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母這才發現自己絮叨了半天,居然沒說今天來的目的,胡亂擦了下眼淚便說道:
“前段時間咱們這兒不是發大水?孩他爹下地的時候摔斷了腿。”
“醫生讓好好養著,可我家就那條件,怎麽養得好?”
“這不前幾天去衛生所檢查,結果人家醫生說沒養好,得繼續養,還讓吃點好的好好補補,可我們家那條件,用什麽補啊?”
宋母頓時一臉同情:“啊,這麽大的事兒你怎麽不吱聲呢?”
唐詩語問道:“骨折?斷的哪裏?怎麽個斷法?全斷了還是裂了?骨頭戳到外麵了還是就裏麵斷了?醫生怎麽說的?”
江母傻眼了:“啊,這個,這個……”
唐詩語一本正經道:“骨折分很多種的,不過隻要聽醫生的話,一般來說不會有問題。”
“大叔斷腿做固定了吧?用的石膏還是木板?平時有吃消炎藥什麽的嘛?受傷後得吃點好的,好讓骨頭有足夠的營養愈合。你有沒有好好給大叔補補?”
“比如殺雞啊吃雞蛋啊什麽的,有條件的話用大骨頭棒子熬點骨頭湯也可以。”
江母再次傻眼:“這個,這個,我,我不知道啊……”
唐詩語皺眉:“你怎麽會不知道呢?”
“你是家屬,人家醫生肯定有好好給你說的,你就沒好好及襲來照著做嗎?”
“你要是按著人家醫生說的做的話,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江母頓時一臉慌張:“那是我老漢兒!我肯定按醫生說的做的啊!明明是醫生說的不對。”
“算了我不跟你說了,你個小孩子家家的不懂。”
說完她開始左右張望:“連枝呢?我都來這麽長時間了她怎麽也不出來?現在又不忙,她還大著肚子的吧?你讓我家連枝大著肚子下地幹活兒?”
她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唐詩語看的歎為觀止。
宋母臉上的笑容也淡了:“你記錯了,連枝早就生了,現在都滿月了。”
江母頓時有些悻悻的:“這死丫頭,生孩子也不說給我捎個口信,還好我來了,我要是沒來,她是不是得等孩子該結婚了才跟我說?”
“哎,親家,我閨女這次生了個啥?不會還是個丫頭片子吧?”
她撇了撇嘴:“生那麽多丫頭片子有啥用?”
“我倒是生養了兩個閨女,到頭來一個都靠不住,出嫁後就不認得家門了。”
“還是親家你命好,生了四個都是兒子,這輩子你就擎等著享福吧。”
“哎,親家,連枝這次不會又生了個丫頭吧?”
“如果是的話,你還是早點把這丫頭送人吧。”
“我看好多人家沒孩子的想要孩子,也不介意要女孩呢。”
“城裏人有錢,等他們把孩子養大了,將來連枝要是再生了兒子,你大孫子我外孫也好有個依靠……”
這一副我為你好的嘴臉,讓唐詩語看的歎為觀止。
這位嬸子怎麽跟個變色龍似的,從剛到宋家到現在,已經變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她剛才還納悶呢,宋母雖然不是說多熱情,畢竟這時候的人也熱情不起來,自家還不夠吃呢,沒有誰又閑心去施舍照顧別人。
可她也不是那種壞人。
明明這是江連枝的母親,她還拉著她東拉西扯的不肯告訴人家江連枝現在已經被分出去了。
合著是知道這位好親家上門就沒什麽好事,所以想先打探清楚她想幹啥。
唐詩語現在確定了,這位嬸子說的不一定是假話,但裏麵水分肯定摻的不少。
她可是看見自家婆婆暗地裏好幾次撇嘴呢,顯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
她和宋家的兩個妯娌也就兩個來月的相處時間,彼此的關係還沒到無話不談的地步。
自然也不知道兩個妯娌的娘家都是怎麽個情況。
唯一知道的,就是老大媳婦兒李桂榮娘家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李桂榮是老大,下麵最小的弟弟還沒結婚,老三媳婦兒江連枝家一兒兩女,江連枝是老三。
具體她們和娘家的關係怎麽樣,唐詩語不知道,也沒問過。
李桂榮還好,一個月總有那麽一兩次帶著兒子迴娘家轉轉,可見關係應該還不錯。
可江連枝呢,她連生孩子這麽大的事都沒跟娘家說,娘家那邊也沒個人來看看這個外孫,可見關係不咋樣。
卻沒想到她以為的不咋樣居然還算好了。
江連枝的生母居然如此的讓人一言難盡。
宋母還沒開口,唐詩語笑眯眯道:“嬸子說的有道理,嬸子你家有幾個兒子?兒子是不是都很孝順啊?”
