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家裏來客人了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 作者:車嘵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大早,晚上蒸好的紅糖粑粑在鍋裏溫溫熱,直接撿出來當早餐剛剛好。
也許是整個糯米粉和紅糖的配比實在拿捏得當,也許是粽葉的清香唿應內餡芝麻花生的油脂香味實在難得,總之小小一塊粑粑,滋味十分美妙。
“真好吃!”張福子年近八十,一口牙雖說還算保養得不錯,卻也鬆的鬆,掉的掉,補的也借不上太多力,此刻隻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切好了放進嘴裏慢慢含咬著吃,就這樣也好吃!
發出這聲讚歎的不止她一個。
說來好玩,一大早的,邱建國就帶著政府那頭來拉電線、建電表的工作人員到了邱紅家裏,連帶著邱明理和榮正也一起來了,他們要把原來從張福子家接過來的電線拆掉拿走,大家都趕一塊了。
沒錯,在申請表遞上去快兩個月後,終於有人來通電了。
不過內裏原因也實在艱難,一則臨江鎮政府那頭開春實在忙,還在為不少偏遠地區的村子裏做基礎通電設施,人手緊張;二則邱紅這樣單獨要拉電線電表的散戶,要單獨調出材料來走程序,還挺麻煩,一來二去地耽擱了這麽久。
邱建國還把昨晚沒送出去的椪柑拎來了,說是二兒子單位發的,味道還不錯,再一個也不能再放了,天氣一熱全壞掉了,讓邱紅家幫忙吃掉。
“那多謝建國叔了,我也沾迴明智哥的光。”邱紅笑著接了。
邱建國擺擺手:“這算啥,跟你送的那比不了!以後有啥事,別客氣,找我找你嬸,或者跟明理說都行。”
“好!”邱紅笑著答應,端出小竹籃來,裏頭是十幾個胖鼓鼓的紅糖粑粑,又招唿一進門就開始拿出工具準備幹活的工作人員,一起嚐嚐。
榮正也覺得挺好吃,就是一個的份量對他而言不夠塞牙縫的,吃完有些不好意思:“我能再吃一個嗎?”
“你吃多少都行,鍋裏還有呢!”邱紅早和倆孩子一起吃過了,此刻一邊跟大家聊天,一邊磨刀,示意榮正自己去拿。
榮正點點頭,還沒走兩步,原本正坐在竹籃那吃椪柑的邱諾蹬蹬蹬地跑到了媽媽身邊,趴在了邱紅背上。
周圍一圈人一看這架勢都笑噴了,這明顯是小娃娃怕人呢。
榮正:“……”
邱紅也有些哭笑不得,左手向後拍了拍兒子,溫聲道:“你躲什麽呢?伯伯又不會打你。”
邱諾軟軟地答道:“狗,汪汪汪。”
邱紅:“……”
兒子你這樣說,聽起來稍微有些不尊重長輩。
榮正:“……”
不知道的真會以為小孩罵他是狗吧。
知道事情前因後果的張福子也樂得不行,把榮正養了條大狗把小孩嚇住的事情說了出來,還了自家大孫子一個清白。
邱明理吃著吃著恍然大悟,他總算是明白了榮正跟褚地煞說的那幾句話是啥意思了,原來榮正打算把狗送給邱紅姐啊。
榮正盯著小弟看了看。
邱明理乖乖抿緊嘴巴旋風點頭,示意自己絕對不會亂說。
吃過了粑粑,幾個大男人一起幹活,沒多大一會,就全弄好了,原本的電線被拆除,榮正還帶著邱明理幫了幫忙,直接把電線接通了所有房間,保證處處都能有光亮。
電表也裝好開始運行了,邱紅望著那個屋簷下小小的電盒子還挺感慨,以後就要自己交電費了,雖然家裏諸如電視、風扇這類的電器一個也沒有,一個月確實也用不了多少錢。
但算下來先前的兩個多月,估計也花了個十幾塊錢,邱紅轉眼看向張福子,又鄭重道了謝,老人擺擺手,讓她別放在心上,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什麽事情互相幫襯著日子才好過。
邱紅感慨地點點頭,是呀,何止遠親不如近鄰,有些“至親”也不如近鄰啊。
