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著辦理女學的事情之前,家裏的學塾還是要繼續的,而苗大太太那邊,許禾也親自去迴了消息。
“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不過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做成的,我家裏的學塾在此之前還是繼續開著。嫣然附學的事情,沈夫子已經答應了,大奶奶這兩天若是空閑,隨時可以帶著嫣然過去。”
“我今日給沈夫子準備束修,明日一早就帶著我家嫣然過去。”苗大奶奶見事情辦成,心裏高興,又想到許禾說的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的事情,不由得打聽,“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這可真是件大好事,女學的選址可有確定?若有我能夠幫忙的地方,許娘子盡管來說。”
這說不定還真有人家能幫忙的地方,許禾沒有推辭,“那就先提前謝過大奶奶了,若真有您能幫上忙的地方,我肯定來找您。”
苗嫣然入學這一天,許禾就在家待著,沒有出門去。畢竟別人來家中附學,主人家不在家多少有些失禮。
不過那天之後,許禾就忙起來了,溫泉莊子那邊,程山長帶著書院幾個先生常去遊玩,也是觀察,畢竟改建這種事,還是要看看實際情況才能做決定的。雖然有張丹瓊和苗二郎負責,但作為拿幹股的經營人之一,許禾也不可能完全撒手,偶爾也要跟著這幾個人一起聽聽程山長的想法,順便提出自己的意見。程山長雖說是個讀書人,還是一個書院的山長,但並非那種聽不進女人話的大男子,對於許禾跟張丹瓊的想法,隻要合適的,都會虛心采納,所以這種會麵倒不會覺得難熬。
除了溫泉莊子的改建,剩下的時間,許禾就在尋找適合辦理女學的地點,為此還發動了不少人脈。畢竟,女學的地址,不能馬虎,就算不比普通書院大,那也不能太小,普通書院該有的東西,女學都得有。
想要找現成的地方,還真沒有,畢竟書院這種建築,不像是住宅鋪麵,隻要找就能找到合適,所以許禾的重點還是在找適合建書院的地點,地方不能太小,交通要方便,環境要清幽。
《禮記》有雲:“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如今的書院選址,尤其是私學,多為依山傍水修建而成,或者直接擇勝而處,也就說緊挨著風景名勝之地,講究一個人文與自然的結合,更有益於陶冶情操。像是棠州最大的青衿書院,就在西郊,離棠州最大的佛寺甘泉寺很近,依山傍水修建,四季風景如畫,非常適合如今一心科舉的學子們,沉下心來研究聖人學說。
青衿書院開辦了這麽多年,書院周圍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已然有了帶著書香特色的繁華,所以,許禾其實很想將女學也選在這一片,也能借一借青衿書院的便利。不過這事兒並不容易,都知道讀書人的錢好賺,青衿書院周圍的空地早就被有眼光的商人包攬了,商鋪也一片一片的,平日裏買都買不到,更不用說用於建造女學要用很大一片土地。
許禾隻能往更遠一點的地方尋找,找了半個月,才算是找到了一個比較中意的地點。其實離甘泉寺和青衿書院有一段距離了,在棠州城外西北方向,這個地方雖說遠了點,但也有它的好處。一是離青衿書院那裏有距離,但沒那麽遠,平日去那一片的商鋪逛逛其實也是可以的。第二就是這地方三麵環山,一麵有河流流經,中間地帶地勢平坦,建房子也不費力氣,地方也足夠大。還有一個就是,這地方其實離陸家的百花園很近了,陸家的百花園算是棠州最有名的一處遊玩之地了,放前世肯定就是網紅打卡聖地,周邊依靠百花園也形成了小集市,對於日常生活來說也比較方便。
找到了心儀的地方,許禾沒有拖延,立馬就和沈佩瑤與陸芷蘭說了,將為什麽選這片地方的原因也告知了,從地點上來說, 兩人都挺滿意的,隻不過陸芷蘭有些擔憂,“我記得陸家在那一片買了一大片土地,不知道這幾座山頭是不是已經有主了。”思索了一會兒,陸芷蘭拍桌決定,“這個事情還需要和衙門那邊問一問,我家大郎最近在家,就讓他幫忙跑一趟,他一個舉人,好歹在衙門行走更方便點。”
沈佩瑤知道,這座書院將來主事的是自己,許禾與陸芷蘭都是在幫她,於是舉起茶杯,“別的不多說,我以茶代酒,先謝謝你們兩了!”
“別整那些虛的,等到書院建成時,將你家裏珍藏的好酒,給我和阿禾搬一馬車過來。”陸芷蘭立馬打蛇棍上,提出自己的要求。
許禾就不一樣,“哎,我和陸姐姐可不一樣,沒那麽愛喝酒,倒是沈姐姐家收藏的茶葉,往後可不能少了我的!”
知道兩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她,不用在意這些,但沈佩瑤還是很開心,大笑著保證:“放心,往後你倆要的好酒好茶葉,我包了!”
