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生產後需要臥床調養,作為丈夫的許嶺這時候自然要守著妻女,所以沒有跟著許老四迴棠州。不過許家不缺人,老大家的幼子許俊,還有老三家的長子許岱,兩個小子如今都十四歲了,這年紀放現在也該承擔點事兒了,許老四這一次就帶著兩個孩子出來了。
“阿嶺那裏,我讓他多陪陪他媳婦,這次就帶著阿峻和阿岱出門了,阿崇也是要成親的年紀了,在鋪子裏領著兩個弟弟也沒什麽不放心的。”在許禾問到鋪子人員安排的時候,許老四跟她解釋。
“那今天鋪子早些關門,做生意不急在這一天,讓阿崇帶著阿峻與阿岱過來,今晚就在我這邊吃晚飯。沒有說人來了都不進親姑姑家門的事兒,四哥你晚些去鋪子和幾個侄子說一下。”無論如何,親侄子來了棠州,做姑姑的好歹一餐飯還是要招待一下的。
許老四這次倒是沒有拒絕,這也規矩,不說吃不吃飯,本也是該上門拜訪親姑姑的,這是禮儀,“行,晚些我就過去,帶著阿崇他們過來,你放心。”
這就行,關心了一下幾個侄子的情況,許禾才問她四哥最近生意如何,“我們家廚娘說偶爾過去東市那邊,見鋪子的生意還不錯。倒是你之前跟著人家貨郎跑,最近有什麽收獲沒有?”
許老四想起自己跟妹子說的那些個閑話,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貨郎這事兒吧,其實和商隊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像李貨郎他們,選貨選的都是村子裏缺的又不能少的東西,賣的最好是針線布頭這些,利潤不大,賺得是辛苦錢。但是要組建商隊,就不能這麽幹,路上吃的用的都要花錢,利潤太少了就不劃算,我最近也在想著呢,咱們出去肯定要帶東西,帶什麽,還真得好好琢磨一下。”
許禾倒是想起了一個人,“四哥,你在葫蘆巷子那邊住著,認不認識陳大郎?家裏是開雜貨鋪子的。”
許老四想了想,還真見過,“我知道,是個瘦高的小夥子,人能幹的很,我往常從他家雜貨鋪子經過,總能看見這小子招唿客人,嘴皮子那叫一個能說。”不知道小妹提起這人是做什麽,許老四還是實話實說,“我和那小子差著輩呢,平常倒沒怎麽說過話,不過阿嶺阿崇和他好像關係還行。”
“我記得幾年前,這小子就自己帶著家裏的弟弟或者他外家的兄弟跑商,也不跑遠了,就南州和棠州來往,賺得也不少。不過近兩年陳大郎娶親成婚了,這門生意倒是做得少了。”許禾覺得以許老四的性格,真要和一個才成年的小子交好,肯定是沒什麽問題的,“四哥可以去找陳大郎聊聊,他成婚的時候,我也是去送禮吃過酒的,我和他娘關係也不錯。這孩子並不藏私,巷子裏不是沒人想跟他一起跑商的,隻不過是吃不了這個苦而已。”
“行,我最近就找機會和他打聽打聽。”許老四這人有個好處,就是不會死要麵子活受罪,有些人拉不下麵子和比自己輩分低的人學習,但許老四不會,隻要有本事,隻要他能學到本事,他就低得下頭。
下午,許老四果然提前關了鋪子門,帶著三個侄子來了許禾這裏,許禾也有許久沒有見到許峻和許岱兩個孩子,一見麵都有些吃驚,“你們這兩孩子,是吃什麽了,都長這麽高了!我記得上次見麵,阿峻也就到我肩膀,阿岱比阿峻還矮些,這迴都和我差不多了。照這麽下去,還有的長,怕是比你們親爹親叔叔都要高。”
許禾心情很好的拉著兩個孩子比劃,要說許家人的基因裏,這身高基因簡直就是許禾的最愛,就是她家宋瑜,比章慧心程知微都小幾歲,但卻和她們差不多高。
許峻和許岱都是十四五歲的小子了,不比前兩年還小,被姑姑拉著有些不好意思,許岱紅著臉迴他姑姑,“自從家裏養了好多雞鴨鵝和兔子之後,就再也不缺肉和蛋這些東西,阿奶讓人天天給我至少煮一個蛋,然後這兩年,不隻是我和阿峻,就是阿巍阿嵐,還有秀麗秀娥她們幾個,都長了不少。”
許峻這傻小子還偷偷跟他姑姑告狀,“我娘,還有嬸嬸她們都因為這事兒生氣了,說是長得太快,衣服都換不來,現在做衣服更費布料了!”
