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三將張巧芬的侄子張添帶迴了家,這孩子長得和張巧芬還挺像的,皮膚也是偏黑,但五官不錯,看著也是個比較精神的鄉下小少年。
跟在許老三身後,進來就先看了他姑姑一眼,然後很主動的和許家人打招唿,從許老爹開始,一直到宋瑾都沒落下,若非望傑和文芳還小,隻怕這兩個小嬰兒都能感受到這孩子的熱情。
說實在話,這性格著實出乎許禾的意料,沒想到這孩子竟是這麽一副開朗熱情的性子,就是許老娘也沒料到,家裏孩子多,看自己的孫子孫女都看不過來了,張添這種離成婚還好久的小孩子根本就不在許老娘的視線裏。
好在許老爹立得住,對著張添這孩子點頭,“來啦,那就趕緊坐下,就挨著阿嵐和阿巍坐,平日裏你們也玩在一起,都熟悉,如今咱們兩家親上加親,就更別客氣了。”
張添見他姑姑點頭,這才笑容滿麵的挨著許老二家的幼子,十三歲的許嵐一起坐了,旁邊卻是許岱。許家也沒有食不言的規矩,孩子們喝粥講小話,大人是不管的,於是許禾就看到張添小聲的和阿岱講了些什麽,原本麵上有些尷尬的許岱臉色漸漸變得正常起來,兩個小夥子嘀嘀咕咕的,竟是相處的很不錯。
張添這孩子的性格讓整個許家的大人都覺得滿意,尤其是接下來兩天,他跟著許家未成婚的小子丫頭都能相處融洽,還帶著宋瑜宋瑾一起上山摘刺泡兒、酸藤子這些時令的野果子,還摘了不少野韭菜送到許家,說是給添個小菜,禮數非常周到。這孩子跟著他姑姑上山下地的,哪裏有好東西都非常清楚,也不吝嗇和許家的孩子們分享,於是就連許岱和秀娥都很快接受了這個繼母的侄子。
眼瞧著許老三這門婚事算是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開始,許禾與許老四也要迴棠州了,不過這一次迴去的隊伍卻又壯大了不少。
許禾是不知道許老娘如何與張巧芬說的,隻知道等到出發的時候,張添乖巧的和許岱幾個待在一起,加入了許老四的隊伍。除了張添,許老四這次,也將許嶺給帶上了,他媳婦梨花和女兒文芳的身體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養,已經好了,他這個當爹的也要出門奮鬥了。許老四這一次迴去是準備大幹一場的,如今能信得過的,還得是自家人,鋪子可以交給許岱、許峻和張添看著,他自己則是計劃著帶著許嶺、許崇兩個大一點的侄子組建商隊,跑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許家如今發動了村裏人一起搞養殖,自家的壓力反而沒有那麽大了,雖說成本稍微增加了一些,但也輕鬆了不少。許家兄弟幾個都知道許老四想要將家裏的生意做大,都願意支持。不過許老大作為長子,要照看家裏,許老二也有自己的生意,許老三性格比較偏向穩定,這出去闖蕩的事情,還隻有許老四自己能幹也願意幹,他們能做的,就是給許老四搞好後方。
許老娘也不偏心,給許老三娶了媳婦,也擔心許老四和四兒媳夫婦長時間分開不好,這一次就和家裏的兒媳商量了,想要讓許老四的媳婦錢招娣跟著一起去棠州,一個是為了夫妻相聚,再一個也是能更好的照顧幾個在棠州的侄子侄女,雖說有許禾看著,但許禾這個做姑姑的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意要照看,哪裏能讓她再時常分心思照看娘家侄兒。
許家妯娌,包括剛進門的張巧芬都沒什麽意見,家裏的夥計並不算多,許四嫂就算去了棠州,對她們來說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而且也都知道,許老四往後肯定是在棠州比在村裏時間多的,作為幼子媳婦,本就不必守著家裏的公婆。公婆妯娌通情達理,許四嫂錢招娣就開心了,她和丈夫許老四的感情好,往日也知道丈夫是為了賺錢養家,但到底夫妻分離,很有些不可與人說的擔心,想到往後夫妻相聚的時間會更多,人都更精神了,跟著家裏的妯娌保證,“孩子們在棠州,你們就放心,我肯定會好好照看著。”
又安慰許二嫂,“阿禾這性格也不是那等喜歡給人牽線做媒的,阿崇的事情,二嫂你也不要太擔心,等我將棠州的路子趟熟了,肯定給咱們阿崇尋摸一個好姑娘!”
