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個人是誰呢?”


    “是一個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人。”獨孤憶陽說。


    “好吧!”


    獨孤憶陽緩緩地走進這間稱不上華麗的房間,目光環視著四周略顯陳舊的擺設與裝飾,輕聲說道:“之前舅舅總是念叨著,他和母親最害怕來到此處,如今身臨其境,我似乎也能夠略微體會到他們當時的心情了。”


    站在一旁的獨孤映辰微微點頭,附和道:“確實如此,這裏看上去與冷宮幾乎無異。你瞧瞧外麵那些宮殿,顯然都經過精心的修繕,唯獨這座宮殿依舊保持著往昔的模樣。再看看這帷幔的樣式,恐怕還是幾十年前流行的風格呢。”說著,他伸出手輕輕觸摸了一下那有些褪色的帷幔。


    獨孤憶陽若有所思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喃喃自語道:“或許是因為睹物思人吧。這裏留存下來的物件,想必大都是當年祖母所使用過的。”他一邊說著,一邊走到一張雕花的梳妝台旁,上麵擺放著一些古舊的首飾盒和銅鏡。


    獨孤映辰望著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物品,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歎氣道:“想當年,祖父祖母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曾傳為佳話。那麽恩愛的兩個人,怎麽會變成今天這樣呢?”


    獨孤憶陽沉默片刻後迴答說:“皇家秘辛怎麽可能會向外人輕易透露呢。”


    他們兩人小心翼翼地穿梭於這座院子之中,經過一番仔細摸索後,終於對這院子的地形有了清晰的了解,並牢牢記住了每一條路線和通道。


    隨後,他們悄悄地登上了三樓的露台。站在此處,視野豁然開朗,眼前的景象令人驚歎不已。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高低錯落、連綿起伏的黃色屋頂,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這些屋頂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則低矮平緩,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獨特而壯觀的畫麵。


    在那片黃色屋頂之間,還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池塘。陽光灑下,水麵波光粼粼,仿佛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其中。其中最大的一處池塘便是眾人皆知的禦花園所在之地,那裏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目光稍稍轉移,便能發現距離幽若殿不遠處,有一個看上去略顯陳舊且並未得到太多修繕的院子。與周圍華麗的建築相比,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卻散發著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氣息。毫無疑問,那個院子便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


    獨孤憶陽緩緩地將目光投向那座莊嚴而肅穆的祠堂,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口說道:“映辰……”聲音輕得仿佛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見。


    “嗯?怎麽了?”獨孤映辰聞聲轉過頭來,眼中透著一絲疑惑。


    獨孤憶陽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你說母親她是不是希望咱們能去祭拜一下祖先呢?”說完,他又再次把視線移向祠堂的方向,似乎那裏隱藏著答案。


    獨孤映辰同樣凝視著祠堂,沉默不語。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他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輕聲迴應道:“或許吧,我猜母親應該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在這時,獨孤憶陽突然語氣堅定地說:“我覺得祖父若是真想利用我們達成某種目的,那麽肯定會安排我們前去祭拜先祖的,他得過明路這事情才好辦。”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一陣整齊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隻見方寒在鄭內侍以及一隊英姿颯爽的禁衛軍簇擁之下,浩浩蕩蕩地朝著幽若殿走來。


    獨孤憶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聲說道:“看吧,我說得沒錯,果然來了。”


    隨後,他們二人快步下樓,恭恭敬敬地走到方寒麵前,跪地行禮。


    方寒麵帶微笑,看著眼前這對年輕俊美的兄妹,溫和地說道:“既然已經迴到宮中,總歸是要去拜見一下祖先的!不知你們意下如何啊?”


    獨孤憶陽毫不猶豫地點頭應:“當然願意。”


    方寒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輕輕一揮手,立刻便有兩名身材魁梧的禁衛軍手捧著精致華美的朝服從後麵走了上來。


    “你們果然比你們的母親更為識大體、顧全局。快些去換上這身朝服吧,朝中諸位大臣此刻都已在祠堂外等候多時啦!”方寒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多謝陛下。”獨孤憶陽與獨孤映辰齊聲謝恩後,接過朝服轉身走進內室換裝。


    換好衣服出來之後他們兩個便跟著方寒走向祠堂方向。


    榮國的重臣大部分都在這裏了,除了王欲行和李玉竹。


    見方寒過來他們都恭恭敬敬的跪在兩邊,這讓本就狹窄的甬道看上去更擁擠一些。


    目光所及紅色城牆下壓著兩邊的大臣,隻有方寒、獨孤映辰、獨孤憶陽沒有受到壓迫。他們慢慢走向紅色的盡頭——祠堂。


    方寒身姿挺拔地站立在莊嚴宏偉的祠堂大門前,陽光灑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一抹金色的輪廓。他麵前,比他低了三個台階的位置,獨孤憶陽與獨孤映辰並肩而立。他們神情肅穆,目光緊緊鎖定著前方的大臣們。


    鄭內侍穩穩地站在了一眾大臣們的身前,他麵無表情,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威嚴。


    此時,隻聽方寒高聲說道:“今日,皇孫迴國,認祖歸宗。此乃我皇室之幸事,亦是國家之福澤。故而,孤特意開啟這宗祠之門,迎接皇孫歸家!”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仿佛能穿透雲霄一般,在整個廣場上空迴蕩著。


    隨著方寒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所有人都屏住唿吸,靜待接下來的儀式。就在這片寧靜中,鄭內侍向前邁出一步,清了清嗓子,然後展開手中那卷金黃的聖旨,開始宣讀起封賞令來。然後大臣們便開始恭賀。


    祠堂之內一場簡單卻又意義非凡的儀式正在悄然展開。


    隻見方寒神情專注地拿起了三支清香,小心翼翼地點燃了香頭。


    一旁的獨孤映辰和獨孤憶陽見狀,也紛紛效仿著方寒的動作,各自點燃了手中的三支香。


    方寒手持香火,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向宗祠內部。進入宗祠後,他麵對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他雙膝跪地,雙手合十,虔誠地向祖先們磕了三個響頭。然後,他站起身來,恭敬地將手中的香插入了供桌之上那精美的香爐之中。


    獨孤映辰和獨孤憶陽緊跟其後,亦步亦趨地來到了牌位前。他們學著方寒剛才的模樣,先是跪地磕頭,而後起身把香穩穩當當地插進香爐。整個過程莊嚴肅穆,沒有絲毫差錯。


    完成這些步驟之後,接下來便是朝臣們前來恭賀。隻見一群身著華服、儀態端莊的大臣們跪在地上再次說著重複著不知道多少遍的賀詞。


    入冬之後的城牆根兒寒風凜冽,冰冷刺骨。那些朝臣們或是雙膝跪地,或是恭恭敬敬地站立著,每個人的身體都緊繃著,不敢有絲毫鬆懈。


    一陣陣冷風唿嘯而過,無情地吹打著他們身上的外袍。然而,即便如此,這些朝臣們也隻能小心翼翼地整理著自己的衣物。因為他們深知,任何一個稍大的動作都可能觸犯規矩,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災禍。


    在這寒冷的氛圍中,朝臣們的感受似乎完全被忽視了。沒有人關心他們是否凍僵了手腳,是否因寒冷而瑟瑟發抖。他們隻是一群被“請”來充當見證者的工具而已,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隻有默默承受的義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世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孟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孟無為並收藏半世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