許禾聽了,哈哈大笑,拍了拍這傻小子的肩膀,“那是你娘和嬸嬸們節儉慣了,哪裏就缺那點做衣服的布料了。剛好換季,咱們家也要做新衣服了,這迴姑姑給你們幾個好好做兩身新衣裳,也到了注意漂亮小姑娘的年紀了,該穿的體麵點!”
這話臊得三個都還沒成親的小子臉頓時紅的像猴子屁股,許老四見了就嘲笑,“一個個的,動不動就臉紅,跟個姑娘似的。想當年你四嬸就是自己瞧上了你四叔我,我娶媳婦是半點力氣都沒費,你們也掙點氣,自己哄個姑娘迴家。”說著又對許禾抱怨,“咱家如今也不怕出多少聘禮,就是這一個連一個的都到說親的年紀了,家裏娘和幾個嫂子都愁的不行,這親事是一輩子的大事兒,也不能馬虎,但想找到合適的,也不是那麽容易。”
許禾也覺得這娶進門的媳婦不一定說要多能幹多優秀,但最好在為人處世的能夠相合,三觀一致,那麽家裏的矛盾也就少了很多,不過,“四哥,這娶親要好好選人我是讚同的,不過,當初你天天穿著新衣,頭發梳得光亮,每天天不亮就出門采一束野花放在四嫂家門口,人家四嫂見你心誠才被打動。你這人又慫的不敢主動提親,最後還得四嫂自己主動,這到你嘴裏就成了四嫂主動看上你了?”
許崇帶頭不給麵子的大笑,“四叔,你就忽悠我們幾個吧,姑姑可是知情人!”
許岱和許峻不敢光明正大的嘲笑他們叔叔,都捂著嘴憋笑的不行。許老四瞪了一眼拆台子的妹子,粗聲粗氣的,“哼,你們知道什麽!當年……”
許老四還要解釋,放學的宋瑾就提著書箱跑了進來,本來興衝衝的奔向他娘,見到待客廳裏有人這才刹住腳步,左盼右顧認出了來人,立馬揚起嘴角喊人,“四舅舅,崇表哥,岱表哥,峻表哥!”
幾個做表哥的也紛紛跟他打招唿,許老四對著宋瑾招手,“這是放學迴來了,趕緊的,這書箱子重的很,給舅舅拿著。”
宋瑾當然不會讓舅舅拿,走過去將書箱放在旁邊的案幾上,乖乖的讓他四舅舅摸了摸頭,“四舅舅,岱表哥和峻表哥以後也在棠州常駐嘛?”
