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打桂花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 作者:車嘵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靜江的市花就是金秋十月飄香的桂花。
不僅僅是城裏的大街小巷,園區、學校,甚至是農村裏頭,也都喜歡栽種桂花樹。靜江人對桂花愛得深沉,且曆史悠遠,具體表現在隨處可見的桂花樹,很多都是粗壯的大樹,入眼就知道它們已經和這座城市一起經曆過無數的風風雨雨。
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桂花樹除了帶來四季常綠,金秋時滿目金黃,清香湧動之外,還有許多的衍生——
桂花蜜、桂花茶、桂花糕、桂花凍、桂花酒等等數不盡數。
村裏的小孩都有過打桂花的經曆。
等一樹花開熟透了,就到了把它們盡數打落,收集起來製作美味的時刻了。
這是個熱鬧十足的活動,稱得上一年一度的狂歡,所以就連邱悅都忍不住求太太,把打桂花的活動留到她放假迴家的時候。
張福子自然滿足小孩,還特意打電話給家裏其他的在城裏上學的寶貝曾孫們,一一通知家裏的桂花要打了,不想錯過的快迴家。
這麽一招,就給家裏召迴來大大小小七個小孩,加上邱悅邱諾姐弟,邱明澤和黃玉衡這倆住在養豬廠的編外人員,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了。
好在張福子家大業大,在自家的林子裏有十幾棵幾十年的大桂花樹,一個小孩派一棵都派不完。榮正和邱紅,還有黃天華等人自然都成了主要勞動力,小孩是來玩的,他們是來幹活的。
老太太提前準備好了工具,用防雨布裁開後一片片縫製組合而成的大圓形“鋪蓋”,中間貼心留出樹的大小,拿到現場,先把這鋪蓋嚴絲合縫地鋪到樹底下,接著就是上工具了,按理說打桂花嘛,拿著竹竿打下來就行了,不過小孩子們更偏愛自己上樹親自搖落桂花。
特意被叮囑穿了長衣長褲的小孩子猴一樣的先後上了樹,還留在地上的,除了愛幹淨怕蟲子的,就隻剩下身高不足的選手了,小邱諾瞧著就連姐姐都成功地爬到樹上了,倒是懂得找外援,瘋狂搖爸爸的手,要求也上樹。
必須是上樹,騎在肩膀上都不行。
寵娃狂魔的榮正最後勉強給找了個歪脖子樹讓邱諾爬,小孩先是興致勃勃再是戰戰兢兢,還沒爬出幾步自己腿軟得不行,小聲音抖了起來:“爸爸!”
快救我下去!
榮正憋住笑,一本正經地裝作沒聽懂,問兒子怎麽不繼續了,還鼓勵了兩句。孩子現在長得結實了不少,加上他全程在旁邊留意著,不怕出意外。
小邱諾堅強地又爬了兩步,再也堅持不住了,開口讓爸爸救命,他不要再爬樹了!腿軟!
榮正大笑起來一把抱住兒子拍拍,轉過身走了幾步,就見前方的大樹下,簌簌而落的一片金黃花雨,夾裹著更為濃鬱的清香,叫人心裏瞬間湧上豐收的喜悅。
即使天氣有些炎熱,也半點不影響此時眾人之間滂湃的快樂和滿足。
榮正把小邱諾猛地遞了半個身子到桂花雨下頭,小孩拿手捂住嘴巴,卻漏出了咯咯的笑聲,桂花落到臉上頭上,滋味奇特。
等小孩們先後過足癮,一個個地下了樹,竹竿才正式上場,桂花沒了最後一絲倔強,紛紛落下,桂花樹隻剩下滿樹的桂綠,沒了花。
把鋪蓋卷吧卷吧,夾雜著花和枝葉往大桶裏一倒,繼續下一棵大樹……大小孩子們都玩得盡興了,桂花也全部打下來了,拉迴家裏頭繼續把鋪蓋撐開,往上倒收集好的桂花,這一步要把桂花裏頭的雜質挑出去,很需要耐心,小孩們卻也樂意幹,一邊挑著,一邊伸長鼻子使勁聞著,像是要把那股清香的味道給灌進肺裏心間,永遠留存。
邱紅陪著先撿出來一大盆桂花,拿水衝洗了兩下,拿到廚房,直接倒進大鍋裏開始熬煮桂花蜜,這個東西可是等會要做的各種糕點的靈魂所在,必不可缺的。
老太太仍是認認真真地坐在灶頭當燒火的,臉上笑眯眯,瞧著就可愛。
桂花糕的做法並不難,但邱紅今天不止做桂花糕,還要做一個桂花馬蹄糕,前者是鬆鬆軟軟,甜香糯綿的口感,後者則是qq彈彈,晶瑩剔透,香甜彈牙的滋味,各有不同,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極其美味,老人小孩沒有不愛的。
桂花的甜點不止這兩樣,還有各式的桂花米糕、桂花凍糕、桂花拉糕、桂花發糕,桂花炸糕,水晶桂花糕……在漫長的歲月裏,因著對桂花的喜愛,先人和現代人都開發出了無數的甜點菜品。
邱紅等會還打算做個桂花酒釀,也就是平常的酒釀煮開,然後用桂花蜜代替紅糖,滋味更勝往常。
老太太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閑話說到她那一輩人窮苦得很,小時候每年秋了,打了桂花也是舍不得吃的,都拿去賣掉換幾個錢,買肉也舍不得買,買一大塊豬板油,迴來炸出了豬油放著炒菜使,真正打一場桂花能吃到嘴的,是最後豬油裏煉出的豬油渣,那東西在小時候也是頂級美味。
“我小時候就有桂花糕吃了。”邱紅笑著接話,十分懷念,她小時候是她媽媽給做桂花糕。
老太太點頭:“對,你媽媽做的糕點可好吃了,你是真正傳到了她的好手藝的。”
“嗯呐。”
閑話一通,活半點沒少幹,糯米粉、熟米粉、糖油攪拌……各種繁複的工序之後,幾個人忙活好大一通才終於是到了上蒸鍋的步驟。
薛曉蘭累得擦了擦汗:“我這以後啊,是再不會說外頭馬蹄糕一小塊要五毛錢太貴的話了!”