邱悅放學迴家,對著自家的電表也頗為新鮮,以前她家沒有電表,白天的時候從外頭看著像是沒有人住的荒廢屋子,但有了電表就徹底不一樣了。在通了電的村子裏,它像是取代了門牌號一樣,成為了家庭的標誌。
帶來光明,也帶來安全感。
或許,還招人緣。
邱紅帶著兩個孩子迴到籠口村兩個多月裏,除了那次請客之外,平時隻有邱建國家、張福子家兩家人會來往她家,今晚卻正式迎來了兩個新客人。
新到……邱紅都不怎麽認識,隻覺得有些麵熟。
來人看邱紅迷惑的樣子也猜到了幾分,主動自我介紹道:“我男人是邱建明,我叫薛曉蘭,當年……我嫁進來籠口村的時候,你也去吃了酒席,那時候你才十幾歲呢,水靈靈的,在一群小姑娘裏像是會發光,我第一眼就看到的你。”
“哦,那我……應該稱唿,嫂子?”雖然自我介紹很詳細,但邱紅還是有些迷惑,邱建明?一時沒想起來是哪位……
薛曉蘭不禁失笑:“我男人……如果正經論輩分,你該叫叔了,他戴眼鏡,長得……很好的。不過,我們兩家字輩不同,我也隻比你大幾歲,叫我姐,或者直接叫名字,都可以的。”
“哦哦……我知道了,潘安叔!”邱紅答應了下來,也總算是想起來邱建明究竟何許人也,確實長得好,以至於有個外號叫邱潘安,所以她聽見本名邱建明還疑惑了一下。
薛曉蘭的長相也不差,屬於溫婉嫻靜的類型,細細的眉,櫻桃小嘴,或許是因為線條實在柔和,整個人顯得有些怯懦。她攬過了兒子,一個身形消瘦而挺拔的少年,介紹道:“這是我兒子,叫邱明澤,今年上初二,14歲了,比你家姑娘大一些。”
父母都長得好看,邱明澤的長相自然也差不了,是個清俊秀氣的少年,眉眼間的內斂俊逸透著一股冷淡,看著是個不愛說話的,禮貌卻不錯,立即打了招唿:“阿姨。”
“……”邱紅有一瞬間想笑,要是按照籠口村的輩分,這孩子得叫她姐,不過叫阿姨也行,她可不介意順勢漲漲輩分,立時也稱唿薛曉蘭為“曉蘭姐”,再把閨女兒子也叫了過來認人,稱唿薛曉蘭阿姨,邱明澤哥哥。
互相認識了,邱紅借花獻佛,把邱建國送的椪柑拎出來做招待。同時心裏慶幸,這可真是及時雨,不然她家上下是拿不出其他別的能做招待了。
薛曉蘭道了句謝,等邱紅重新坐下,有些害羞地撩了撩頭發:“本來想白天來找你的,但你白天似乎總在地裏,人比較多,我也就沒敢上前搭話。今晚……被小澤說了兩句,這才大著膽子主動來找你了。我是想,嗯……跟你,幹活搭個夥,可以嗎?”
“……”邱紅先是驚訝,再是疑惑。搭夥幹活,農村裏常有的事情,有些重力氣活,又不涉及全村或者整個家族的,就會是關係好的幾家人一起合作。
好比之前在大王村,她就經常跟李豔一家搭夥。
可為什麽找她呢?
薛曉蘭實誠道:“我男人常年在外省打工,非常辛苦,有時候過年也不放假,一年也就迴那麽一兩次家,誒……我和兒子都難得見他一麵,隻能每個月打通電話……嗨,我是不是繞遠了?總之,地裏的活,全都是我在管。”
“……”邱紅明白了。
這樣的事情這幾年隨著打工潮的不斷洶湧,在農村已經很常見了。男人外出打工掙錢,女人照顧家裏老小,因為家裏孩子上學吃飯都是大難題,輕易難兩全。也有父母健壯的會幫忙顧著孩子,夫妻一同外出的;至於把孩子帶著一起出去的,更少了,在城裏讀書,一個名額難得,二來學費太貴,都是難題。
理想狀態總是少的。
但被留下的大多數的女人,除了照顧家裏,還要努力種田種菜,並不比在外打工輕鬆,甚至更累。
薛曉蘭停頓了一會繼續道:“到了插秧打穀子的時候,你也知道,那活又重又累,一個人幹不來。我以前是跟著孩子他二伯家搭夥,他們總覺得自己吃虧,一到這種時候,叫我買這買那的,買幹活使的把式倒也算了,又讓我負責夥食……指定要買好菜好肉地伺候……不是我舍不得幾個錢,非要說家裏麵人的閑話,實在……實在是他家種的田是我家的一倍還要多!再一個,他們幹自家活的時候仔細,輪到我家的,就胡亂應付。我……我是,真的不太願意跟他們繼續搭夥了!”