許老四可稀罕這個會讀書的外甥了,說話都顯得輕言細語的,“是啊,你嶺表哥當爹了,這迴在家裏照顧女兒呢,我就將你岱表哥和峻表哥帶來了,往後他們跟著你崇表哥一起守著鋪子,你休假了可以去找他們玩。”
宋瑾知道幾個表哥平常都要守著鋪子的,自然不會有事沒事就去打擾,不過這會兒他也不反駁,又和幾位表哥說說笑笑的,也不見生疏。
等到宋瑜過來的時候,廚房那邊也送來了晚飯,今晚多了幾個侄子,餐桌上都變得格外熱鬧起來,許禾自從那次在張丹瓊的溫泉莊子吃了好些沒吃過的菜後,就鼓勵家裏的廚娘積極研發新菜色,所以如今餐桌上的花樣就豐富了很多。也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宋瑜和宋瑾每吃到一份新的菜色,就給他們舅舅和表哥解釋是什麽, 反正一餐飯吃的很和諧。
多了兩個侄子來棠州,對許禾一家的生活也沒什麽影響,除了許禾兌現承諾,給許老四和三個侄子,在換季的時候,一人做了兩身新衣服,然後偶爾會讓家裏的幫工送些吃食點心給他們。更多地時間,還是花費在生意和女學的建造上,因為計劃女學明年開春能招收學生,所以在建造的時候,許禾與陸靜姝兩個管雜事的,直接請了幾套工匠班子,速度就很快了。
十一月下旬,女學裏麵的建築基本落成,許禾與陸靜姝都過去看了,趁著年前,再加把勁,完成收尾工作,再把軟裝什麽的落實,就應該差不多。不過許禾因為要出發去許家參加梨花女兒的百日宴,這事兒暫時還得陸靜姝和陸芷蘭來負責,沈佩瑤最近不教學的空餘時間都在忙著製定女學的課程,還有藏書樓的書籍收集, 她是沒有時間來這裏的。
梨花的女兒名字也定下來了,文芳,為了好養活還取了個小名小草,許禾知道的時候也不知道該說什麽,聽說這小名還是許老爹親自取的,許禾隻能安慰自己,好歹小草的生命力旺盛。
百日宴的時間就定在了十二月初一,許老四提前三天關了鋪子們,掛上了“家中有喜,放假三天”的牌子,許禾帶著宋瑜宋瑾也提前三天跟著一起出發去沙溪村。
現在其實更重視洗三而不是百日,許家給文芳辦的百日也沒請太多的人,都是自家親戚,不過許家本來就人多,沒有辦太大,這席麵也有十桌,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那些繁瑣的禮儀習俗,出月子不久的梨花也不用太勞累。
許禾這次給文芳的禮物也是一樣的,一個刻了長命百歲和文芳名字的銀鎖。給梨花又帶了不少補品,叮囑她好好養身子,可把梨花還有梨花的娘家人感動的不行,都覺得嫁對了人家,沒看到就連外嫁的姑姑都對自家女兒那麽盡心嗎!
這下總算放了心,自從知道女兒生了個女娃,又傷了身子,需要調養幾年才能再生產後,王家的人,尤其是梨花的親娘擔憂的不行。眼看著這許家越過越好了,女兒沒兒子立足,往後這日子還不知道怎麽難過呢,最主要的是上麵有個生了兒子還能幹的大嫂對比著。這迴來了親家這裏一趟,才知道是自己一家人小心眼了,人家許家兒子孫子多,真沒那麽稀罕男娃,對文芳這孩子是真喜歡,對女兒梨花也是。月子坐了兩個多月,天天補身子的湯水藥物吃著,沒人給梨花臉色看。就是作為梨花嫡親的娘家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家能給這麽好的條件來照顧!
王家人想什麽,許禾是不關心的,她和許老四都打算好了,明天就要出發迴棠州,畢竟兩人手裏都有一攤子事情要忙呢。結果晚上,許禾就被許老娘方秋杏拉進了房裏,母女兩講私房話呢。
“阿禾,有個事情吧,我還沒和你哥哥嫂子們說,想先問問你。”許老娘看著有點遲疑,像是不知道怎麽開口,許禾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了半會兒,許老娘才說道:“我想給你三哥再娶一門親,其實說來,你三嫂給你三哥留下了阿岱和秀娥,也算是有後了,就算是不再娶也沒什麽。可阿岱也快到說親的年紀了,往後成親了肯定顧著自己的小家更多,秀娥過些年也是要嫁出去的。你三哥現在也才不到三十五歲的年紀,以前他不願意再娶妻,我也不勉強。可你其他幾個哥哥都有媳婦陪著,隻有他,白日裏和兄弟們一處做事還好,可晚上一個人待著,哪有不孤單的。”
許禾想起了記憶中的那位三嫂,叫何穀苗,是個個子不太高,有點胖墩墩的婦人,脾氣非常好,能幹又厚道,許家人就沒有不喜歡她的,和丈夫許老三的感情也好。對於這種事情,許禾其實也沒有處理過,支持許老三再娶吧,總覺得對不住死去的三嫂,可這想法本身就有問題,就像許老娘說的,許老三才三十五歲不到的年紀,難道往後就真的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給兒子娶親,送女兒出嫁,然後抱著亡妻的牌位度過餘生?那也太殘忍了!
