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靠北,春日往往比江南來的晚一些。
四月的天,街道兩旁的樹木已經抽出了嫩芽,但往來行人身上卻還是穿著棉衣。
京都城的倒春寒,遠比別處來的更為猛烈。
下了差,換了常服的李勾騎著馬來到了文房街,路過國子監的時候,李勾停在那裏打量了好一會,才長歎一口氣牽著馬離開。
此時的國子監已經修繕一新,相比過去,看起來又氣派了不少。
天地歸正,儒家文運完整之後,儒家一脈並未因白鹿書院的動蕩而沒落,反而愈發興旺,這從國子監進進出出的學子身上遠比往日磅礴的朝氣就可以看出來。
皇帝趙成安打壓儒家門閥,手段極其強硬,甚至可以稱為酷烈,以至於青峰書院都有些拿不準皇帝是不是要借機廢了儒家。
直至看到皇帝扶持寒門學子之時,青峰書院才放下心來,知曉了皇帝打壓的隻是門閥,而非儒家一脈。
牽著馬,李勾走入了文房街。
鬼使神差之下,停在了裘青書局門口。
將馬拴好,李勾邁步進了店中,小店不大,兩排書架,內有少女,坐著繡花。
李勾愣了一下,很快便恢複了神色。
他驚訝,是因為坐在那裏專心致誌做著女紅的少女,他認識。
怎麽能不認識,麻百戶和劉百戶為啥不對付,還不是因為這個現在看起來少女模樣的狐女麽?
叫什麽來著,李勾一邊心不在焉的用手指掠過書架上的書籍,一邊在腦海中迴想。
好一會,李勾才想起來,叫小翠。
好像,那個不知所蹤的麻杆,心裏頗為惦記這個曾經在杏春樓裏做吃雞買賣的姑娘。
想到這裏,李勾嘴角不由得微彎。
他記得,那個麻杆剛進司裏的時候,整日愁眉苦臉的,整整一個月,臉上才有一些笑模樣,就是笑起來總是憨傻的樣子,讓人看起來想要揍他一頓。
後來,請他喝酒,南門璞玉借著酒勁把麻杆好一頓收拾,三棍子打不出來一個屁的麻杆才說他看上了杏春樓的小翠。
“嘖嘖,老實人全都是悶騷。”
李勾小聲嘀咕了一句。
“這位客官,老朽看您站在這半天了,是找不到想要的書籍麽?”
蒼老的聲音驚醒了迴憶中的李勾,轉過頭來,李勾看到了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老丈,我聽同僚說最近京都城流行一本叫做劍閣劍冠九州風流的書,咱們這是沒有麽?”
老人臉上浮現出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小聲說道:“怎能沒有,不過嘛,這種書可不能放在明麵上,原因嘛,你懂得,畢竟這兒……”
說著,老人指了指國子監的方向。
李勾點點頭,一副曉得的模樣:“下冊出了吧?”
老人假裝看看左右,然後從袖中掏出一本嶄新散發著墨香的書,遞給了李勾。
“一兩銀子。”
“這麽貴?前麵兩冊不都是三錢銀子麽?”李勾故作驚訝的問道。
老人擺擺手,迴道:“不貴,不貴。要知道這可是武州流出來的正版,可不是小作坊裏麵謄抄出來的閹割版。這裏麵啊,該有的都有。還有啊,整個京都城,現在能有下冊的,沒幾家。”
頓了下,老人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子,猥瑣的說道:“你就不想知道,裴歸宗到底有沒有搞定彩花閣的花魁?我可給你說啊,不僅有裴歸宗和花魁的後續,還有裴歸宗禦女三十六法,最精彩的是,他和雲琅庵的俏尼姑,那可是可歌可泣啊!”
