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鏟除
鳳屠:長公主她A爆了 作者:李爾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帝都。
王家。
書房中。
蕭玄奕盯著眼前那兩個身著黑衣又滿身是傷的黑衣人,一臉的痛快。
而王綏則是看向桌麵上擺放著被黑布包裹著還有濃濃血腥味的人頭,他當然不會去打開看,甚至覺得現在放在他眼前都是晦氣。
“屍首已經被我們處理掉,不會發現任何的端倪。”為首的黑衣人說道。
王綏擺了擺手:“拿走拿走。”
為首的黑衣人又說道:“那今日這次的銀子結算了以後就不再接王大人您的命令了,這次畢竟殺的是皇家人,要是被皇上徹查下來,我們兄弟幾個也不會好過,更不想後半生躲躲藏藏過日子。”
“本官明白你的意思。”王綏朝著一邊的管家說道:“帶著他們下去領銀子,注意點,別讓人發現了。”
“是。”管家說道。
“那就多謝王大人了,您放心,兄弟們幾個帶著銀子會走得遠遠的,絕對不會給王大人您添麻煩。”為首的黑衣人提著那黑布包裹著的腦袋保證的說道。
王大人神色微淡,擺了擺手:“管家,多給些銀子,走吧。”
管家與王綏對視了一眼,語氣恭敬:“是,小的明白。”
管家帶著兩位黑衣人離開書房後,蕭玄奕才笑嘻嘻的說道:“舅舅,我總算是出了這口惡氣,想到剛剛在皇宮中蕭笙那囂張的樣子我就想殺人,幸好舅舅早就準備好了,還說什麽在相國寺等著舅舅你,結果這樣就成了舅舅刀下的亡魂。”
王綏看著蕭玄奕在這裏略顯嘚瑟的樣子,沉聲說道:“奕兒,舅舅與你說了多少次了,無論麵對的是誰,什麽樣的事情,不能自亂陣腳, 你是皇子,你是西涼以後的君王,要沉穩,從容。”
聞言,蕭玄收起了臉上的笑意,說:“知道了舅舅。”
“那幾個刺殺長公主的人會去解決掉,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的後患,如今長公主除掉,就是對付皇上。”王綏說到這個事情難免有些擔憂,畢竟皇上時常做噩夢之事不是出自他手,就怕是皇上自導自演,所以這件事不能急。
“父皇不知怎麽老是夢到先皇後。”蕭玄奕也是在想這個問題:“舅舅,這世上當真是有鬼嗎?”
王綏笑了笑:“有鬼?那你說長公主會不會來找舅舅?”
“當然不會。”蕭玄奕笑著說道:“是人的時候都不是舅舅的對手,死了更不是舅舅的對手了。”
“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麽鬼神之說,皇上這段時間有這樣的症狀,我覺得不太簡單。”王綏下意識的就想到了劉泉:“你說這會不會與劉泉有關?”
“不可能。”蕭玄奕斬釘截鐵地說道:“劉泉自來就跟在父皇身邊,出了皇宮劉泉代表的就是父皇,更何況父皇待劉泉也不差,劉泉對父皇更是忠心耿耿,怎麽可能是劉泉。”
“那就奇怪了。”王綏其實往深處想,也覺得不會是劉泉,畢竟後麵這段時間元安帝吃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雲影殿,操辦的那些都是雲影殿中的人。
雲影殿中的那些人也都是王家的家生子,就算是有宮女上位走至王德妃身邊的也都是對王德妃忠心耿耿。
總不是那皇宮當真是怨氣橫生,皇後娘娘專門嚇唬皇上吧。
想不通那就不想了,皇上如今這樣對王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奕兒,這陣子你就好好陪在皇上以及你母妃身邊,剩下的事情舅舅來解決就行。”
“好的,舅舅。”
那兩位黑衣人跟著管家前往賬房領銀子,剛剛拿起銀票後,管家不知何時已離開房中,待他們二人發現不對勁的時候,房門砰的一聲關上。
其中一個大喊一聲不好,四周牆壁上就出現了許多機關,箭矢就朝著他們射擊而來。
因著是放鬆的狀態,他們並沒有帶上武器,在躲避幾下後,相繼被箭矢射中。
房外的管家看著裏麵兩個黑衣人到底沒有任何動靜後,才朝著床邊的一個磚塊朝著裏麵一摁,房中的聲音就停下。