“阿嶺那裏,我讓他多陪陪他媳婦,這次就帶著阿峻和阿岱出門了,阿崇也是要成親的年紀了,在鋪子裏領著兩個弟弟也沒什麽不放心的。”在許禾問到鋪子人員安排的時候,許老四跟她解釋。
“那今天鋪子早些關門,做生意不急在這一天,讓阿崇帶著阿峻與阿岱過來,今晚就在我這邊吃晚飯。沒有說人來了都不進親姑姑家門的事兒,四哥你晚些去鋪子和幾個侄子說一下。”無論如何,親侄子來了棠州,做姑姑的好歹一餐飯還是要招待一下的。
許老四這次倒是沒有拒絕,這也規矩,不說吃不吃飯,本也是該上門拜訪親姑姑的,這是禮儀,“行,晚些我就過去,帶著阿崇他們過來,你放心。”
這就行,關心了一下幾個侄子的情況,許禾才問她四哥最近生意如何,“我們家廚娘說偶爾過去東市那邊,見鋪子的生意還不錯。倒是你之前跟著人家貨郎跑,最近有什麽收獲沒有?”
許老四想起自己跟妹子說的那些個閑話,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貨郎這事兒吧,其實和商隊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像李貨郎他們,選貨選的都是村子裏缺的又不能少的東西,賣的最好是針線布頭這些,利潤不大,賺得是辛苦錢。但是要組建商隊,就不能這麽幹,路上吃的用的都要花錢,利潤太少了就不劃算,我最近也在想著呢,咱們出去肯定要帶東西,帶什麽,還真得好好琢磨一下。”
許禾倒是想起了一個人,“四哥,你在葫蘆巷子那邊住著,認不認識陳大郎?家裏是開雜貨鋪子的。”
許老四想了想,還真見過,“我知道,是個瘦高的小夥子,人能幹的很,我往常從他家雜貨鋪子經過,總能看見這小子招唿客人,嘴皮子那叫一個能說。”不知道小妹提起這人是做什麽,許老四還是實話實說,“我和那小子差著輩呢,平常倒沒怎麽說過話,不過阿嶺阿崇和他好像關係還行。”
“我記得幾年前,這小子就自己帶著家裏的弟弟或者他外家的兄弟跑商,也不跑遠了,就南州和棠州來往,賺得也不少。不過近兩年陳大郎娶親成婚了,這門生意倒是做得少了。”許禾覺得以許老四的性格,真要和一個才成年的小子交好,肯定是沒什麽問題的,“四哥可以去找陳大郎聊聊,他成婚的時候,我也是去送禮吃過酒的,我和他娘關係也不錯。這孩子並不藏私,巷子裏不是沒人想跟他一起跑商的,隻不過是吃不了這個苦而已。”
“行,我最近就找機會和他打聽打聽。”許老四這人有個好處,就是不會死要麵子活受罪,有些人拉不下麵子和比自己輩分低的人學習,但許老四不會,隻要有本事,隻要他能學到本事,他就低得下頭。
下午,許老四果然提前關了鋪子門,帶著三個侄子來了許禾這裏,許禾也有許久沒有見到許峻和許岱兩個孩子,一見麵都有些吃驚,“你們這兩孩子,是吃什麽了,都長這麽高了!我記得上次見麵,阿峻也就到我肩膀,阿岱比阿峻還矮些,這迴都和我差不多了。照這麽下去,還有的長,怕是比你們親爹親叔叔都要高。”
許禾心情很好的拉著兩個孩子比劃,要說許家人的基因裏,這身高基因簡直就是許禾的最愛,就是她家宋瑜,比章慧心程知微都小幾歲,但卻和她們差不多高。
許峻和許岱都是十四五歲的小子了,不比前兩年還小,被姑姑拉著有些不好意思,許岱紅著臉迴他姑姑,“自從家裏養了好多雞鴨鵝和兔子之後,就再也不缺肉和蛋這些東西,阿奶讓人天天給我至少煮一個蛋,然後這兩年,不隻是我和阿峻,就是阿巍阿嵐,還有秀麗秀娥她們幾個,都長了不少。”
許峻這傻小子還偷偷跟他姑姑告狀,“我娘,還有嬸嬸她們都因為這事兒生氣了,說是長得太快,衣服都換不來,現在做衣服更費布料了!”