說著,臉上又是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李勾隻是故作驚訝罷了,猶猶豫豫一臉肉疼的掏出了一兩銀子遞給了老人。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李勾肉疼的神色仍未消失,轉身離開時,嘴裏還不停的嘀咕著:“遭瘟的家夥,辦個屁大點事兒,居然黑我一兩銀子。”
出門後,李勾仍然保持著和書局裏同樣的神色,解開韁繩翻身上馬不緊不慢的離開了文房街。
出了文房街,李勾調轉馬頭,朝著黑衣衛衙門疾馳而去。
李勾走後,老人對著繡花的少女說道:“紅緋,收拾收拾吧,咱得換地兒了。”
叫紅緋的少女停下手中針線,抬起頭,好看的眉頭皺起,看著老人,等著解釋。
“鎮妖司的人。”老人說道。
小翠不解的問道:“鎮妖司?不是毀了麽?再說了,按照他們的規矩,咱們又沒在京都城裏出手,他們應該不會管咱們啊。還有,我看也不是什麽高人,不一定會發現咱們的跟腳吧。”
老人寵溺的看著紅緋,無奈的說道:“要是你姐姐在這,就不會這麽問。你都說了,鎮妖司毀了,毀了,規矩也就沒了。還有,這小子應該是見過你姐姐的,剛看到你樣貌時臉上的驚訝他雖然掩飾的快,但還躲不過我這雙眼睛。現在鎮妖司的人都在黑衣衛,咱們信得過鎮妖司的規矩,但人心思變,進了黑衣衛後,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變成黑皮狗。簡單收拾下吧,我帶你去你姐那。”
少女有些不情願,但也沒說什麽,簡單收拾一些金銀細軟,便和老人從書局後門離開,直奔南城。
她姐姐小翠,現在在南城經營著一家刺繡鋪子。
——
李勾迴到黑衣衛衙門,顧不上門口和他打招唿的番子,將韁繩扔了過去後,風風火火的跑進了衙門裏。
門口倆番子一臉驚駭的看著如風一般的李勾,好一會,迴過神來的壯碩番子震驚道:“李大人,這功夫不低啊!”
一旁的瘦弱番子迴道:“從這身法速度上來看,我怎麽感覺比咱們千戶還強?”
壯碩番子點頭感歎道:“不用感覺,肯定比咱們千戶強!兄弟我也是有眼力的,就李大人這身法,咱們衙門裏,沒幾個人比得上。”
李勾這會哪兒還顧得上會不會暴露境界,徑直朝著衙門深處跑。
他知道麻千戶這會肯定還在衙門裏。
天氣轉暖,妖邪也跟著活躍,最近這段日子,麻百戶算是住在了衙門。
四月的天,街道兩旁的樹木已經抽出了嫩芽,但往來行人身上卻還是穿著棉衣。
京都城的倒春寒,遠比別處來的更為猛烈。
下了差,換了常服的李勾騎著馬來到了文房街,路過國子監的時候,李勾停在那裏打量了好一會,才長歎一口氣牽著馬離開。
此時的國子監已經修繕一新,相比過去,看起來又氣派了不少。
天地歸正,儒家文運完整之後,儒家一脈並未因白鹿書院的動蕩而沒落,反而愈發興旺,這從國子監進進出出的學子身上遠比往日磅礴的朝氣就可以看出來。
皇帝趙成安打壓儒家門閥,手段極其強硬,甚至可以稱為酷烈,以至於青峰書院都有些拿不準皇帝是不是要借機廢了儒家。
直至看到皇帝扶持寒門學子之時,青峰書院才放下心來,知曉了皇帝打壓的隻是門閥,而非儒家一脈。
牽著馬,李勾走入了文房街。
鬼使神差之下,停在了裘青書局門口。
將馬拴好,李勾邁步進了店中,小店不大,兩排書架,內有少女,坐著繡花。
李勾愣了一下,很快便恢複了神色。
他驚訝,是因為坐在那裏專心致誌做著女紅的少女,他認識。
怎麽能不認識,麻百戶和劉百戶為啥不對付,還不是因為這個現在看起來少女模樣的狐女麽?
叫什麽來著,李勾一邊心不在焉的用手指掠過書架上的書籍,一邊在腦海中迴想。
好一會,李勾才想起來,叫小翠。
好像,那個不知所蹤的麻杆,心裏頗為惦記這個曾經在杏春樓裏做吃雞買賣的姑娘。
想到這裏,李勾嘴角不由得微彎。
他記得,那個麻杆剛進司裏的時候,整日愁眉苦臉的,整整一個月,臉上才有一些笑模樣,就是笑起來總是憨傻的樣子,讓人看起來想要揍他一頓。
後來,請他喝酒,南門璞玉借著酒勁把麻杆好一頓收拾,三棍子打不出來一個屁的麻杆才說他看上了杏春樓的小翠。
“嘖嘖,老實人全都是悶騷。”
李勾小聲嘀咕了一句。
“這位客官,老朽看您站在這半天了,是找不到想要的書籍麽?”
