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慢走!”王欲行還特意又說了一句。
這下蕭孜更加確認自己絕對是中計了!
周圍的商人們開始有意無意的看向他這個韓都遣使,其中還伴著若有似無的議論。
蕭孜趕到清風裏的時候韓都商船已經全部消失了。他怒氣衝衝的跑到清風樓之上質問管理通航的都水丞。這裏的都水丞正是譚鄉。
“我韓都商船呢?”蕭孜問。
譚鄉拿出同行記錄說:“是他們自己請求提前出發的,這上麵還有你們韓都遣使的印信呢!怎麽?韓都把你落下了?”
蕭孜看著通行記錄上的印信,的確是韓都遣使的官印,最重要的是真的有秘印!可是,為什麽呢?
“打擾了。”
“等等!”譚鄉叫住了蕭孜。“韓都商船剛走不到一個時辰。雖然不知道你們韓都的遣使為什麽會扔下你這個一級遣使不管。不過我可以遣小船送你去追他們。”
“真的?”
“當然。算我還你同窗之情。”
“好!”
夜幕降臨的時候,一艘小船從清風裏疾行而出。
譚鄉站在清風樓之上目送這條小船的離開。他喃喃道:“如果可以,真希望從來沒有認識你……”
“如果可以,希望你趕不上那隊商船……”
星星全部爬滿夜空的時候,小船上的點點星火正在向著一隊商船靠近。商船上的燈籠清一色的亮著“韓”字。
“公子您和譚大人很熟悉嗎?”小船上的船家問。
“算是朋友吧。”蕭孜迴答。
“難怪呢。”
“什麽難怪?”
“公子您有所不知啊,我們是海上巡護軍。一般人趕不上船可不會讓我們相送。”
蕭孜笑了笑沒說話。他不知道譚鄉這個舉動是真的出自好意還是另有算計……
“公子是韓都人?”
“是。”
“那我建議公子先不要上船,不如我們先在船後跟一段路再上去。”
“怎麽了?”
“據說是韓都商船的一級遣使們產生內亂了。其中一個好像是和我們的禮部王大人有所謀劃,另一個發現了連夜就帶著使團跑了。”
“是嗎?”
“不然韓都為什麽連夜走啊!通敵叛國可不是小事兒!”
“嗯!”
掛著“姚”字燈籠的商船比蕭孜的小船更快一步接近了韓都的商船。準確的來說是姚都的炮火率先接近了韓都商船。
姚都的炮火一枚又一枚的在韓都商船上炸開,最大的商船被炸的直接從中間裂開。海麵上火光衝天……不到一炷香時間韓都商船便從海麵上消失,連著那場大火一同消失。
船家看前麵炮火連天便徑直調轉了船頭。
“前麵太危險了,我還是送你迴去吧!”
“不行,我得上船!”蕭孜說。
“上船送死嗎?你沒看見對麵是姚都的商船嗎?我們方都都沒有能力和姚都水師抗衡,你覺得你去就能解決了?”船家問。小船離韓都商船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安全。
蕭孜眼睜睜的看著商船在眼前消失卻又無能為力。
姚都剛剛拿到東海的領海控製權就敢公然襲擊韓都的商隊了?沒道理啊!他還沒有把東海的安全航線告訴姚都呢!不對!如今月黑風高,韓都完全有借口說不是他們幹的,或者他們可以說是海難……
無力感席卷著蕭孜,他該怎麽辦……
船家忽然叫了起來:“你怎麽了?公子,你怎麽了?”
蕭孜反應過來是在叫他的時候他已經沒什麽意識了。
船家將昏倒的蕭孜帶迴了清風樓。譚鄉像是早就料到一般已經備好了醫師在岸邊等著。
“大人,他看著韓都商船被姚都襲擊就吐血暈了過去。”
“我知道了,剩下的交給我吧。”
“是。”
譚鄉一邊慶幸蕭孜沒有上船另一邊又擔憂起來,因為自此之後蕭孜肯定會變成方都最難纏的對手……
第二天一早,白嫋也來了清風樓,蕭孜還沒有醒。
“還沒醒?”
