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芮是間諜的事兒不能到處宣傳,唐詩語和唐愛玲湊到一起又瞎猜了幾天,追著看了最近的報紙,發現上麵什麽都沒有後,慢慢的就沒什麽興趣了。
當然,她們就算有興趣也沒時間了。
大大小小十六隻豬越來越大,吃的越來越多,唐詩語每天都要花費好久時間和二大娘調配熬煮豬食。
秋收也開始了,各種作物需要陸陸續續的收下來。
幾乎所有人都忙了起來。
唐詩語也想參加勞動,可她肚子漲起來的速度實在太快。
從確定懷上到秋收,也就兩個來月的工夫,她的肚子已經像吹氣球一樣的鼓了起來。
三個多月的肚子,竟然比嶽江芬和王可雲當初還大一點點。
肚子迅速漲大帶來的就是皮膚被撐開,哪怕抹了雪花膏也沒啥用,唐詩語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皮膚被撐開的疼痛。
再加上胃口突然變的奇怪,想吃這個想吃那個的,有段時間突然還突然想吃臭豆腐螺螄粉兒和榴蓮這種臭味兒食品。
天知道她兩輩子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臭味兒食品。
別說榴蓮了,聞到螺螄粉兒的臭味兒就會吐。
卻沒想到這輩子不過是懷個孕而已,居然突然想吃這些東西了。
問題是,別說榴蓮了,螺螄粉兒臭豆腐他們這邊都沒有,想吃隻能在夢裏吃。
孕婦本來就情緒不夠穩定,想吃的東西又吃不上,還處在這個到處都落後的時代。
唐詩語的情緒忽然就有點壓不住了。
總是毫無征兆的哭起來,最多的一次,一天哭了五六次,一次最少十分鍾,有時候是抽抽噎噎的,有時候是無聲流淚,有時候是嚎啕大哭。
問題是,她知道這樣不太好,可她控製不住。
她這狀態,別說第一次近距離直麵孕婦的宋辭岩一臉懵逼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是好,就是生了四個兒女,又有了七個孫子孫女的楊棗花也懵逼了。
她完全不明白,不就是懷個孕嘛,怎麽自家閨女就跟天崩地裂似的。
等知道她是想吃東西但是吃不到的時候更加無語和好笑。
然後這位媽媽利落的把自家剩下的那隻母雞也殺了:“想吃肉你就說啊,真是的,你不告訴人家,誰知道你想幹啥?”
“你現在可是雙身子,有啥不高興的有啥想吃想喝的,你得說出來,不能憋著。”
“孕婦這樣一直憋著,很容易憋出毛病來的。”
唐家五代貧農,家裏人忙著填飽肚子都嫌時間不夠,女人大著肚子都要煩惱下一頓吃什麽吃多少,做飯都要數著米粒下鍋,坐月子能坐個滿月都是人生一大幸事,要是不幸碰到農忙的時候,那是月子也顧不上坐就要一起下地裏幫忙的,根本沒時間抑鬱。
但是靠山村是有地主的。
現在這個被批鬥的地主的爹的爹,他那個媳婦兒就是懷孕的時候東想西想不知道想些什麽,還整天哭,等生下孩子半年後,不知道的就變成神經病了。
那個女人大部分時間是好的,但是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哭或者笑,聽以前在他家幹活兒的下人說,有時候那個媳婦兒還會發狂,會在院子裏又跑又叫,還撕扯自己的衣服。
後來的後來,大概是她生下孩子三四年後,那個地主家的媳婦兒就半夜跳了院子裏的井。
楊棗花不懂什麽抑鬱什麽的,可她也很擔心自己的閨女會跟那個地主婆一樣變成瘋子。
這位淳樸的文盲媽媽不懂什麽心理不心理的,她就是盡可能的滿足唐詩語的要求。
唐詩語想吃什麽東西,她在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內盡量幫她做到。
知道唐詩語喜歡看書,她還特意抽時間去了一次公社的廢品收購站,花了一塊錢從裏麵買了十斤的舊書。
她也不識字,也不知道書上是什麽內容,就撿有字有畫保存比較完整的舊書挑。
還在犄角旮旯裏發現一個挺好看的木匣子,她連木匣子一起買迴來送給了唐詩語,讓她閑著無聊就看書打發時間,隻要不東想西想就行。