王綏前來的時候,房中的兩個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氣息。
“把房中的東西都清理幹淨,莫要讓人發現了。”王綏吩咐道。
“是。”
王綏打開房門再次看了一眼地麵躺著的人,視線又定格在那被黑布包裹著的人頭,原本想要上前查看一番,但莫名覺得有些詭異,他收迴了腳轉身離開。
——
隨著長公主被送往相國寺之後,元安帝被噩夢纏著的事情也在朝臣中相傳的厲害,有的人越說越玄乎,畢竟已經讓相國寺的和尚都久居皇宮了。
因著元安帝在朝堂上肉眼可見的倦意,朝臣們也是擔憂元安帝身體。
元安帝對蕭笙那邊的勢力也放心了不少,也有把許多事情交給蕭玄奕的打算,於是在朝堂上與朝臣們商量除了重要的事情由他親自批準外,其餘的事情都交給蕭玄奕處理。
元安帝這麽說,朝臣們自然明白元安帝的意思。
五皇子是以後西涼的儲君,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朝堂上王綏臉上雖沒有笑意,但那種塵埃落地的感覺讓他有些飄飄然,若五皇子登上皇位,他們王家是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王家的女兒也會成為西涼的皇後,以後西涼帝王皆是出自王家女。
元安帝曆來對王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眼下這樣的情況自然也不會理會王綏的那點小心思,他身子還硬朗的很,王家在他眼皮下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就這樣下了朝,元安帝在前往長陽宮的路上問起了蕭笙的事情。
“聽聞那日華安離開長陽宮的時候與五皇子起了分歧?”
劉泉則是恭敬的說道:“五皇子讓長公主不要拿走不該拿走的東西,長公主便嚇唬嚇唬了五皇子。”
元安帝說:“你前往一趟相國寺,替華安送些東西去,順帶敲打敲打那相國寺中的人,莫要虧待了華安。”
王家。
書房中。
蕭玄奕盯著眼前那兩個身著黑衣又滿身是傷的黑衣人,一臉的痛快。
而王綏則是看向桌麵上擺放著被黑布包裹著還有濃濃血腥味的人頭,他當然不會去打開看,甚至覺得現在放在他眼前都是晦氣。
“屍首已經被我們處理掉,不會發現任何的端倪。”為首的黑衣人說道。
王綏擺了擺手:“拿走拿走。”
為首的黑衣人又說道:“那今日這次的銀子結算了以後就不再接王大人您的命令了,這次畢竟殺的是皇家人,要是被皇上徹查下來,我們兄弟幾個也不會好過,更不想後半生躲躲藏藏過日子。”
“本官明白你的意思。”王綏朝著一邊的管家說道:“帶著他們下去領銀子,注意點,別讓人發現了。”
“是。”管家說道。
“那就多謝王大人了,您放心,兄弟們幾個帶著銀子會走得遠遠的,絕對不會給王大人您添麻煩。”為首的黑衣人提著那黑布包裹著的腦袋保證的說道。
王大人神色微淡,擺了擺手:“管家,多給些銀子,走吧。”
管家與王綏對視了一眼,語氣恭敬:“是,小的明白。”
管家帶著兩位黑衣人離開書房後,蕭玄奕才笑嘻嘻的說道:“舅舅,我總算是出了這口惡氣,想到剛剛在皇宮中蕭笙那囂張的樣子我就想殺人,幸好舅舅早就準備好了,還說什麽在相國寺等著舅舅你,結果這樣就成了舅舅刀下的亡魂。”
王綏看著蕭玄奕在這裏略顯嘚瑟的樣子,沉聲說道:“奕兒,舅舅與你說了多少次了,無論麵對的是誰,什麽樣的事情,不能自亂陣腳, 你是皇子,你是西涼以後的君王,要沉穩,從容。”
聞言,蕭玄收起了臉上的笑意,說:“知道了舅舅。”
“那幾個刺殺長公主的人會去解決掉,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的後患,如今長公主除掉,就是對付皇上。”王綏說到這個事情難免有些擔憂,畢竟皇上時常做噩夢之事不是出自他手,就怕是皇上自導自演,所以這件事不能急。
“父皇不知怎麽老是夢到先皇後。”蕭玄奕也是在想這個問題:“舅舅,這世上當真是有鬼嗎?”