“是,巡護軍說他吐血了。”譚鄉迴答。
“他現在孤立無援,能不能策反他就靠你了。”
“依照我對他的了解,他不會的。”
白嫋看著昏迷不醒的譚鄉歎氣道:“試試吧,我也知道不可能。”
早朝的時候王欲行便帶著昨晚“海難”的情報上朝。隨著情報而來的還有韓都求援的消息。他們的遣使死了,十幾船的貨物錢財消失了。韓都國主派人前去調查,請求方都協助。
海難發生的地方雖然是公海可畢竟靠近方都領海。白嫋便答應了。
“諸位愛卿可有願意去協助韓都的人?”白嫋問。
他們當然不願意。
韓都遣使在會賓廳的所作所為還曆曆在目,他們怎麽會這麽快忘了韓都帶來的恥辱。
“臣願意前往協助。”譚鄉請命道。
“韓都國主親自求援,孤不得不答應。既如此便勞煩譚卿了。”
“是,臣定不辱使命。”
白嫋和譚鄉一言一語有來有往的在朝堂上演戲,就是為了給那些大臣看的。隻有這樣譚鄉才能名正言順的去了解關於韓都的事情。隻有這樣才能“策反”蕭孜。
傍晚,長秋宮的一間小屋子裏燈火明亮。在這間屋子裏總會傳出若隱若現的酒氣。
巡邏的士兵每次到這裏都會被酒氣吸引。
其中一個剛剛進入禦林軍的士兵忍不住問隊長。
“老大,我們主上是女帝所以這後宮早已虛設,這裏住的是什麽人啊?”
“就是主上啊!”
“啊?”
“這裏是先國後住的地方,主上喜歡這裏所以也就住在這裏了。還有啊主上獨處的時候喜歡美酒傍身,所以每晚都要命人送酒來。”
“難怪啊!”
長秋宮內,白嫋正在看著最新修訂的地圖。
三都並立早就被打破了,姚都吞並了周邊島國目前算是海上霸主。方都曾經被姚都侵占的一些城池裏還不是完全的安定,需要定期去平亂。朝中老臣各懷私心暗中勾結其他國家 南遊城的威脅尚未解除,獨孤奕被困在那裏無法迴來協助她。北澤也出現了許多隱患。相對來說,楚都現在是實力最強的國家。
方都國情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
白嫋拿著燭台靠近地圖,不禁有些懷疑,她真的能改變這亂世嗎?
南遊城。
有了充足的財力支持,獨孤奕這邊的征兵情況有所好轉。應征的大部分士兵都來自其他城鎮,因為南遊和當陽兩城在大戰之後幾乎沒剩下什麽活人。更別說活著的青壯年了。應征的士兵被派往各個軍營安置,南遊的隱患算是暫時解除了。
白嫋聽聞此事之後打算讓獨孤奕迴來先協助他解決皇城的事兒,可是南遊如果沒有獨孤奕鎮守姚國主可能隨時會派兵來攻打。姚都士兵所忌憚的就是獨孤奕,而不是方都士兵。
這幾個月操練下來獨孤奕一直在尋找合適的人選來接替自己的位置。好在,他真的發現了一個。
這是一個隻有十六歲的孩子。來自當陽。
獨孤奕在他的眼睛裏看不到絲毫屬於孩童的稚嫩,相反卻是滿滿的恨意。尤其是這雙眼睛看向他的時候。
演武場。
應征的士兵們正在進行最後的比試,勝利的人可以自行選擇心儀的部隊入職。
這個孩子竟然出乎意料的擊敗了所有人,最後滿身血跡的站在演武場最中央。
獨孤奕走到他麵前說:“你叫什麽名字?”
“萬小鬆。”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所以你會變成那淩雲之木嗎?”獨孤奕問。
萬小鬆高高的抬起頭,死死的盯著獨孤奕說:“我會!”