許崇,今年都十九了,再過一年都弱冠了,可至今還未定親,算是村子裏少有的大齡單身少年了。許崇這小子和他幾個哥哥不一樣,很有些自己的想法,說是要找個自己喜歡的,可問他喜歡啥樣的,他又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於是大人也就知道了,傻小子還沒開竅呢,也就是許家孫子多,不缺曾孫輩,這才沒有遭到全家逼婚,如今也就是許二嫂這個當娘的急得不行,許老二這個當爹的覺得男孩子晚些成婚也無事,倒是不怎麽操心。
許二嫂聽了老四家的這麽一說,頓時就心動了,若是能給阿崇找個府城裏的姑娘,那她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許崇是不知道他娘做著讓他娶城裏姑娘的美夢,隻知道,自從四嬸娘跟著四叔來了棠州,他們幾個人的生活簡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飯不用自己做了,衣服也更整齊了,房間也更幹淨了,生活質量上了不止一個層次。
許四嫂錢招娣,看名字就知道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不過她卻沒有養出扶弟魔的性子來,反而被親爹娘給訓出了一副逆反性子,最是瞧不上重男輕女的人,在娘家也都是姑奶奶做派,整治的親爹娘和弟弟服服帖帖,半點便宜都沾不上。由此可見這人的戰鬥力,而這戰鬥力,到了棠州,也半點沒有減弱。
先是和許禾這個小姑子來往更密切了,許老四作為親哥,隨意些自然沒關係,可錢招娣作為嫂子,卻不敢怠慢待小姑子,何況這小姑子還是個有本事的。於是隔三差五的,將自己家的做的一些有特色的小吃食送過去,知道許禾一家穿的衣服都是找繡坊的老師傅定做的,她自認手藝是比不上的,於是就做鞋,自己親手納的厚厚的鞋底子,穿上再柔軟舒適不過,許禾和宋瑜宋瑾都收到了不少。
許禾自然不會覺得親嫂子這麽做事理所當然的,於是也隔三差五的給葫蘆巷子那邊送東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有,因為兩姑嫂的頻繁來往,倒是讓許禾跟葫蘆巷子裏的老街坊們又走動頻繁起來,也算是一樁好事。
小姑子好相處,街坊卻不都是省心的人,錢招娣也不是許禾這種心裏有底氣自足的性格,自小的經曆就讓她養出了一副不願吃虧的性子,但這自來占小便宜的人就不少,葫蘆巷子裏麵更不缺這種人。
而這一次撞在錢招娣手裏的人,還與許禾有一些淵源。
跟在許老三身後,進來就先看了他姑姑一眼,然後很主動的和許家人打招唿,從許老爹開始,一直到宋瑾都沒落下,若非望傑和文芳還小,隻怕這兩個小嬰兒都能感受到這孩子的熱情。
說實在話,這性格著實出乎許禾的意料,沒想到這孩子竟是這麽一副開朗熱情的性子,就是許老娘也沒料到,家裏孩子多,看自己的孫子孫女都看不過來了,張添這種離成婚還好久的小孩子根本就不在許老娘的視線裏。
好在許老爹立得住,對著張添這孩子點頭,“來啦,那就趕緊坐下,就挨著阿嵐和阿巍坐,平日裏你們也玩在一起,都熟悉,如今咱們兩家親上加親,就更別客氣了。”
張添見他姑姑點頭,這才笑容滿麵的挨著許老二家的幼子,十三歲的許嵐一起坐了,旁邊卻是許岱。許家也沒有食不言的規矩,孩子們喝粥講小話,大人是不管的,於是許禾就看到張添小聲的和阿岱講了些什麽,原本麵上有些尷尬的許岱臉色漸漸變得正常起來,兩個小夥子嘀嘀咕咕的,竟是相處的很不錯。
張添這孩子的性格讓整個許家的大人都覺得滿意,尤其是接下來兩天,他跟著許家未成婚的小子丫頭都能相處融洽,還帶著宋瑜宋瑾一起上山摘刺泡兒、酸藤子這些時令的野果子,還摘了不少野韭菜送到許家,說是給添個小菜,禮數非常周到。這孩子跟著他姑姑上山下地的,哪裏有好東西都非常清楚,也不吝嗇和許家的孩子們分享,於是就連許岱和秀娥都很快接受了這個繼母的侄子。
眼瞧著許老三這門婚事算是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開始,許禾與許老四也要迴棠州了,不過這一次迴去的隊伍卻又壯大了不少。