許禾聽了,哈哈大笑,拍了拍這傻小子的肩膀,“那是你娘和嬸嬸們節儉慣了,哪裏就缺那點做衣服的布料了。剛好換季,咱們家也要做新衣服了,這迴姑姑給你們幾個好好做兩身新衣裳,也到了注意漂亮小姑娘的年紀了,該穿的體麵點!”
這話臊得三個都還沒成親的小子臉頓時紅的像猴子屁股,許老四見了就嘲笑,“一個個的,動不動就臉紅,跟個姑娘似的。想當年你四嬸就是自己瞧上了你四叔我,我娶媳婦是半點力氣都沒費,你們也掙點氣,自己哄個姑娘迴家。”說著又對許禾抱怨,“咱家如今也不怕出多少聘禮,就是這一個連一個的都到說親的年紀了,家裏娘和幾個嫂子都愁的不行,這親事是一輩子的大事兒,也不能馬虎,但想找到合適的,也不是那麽容易。”
許禾也覺得這娶進門的媳婦不一定說要多能幹多優秀,但最好在為人處世的能夠相合,三觀一致,那麽家裏的矛盾也就少了很多,不過,“四哥,這娶親要好好選人我是讚同的,不過,當初你天天穿著新衣,頭發梳得光亮,每天天不亮就出門采一束野花放在四嫂家門口,人家四嫂見你心誠才被打動。你這人又慫的不敢主動提親,最後還得四嫂自己主動,這到你嘴裏就成了四嫂主動看上你了?”
許崇帶頭不給麵子的大笑,“四叔,你就忽悠我們幾個吧,姑姑可是知情人!”
許岱和許峻不敢光明正大的嘲笑他們叔叔,都捂著嘴憋笑的不行。許老四瞪了一眼拆台子的妹子,粗聲粗氣的,“哼,你們知道什麽!當年……”
許老四還要解釋,放學的宋瑾就提著書箱跑了進來,本來興衝衝的奔向他娘,見到待客廳裏有人這才刹住腳步,左盼右顧認出了來人,立馬揚起嘴角喊人,“四舅舅,崇表哥,岱表哥,峻表哥!”
幾個做表哥的也紛紛跟他打招唿,許老四對著宋瑾招手,“這是放學迴來了,趕緊的,這書箱子重的很,給舅舅拿著。”
宋瑾當然不會讓舅舅拿,走過去將書箱放在旁邊的案幾上,乖乖的讓他四舅舅摸了摸頭,“四舅舅,岱表哥和峻表哥以後也在棠州常駐嘛?”