“連枝那麽孝順,她兄弟在您的教育一下一定更孝順吧?”
“你可真幸運,不像我。”
不等江母生氣,她就說道:“嬸子,你不知道,我娘家三個兄弟,我三哥老大不小了一直不結婚,我娘說他一句,他能頂十句。”
“可不聽話,可不孝順了。”
“嬸子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教兒子的,我跟您取取經,等迴頭教給我媽,讓我媽好好跟您學學。”
“讓我三哥也變的孝順起來。”
江母頓時有點張口結舌:“這個這個……”
她要是會教孩子,也不至於唯一的兒子跟媳婦兒一條心,不把她這個當娘的放在眼裏了。
還有,這小媳婦兒說啥?
她娘家居然有三個兄弟?
這這這,這也太好命了吧?
這一刻,江母深深的嫉妒了。
以前她嫉妒宋母好命,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四個兒子不是孝順就是有出息。
沒想到他家娶了個兒媳婦兒,兒媳婦兒娘家居然也是三個兒子。
老天爺怎麽就這麽不開眼,偏偏讓她兩個兒子都死了呢?
她那兩個兒子要是沒死,她就有三個兒子。
現在這個不孝順,她還有兩個,三個總有一個孝順的。
哪兒至於現在養了個兒子跟沒養似的,搞的她現在都好操心以後老的不能動彈了,兒子會不會聽兒媳婦兒的話把他們老兩口攆出去住牛棚。
宋母忍著笑瞪了唐詩語一眼:“詩語,怎麽跟長輩說話呢?”
唐詩語說道:“娘,我說的是真的,我三哥你又不是不知道,都二十大五的人了,連個對象都沒有,整天跟一群小孩子混,我媽都快急死了。”
宋母頭疼不已:“那是你三哥眼光高,看不上一般女子,你不知道就別瞎說。”
說完不再理會瞎搗亂的唐詩語:“親家,你不知道,我們家分家了。”
“連枝和我家老三啊,搬出去住了。”
“新房子不在這邊,我帶你去找她去。”
!!!
江母一臉驚嚇:“新房子?他們蓋新房子了?你給他們蓋新房子啦?”
“前段時間咱們這兒不是發大水?孩他爹下地的時候摔斷了腿。”
“醫生讓好好養著,可我家就那條件,怎麽養得好?”
“這不前幾天去衛生所檢查,結果人家醫生說沒養好,得繼續養,還讓吃點好的好好補補,可我們家那條件,用什麽補啊?”
宋母頓時一臉同情:“啊,這麽大的事兒你怎麽不吱聲呢?”
唐詩語問道:“骨折?斷的哪裏?怎麽個斷法?全斷了還是裂了?骨頭戳到外麵了還是就裏麵斷了?醫生怎麽說的?”
江母傻眼了:“啊,這個,這個……”
唐詩語一本正經道:“骨折分很多種的,不過隻要聽醫生的話,一般來說不會有問題。”
“大叔斷腿做固定了吧?用的石膏還是木板?平時有吃消炎藥什麽的嘛?受傷後得吃點好的,好讓骨頭有足夠的營養愈合。你有沒有好好給大叔補補?”
“比如殺雞啊吃雞蛋啊什麽的,有條件的話用大骨頭棒子熬點骨頭湯也可以。”
江母再次傻眼:“這個,這個,我,我不知道啊……”
唐詩語皺眉:“你怎麽會不知道呢?”
“你是家屬,人家醫生肯定有好好給你說的,你就沒好好及襲來照著做嗎?”
“你要是按著人家醫生說的做的話,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江母頓時一臉慌張:“那是我老漢兒!我肯定按醫生說的做的啊!明明是醫生說的不對。”
“算了我不跟你說了,你個小孩子家家的不懂。”
說完她開始左右張望:“連枝呢?我都來這麽長時間了她怎麽也不出來?現在又不忙,她還大著肚子的吧?你讓我家連枝大著肚子下地幹活兒?”
她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唐詩語看的歎為觀止。
宋母臉上的笑容也淡了:“你記錯了,連枝早就生了,現在都滿月了。”
江母頓時有些悻悻的:“這死丫頭,生孩子也不說給我捎個口信,還好我來了,我要是沒來,她是不是得等孩子該結婚了才跟我說?”
“哎,親家,我閨女這次生了個啥?不會還是個丫頭片子吧?”
