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山間起了薄薄煙嵐,別院內外霧蒙蒙,人和物看上去都影影綽綽的。
王恆與小才聽劉府下人說起,張先生被聚寶寺的智海方丈派人請去了寺裏,看樣子,今天時辰已晚,張先生不會再叫他倆隨侍左右了。
倆人用罷齋飯,便在西廂房各自看書寫作。
小才的話本不知怎得進入了瓶頸期,枯坐半日肚腸裏也刮不出幾句話。
他也想大匠運斤,自然渾成,可惜力有不逮。
於是他自怨自艾:“前年咱們閣老府的大廚袁師傅要收我為徒,我若是拜了他做師傅,現在早就出師了,那日荻溪閣主人程娘子欲將我勸退,我就應該聽勸,和程秀才結伴在蘇州城裏尋個書肆學徒,又將一年的功夫,怎麽也當上大夥計了。”
王恆聽他絮叨耳朵裏已經起了老繭,苦恨手邊沒有棉絮,不能把耳朵塞起來清靜清靜。
小才寫了幾行字,又神神叨叨道:“前兩卷中的正麵人物,突然黑化,會不會被讀者老爺們罵?”
王恆暗暗發笑,小才的讀者,隻有王恆與諸葛峴兩個,哪裏談得上“們”字,便裝聾作啞,取出那本《荷香樓憶語》,扮作看得入神的樣子不搭理人。
荷香樓憶語李遜之
翌日秋色宜人,餘邀芙娘前往南山看花,芙娘早有準備,讓陳叟挑著餛飩擔子同往。
自別莊向南皆是小路,遠岫雲低,山花燦然,將將一個時辰才趕到山腳。
陳叟笑指此即是飛山,相傳古時從天外飛來。
這真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山,高約二十丈,周圍不過數百步,抬眼望去,山上有洞通南北往來,金燈花漫山遍野開放,紅爛如泥如錦。
陳叟留在山腳下替餘夫婦備炊,餘與芙娘循階上山,芙娘力雖弱,然飛山小小,餘夫婦把臂如閑庭信步般遍遊此山,山間有摩崖石刻,有亭翼然,有洞窅然,還有前朝詩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飛山雖小,處處彰顯出名山的風範。
下得山來人困口渴,陳叟烹茗以待,芙娘帶有席墊,餘夫婦便在山下綠草茵茵中團坐,飲畢,陳叟暖酒烹肴。
是日風清氣朗,青衫紅袖,遍山紅翠,既而酒食俱熟,餘夫婦坐地大嚼。
忽爾山中躍出一人,嬉笑道:“不飲自醉,令人陶然,餘叨擾一杯如何?”
來客不衫不履,年紀與我相仿,穿著一身很怪異的袍服,剃著短發。
餘素來好客,拉與同飲。
客談吐頗不俗,見解更為高妙,自言名叫雲客,是遊方的道人,來此飛山修行。
餘與雲客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雲客知悉同席是餘妻芙娘,以“嫂”唿之,語帶敬重,並無半點大驚小怪。
餘見慣鄉人因餘夫婦同遊同飲而指指點點,便與雲客更為投契,招他至翠華村別莊飲宴,雲客甚好飲,芙娘烹調又精,雲客便不時來我別莊造訪,亦頗知禮,每每攜一石一樹一花,姿態別致,餘夫婦皆喜之。
過月餘,雲客忽來辭行,言他將買舟南下,去宗門祖庭天都山取一樣法器。
餘依依惜別,雲生卻道不過小別數月,他來日依舊要在飛山下修行。
是月末,縣學同窗錢秀才來別莊尋我,縣學的生員們幾十人聯名上書,要勸諫江寧知縣許縣尊。
原來近日來,有個豪商拿著南京工部郎中的批條,要在江寧縣與上元縣之間修築一條官道,還缺些石料,預備炸了江寧縣的飛山做石材。
這事做得不太機密,被人知悉了,縣學生員們便聯名勸諫許縣尊,不可做此天怨人怒之事,此番,錢秀才便是來找我簽名。
餘大驚失色,飛山小巧玲瓏,山上景致優美,又有曆代名人詩賦,炸山取石豈不是太可惜了。
錢秀才怒叱道,那狗官是捐班出身,他大約隻當飛山是座荒山,再者說,擋了他的發財路,就是仙山也得給它炸了。
餘便慨然簽名,再三拜托錢秀才,務必要保住飛山。
豈知世事難料,許縣尊一意孤行,不僅不聽勸,反而以煽動生員為由,將錢秀才的功名革去,打了十幾板子,以儆效尤。
縣裏頭石匠集合起來,將要開山取石,餘等幾個秀才皆束手無措。
忽聞帝京來了兩位中常侍,調查太祖詩碑,縉紳們將中常侍領至飛山,見太祖詩碑完好,中常侍便稱許了幾句許令。
許縣尊雖然利令智昏,卻還知道深淺,於是稍稍散去石工匠人,飛山暫時無虞。
王恆翻看到此,不想竟見到已經消失的飛山之記錄,不覺欣喜,連忙指給小才看。
小才翻閱一遍,連連歎息,悵然道:“這飛山如此美麗,雖則李遜之的筆記上暫時保住,但我們知道,它最終還是消失了。”
待要接著看個究竟,院外傳來淒楚的哭聲。
王恆與小才跨出房門,聽辨到哭聲自東廂房而來,倆人疑心疑惑朝東廂房慢慢走去,隻見一個黑影驀然出現,開口便知是管家阿德。
阿德輕輕道:“兩位王少爺,無事無事,是小蓮姑娘感傷紈英小姐孝義,一時忍不住傷心,已經勸好了。”
事關女眷,王恆與小才便不好再管,亦不好表現出熱心,泱泱然迴房間。
此時,迷霧重重,山風唿嘯。
王恆與小才聽劉府下人說起,張先生被聚寶寺的智海方丈派人請去了寺裏,看樣子,今天時辰已晚,張先生不會再叫他倆隨侍左右了。
倆人用罷齋飯,便在西廂房各自看書寫作。
小才的話本不知怎得進入了瓶頸期,枯坐半日肚腸裏也刮不出幾句話。
他也想大匠運斤,自然渾成,可惜力有不逮。
於是他自怨自艾:“前年咱們閣老府的大廚袁師傅要收我為徒,我若是拜了他做師傅,現在早就出師了,那日荻溪閣主人程娘子欲將我勸退,我就應該聽勸,和程秀才結伴在蘇州城裏尋個書肆學徒,又將一年的功夫,怎麽也當上大夥計了。”
王恆聽他絮叨耳朵裏已經起了老繭,苦恨手邊沒有棉絮,不能把耳朵塞起來清靜清靜。
小才寫了幾行字,又神神叨叨道:“前兩卷中的正麵人物,突然黑化,會不會被讀者老爺們罵?”