話說到最後,語調還是柔柔的,卻也能聽出其中的少許怨氣和急切。薛曉蘭十分擔心邱紅以為自己是個斤斤計較,連家裏人都容不下的人。
“我明白你的難處,曉蘭姐。”邱紅真心實意地說道。兄弟妯娌間,一個沒有丈夫愛護和撐腰的女人,總要受許許多多氣的,她從前在王家,不就是如此嗎?
薛曉蘭眼睛亮了起來,再度實誠著繼續道:“我觀察你許久了,你幹活仔細又麻利,我想,應該跟我合得來。而且我就直說了,我這人說話不拐彎,但都是實心眼子的話!經過了……邱大聰,還有那個邱什麽春的,他們倆跟你之間……總之,我有些看出來了,你暫時不打算找男人,對不?那我們,或許可以互幫互助?”
她嫁來籠口村這麽些年,除了妯娌之間,也有自己交好的幾個大姐和嬸子,但總歸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沒有像她這樣的情況,她也不好拒絕家裏的二伯哥,反倒湊別人家去,會遭閑話。
但邱紅就不一樣了,她也沒男人,又是成了寡婦迴村裏的,反而是個好選擇。
不等對方迴答,薛曉蘭忽然有些急了,語速都加快了些:“我種地也是……很可以的!我家裏的田是6畝多,還有一畝是自留地,一起加起來跟你家分的差不多,而且我絕對不會占你便宜,我兒子年紀比較大,這兩年能幫我幹些重活了,到時候——”
“曉蘭姐,我們搭夥吧!”邱紅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開心搶話。
正如薛曉蘭所說的那樣,現在還不顯,等到了要犁田插秧打穀子的時候,那犁耙和打穀機可都不輕,一個人扛啊,先不說大多扛不動,再者,工具太多也需要在家和田裏來返多趟,又累效率又低,有人搭夥幹,不說輕鬆許多,至少效率會提升不少!
這就是人多力量大!
也許是整個糯米粉和紅糖的配比實在拿捏得當,也許是粽葉的清香唿應內餡芝麻花生的油脂香味實在難得,總之小小一塊粑粑,滋味十分美妙。
“真好吃!”張福子年近八十,一口牙雖說還算保養得不錯,卻也鬆的鬆,掉的掉,補的也借不上太多力,此刻隻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切好了放進嘴裏慢慢含咬著吃,就這樣也好吃!
發出這聲讚歎的不止她一個。
說來好玩,一大早的,邱建國就帶著政府那頭來拉電線、建電表的工作人員到了邱紅家裏,連帶著邱明理和榮正也一起來了,他們要把原來從張福子家接過來的電線拆掉拿走,大家都趕一塊了。
沒錯,在申請表遞上去快兩個月後,終於有人來通電了。
不過內裏原因也實在艱難,一則臨江鎮政府那頭開春實在忙,還在為不少偏遠地區的村子裏做基礎通電設施,人手緊張;二則邱紅這樣單獨要拉電線電表的散戶,要單獨調出材料來走程序,還挺麻煩,一來二去地耽擱了這麽久。
邱建國還把昨晚沒送出去的椪柑拎來了,說是二兒子單位發的,味道還不錯,再一個也不能再放了,天氣一熱全壞掉了,讓邱紅家幫忙吃掉。
“那多謝建國叔了,我也沾迴明智哥的光。”邱紅笑著接了。
邱建國擺擺手:“這算啥,跟你送的那比不了!以後有啥事,別客氣,找我找你嬸,或者跟明理說都行。”
“好!”邱紅笑著答應,端出小竹籃來,裏頭是十幾個胖鼓鼓的紅糖粑粑,又招唿一進門就開始拿出工具準備幹活的工作人員,一起嚐嚐。
榮正也覺得挺好吃,就是一個的份量對他而言不夠塞牙縫的,吃完有些不好意思:“我能再吃一個嗎?”