陸芷蘭的長子程淵,十八歲就考上了舉人,之後一直在外遊學,如今遊學迴家,跟著他爹程山長繼續讀書,準備兩年後的進士考。如今二十一歲的年紀,本該早就成親娶妻的,但程山長對於長子的學業要求嚴格,雖然給訂了一門親事,婚期卻定在了兩年後,若是程淵考上進士,那就是雙喜臨門,至於考不上進士怎麽辦?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程淵還年輕,考不上也不算什麽,親事肯定是要如約的,畢竟人家姑娘不能一直等著。
就是這麽一個穩重的學霸,如今被他娘支使著,跑進跑出的,也是沒了脾氣,跑了兩趟,總算是把事情給了解清楚了。
“那幾座山頭確實是有主的,如今在陸家老大手裏,陸老爺子這幾年身體不好,陸家幾乎是半分家的狀態,這山頭也是陸老爺子分給長子的。”陸芷蘭將自己兒子打聽來的消息,告訴了許禾與沈佩瑤,“咱們和陸家沒什麽交集,隻怕還要找個中人,先去問問,就怕陸家不缺錢,寧願屯著不用也不外售。”
“是那個百花園的陸家?”許禾立即就想到了一個人,“苗大奶奶就是陸家二房的女兒,倒是看能不能拜托她去問問她大伯,是否願意將那一片地方出售,哪怕在價格上稍微增加一些也不要緊。”
許禾與沈佩瑤剛讓苗家的嫣然小姑娘附學,不過是讓幫著問一聲,也不占便宜,按照市場價買,陸靜姝自然不推遲,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迴了娘家一趟。她爺爺陸老爺子如今雖然還是家主,但生意上的事情現在基本都是她大伯做主了,她大伯是個大忙人,所以陸靜姝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見到,隻能先和自己的爹娘說這件事,“我想著,開辦女學怎麽說也是一件好事,大伯那幾座山頭也不曾管過,白白放在那裏,還不如拿出來做些實事。就算風景不錯,難道大伯還缺一個好風景的莊子不成?”
陸靜姝她爹知道女兒的意思,也沒有拒絕,“你大伯最近和江南那邊的大商戶搭上了關係,合作了一樁大生意,賺得應該不少,如今心情正好著,幾座小山頭,想來也不會放在眼裏。你說的這事兒,你爹我記住了,你先迴去吧,我和你大伯好好說說,有消息了就給你送去。”
雖然自家爹不比大伯來得雷厲風行,但做事實在,陸靜姝沒有什麽不放心的。事實果然也如此,過了三天,她爹就送來了那幾座山頭的地契,還讓人帶話,“你大伯將這幾座山頭送給你了,讓你自己做主。”
白得幾座山頭的陸靜姝自然高興,心裏也有了別的念頭,見到許禾後,將裝著地契的盒子遞過去,試探著說道:“我大伯直接將這幾座山頭送給了我,我思前想後,覺得開辦女學這件事,對於咱們女人來說,確實是件大好事,我也想為這件事出一份力。這山頭實際上也不值幾個錢,我想直接將它送給女學,將來地契也改成女學的專屬地契,屬於女學的產業。”怕許禾覺得自己趁機占便宜,陸靜姝又解釋,“並非我趁火打劫,是真心希望自己能為棠州第一所女學的落成,出一份力氣的。”
許禾並沒有誤會,別說現在女學還沒影呢,女人無法出仕的時代,一座女學書院的影響是有限的。就連收入其實也不一定能比得過普通商戶,想要實現書院的盈利,肯定不能靠束修,爭權奪利什麽的犯不著。唯一能圖的,可能就是名,而用好名聲換實實在在的利益,許禾是不會拒絕的。甚至就算陸靜姝別有用心也無所謂,陸家在棠州可不是一般的地頭蛇,有了陸家的背景,往後書院很多事情都能更好處理。
而且她們三人最初想要開辦女學的原因很單純,在不缺錢的情況下,就是為了給所有想要讀書卻沒有機會的女孩子一個可以進學的地方,在不改變這個初衷的情況,接受外來的讚助當然是可以的,“大奶奶怎會如此想,我們歡迎所有想要為女學盡一份力的人。”
就像許禾想的那樣,陸家雖是商戶,但大商戶的底蘊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確定了女學的地點,又有許禾和陸靜姝大手筆的投資,女學書院的建造便飛快組織起來了。書院的設計參考了如今大部分書院的樣式,陸家這樣的商戶,是有自己的專屬工匠的,有陸靜姝的幫助,書院的圖紙很快就出來了。
以講堂為中心,前麵是禮殿,祭奠先賢的地方,後麵是藏書樓,左右是齋舍和倉廩以及其他附屬建築。規劃雖然沒有什麽新意,但工匠也是老手藝了,非常注重與周圍環境的融入一體,那幾座山頭鬱鬱蔥蔥,本就是一處觀景的好所在,工匠在保留了原有景色的情況下,增加了不少亭台樓榭,用於觀景。光從圖紙上來看,就知道不是小工程。
