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來斤毛線,幾乎裝了一編織袋。
不怪人家營業員著急。
唐詩語這一趟就要了人家四分之一的貨了。
唐詩語聽著後麵營業員的叫喊假裝沒聽見,拽著宋辭岩道:“快走快走快走。”
宋辭岩被她拽的踉踉蹌蹌,頗有些一言難盡:“你不用一下子買那麽多啊,一次少買點,迴頭再來買。”
“或者跟我說一聲,我來幫你買也行。”
唐詩語斜睨了他一眼,嫌棄道:“你?算了吧。”
她指著橘黃色和黃色兩種毛線問道:“這兩個顏色是什麽顏色?”
宋辭岩遲疑了一下:“黃色?”
唐詩語撇了撇嘴:“這個是橘黃,這個是黃,兩種顏色不一樣好嘛?這麽明顯你都看不出來。”
“你分得清桃紅杏紅水紅絳紅磚紅玫紅粉紅梅紅駝紅洋紅橘紅鮮紅大紅嗎?”
宋辭岩聽的頭暈目眩,腦子裏都是‘紅紅紅’各種紅:“這,這,這些不是一樣嗎?”
唐詩語嗬嗬:“白貓黑貓橘貓狸花貓都是貓,它們一樣嗎?”
宋辭岩不吭聲了。
過了會兒才說道:“毛線先放我這裏,晚上我迴去的時候帶走,你別拿這麽多東西了。”
這個可以有。
唐詩語沒反對。
唐詩語帶著一堆吃的迴去,先把自家的放好,就拎著分成兩份的兩斤油條十個糖糕分別送去了唐家宋家。
因為位置關係,先去的是唐家,後去的是宋家。
宋母看到唐詩語拎著一大堆東西來,高興的合不攏嘴:“哎呀你真是的,來就來了,帶這麽多東西幹啥?”
以前一大家子擠在一起她覺得擠,還吵。
現在分家了,四個兒子都搬出去了,清靜了幾天她又不適應了,覺得就他們老兩口太冷清,一點不熱鬧。
可宋家幾個兒子分的房基地都沒到一起,宋四倒是和宋辭岩分到一起了,就在唐三隔壁,可宋四也不經常迴來啊。
小孩子剛到一個新地方,正忙著和新夥伴打成一片呢,早就忘了老家還有爺爺奶奶。
兒子兒媳每天都要下地幹活兒,幹活兒迴來還要搞家裏的事兒。
住的是寬敞了,可時間也是真的沒了。
再說他們又不住在一起,等閑不會專門迴老家看二老。
所以宋老娘這話說得還真沒錯。
唐詩語笑道:“今天去公社了一圈,買了點東西,給您送點過來。”
宋老娘掀開籃子一看,頓時瞪大了眼:“這麽多?哎呀你怎麽買這麽多?這得花多少錢?”
唐詩語笑道:“堆堆他們來一次就一大半沒了,哪裏多了?”
宋老娘笑的合不攏嘴:“這倒是。這些孩子最是不知道饑飽,隻要東西好吃,哪怕吃到頂喉嚨都要吃。”
“你別走了,今兒晌午就在這兒吃飯吧,我做了雜糧飯。”
“你一個人迴去還得生火做飯,沒得麻煩。”
這是自家婆婆又不是外人,況且她還帶了好多東西,唐詩語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隻是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宋老娘說的雜糧飯,是雜糧稀飯。
所謂雜糧稀飯,就是小米粉條南瓜扁豆幹幹蘿卜片花生黃豆裏麵又加了一把雜糧麵條。
裏麵加了點鹽,勉強有點鹹味兒,可能還滴了兩滴香油。
是唐詩語前世今生都沒吃過的飯。
問題是,這麽亂七八糟的煮到一起,吃起來味道居然還不錯?
等她扒拉碗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碗底還有兩個荷包蛋。
宋老娘見她看著碗底的兩個荷包蛋發愣,笑道:“你現在懷著孩子呢,得吃點好的。”
“咱家也沒啥好東西,就雞蛋是自家的,隻能給你吃雞蛋了。”
他們老兩口想吃肉還得靠兒子送呢。
宋辭岩兩口子分出去後偶爾會吃肉。
其實就是二兩肉混在菜裏,真吃起來的話都沒幾片。
可是有那麽點肉,就算是水煮菜也會變的香噴噴的。
再說唐詩語炒菜也舍得放油。
每次做好之後都會送他們老兩口一碗或者半碗。
這幾個月他們老兩口吃葷腥的次數比以往一年加起來都多。
搞的宋老娘老是想去勸勸唐詩語省著點,日子不是這麽過的,以前是被老伴勸著忍著不去插手小兩口的事兒。
後來唐詩語懷孕了,她就更不會去說了。
唐詩語吃好點對肚子裏的孩子好,那孩子可是她孫子。
等於最後好處都落到自家孫子身上,她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唐詩語笑了下:“嗯嗯,我知道娘對我好。”
說完把兩個荷包蛋三口兩口送下肚。
哎。
不是她不孝順老人啊。
實在是,她一碗飯都吃了快一半了,麵條粉條有嚼斷的,南瓜紅薯也有咬斷的。
碗裏麵早就不知道噴了多少口水了。
給宋辭岩吃自己的口水飯她心裏沒負擔。
人家談戀愛的還你一口我一口喂著吃或者兩個人分一口呢,她和宋辭岩是兩口子,她吃不完的給宋辭岩吃怎麽了?