許禾是不知道許老娘如何與張巧芬說的,隻知道等到出發的時候,張添乖巧的和許岱幾個待在一起,加入了許老四的隊伍。除了張添,許老四這次,也將許嶺給帶上了,他媳婦梨花和女兒文芳的身體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養,已經好了,他這個當爹的也要出門奮鬥了。許老四這一次迴去是準備大幹一場的,如今能信得過的,還得是自家人,鋪子可以交給許岱、許峻和張添看著,他自己則是計劃著帶著許嶺、許崇兩個大一點的侄子組建商隊,跑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許家如今發動了村裏人一起搞養殖,自家的壓力反而沒有那麽大了,雖說成本稍微增加了一些,但也輕鬆了不少。許家兄弟幾個都知道許老四想要將家裏的生意做大,都願意支持。不過許老大作為長子,要照看家裏,許老二也有自己的生意,許老三性格比較偏向穩定,這出去闖蕩的事情,還隻有許老四自己能幹也願意幹,他們能做的,就是給許老四搞好後方。
許老娘也不偏心,給許老三娶了媳婦,也擔心許老四和四兒媳夫婦長時間分開不好,這一次就和家裏的兒媳商量了,想要讓許老四的媳婦錢招娣跟著一起去棠州,一個是為了夫妻相聚,再一個也是能更好的照顧幾個在棠州的侄子侄女,雖說有許禾看著,但許禾這個做姑姑的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意要照看,哪裏能讓她再時常分心思照看娘家侄兒。
許家妯娌,包括剛進門的張巧芬都沒什麽意見,家裏的夥計並不算多,許四嫂就算去了棠州,對她們來說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而且也都知道,許老四往後肯定是在棠州比在村裏時間多的,作為幼子媳婦,本就不必守著家裏的公婆。公婆妯娌通情達理,許四嫂錢招娣就開心了,她和丈夫許老四的感情好,往日也知道丈夫是為了賺錢養家,但到底夫妻分離,很有些不可與人說的擔心,想到往後夫妻相聚的時間會更多,人都更精神了,跟著家裏的妯娌保證,“孩子們在棠州,你們就放心,我肯定會好好照看著。”
又安慰許二嫂,“阿禾這性格也不是那等喜歡給人牽線做媒的,阿崇的事情,二嫂你也不要太擔心,等我將棠州的路子趟熟了,肯定給咱們阿崇尋摸一個好姑娘!”
許崇,今年都十九了,再過一年都弱冠了,可至今還未定親,算是村子裏少有的大齡單身少年了。許崇這小子和他幾個哥哥不一樣,很有些自己的想法,說是要找個自己喜歡的,可問他喜歡啥樣的,他又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於是大人也就知道了,傻小子還沒開竅呢,也就是許家孫子多,不缺曾孫輩,這才沒有遭到全家逼婚,如今也就是許二嫂這個當娘的急得不行,許老二這個當爹的覺得男孩子晚些成婚也無事,倒是不怎麽操心。
許二嫂聽了老四家的這麽一說,頓時就心動了,若是能給阿崇找個府城裏的姑娘,那她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許崇是不知道他娘做著讓他娶城裏姑娘的美夢,隻知道,自從四嬸娘跟著四叔來了棠州,他們幾個人的生活簡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飯不用自己做了,衣服也更整齊了,房間也更幹淨了,生活質量上了不止一個層次。
許四嫂錢招娣,看名字就知道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不過她卻沒有養出扶弟魔的性子來,反而被親爹娘給訓出了一副逆反性子,最是瞧不上重男輕女的人,在娘家也都是姑奶奶做派,整治的親爹娘和弟弟服服帖帖,半點便宜都沾不上。由此可見這人的戰鬥力,而這戰鬥力,到了棠州,也半點沒有減弱。
先是和許禾這個小姑子來往更密切了,許老四作為親哥,隨意些自然沒關係,可錢招娣作為嫂子,卻不敢怠慢待小姑子,何況這小姑子還是個有本事的。於是隔三差五的,將自己家的做的一些有特色的小吃食送過去,知道許禾一家穿的衣服都是找繡坊的老師傅定做的,她自認手藝是比不上的,於是就做鞋,自己親手納的厚厚的鞋底子,穿上再柔軟舒適不過,許禾和宋瑜宋瑾都收到了不少。
許禾自然不會覺得親嫂子這麽做事理所當然的,於是也隔三差五的給葫蘆巷子那邊送東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有,因為兩姑嫂的頻繁來往,倒是讓許禾跟葫蘆巷子裏的老街坊們又走動頻繁起來,也算是一樁好事。
小姑子好相處,街坊卻不都是省心的人,錢招娣也不是許禾這種心裏有底氣自足的性格,自小的經曆就讓她養出了一副不願吃虧的性子,但這自來占小便宜的人就不少,葫蘆巷子裏麵更不缺這種人。
而這一次撞在錢招娣手裏的人,還與許禾有一些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