這下蕭孜更加確認自己絕對是中計了!
周圍的商人們開始有意無意的看向他這個韓都遣使,其中還伴著若有似無的議論。
蕭孜趕到清風裏的時候韓都商船已經全部消失了。他怒氣衝衝的跑到清風樓之上質問管理通航的都水丞。這裏的都水丞正是譚鄉。
“我韓都商船呢?”蕭孜問。
譚鄉拿出同行記錄說:“是他們自己請求提前出發的,這上麵還有你們韓都遣使的印信呢!怎麽?韓都把你落下了?”
蕭孜看著通行記錄上的印信,的確是韓都遣使的官印,最重要的是真的有秘印!可是,為什麽呢?
“打擾了。”
“等等!”譚鄉叫住了蕭孜。“韓都商船剛走不到一個時辰。雖然不知道你們韓都的遣使為什麽會扔下你這個一級遣使不管。不過我可以遣小船送你去追他們。”
“真的?”
“當然。算我還你同窗之情。”
“好!”
夜幕降臨的時候,一艘小船從清風裏疾行而出。
譚鄉站在清風樓之上目送這條小船的離開。他喃喃道:“如果可以,真希望從來沒有認識你……”
“如果可以,希望你趕不上那隊商船……”
星星全部爬滿夜空的時候,小船上的點點星火正在向著一隊商船靠近。商船上的燈籠清一色的亮著“韓”字。
“公子您和譚大人很熟悉嗎?”小船上的船家問。
“算是朋友吧。”蕭孜迴答。
“難怪呢。”
“什麽難怪?”
“公子您有所不知啊,我們是海上巡護軍。一般人趕不上船可不會讓我們相送。”
蕭孜笑了笑沒說話。他不知道譚鄉這個舉動是真的出自好意還是另有算計……
“公子是韓都人?”
“是。”
“那我建議公子先不要上船,不如我們先在船後跟一段路再上去。”
“怎麽了?”
“據說是韓都商船的一級遣使們產生內亂了。其中一個好像是和我們的禮部王大人有所謀劃,另一個發現了連夜就帶著使團跑了。”
“是嗎?”
“不然韓都為什麽連夜走啊!通敵叛國可不是小事兒!”
“嗯!”
掛著“姚”字燈籠的商船比蕭孜的小船更快一步接近了韓都的商船。準確的來說是姚都的炮火率先接近了韓都商船。
姚都的炮火一枚又一枚的在韓都商船上炸開,最大的商船被炸的直接從中間裂開。海麵上火光衝天……不到一炷香時間韓都商船便從海麵上消失,連著那場大火一同消失。
船家看前麵炮火連天便徑直調轉了船頭。
“前麵太危險了,我還是送你迴去吧!”
“不行,我得上船!”蕭孜說。
“上船送死嗎?你沒看見對麵是姚都的商船嗎?我們方都都沒有能力和姚都水師抗衡,你覺得你去就能解決了?”船家問。小船離韓都商船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安全。
蕭孜眼睜睜的看著商船在眼前消失卻又無能為力。
姚都剛剛拿到東海的領海控製權就敢公然襲擊韓都的商隊了?沒道理啊!他還沒有把東海的安全航線告訴姚都呢!不對!如今月黑風高,韓都完全有借口說不是他們幹的,或者他們可以說是海難……
無力感席卷著蕭孜,他該怎麽辦……
船家忽然叫了起來:“你怎麽了?公子,你怎麽了?”
蕭孜反應過來是在叫他的時候他已經沒什麽意識了。
船家將昏倒的蕭孜帶迴了清風樓。譚鄉像是早就料到一般已經備好了醫師在岸邊等著。
“大人,他看著韓都商船被姚都襲擊就吐血暈了過去。”
“我知道了,剩下的交給我吧。”
“是。”
譚鄉一邊慶幸蕭孜沒有上船另一邊又擔憂起來,因為自此之後蕭孜肯定會變成方都最難纏的對手……
第二天一早,白嫋也來了清風樓,蕭孜還沒有醒。
“還沒醒?”