王綏笑了笑:“有鬼?那你說長公主會不會來找舅舅?”
“當然不會。”蕭玄奕笑著說道:“是人的時候都不是舅舅的對手,死了更不是舅舅的對手了。”
“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麽鬼神之說,皇上這段時間有這樣的症狀,我覺得不太簡單。”王綏下意識的就想到了劉泉:“你說這會不會與劉泉有關?”
“不可能。”蕭玄奕斬釘截鐵地說道:“劉泉自來就跟在父皇身邊,出了皇宮劉泉代表的就是父皇,更何況父皇待劉泉也不差,劉泉對父皇更是忠心耿耿,怎麽可能是劉泉。”
“那就奇怪了。”王綏其實往深處想,也覺得不會是劉泉,畢竟後麵這段時間元安帝吃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雲影殿,操辦的那些都是雲影殿中的人。
雲影殿中的那些人也都是王家的家生子,就算是有宮女上位走至王德妃身邊的也都是對王德妃忠心耿耿。
總不是那皇宮當真是怨氣橫生,皇後娘娘專門嚇唬皇上吧。
想不通那就不想了,皇上如今這樣對王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奕兒,這陣子你就好好陪在皇上以及你母妃身邊,剩下的事情舅舅來解決就行。”
“好的,舅舅。”
那兩位黑衣人跟著管家前往賬房領銀子,剛剛拿起銀票後,管家不知何時已離開房中,待他們二人發現不對勁的時候,房門砰的一聲關上。
其中一個大喊一聲不好,四周牆壁上就出現了許多機關,箭矢就朝著他們射擊而來。
因著是放鬆的狀態,他們並沒有帶上武器,在躲避幾下後,相繼被箭矢射中。
房外的管家看著裏麵兩個黑衣人到底沒有任何動靜後,才朝著床邊的一個磚塊朝著裏麵一摁,房中的聲音就停下。
王綏前來的時候,房中的兩個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氣息。
“把房中的東西都清理幹淨,莫要讓人發現了。”王綏吩咐道。
“是。”
王綏打開房門再次看了一眼地麵躺著的人,視線又定格在那被黑布包裹著的人頭,原本想要上前查看一番,但莫名覺得有些詭異,他收迴了腳轉身離開。
——
隨著長公主被送往相國寺之後,元安帝被噩夢纏著的事情也在朝臣中相傳的厲害,有的人越說越玄乎,畢竟已經讓相國寺的和尚都久居皇宮了。
因著元安帝在朝堂上肉眼可見的倦意,朝臣們也是擔憂元安帝身體。
元安帝對蕭笙那邊的勢力也放心了不少,也有把許多事情交給蕭玄奕的打算,於是在朝堂上與朝臣們商量除了重要的事情由他親自批準外,其餘的事情都交給蕭玄奕處理。
元安帝這麽說,朝臣們自然明白元安帝的意思。
五皇子是以後西涼的儲君,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朝堂上王綏臉上雖沒有笑意,但那種塵埃落地的感覺讓他有些飄飄然,若五皇子登上皇位,他們王家是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王家的女兒也會成為西涼的皇後,以後西涼帝王皆是出自王家女。
元安帝曆來對王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眼下這樣的情況自然也不會理會王綏的那點小心思,他身子還硬朗的很,王家在他眼皮下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就這樣下了朝,元安帝在前往長陽宮的路上問起了蕭笙的事情。
“聽聞那日華安離開長陽宮的時候與五皇子起了分歧?”
劉泉則是恭敬的說道:“五皇子讓長公主不要拿走不該拿走的東西,長公主便嚇唬嚇唬了五皇子。”
元安帝說:“你前往一趟相國寺,替華安送些東西去,順帶敲打敲打那相國寺中的人,莫要虧待了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