“你吃多少都行,鍋裏還有呢!”邱紅早和倆孩子一起吃過了,此刻一邊跟大家聊天,一邊磨刀,示意榮正自己去拿。
榮正點點頭,還沒走兩步,原本正坐在竹籃那吃椪柑的邱諾蹬蹬蹬地跑到了媽媽身邊,趴在了邱紅背上。
周圍一圈人一看這架勢都笑噴了,這明顯是小娃娃怕人呢。
榮正:“……”
邱紅也有些哭笑不得,左手向後拍了拍兒子,溫聲道:“你躲什麽呢?伯伯又不會打你。”
邱諾軟軟地答道:“狗,汪汪汪。”
邱紅:“……”
兒子你這樣說,聽起來稍微有些不尊重長輩。
榮正:“……”
不知道的真會以為小孩罵他是狗吧。
知道事情前因後果的張福子也樂得不行,把榮正養了條大狗把小孩嚇住的事情說了出來,還了自家大孫子一個清白。
邱明理吃著吃著恍然大悟,他總算是明白了榮正跟褚地煞說的那幾句話是啥意思了,原來榮正打算把狗送給邱紅姐啊。
榮正盯著小弟看了看。
邱明理乖乖抿緊嘴巴旋風點頭,示意自己絕對不會亂說。
吃過了粑粑,幾個大男人一起幹活,沒多大一會,就全弄好了,原本的電線被拆除,榮正還帶著邱明理幫了幫忙,直接把電線接通了所有房間,保證處處都能有光亮。
電表也裝好開始運行了,邱紅望著那個屋簷下小小的電盒子還挺感慨,以後就要自己交電費了,雖然家裏諸如電視、風扇這類的電器一個也沒有,一個月確實也用不了多少錢。
但算下來先前的兩個多月,估計也花了個十幾塊錢,邱紅轉眼看向張福子,又鄭重道了謝,老人擺擺手,讓她別放在心上,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什麽事情互相幫襯著日子才好過。
邱紅感慨地點點頭,是呀,何止遠親不如近鄰,有些“至親”也不如近鄰啊。
邱悅放學迴家,對著自家的電表也頗為新鮮,以前她家沒有電表,白天的時候從外頭看著像是沒有人住的荒廢屋子,但有了電表就徹底不一樣了。在通了電的村子裏,它像是取代了門牌號一樣,成為了家庭的標誌。
帶來光明,也帶來安全感。
或許,還招人緣。
邱紅帶著兩個孩子迴到籠口村兩個多月裏,除了那次請客之外,平時隻有邱建國家、張福子家兩家人會來往她家,今晚卻正式迎來了兩個新客人。
新到……邱紅都不怎麽認識,隻覺得有些麵熟。
來人看邱紅迷惑的樣子也猜到了幾分,主動自我介紹道:“我男人是邱建明,我叫薛曉蘭,當年……我嫁進來籠口村的時候,你也去吃了酒席,那時候你才十幾歲呢,水靈靈的,在一群小姑娘裏像是會發光,我第一眼就看到的你。”
“哦,那我……應該稱唿,嫂子?”雖然自我介紹很詳細,但邱紅還是有些迷惑,邱建明?一時沒想起來是哪位……
薛曉蘭不禁失笑:“我男人……如果正經論輩分,你該叫叔了,他戴眼鏡,長得……很好的。不過,我們兩家字輩不同,我也隻比你大幾歲,叫我姐,或者直接叫名字,都可以的。”
“哦哦……我知道了,潘安叔!”邱紅答應了下來,也總算是想起來邱建明究竟何許人也,確實長得好,以至於有個外號叫邱潘安,所以她聽見本名邱建明還疑惑了一下。
薛曉蘭的長相也不差,屬於溫婉嫻靜的類型,細細的眉,櫻桃小嘴,或許是因為線條實在柔和,整個人顯得有些怯懦。她攬過了兒子,一個身形消瘦而挺拔的少年,介紹道:“這是我兒子,叫邱明澤,今年上初二,14歲了,比你家姑娘大一些。”
父母都長得好看,邱明澤的長相自然也差不了,是個清俊秀氣的少年,眉眼間的內斂俊逸透著一股冷淡,看著是個不愛說話的,禮貌卻不錯,立即打了招唿:“阿姨。”
“……”邱紅有一瞬間想笑,要是按照籠口村的輩分,這孩子得叫她姐,不過叫阿姨也行,她可不介意順勢漲漲輩分,立時也稱唿薛曉蘭為“曉蘭姐”,再把閨女兒子也叫了過來認人,稱唿薛曉蘭阿姨,邱明澤哥哥。
互相認識了,邱紅借花獻佛,把邱建國送的椪柑拎出來做招待。同時心裏慶幸,這可真是及時雨,不然她家上下是拿不出其他別的能做招待了。
薛曉蘭道了句謝,等邱紅重新坐下,有些害羞地撩了撩頭發:“本來想白天來找你的,但你白天似乎總在地裏,人比較多,我也就沒敢上前搭話。今晚……被小澤說了兩句,這才大著膽子主動來找你了。我是想,嗯……跟你,幹活搭個夥,可以嗎?”