宋辭岩比不上老丈母娘貼心,於是就隔三差五的從公社買肉迴來。
他每個月有一斤肉票的標準,他不光把自己的肉票用光,還跟同事換了不少肉票。
再說宋辭岩也很會變通,沒票買肉,那就買豬雜或者豬筒骨之類的,這些東西不要票。
於是唐詩語就過上了在這個年代少有的兩三天吃一次肉的日子。
雖然一次隻有二兩左右。
可那也是肉啊。
宋老娘也很關心唐詩語這一胎,兒子給兒媳婦兒買肉,她沒想過兒子有了媳婦兒忘了娘,而是把自己攢的雞蛋拿出來給唐詩語補營養。
唐三這個沒有家累的哥哥,更是每天晚上都要去河邊看能不能摸到魚蝦螺蟹啥的。
唐詩語又不是沒有心。
大家這麽關心她,雖然更多原因是在肚子裏的孩子身上,可她也開始學著調整自己的情緒。
幹活兒,讀書,甚至百忙之中還把那張電視機票拿了出來,讓宋辭岩幫忙換成了縫紉機票,把縫紉機買了迴來。
還跑到公社商店去買了點毛線迴來,想學著織毛衣。
人嘛,隻要忙起來就沒工夫東想西想了。
果然,在她逼著自己忙碌起來後,那種悲春傷秋甚至有時候會出現的為什麽是我之類的負麵情緒就越來越少。
等到農忙結束的時候,她的情緒已經徹底調整過來了。
二大娘也終於敢跟她說閑話了:“你現在總算好了。”
唐詩語覺得納悶:“我一直很好啊,怎麽了?”
二大娘撇了撇嘴:“你還還很好?你沒看你前段時間的樣子,整天跟個爆炭似的,一旦就炸。”
“人家跟你說話,你張嘴就懟,有時候說話還特別難聽,可把人給膈應的不輕。”
“這段時間都沒什麽人找你說話了你都沒發現嗎?”
唐詩語眨眨眼:“我沒發現啊。”
她還真沒發現。
她隻把村裏人當熟人,從來沒當過朋友。
既然不是朋友,她也就懶得刻意維持人際關係。
基本上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態度。
可要是有人在她麵前陰陽怪氣,她是毫不客氣張嘴就懟。
以至於她還真沒發現這段時間往她跟前湊的人少了很多。
當然,她們就算有興趣也沒時間了。
大大小小十六隻豬越來越大,吃的越來越多,唐詩語每天都要花費好久時間和二大娘調配熬煮豬食。
秋收也開始了,各種作物需要陸陸續續的收下來。
幾乎所有人都忙了起來。
唐詩語也想參加勞動,可她肚子漲起來的速度實在太快。
從確定懷上到秋收,也就兩個來月的工夫,她的肚子已經像吹氣球一樣的鼓了起來。
三個多月的肚子,竟然比嶽江芬和王可雲當初還大一點點。
肚子迅速漲大帶來的就是皮膚被撐開,哪怕抹了雪花膏也沒啥用,唐詩語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皮膚被撐開的疼痛。
再加上胃口突然變的奇怪,想吃這個想吃那個的,有段時間突然還突然想吃臭豆腐螺螄粉兒和榴蓮這種臭味兒食品。
天知道她兩輩子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臭味兒食品。
別說榴蓮了,聞到螺螄粉兒的臭味兒就會吐。
卻沒想到這輩子不過是懷個孕而已,居然突然想吃這些東西了。
問題是,別說榴蓮了,螺螄粉兒臭豆腐他們這邊都沒有,想吃隻能在夢裏吃。
孕婦本來就情緒不夠穩定,想吃的東西又吃不上,還處在這個到處都落後的時代。
唐詩語的情緒忽然就有點壓不住了。
總是毫無征兆的哭起來,最多的一次,一天哭了五六次,一次最少十分鍾,有時候是抽抽噎噎的,有時候是無聲流淚,有時候是嚎啕大哭。
問題是,她知道這樣不太好,可她控製不住。
她這狀態,別說第一次近距離直麵孕婦的宋辭岩一臉懵逼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是好,就是生了四個兒女,又有了七個孫子孫女的楊棗花也懵逼了。
她完全不明白,不就是懷個孕嘛,怎麽自家閨女就跟天崩地裂似的。
等知道她是想吃東西但是吃不到的時候更加無語和好笑。
然後這位媽媽利落的把自家剩下的那隻母雞也殺了:“想吃肉你就說啊,真是的,你不告訴人家,誰知道你想幹啥?”