她撇了撇嘴:“生那麽多丫頭片子有啥用?”
“我倒是生養了兩個閨女,到頭來一個都靠不住,出嫁後就不認得家門了。”
“還是親家你命好,生了四個都是兒子,這輩子你就擎等著享福吧。”
“哎,親家,連枝這次不會又生了個丫頭吧?”
“如果是的話,你還是早點把這丫頭送人吧。”
“我看好多人家沒孩子的想要孩子,也不介意要女孩呢。”
“城裏人有錢,等他們把孩子養大了,將來連枝要是再生了兒子,你大孫子我外孫也好有個依靠……”
這一副我為你好的嘴臉,讓唐詩語看的歎為觀止。
這位嬸子怎麽跟個變色龍似的,從剛到宋家到現在,已經變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她剛才還納悶呢,宋母雖然不是說多熱情,畢竟這時候的人也熱情不起來,自家還不夠吃呢,沒有誰又閑心去施舍照顧別人。
可她也不是那種壞人。
明明這是江連枝的母親,她還拉著她東拉西扯的不肯告訴人家江連枝現在已經被分出去了。
合著是知道這位好親家上門就沒什麽好事,所以想先打探清楚她想幹啥。
唐詩語現在確定了,這位嬸子說的不一定是假話,但裏麵水分肯定摻的不少。
她可是看見自家婆婆暗地裏好幾次撇嘴呢,顯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
她和宋家的兩個妯娌也就兩個來月的相處時間,彼此的關係還沒到無話不談的地步。
自然也不知道兩個妯娌的娘家都是怎麽個情況。
唯一知道的,就是老大媳婦兒李桂榮娘家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李桂榮是老大,下麵最小的弟弟還沒結婚,老三媳婦兒江連枝家一兒兩女,江連枝是老三。
具體她們和娘家的關係怎麽樣,唐詩語不知道,也沒問過。
李桂榮還好,一個月總有那麽一兩次帶著兒子迴娘家轉轉,可見關係應該還不錯。
可江連枝呢,她連生孩子這麽大的事都沒跟娘家說,娘家那邊也沒個人來看看這個外孫,可見關係不咋樣。
卻沒想到她以為的不咋樣居然還算好了。
江連枝的生母居然如此的讓人一言難盡。
宋母還沒開口,唐詩語笑眯眯道:“嬸子說的有道理,嬸子你家有幾個兒子?兒子是不是都很孝順啊?”
“連枝那麽孝順,她兄弟在您的教育一下一定更孝順吧?”
“你可真幸運,不像我。”
不等江母生氣,她就說道:“嬸子,你不知道,我娘家三個兄弟,我三哥老大不小了一直不結婚,我娘說他一句,他能頂十句。”
“可不聽話,可不孝順了。”
“嬸子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教兒子的,我跟您取取經,等迴頭教給我媽,讓我媽好好跟您學學。”
“讓我三哥也變的孝順起來。”
江母頓時有點張口結舌:“這個這個……”
她要是會教孩子,也不至於唯一的兒子跟媳婦兒一條心,不把她這個當娘的放在眼裏了。
還有,這小媳婦兒說啥?
她娘家居然有三個兄弟?
這這這,這也太好命了吧?
這一刻,江母深深的嫉妒了。
以前她嫉妒宋母好命,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四個兒子不是孝順就是有出息。
沒想到他家娶了個兒媳婦兒,兒媳婦兒娘家居然也是三個兒子。
老天爺怎麽就這麽不開眼,偏偏讓她兩個兒子都死了呢?
她那兩個兒子要是沒死,她就有三個兒子。
現在這個不孝順,她還有兩個,三個總有一個孝順的。
哪兒至於現在養了個兒子跟沒養似的,搞的她現在都好操心以後老的不能動彈了,兒子會不會聽兒媳婦兒的話把他們老兩口攆出去住牛棚。
宋母忍著笑瞪了唐詩語一眼:“詩語,怎麽跟長輩說話呢?”
唐詩語說道:“娘,我說的是真的,我三哥你又不是不知道,都二十大五的人了,連個對象都沒有,整天跟一群小孩子混,我媽都快急死了。”
宋母頭疼不已:“那是你三哥眼光高,看不上一般女子,你不知道就別瞎說。”
說完不再理會瞎搗亂的唐詩語:“親家,你不知道,我們家分家了。”
“連枝和我家老三啊,搬出去住了。”
“新房子不在這邊,我帶你去找她去。”
!!!
江母一臉驚嚇:“新房子?他們蓋新房子了?你給他們蓋新房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