“……”邱紅先是驚訝,再是疑惑。搭夥幹活,農村裏常有的事情,有些重力氣活,又不涉及全村或者整個家族的,就會是關係好的幾家人一起合作。
好比之前在大王村,她就經常跟李豔一家搭夥。
可為什麽找她呢?
薛曉蘭實誠道:“我男人常年在外省打工,非常辛苦,有時候過年也不放假,一年也就迴那麽一兩次家,誒……我和兒子都難得見他一麵,隻能每個月打通電話……嗨,我是不是繞遠了?總之,地裏的活,全都是我在管。”
“……”邱紅明白了。
這樣的事情這幾年隨著打工潮的不斷洶湧,在農村已經很常見了。男人外出打工掙錢,女人照顧家裏老小,因為家裏孩子上學吃飯都是大難題,輕易難兩全。也有父母健壯的會幫忙顧著孩子,夫妻一同外出的;至於把孩子帶著一起出去的,更少了,在城裏讀書,一個名額難得,二來學費太貴,都是難題。
理想狀態總是少的。
但被留下的大多數的女人,除了照顧家裏,還要努力種田種菜,並不比在外打工輕鬆,甚至更累。
薛曉蘭停頓了一會繼續道:“到了插秧打穀子的時候,你也知道,那活又重又累,一個人幹不來。我以前是跟著孩子他二伯家搭夥,他們總覺得自己吃虧,一到這種時候,叫我買這買那的,買幹活使的把式倒也算了,又讓我負責夥食……指定要買好菜好肉地伺候……不是我舍不得幾個錢,非要說家裏麵人的閑話,實在……實在是他家種的田是我家的一倍還要多!再一個,他們幹自家活的時候仔細,輪到我家的,就胡亂應付。我……我是,真的不太願意跟他們繼續搭夥了!”
話說到最後,語調還是柔柔的,卻也能聽出其中的少許怨氣和急切。薛曉蘭十分擔心邱紅以為自己是個斤斤計較,連家裏人都容不下的人。
“我明白你的難處,曉蘭姐。”邱紅真心實意地說道。兄弟妯娌間,一個沒有丈夫愛護和撐腰的女人,總要受許許多多氣的,她從前在王家,不就是如此嗎?
薛曉蘭眼睛亮了起來,再度實誠著繼續道:“我觀察你許久了,你幹活仔細又麻利,我想,應該跟我合得來。而且我就直說了,我這人說話不拐彎,但都是實心眼子的話!經過了……邱大聰,還有那個邱什麽春的,他們倆跟你之間……總之,我有些看出來了,你暫時不打算找男人,對不?那我們,或許可以互幫互助?”
她嫁來籠口村這麽些年,除了妯娌之間,也有自己交好的幾個大姐和嬸子,但總歸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沒有像她這樣的情況,她也不好拒絕家裏的二伯哥,反倒湊別人家去,會遭閑話。
但邱紅就不一樣了,她也沒男人,又是成了寡婦迴村裏的,反而是個好選擇。
不等對方迴答,薛曉蘭忽然有些急了,語速都加快了些:“我種地也是……很可以的!我家裏的田是6畝多,還有一畝是自留地,一起加起來跟你家分的差不多,而且我絕對不會占你便宜,我兒子年紀比較大,這兩年能幫我幹些重活了,到時候——”
“曉蘭姐,我們搭夥吧!”邱紅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開心搶話。
正如薛曉蘭所說的那樣,現在還不顯,等到了要犁田插秧打穀子的時候,那犁耙和打穀機可都不輕,一個人扛啊,先不說大多扛不動,再者,工具太多也需要在家和田裏來返多趟,又累效率又低,有人搭夥幹,不說輕鬆許多,至少效率會提升不少!
這就是人多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