實在是過程太繁瑣,紮紮實實是靠的時間和手藝掙的辛苦錢,貴點也應該。
張福子率先樂了出來:“人就是這麽饞,為了口吃的,怎麽辛苦都行。”
她都這個歲數了,也還惦記著那口好吃的呢,牙不好了,巴巴地鑲了牙,咬不動,那就慢慢地咬。
“小奶說得對,民以食為天嘛。”邱紅道,“我才做這麽兩道點心,也不算麻煩呀,蔡主廚他們的麵點房,一整天都在麵案上呢,那才是真的繁瑣又精致。”
林琳也道:“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一樣東西恨不能吃出千萬種花樣,生怕浪費了一點!豆腐發黴了都能弄出個豆腐乳來呢!”
“是這樣……”邱紅喃喃地接了話,視線猛地移到了廚房角落裏的淮山,家裏的淮山這時節還不到收獲期呢,這是她出去收購時特地帶迴來準備煲雞湯用的……一樣東西、千百種花樣!是了,好比豬,分個豬肉、臘肉,做法上更是煎炒烹炸無數種做法,淮山不僅可以燉湯,也能擺在大飯店裏做成各式佳肴,那……可不可以做成桂花糕一樣的東西呢?
不僅僅是城裏的大街小巷,園區、學校,甚至是農村裏頭,也都喜歡栽種桂花樹。靜江人對桂花愛得深沉,且曆史悠遠,具體表現在隨處可見的桂花樹,很多都是粗壯的大樹,入眼就知道它們已經和這座城市一起經曆過無數的風風雨雨。
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桂花樹除了帶來四季常綠,金秋時滿目金黃,清香湧動之外,還有許多的衍生——
桂花蜜、桂花茶、桂花糕、桂花凍、桂花酒等等數不盡數。
村裏的小孩都有過打桂花的經曆。
等一樹花開熟透了,就到了把它們盡數打落,收集起來製作美味的時刻了。
這是個熱鬧十足的活動,稱得上一年一度的狂歡,所以就連邱悅都忍不住求太太,把打桂花的活動留到她放假迴家的時候。
張福子自然滿足小孩,還特意打電話給家裏其他的在城裏上學的寶貝曾孫們,一一通知家裏的桂花要打了,不想錯過的快迴家。
這麽一招,就給家裏召迴來大大小小七個小孩,加上邱悅邱諾姐弟,邱明澤和黃玉衡這倆住在養豬廠的編外人員,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了。
好在張福子家大業大,在自家的林子裏有十幾棵幾十年的大桂花樹,一個小孩派一棵都派不完。榮正和邱紅,還有黃天華等人自然都成了主要勞動力,小孩是來玩的,他們是來幹活的。
老太太提前準備好了工具,用防雨布裁開後一片片縫製組合而成的大圓形“鋪蓋”,中間貼心留出樹的大小,拿到現場,先把這鋪蓋嚴絲合縫地鋪到樹底下,接著就是上工具了,按理說打桂花嘛,拿著竹竿打下來就行了,不過小孩子們更偏愛自己上樹親自搖落桂花。
特意被叮囑穿了長衣長褲的小孩子猴一樣的先後上了樹,還留在地上的,除了愛幹淨怕蟲子的,就隻剩下身高不足的選手了,小邱諾瞧著就連姐姐都成功地爬到樹上了,倒是懂得找外援,瘋狂搖爸爸的手,要求也上樹。
必須是上樹,騎在肩膀上都不行。
寵娃狂魔的榮正最後勉強給找了個歪脖子樹讓邱諾爬,小孩先是興致勃勃再是戰戰兢兢,還沒爬出幾步自己腿軟得不行,小聲音抖了起來:“爸爸!”