蒼老的聲音驚醒了迴憶中的李勾,轉過頭來,李勾看到了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老丈,我聽同僚說最近京都城流行一本叫做劍閣劍冠九州風流的書,咱們這是沒有麽?”
老人臉上浮現出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小聲說道:“怎能沒有,不過嘛,這種書可不能放在明麵上,原因嘛,你懂得,畢竟這兒……”
說著,老人指了指國子監的方向。
李勾點點頭,一副曉得的模樣:“下冊出了吧?”
老人假裝看看左右,然後從袖中掏出一本嶄新散發著墨香的書,遞給了李勾。
“一兩銀子。”
“這麽貴?前麵兩冊不都是三錢銀子麽?”李勾故作驚訝的問道。
老人擺擺手,迴道:“不貴,不貴。要知道這可是武州流出來的正版,可不是小作坊裏麵謄抄出來的閹割版。這裏麵啊,該有的都有。還有啊,整個京都城,現在能有下冊的,沒幾家。”
頓了下,老人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子,猥瑣的說道:“你就不想知道,裴歸宗到底有沒有搞定彩花閣的花魁?我可給你說啊,不僅有裴歸宗和花魁的後續,還有裴歸宗禦女三十六法,最精彩的是,他和雲琅庵的俏尼姑,那可是可歌可泣啊!”
說著,臉上又是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李勾隻是故作驚訝罷了,猶猶豫豫一臉肉疼的掏出了一兩銀子遞給了老人。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李勾肉疼的神色仍未消失,轉身離開時,嘴裏還不停的嘀咕著:“遭瘟的家夥,辦個屁大點事兒,居然黑我一兩銀子。”
出門後,李勾仍然保持著和書局裏同樣的神色,解開韁繩翻身上馬不緊不慢的離開了文房街。
出了文房街,李勾調轉馬頭,朝著黑衣衛衙門疾馳而去。
李勾走後,老人對著繡花的少女說道:“紅緋,收拾收拾吧,咱得換地兒了。”
叫紅緋的少女停下手中針線,抬起頭,好看的眉頭皺起,看著老人,等著解釋。
“鎮妖司的人。”老人說道。
小翠不解的問道:“鎮妖司?不是毀了麽?再說了,按照他們的規矩,咱們又沒在京都城裏出手,他們應該不會管咱們啊。還有,我看也不是什麽高人,不一定會發現咱們的跟腳吧。”
老人寵溺的看著紅緋,無奈的說道:“要是你姐姐在這,就不會這麽問。你都說了,鎮妖司毀了,毀了,規矩也就沒了。還有,這小子應該是見過你姐姐的,剛看到你樣貌時臉上的驚訝他雖然掩飾的快,但還躲不過我這雙眼睛。現在鎮妖司的人都在黑衣衛,咱們信得過鎮妖司的規矩,但人心思變,進了黑衣衛後,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變成黑皮狗。簡單收拾下吧,我帶你去你姐那。”
少女有些不情願,但也沒說什麽,簡單收拾一些金銀細軟,便和老人從書局後門離開,直奔南城。
她姐姐小翠,現在在南城經營著一家刺繡鋪子。
——
李勾迴到黑衣衛衙門,顧不上門口和他打招唿的番子,將韁繩扔了過去後,風風火火的跑進了衙門裏。
門口倆番子一臉驚駭的看著如風一般的李勾,好一會,迴過神來的壯碩番子震驚道:“李大人,這功夫不低啊!”
一旁的瘦弱番子迴道:“從這身法速度上來看,我怎麽感覺比咱們千戶還強?”
壯碩番子點頭感歎道:“不用感覺,肯定比咱們千戶強!兄弟我也是有眼力的,就李大人這身法,咱們衙門裏,沒幾個人比得上。”
李勾這會哪兒還顧得上會不會暴露境界,徑直朝著衙門深處跑。
他知道麻千戶這會肯定還在衙門裏。
天氣轉暖,妖邪也跟著活躍,最近這段日子,麻百戶算是住在了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