“你現在可是雙身子,有啥不高興的有啥想吃想喝的,你得說出來,不能憋著。”
“孕婦這樣一直憋著,很容易憋出毛病來的。”
唐家五代貧農,家裏人忙著填飽肚子都嫌時間不夠,女人大著肚子都要煩惱下一頓吃什麽吃多少,做飯都要數著米粒下鍋,坐月子能坐個滿月都是人生一大幸事,要是不幸碰到農忙的時候,那是月子也顧不上坐就要一起下地裏幫忙的,根本沒時間抑鬱。
但是靠山村是有地主的。
現在這個被批鬥的地主的爹的爹,他那個媳婦兒就是懷孕的時候東想西想不知道想些什麽,還整天哭,等生下孩子半年後,不知道的就變成神經病了。
那個女人大部分時間是好的,但是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哭或者笑,聽以前在他家幹活兒的下人說,有時候那個媳婦兒還會發狂,會在院子裏又跑又叫,還撕扯自己的衣服。
後來的後來,大概是她生下孩子三四年後,那個地主家的媳婦兒就半夜跳了院子裏的井。
楊棗花不懂什麽抑鬱什麽的,可她也很擔心自己的閨女會跟那個地主婆一樣變成瘋子。
這位淳樸的文盲媽媽不懂什麽心理不心理的,她就是盡可能的滿足唐詩語的要求。
唐詩語想吃什麽東西,她在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內盡量幫她做到。
知道唐詩語喜歡看書,她還特意抽時間去了一次公社的廢品收購站,花了一塊錢從裏麵買了十斤的舊書。
她也不識字,也不知道書上是什麽內容,就撿有字有畫保存比較完整的舊書挑。
還在犄角旮旯裏發現一個挺好看的木匣子,她連木匣子一起買迴來送給了唐詩語,讓她閑著無聊就看書打發時間,隻要不東想西想就行。
宋辭岩比不上老丈母娘貼心,於是就隔三差五的從公社買肉迴來。
他每個月有一斤肉票的標準,他不光把自己的肉票用光,還跟同事換了不少肉票。
再說宋辭岩也很會變通,沒票買肉,那就買豬雜或者豬筒骨之類的,這些東西不要票。
於是唐詩語就過上了在這個年代少有的兩三天吃一次肉的日子。
雖然一次隻有二兩左右。
可那也是肉啊。
宋老娘也很關心唐詩語這一胎,兒子給兒媳婦兒買肉,她沒想過兒子有了媳婦兒忘了娘,而是把自己攢的雞蛋拿出來給唐詩語補營養。
唐三這個沒有家累的哥哥,更是每天晚上都要去河邊看能不能摸到魚蝦螺蟹啥的。
唐詩語又不是沒有心。
大家這麽關心她,雖然更多原因是在肚子裏的孩子身上,可她也開始學著調整自己的情緒。
幹活兒,讀書,甚至百忙之中還把那張電視機票拿了出來,讓宋辭岩幫忙換成了縫紉機票,把縫紉機買了迴來。
還跑到公社商店去買了點毛線迴來,想學著織毛衣。
人嘛,隻要忙起來就沒工夫東想西想了。
果然,在她逼著自己忙碌起來後,那種悲春傷秋甚至有時候會出現的為什麽是我之類的負麵情緒就越來越少。
等到農忙結束的時候,她的情緒已經徹底調整過來了。
二大娘也終於敢跟她說閑話了:“你現在總算好了。”
唐詩語覺得納悶:“我一直很好啊,怎麽了?”
二大娘撇了撇嘴:“你還還很好?你沒看你前段時間的樣子,整天跟個爆炭似的,一旦就炸。”
“人家跟你說話,你張嘴就懟,有時候說話還特別難聽,可把人給膈應的不輕。”
“這段時間都沒什麽人找你說話了你都沒發現嗎?”
唐詩語眨眨眼:“我沒發現啊。”
她還真沒發現。
她隻把村裏人當熟人,從來沒當過朋友。
既然不是朋友,她也就懶得刻意維持人際關係。
基本上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態度。
可要是有人在她麵前陰陽怪氣,她是毫不客氣張嘴就懟。
以至於她還真沒發現這段時間往她跟前湊的人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