快救我下去!
榮正憋住笑,一本正經地裝作沒聽懂,問兒子怎麽不繼續了,還鼓勵了兩句。孩子現在長得結實了不少,加上他全程在旁邊留意著,不怕出意外。
小邱諾堅強地又爬了兩步,再也堅持不住了,開口讓爸爸救命,他不要再爬樹了!腿軟!
榮正大笑起來一把抱住兒子拍拍,轉過身走了幾步,就見前方的大樹下,簌簌而落的一片金黃花雨,夾裹著更為濃鬱的清香,叫人心裏瞬間湧上豐收的喜悅。
即使天氣有些炎熱,也半點不影響此時眾人之間滂湃的快樂和滿足。
榮正把小邱諾猛地遞了半個身子到桂花雨下頭,小孩拿手捂住嘴巴,卻漏出了咯咯的笑聲,桂花落到臉上頭上,滋味奇特。
等小孩們先後過足癮,一個個地下了樹,竹竿才正式上場,桂花沒了最後一絲倔強,紛紛落下,桂花樹隻剩下滿樹的桂綠,沒了花。
把鋪蓋卷吧卷吧,夾雜著花和枝葉往大桶裏一倒,繼續下一棵大樹……大小孩子們都玩得盡興了,桂花也全部打下來了,拉迴家裏頭繼續把鋪蓋撐開,往上倒收集好的桂花,這一步要把桂花裏頭的雜質挑出去,很需要耐心,小孩們卻也樂意幹,一邊挑著,一邊伸長鼻子使勁聞著,像是要把那股清香的味道給灌進肺裏心間,永遠留存。
邱紅陪著先撿出來一大盆桂花,拿水衝洗了兩下,拿到廚房,直接倒進大鍋裏開始熬煮桂花蜜,這個東西可是等會要做的各種糕點的靈魂所在,必不可缺的。
老太太仍是認認真真地坐在灶頭當燒火的,臉上笑眯眯,瞧著就可愛。
桂花糕的做法並不難,但邱紅今天不止做桂花糕,還要做一個桂花馬蹄糕,前者是鬆鬆軟軟,甜香糯綿的口感,後者則是qq彈彈,晶瑩剔透,香甜彈牙的滋味,各有不同,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極其美味,老人小孩沒有不愛的。
桂花的甜點不止這兩樣,還有各式的桂花米糕、桂花凍糕、桂花拉糕、桂花發糕,桂花炸糕,水晶桂花糕……在漫長的歲月裏,因著對桂花的喜愛,先人和現代人都開發出了無數的甜點菜品。
邱紅等會還打算做個桂花酒釀,也就是平常的酒釀煮開,然後用桂花蜜代替紅糖,滋味更勝往常。
老太太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閑話說到她那一輩人窮苦得很,小時候每年秋了,打了桂花也是舍不得吃的,都拿去賣掉換幾個錢,買肉也舍不得買,買一大塊豬板油,迴來炸出了豬油放著炒菜使,真正打一場桂花能吃到嘴的,是最後豬油裏煉出的豬油渣,那東西在小時候也是頂級美味。
“我小時候就有桂花糕吃了。”邱紅笑著接話,十分懷念,她小時候是她媽媽給做桂花糕。
老太太點頭:“對,你媽媽做的糕點可好吃了,你是真正傳到了她的好手藝的。”
“嗯呐。”
閑話一通,活半點沒少幹,糯米粉、熟米粉、糖油攪拌……各種繁複的工序之後,幾個人忙活好大一通才終於是到了上蒸鍋的步驟。
薛曉蘭累得擦了擦汗:“我這以後啊,是再不會說外頭馬蹄糕一小塊要五毛錢太貴的話了!”
實在是過程太繁瑣,紮紮實實是靠的時間和手藝掙的辛苦錢,貴點也應該。
張福子率先樂了出來:“人就是這麽饞,為了口吃的,怎麽辛苦都行。”
她都這個歲數了,也還惦記著那口好吃的呢,牙不好了,巴巴地鑲了牙,咬不動,那就慢慢地咬。
“小奶說得對,民以食為天嘛。”邱紅道,“我才做這麽兩道點心,也不算麻煩呀,蔡主廚他們的麵點房,一整天都在麵案上呢,那才是真的繁瑣又精致。”
林琳也道:“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一樣東西恨不能吃出千萬種花樣,生怕浪費了一點!豆腐發黴了都能弄出個豆腐乳來呢!”
“是這樣……”邱紅喃喃地接了話,視線猛地移到了廚房角落裏的淮山,家裏的淮山這時節還不到收獲期呢,這是她出去收購時特地帶迴來準備煲雞湯用的……一樣東西、千百種花樣!是了,好比豬,分個豬肉、臘肉,做法上更是煎炒烹炸無數種做法,淮山不僅可以燉湯,也能擺在大飯店裏做成各式佳肴,那……可不可以做成桂花糕一樣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