許老四可稀罕這個會讀書的外甥了,說話都顯得輕言細語的,“是啊,你嶺表哥當爹了,這迴在家裏照顧女兒呢,我就將你岱表哥和峻表哥帶來了,往後他們跟著你崇表哥一起守著鋪子,你休假了可以去找他們玩。”
宋瑾知道幾個表哥平常都要守著鋪子的,自然不會有事沒事就去打擾,不過這會兒他也不反駁,又和幾位表哥說說笑笑的,也不見生疏。
等到宋瑜過來的時候,廚房那邊也送來了晚飯,今晚多了幾個侄子,餐桌上都變得格外熱鬧起來,許禾自從那次在張丹瓊的溫泉莊子吃了好些沒吃過的菜後,就鼓勵家裏的廚娘積極研發新菜色,所以如今餐桌上的花樣就豐富了很多。也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宋瑜和宋瑾每吃到一份新的菜色,就給他們舅舅和表哥解釋是什麽, 反正一餐飯吃的很和諧。
多了兩個侄子來棠州,對許禾一家的生活也沒什麽影響,除了許禾兌現承諾,給許老四和三個侄子,在換季的時候,一人做了兩身新衣服,然後偶爾會讓家裏的幫工送些吃食點心給他們。更多地時間,還是花費在生意和女學的建造上,因為計劃女學明年開春能招收學生,所以在建造的時候,許禾與陸靜姝兩個管雜事的,直接請了幾套工匠班子,速度就很快了。
十一月下旬,女學裏麵的建築基本落成,許禾與陸靜姝都過去看了,趁著年前,再加把勁,完成收尾工作,再把軟裝什麽的落實,就應該差不多。不過許禾因為要出發去許家參加梨花女兒的百日宴,這事兒暫時還得陸靜姝和陸芷蘭來負責,沈佩瑤最近不教學的空餘時間都在忙著製定女學的課程,還有藏書樓的書籍收集, 她是沒有時間來這裏的。
梨花的女兒名字也定下來了,文芳,為了好養活還取了個小名小草,許禾知道的時候也不知道該說什麽,聽說這小名還是許老爹親自取的,許禾隻能安慰自己,好歹小草的生命力旺盛。
百日宴的時間就定在了十二月初一,許老四提前三天關了鋪子們,掛上了“家中有喜,放假三天”的牌子,許禾帶著宋瑜宋瑾也提前三天跟著一起出發去沙溪村。
現在其實更重視洗三而不是百日,許家給文芳辦的百日也沒請太多的人,都是自家親戚,不過許家本來就人多,沒有辦太大,這席麵也有十桌,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那些繁瑣的禮儀習俗,出月子不久的梨花也不用太勞累。
許禾這次給文芳的禮物也是一樣的,一個刻了長命百歲和文芳名字的銀鎖。給梨花又帶了不少補品,叮囑她好好養身子,可把梨花還有梨花的娘家人感動的不行,都覺得嫁對了人家,沒看到就連外嫁的姑姑都對自家女兒那麽盡心嗎!
這下總算放了心,自從知道女兒生了個女娃,又傷了身子,需要調養幾年才能再生產後,王家的人,尤其是梨花的親娘擔憂的不行。眼看著這許家越過越好了,女兒沒兒子立足,往後這日子還不知道怎麽難過呢,最主要的是上麵有個生了兒子還能幹的大嫂對比著。這迴來了親家這裏一趟,才知道是自己一家人小心眼了,人家許家兒子孫子多,真沒那麽稀罕男娃,對文芳這孩子是真喜歡,對女兒梨花也是。月子坐了兩個多月,天天補身子的湯水藥物吃著,沒人給梨花臉色看。就是作為梨花嫡親的娘家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家能給這麽好的條件來照顧!
王家人想什麽,許禾是不關心的,她和許老四都打算好了,明天就要出發迴棠州,畢竟兩人手裏都有一攤子事情要忙呢。結果晚上,許禾就被許老娘方秋杏拉進了房裏,母女兩講私房話呢。
“阿禾,有個事情吧,我還沒和你哥哥嫂子們說,想先問問你。”許老娘看著有點遲疑,像是不知道怎麽開口,許禾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了半會兒,許老娘才說道:“我想給你三哥再娶一門親,其實說來,你三嫂給你三哥留下了阿岱和秀娥,也算是有後了,就算是不再娶也沒什麽。可阿岱也快到說親的年紀了,往後成親了肯定顧著自己的小家更多,秀娥過些年也是要嫁出去的。你三哥現在也才不到三十五歲的年紀,以前他不願意再娶妻,我也不勉強。可你其他幾個哥哥都有媳婦陪著,隻有他,白日裏和兄弟們一處做事還好,可晚上一個人待著,哪有不孤單的。”
許禾想起了記憶中的那位三嫂,叫何穀苗,是個個子不太高,有點胖墩墩的婦人,脾氣非常好,能幹又厚道,許家人就沒有不喜歡她的,和丈夫許老三的感情也好。對於這種事情,許禾其實也沒有處理過,支持許老三再娶吧,總覺得對不住死去的三嫂,可這想法本身就有問題,就像許老娘說的,許老三才三十五歲不到的年紀,難道往後就真的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給兒子娶親,送女兒出嫁,然後抱著亡妻的牌位度過餘生?那也太殘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