和他相處的日子裏,許傑也越發了解了這個社牛男孩:在六歲時,家境優渥的他就已經有了人生的第一台單反,索尼的。


    由於這是他的第一個生日禮物,因此他便對相機多有關注,在了解了很多相關知識後,他便不可自拔地愛上了攝影。


    而後來他又喜歡上了電影,當然他的家底還是不太能負擔得起電影機的,不過相機以及湊齊一個家庭影院還是沒有問題。到了高考選誌願的時候,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導演專業,卻沒想到會有如此痛苦的一天。


    靜靜聽著這人的抱怨,許傑心裏漣漪不斷,似乎又是喚起了他塵封的記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之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森的雲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森的雲杉樹並收藏電影之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