王恆暗暗發笑,小才的讀者,隻有王恆與諸葛峴兩個,哪裏談得上“們”字,便裝聾作啞,取出那本《荷香樓憶語》,扮作看得入神的樣子不搭理人。
荷香樓憶語李遜之
翌日秋色宜人,餘邀芙娘前往南山看花,芙娘早有準備,讓陳叟挑著餛飩擔子同往。
自別莊向南皆是小路,遠岫雲低,山花燦然,將將一個時辰才趕到山腳。
陳叟笑指此即是飛山,相傳古時從天外飛來。
這真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山,高約二十丈,周圍不過數百步,抬眼望去,山上有洞通南北往來,金燈花漫山遍野開放,紅爛如泥如錦。
陳叟留在山腳下替餘夫婦備炊,餘與芙娘循階上山,芙娘力雖弱,然飛山小小,餘夫婦把臂如閑庭信步般遍遊此山,山間有摩崖石刻,有亭翼然,有洞窅然,還有前朝詩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飛山雖小,處處彰顯出名山的風範。
下得山來人困口渴,陳叟烹茗以待,芙娘帶有席墊,餘夫婦便在山下綠草茵茵中團坐,飲畢,陳叟暖酒烹肴。
是日風清氣朗,青衫紅袖,遍山紅翠,既而酒食俱熟,餘夫婦坐地大嚼。
忽爾山中躍出一人,嬉笑道:“不飲自醉,令人陶然,餘叨擾一杯如何?”
來客不衫不履,年紀與我相仿,穿著一身很怪異的袍服,剃著短發。
餘素來好客,拉與同飲。
客談吐頗不俗,見解更為高妙,自言名叫雲客,是遊方的道人,來此飛山修行。
餘與雲客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雲客知悉同席是餘妻芙娘,以“嫂”唿之,語帶敬重,並無半點大驚小怪。
餘見慣鄉人因餘夫婦同遊同飲而指指點點,便與雲客更為投契,招他至翠華村別莊飲宴,雲客甚好飲,芙娘烹調又精,雲客便不時來我別莊造訪,亦頗知禮,每每攜一石一樹一花,姿態別致,餘夫婦皆喜之。
過月餘,雲客忽來辭行,言他將買舟南下,去宗門祖庭天都山取一樣法器。
餘依依惜別,雲生卻道不過小別數月,他來日依舊要在飛山下修行。
是月末,縣學同窗錢秀才來別莊尋我,縣學的生員們幾十人聯名上書,要勸諫江寧知縣許縣尊。
原來近日來,有個豪商拿著南京工部郎中的批條,要在江寧縣與上元縣之間修築一條官道,還缺些石料,預備炸了江寧縣的飛山做石材。
這事做得不太機密,被人知悉了,縣學生員們便聯名勸諫許縣尊,不可做此天怨人怒之事,此番,錢秀才便是來找我簽名。
餘大驚失色,飛山小巧玲瓏,山上景致優美,又有曆代名人詩賦,炸山取石豈不是太可惜了。
錢秀才怒叱道,那狗官是捐班出身,他大約隻當飛山是座荒山,再者說,擋了他的發財路,就是仙山也得給它炸了。
餘便慨然簽名,再三拜托錢秀才,務必要保住飛山。
豈知世事難料,許縣尊一意孤行,不僅不聽勸,反而以煽動生員為由,將錢秀才的功名革去,打了十幾板子,以儆效尤。
縣裏頭石匠集合起來,將要開山取石,餘等幾個秀才皆束手無措。
忽聞帝京來了兩位中常侍,調查太祖詩碑,縉紳們將中常侍領至飛山,見太祖詩碑完好,中常侍便稱許了幾句許令。
許縣尊雖然利令智昏,卻還知道深淺,於是稍稍散去石工匠人,飛山暫時無虞。
王恆翻看到此,不想竟見到已經消失的飛山之記錄,不覺欣喜,連忙指給小才看。
小才翻閱一遍,連連歎息,悵然道:“這飛山如此美麗,雖則李遜之的筆記上暫時保住,但我們知道,它最終還是消失了。”
待要接著看個究竟,院外傳來淒楚的哭聲。
王恆與小才跨出房門,聽辨到哭聲自東廂房而來,倆人疑心疑惑朝東廂房慢慢走去,隻見一個黑影驀然出現,開口便知是管家阿德。
阿德輕輕道:“兩位王少爺,無事無事,是小蓮姑娘感傷紈英小姐孝義,一時忍不住傷心,已經勸好了。”
事關女眷,王恆與小才便不好再管,亦不好表現出熱心,泱泱然迴房間。
此時,迷霧重重,山風唿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