不浪費糧食呢。
可是自己的口水飯給公婆吃就有問題了啊。
又不是小朋友了,都沒給自己的親爹娘吃口水飯,怎麽好意思給公婆吃?
大不了以後多給老人家送點東西唄。
比如毛衣圍巾什麽的。
她買那麽多毛線,不光是要給自己和宋辭岩織毛衣圍巾,也是想著給雙方的父母也織一件毛衣呢。
吃完飯唐詩語打算迴去睡覺,宋老娘又在她的籃子裏裝了五六個雞蛋。
唐詩語:“……不用給我,留著你們自己吃啊,你們現在也上了年紀了,得吃好點身體才能更好。”
宋老娘笑道:“我知道我知道,沒都給你呢,我還留著呢。”
“我照你說的喂雞,咱家雞下蛋可勤快了,一天四個蛋呢,我們怎麽吃的完?”
分家的時候可沒分雞,雞總共才四隻,根本沒法分。
三個兒子分出去後就得重新養小雞。
小雞養到下蛋得三四個月呢,小雞仔現在都還沒長大,等吃雞蛋得等到冬天了。
冬天太冷,雞又不怎麽下蛋。
三個兒子家,一個孩子還小,一個孩子小兒媳婦兒也剛生過孩子,一個正懷著,哪個都得補身體。
給孩子給產婦給孕婦都不夠吃,老太太哪兒舍得自己吃啊?
唐詩語也不知道信了沒,反正她沒怎麽吭聲,拿著裝著雞蛋和幹蘿卜絲的籃子就走。
結果剛開到過道門口,就看到一個滿麵愁苦一身狼狽的女人在探頭探腦。
唐詩語皺眉:“你是誰?你找誰?”
宋老娘正殷殷切切的叮囑唐詩語懷孕注意事項呢,聽到唐詩語的話一抬頭,就看到一個有點眼熟的人:“你是,連枝的娘?你這是怎麽了?”
她不問還好,她一問,女人眼淚唰的掉下來了。
她膝蓋一軟,扶著門框就滑了下去:“親家,親家,求求你救救孩兒他爹吧。”
宋老娘:“???”
唐詩語:“???”
不怪人家營業員著急。
唐詩語這一趟就要了人家四分之一的貨了。
唐詩語聽著後麵營業員的叫喊假裝沒聽見,拽著宋辭岩道:“快走快走快走。”
宋辭岩被她拽的踉踉蹌蹌,頗有些一言難盡:“你不用一下子買那麽多啊,一次少買點,迴頭再來買。”
“或者跟我說一聲,我來幫你買也行。”
唐詩語斜睨了他一眼,嫌棄道:“你?算了吧。”
她指著橘黃色和黃色兩種毛線問道:“這兩個顏色是什麽顏色?”
宋辭岩遲疑了一下:“黃色?”
唐詩語撇了撇嘴:“這個是橘黃,這個是黃,兩種顏色不一樣好嘛?這麽明顯你都看不出來。”
“你分得清桃紅杏紅水紅絳紅磚紅玫紅粉紅梅紅駝紅洋紅橘紅鮮紅大紅嗎?”
宋辭岩聽的頭暈目眩,腦子裏都是‘紅紅紅’各種紅:“這,這,這些不是一樣嗎?”
唐詩語嗬嗬:“白貓黑貓橘貓狸花貓都是貓,它們一樣嗎?”
宋辭岩不吭聲了。
過了會兒才說道:“毛線先放我這裏,晚上我迴去的時候帶走,你別拿這麽多東西了。”
這個可以有。
唐詩語沒反對。
唐詩語帶著一堆吃的迴去,先把自家的放好,就拎著分成兩份的兩斤油條十個糖糕分別送去了唐家宋家。
因為位置關係,先去的是唐家,後去的是宋家。
宋母看到唐詩語拎著一大堆東西來,高興的合不攏嘴:“哎呀你真是的,來就來了,帶這麽多東西幹啥?”
以前一大家子擠在一起她覺得擠,還吵。
現在分家了,四個兒子都搬出去了,清靜了幾天她又不適應了,覺得就他們老兩口太冷清,一點不熱鬧。
可宋家幾個兒子分的房基地都沒到一起,宋四倒是和宋辭岩分到一起了,就在唐三隔壁,可宋四也不經常迴來啊。
小孩子剛到一個新地方,正忙著和新夥伴打成一片呢,早就忘了老家還有爺爺奶奶。
兒子兒媳每天都要下地幹活兒,幹活兒迴來還要搞家裏的事兒。
住的是寬敞了,可時間也是真的沒了。
再說他們又不住在一起,等閑不會專門迴老家看二老。
所以宋老娘這話說得還真沒錯。
唐詩語笑道:“今天去公社了一圈,買了點東西,給您送點過來。”
宋老娘掀開籃子一看,頓時瞪大了眼:“這麽多?哎呀你怎麽買這麽多?這得花多少錢?”