“是,巡護軍說他吐血了。”譚鄉迴答。
“他現在孤立無援,能不能策反他就靠你了。”
“依照我對他的了解,他不會的。”
白嫋看著昏迷不醒的譚鄉歎氣道:“試試吧,我也知道不可能。”
早朝的時候王欲行便帶著昨晚“海難”的情報上朝。隨著情報而來的還有韓都求援的消息。他們的遣使死了,十幾船的貨物錢財消失了。韓都國主派人前去調查,請求方都協助。
海難發生的地方雖然是公海可畢竟靠近方都領海。白嫋便答應了。
“諸位愛卿可有願意去協助韓都的人?”白嫋問。
他們當然不願意。
韓都遣使在會賓廳的所作所為還曆曆在目,他們怎麽會這麽快忘了韓都帶來的恥辱。
“臣願意前往協助。”譚鄉請命道。
“韓都國主親自求援,孤不得不答應。既如此便勞煩譚卿了。”
“是,臣定不辱使命。”
白嫋和譚鄉一言一語有來有往的在朝堂上演戲,就是為了給那些大臣看的。隻有這樣譚鄉才能名正言順的去了解關於韓都的事情。隻有這樣才能“策反”蕭孜。
傍晚,長秋宮的一間小屋子裏燈火明亮。在這間屋子裏總會傳出若隱若現的酒氣。
巡邏的士兵每次到這裏都會被酒氣吸引。
其中一個剛剛進入禦林軍的士兵忍不住問隊長。
“老大,我們主上是女帝所以這後宮早已虛設,這裏住的是什麽人啊?”
“就是主上啊!”
“啊?”
“這裏是先國後住的地方,主上喜歡這裏所以也就住在這裏了。還有啊主上獨處的時候喜歡美酒傍身,所以每晚都要命人送酒來。”
“難怪啊!”
長秋宮內,白嫋正在看著最新修訂的地圖。
三都並立早就被打破了,姚都吞並了周邊島國目前算是海上霸主。方都曾經被姚都侵占的一些城池裏還不是完全的安定,需要定期去平亂。朝中老臣各懷私心暗中勾結其他國家 南遊城的威脅尚未解除,獨孤奕被困在那裏無法迴來協助她。北澤也出現了許多隱患。相對來說,楚都現在是實力最強的國家。
方都國情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
白嫋拿著燭台靠近地圖,不禁有些懷疑,她真的能改變這亂世嗎?
南遊城。
有了充足的財力支持,獨孤奕這邊的征兵情況有所好轉。應征的大部分士兵都來自其他城鎮,因為南遊和當陽兩城在大戰之後幾乎沒剩下什麽活人。更別說活著的青壯年了。應征的士兵被派往各個軍營安置,南遊的隱患算是暫時解除了。
白嫋聽聞此事之後打算讓獨孤奕迴來先協助他解決皇城的事兒,可是南遊如果沒有獨孤奕鎮守姚國主可能隨時會派兵來攻打。姚都士兵所忌憚的就是獨孤奕,而不是方都士兵。
這幾個月操練下來獨孤奕一直在尋找合適的人選來接替自己的位置。好在,他真的發現了一個。
這是一個隻有十六歲的孩子。來自當陽。
獨孤奕在他的眼睛裏看不到絲毫屬於孩童的稚嫩,相反卻是滿滿的恨意。尤其是這雙眼睛看向他的時候。
演武場。
應征的士兵們正在進行最後的比試,勝利的人可以自行選擇心儀的部隊入職。
這個孩子竟然出乎意料的擊敗了所有人,最後滿身血跡的站在演武場最中央。
獨孤奕走到他麵前說:“你叫什麽名字?”
“萬小鬆。”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所以你會變成那淩雲之木嗎?”獨孤奕問。
萬小鬆高高的抬起頭,死死的盯著獨孤奕說:“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