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範慧慧不知道怎麽想的,明明唐詩語說他可以在家多待幾天,結果這實誠姑娘就迴家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迴來了。


    她迴來的時候還帶了兩斤酸棗麵一小布袋鬆子一兜子柿餅一兜子紅棗和半麻袋核桃。


    一堆東西加起來怕不是得有三四十斤。


    唐詩語看的目瞪口呆:“這麽多東西,你你你,你就這麽背過來的?”


    從他們村到靠山村,走路可是要走上快三十裏路的。


    其中還有十來裏是山路。


    饒是唐詩語天生力氣大,她也沒想過自己能背這麽多東西走這麽遠的路。


    範慧慧靦腆的笑了下:“二嫂你對俺好,俺沒啥給你的,就給你帶點家裏的山貨。”


    “你不是說多吃核桃補腦嗎?”


    “你們村兒沒多少核桃樹,可俺們村兒核桃樹多,俺家核桃還多著呢,就給你帶了半袋子,正好補腦。”


    “我娘說這個紅棗補氣血,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多吃點紅棗對身體好。”


    “這個鬆子兒好吃,比瓜子花生好吃,不過這東西不好整,我家去年也就弄了三四斤斤,還剩了兩斤,我都給你拿過來了,你嚐嚐這個。”


    酸棗麵可以和其他雜糧麵混一起蒸饅頭窩頭之類的,饅頭窩頭就會變的酸甜,大人小孩都愛吃,小孩子尤其愛吃。


    不過這玩意兒不能單獨吃。


    光吃酸棗麵的話,不僅不管飽,還餓的特別快特別狠。


    所以他們雖然弄得酸棗麵不少,但平時也不敢多吃,這玩意兒實在太費糧食了。


    唐詩語又是感動又是好笑:“哎,不該讓你迴去的,讓你你迴去一趟倒讓你把你家給搬空了。”


    範慧慧又笑了下,小聲說道:“你們對我好,我給你們帶點東西是應該的,我這都是自家的東西,不值錢,你可別嫌棄。”


    她迴去了才發現,她工作了不到三個月,可唐詩語卻給她發了四個月的工資。


    她之前光聽著唐詩語說給她發滿月工資算她工作好的獎勵高興了,沒想到這個獎勵不是半個月的工資,而是四個月的工資。


    她覺得自己不該收這個錢。


    可她家真的太窮了。


    她娘又要天天吃藥,一個月光藥費就要兩三塊錢。


    有時候生病去看一次病就要花二三十塊錢。


    她和弟弟妹妹們這些年再努力,一年到頭頂多也就掙個七八十塊錢。


    臨到頭來自己用給她娘看病吃藥,就把錢花的一份不剩了。


    這還是他們很幸運,這幾年他們姐弟都沒怎麽生病,偶爾感冒著涼自己熬點薑水灌下去或者就生吃大蒜就能好。


    就算這樣,一家子一年到頭也存不下三五塊錢。


    現在有了唐詩語給的四十塊錢,他們家的日子就能鬆快很多。


    她娘的藥可以買多一點,不用像以前一樣,醫生讓吃四片,她娘都不舍得,隻敢吃兩片。


    甚至也能多買幾斤鹽,讓大家不至於因為吃不上鹽手軟腳軟的幹不了活兒。


    還能把以前欠的錢還上一部分。


    還有衣服。


    從他們的父親去世他們家就沒再穿過新的。


    別人家有人去世了,亡者用過穿戴過的衣服會燒掉,他們家沒舍得,把他們父親的衣服又給拆補了給孩子穿。


    就算這樣,這麽些年下來他們的衣服也破舊的夠可以了。


    他們甚至連洗都不舍得洗,唯恐洗的太過勤快把布料給洗過了。


    天熱的時候衣服頂多用水泡泡,連搓都不舍得搓,冬天更是一整個冬天都不拆洗,就那麽一直穿著直到天氣變暖和。


    可他們家本來就不富裕,這幾年大家又急速長個子,父親的衣服改小的改小,拆下來當補丁的當補丁,還有用來補褲子腿褲腰和衣袖以及衣擺的,早就用的差不多了。


    要是沒有唐詩語這次給他們了一包舊衣服和三塊布,他們這個冬天還不知道怎麽過呢。


    ——隨著弟弟妹妹們長大,家裏的棉被也不夠用了。


    唐詩語給東西估計沒想那麽多,可對範慧慧一家來說,就是救了他們一家子的命。


    更不要說宋辭岩還給他們了兩罐罐頭五斤油條。


    他們一家子還沒吃過罐頭油條呢。


    正因為唐詩語給的太多,他們家裏都覺得範慧慧不應該在家裏,應該早點去唐家幫忙帶孩子。


    於是範慧慧一早起來就帶著他娘和弟弟妹妹們傾盡所有準備的東西迴來了。


    範慧慧並沒有賣慘的意思。


    她說這些的時候語氣非常輕快,臉上還帶著笑容,顯然對現在的日子非常滿意。


    對過去的幾年一家子沒有生病沒有少一個人充滿慶幸和感激。


    唐詩語卻莫名聽的特別不是滋味。


    能賣的慘不叫慘,那種明明很苦,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依然樂觀保持自得其樂甚至還覺得已經很好的苦,才是真的苦。


    可這時候的很多人都很苦。


    像靠山村的人,其實也就是比範慧慧村裏的人,比範慧慧家要稍微好一些罷了。


    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隨便想想就能改變的。


    唐詩語萎靡了兩天,就繼續投入到了養豬大業中。


    今年開春,靠山村的豬已經擴列到了三十二頭。


    除了去年豬媽媽生的那八頭小豬外,春天的時候豬媽媽又生了十二頭小豬仔,加上豬媽媽,再加上大隊長好不容易從畜牧站那邊搶到的十一頭小豬仔,靠山村的豬終於達到了兩位數。


    豬媽媽這次生豬崽就沒讓唐詩語接生了,是去找的畜牧站的獸醫。


    獸醫聽說唐詩語光從報紙上看看就學會了給豬接生後對她非常感興趣,還想跟她探討一下經驗來著,得知她懷孕才作罷。


    但是現在,唐詩語又麵臨一個難題:村子附近的貝殼不夠用了。


    自從知道給雞喂食的時候加點貝殼粉可以讓雞多多下蛋,下大大的蛋之後,靠山村的人隻要有空就迴去河邊撿幾個貝殼。


    以至於屬於靠山村的小河裏的貝殼很快就被撿沒了,這還是大家在有意識的保護小貝殼的情況下。


    沒有了貝殼,也沒有足夠的骨頭磨粉,眼瞅著就要沒啥喂豬了,唐詩語煩惱不已。


    大隊長聽了唐詩語的煩惱後拍了拍胸口:“不就是點貝殼?這算啥?你等著,我給你弄去,到時候你想要多少有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是隻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是隻喵並收藏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