唐詩語笑道:“堆堆他們來一次就一大半沒了,哪裏多了?”
宋老娘笑的合不攏嘴:“這倒是。這些孩子最是不知道饑飽,隻要東西好吃,哪怕吃到頂喉嚨都要吃。”
“你別走了,今兒晌午就在這兒吃飯吧,我做了雜糧飯。”
“你一個人迴去還得生火做飯,沒得麻煩。”
這是自家婆婆又不是外人,況且她還帶了好多東西,唐詩語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隻是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宋老娘說的雜糧飯,是雜糧稀飯。
所謂雜糧稀飯,就是小米粉條南瓜扁豆幹幹蘿卜片花生黃豆裏麵又加了一把雜糧麵條。
裏麵加了點鹽,勉強有點鹹味兒,可能還滴了兩滴香油。
是唐詩語前世今生都沒吃過的飯。
問題是,這麽亂七八糟的煮到一起,吃起來味道居然還不錯?
等她扒拉碗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碗底還有兩個荷包蛋。
宋老娘見她看著碗底的兩個荷包蛋發愣,笑道:“你現在懷著孩子呢,得吃點好的。”
“咱家也沒啥好東西,就雞蛋是自家的,隻能給你吃雞蛋了。”
他們老兩口想吃肉還得靠兒子送呢。
宋辭岩兩口子分出去後偶爾會吃肉。
其實就是二兩肉混在菜裏,真吃起來的話都沒幾片。
可是有那麽點肉,就算是水煮菜也會變的香噴噴的。
再說唐詩語炒菜也舍得放油。
每次做好之後都會送他們老兩口一碗或者半碗。
這幾個月他們老兩口吃葷腥的次數比以往一年加起來都多。
搞的宋老娘老是想去勸勸唐詩語省著點,日子不是這麽過的,以前是被老伴勸著忍著不去插手小兩口的事兒。
後來唐詩語懷孕了,她就更不會去說了。
唐詩語吃好點對肚子裏的孩子好,那孩子可是她孫子。
等於最後好處都落到自家孫子身上,她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唐詩語笑了下:“嗯嗯,我知道娘對我好。”
說完把兩個荷包蛋三口兩口送下肚。
哎。
不是她不孝順老人啊。
實在是,她一碗飯都吃了快一半了,麵條粉條有嚼斷的,南瓜紅薯也有咬斷的。
碗裏麵早就不知道噴了多少口水了。
給宋辭岩吃自己的口水飯她心裏沒負擔。
人家談戀愛的還你一口我一口喂著吃或者兩個人分一口呢,她和宋辭岩是兩口子,她吃不完的給宋辭岩吃怎麽了?
不浪費糧食呢。
可是自己的口水飯給公婆吃就有問題了啊。
又不是小朋友了,都沒給自己的親爹娘吃口水飯,怎麽好意思給公婆吃?
大不了以後多給老人家送點東西唄。
比如毛衣圍巾什麽的。
她買那麽多毛線,不光是要給自己和宋辭岩織毛衣圍巾,也是想著給雙方的父母也織一件毛衣呢。
吃完飯唐詩語打算迴去睡覺,宋老娘又在她的籃子裏裝了五六個雞蛋。
唐詩語:“……不用給我,留著你們自己吃啊,你們現在也上了年紀了,得吃好點身體才能更好。”
宋老娘笑道:“我知道我知道,沒都給你呢,我還留著呢。”
“我照你說的喂雞,咱家雞下蛋可勤快了,一天四個蛋呢,我們怎麽吃的完?”
分家的時候可沒分雞,雞總共才四隻,根本沒法分。
三個兒子分出去後就得重新養小雞。
小雞養到下蛋得三四個月呢,小雞仔現在都還沒長大,等吃雞蛋得等到冬天了。
冬天太冷,雞又不怎麽下蛋。
三個兒子家,一個孩子還小,一個孩子小兒媳婦兒也剛生過孩子,一個正懷著,哪個都得補身體。
給孩子給產婦給孕婦都不夠吃,老太太哪兒舍得自己吃啊?
唐詩語也不知道信了沒,反正她沒怎麽吭聲,拿著裝著雞蛋和幹蘿卜絲的籃子就走。
結果剛開到過道門口,就看到一個滿麵愁苦一身狼狽的女人在探頭探腦。
唐詩語皺眉:“你是誰?你找誰?”
宋老娘正殷殷切切的叮囑唐詩語懷孕注意事項呢,聽到唐詩語的話一抬頭,就看到一個有點眼熟的人:“你是,連枝的娘?你這是怎麽了?”
她不問還好,她一問,女人眼淚唰的掉下來了。
她膝蓋一軟,扶著門框就滑了下去:“親家,親家,求求你救救孩兒他爹吧。”
宋老娘:“???”
唐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