圖紙確定後,許禾的日程又變了,除了自己生意上的事情,每天還得分出好些時間來處理女學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錢財的支出與建築物料的采購等等,偶爾還要參與一下張丹瓊那邊的溫泉莊子上的生意,清閑的日子是徹底一去不複返了。忙碌的生活倒是讓許禾有一種又迴到前世職場打拚的狀態,一時間還挺新鮮的。
雖說事業要忙,但日子也要過,今年的中秋因為忙著這一攤子事情,許禾沒有去許家,節禮倒是給許老四帶了迴去。許老四的鋪子關了幾天的們,特地迴家過了中秋,他倒是來往家裏和棠州頻繁,但許嶺和許崇兩個小子卻很少能迴去。尤其是許嶺,都是成了家的人了,他媳婦梨花也馬上要生了,可不得讓人迴去一趟,也好夫妻團聚,陪著要生產的妻子。就是許崇,半大的小子,帶了出來,就算是在親叔叔身邊,老二和二嫂也不可能不想兒子啊。
許老四迴家一趟也沒有多待,二十三那天就迴了棠州,給許禾送來了一小籃子紅雞蛋,說起來也是無奈,“梨花生了,生了個女孩兒,咱們家曾孫輩第一個女孩兒,本來是件大喜事,哪知道梨花難產了。雖說最後母子平安,但梨花傷了身子,得好好養養,如今躺在床上都不能動彈。好在孩子是足月生的,大夫說孩子身體很好。不過洗三就先不辦了,梨花這也不是能應付親戚的樣子,家裏讓她多坐兩個月子,到時候好了,就給孩子辦百日宴。洗三不辦了,娘說好歹沾沾孩子她姑的福氣,硬是讓我帶來了這一籃子紅雞蛋,你看著分了吃了,我嚐了,沒放壞。”
許禾一聽,哪裏還能管什麽紅雞蛋,忙問:“梨花人真的沒事?我讓人送去的藥沒作用嗎?”那周老大夫可說了,這是他家的祖傳藥方,專門給難產孕婦使用的,救了無數遇上生子鬼門關的婦人。
“那倒沒有,”說起這個,就連許老四這個大男人都慶幸不已,實在是那天晚上真的有些兇險,“多虧了你送去的藥,幫梨花接生的穩婆和請來的大夫都說了,正是你送去的藥起了作用,梨花最後才能堅持下來,不然……”
許老四沒有繼續說的話,許禾也知道,心裏總算總了一口氣,“隻要人沒事就是好事,養身子怕什麽,如今家裏的條件,也不缺給梨花調養的那點,”說著,許禾站了起來,往外喊金管家,“老金,趕緊的,去杏春堂找周大夫,問問他,難產的婦人要如何調養,那醫館的補藥補品,隻要老大夫說有用的,都給我買迴來。”
許老四見妹子這般誇張的樣子,忙伸手阻止,“得了,安陽縣再不濟,調養身子的東西還是不缺的,你消停點吧。”
許禾對著許老四一個白眼,“你一個男人知道什麽,這婦人生產大為不易,生產後的調養更是不能馬虎,好多病灶都是這時候留下的。周老大夫的醫術在棠州都是有名的,我送去的藥也正是老大夫自己親手做的,醫術這東西,好大夫和一般的大夫比起來,那差的可就多了。”說著有自言自語嘀咕起來,“哎,老大夫年紀大了,不能奔波,不然請他去給梨花看看才好。”
看著領了吩咐就下去的金管家,許老四服氣了,也不敢多說什麽,也是娶媳婦這麽多年的人了,這點眼力見兒還是有的。
“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不過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做成的,我家裏的學塾在此之前還是繼續開著。嫣然附學的事情,沈夫子已經答應了,大奶奶這兩天若是空閑,隨時可以帶著嫣然過去。”
“我今日給沈夫子準備束修,明日一早就帶著我家嫣然過去。”苗大奶奶見事情辦成,心裏高興,又想到許禾說的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的事情,不由得打聽,“沈夫子有意開辦女學?這可真是件大好事,女學的選址可有確定?若有我能夠幫忙的地方,許娘子盡管來說。”
這說不定還真有人家能幫忙的地方,許禾沒有推辭,“那就先提前謝過大奶奶了,若真有您能幫上忙的地方,我肯定來找您。”
苗嫣然入學這一天,許禾就在家待著,沒有出門去。畢竟別人來家中附學,主人家不在家多少有些失禮。
不過那天之後,許禾就忙起來了,溫泉莊子那邊,程山長帶著書院幾個先生常去遊玩,也是觀察,畢竟改建這種事,還是要看看實際情況才能做決定的。雖然有張丹瓊和苗二郎負責,但作為拿幹股的經營人之一,許禾也不可能完全撒手,偶爾也要跟著這幾個人一起聽聽程山長的想法,順便提出自己的意見。程山長雖說是個讀書人,還是一個書院的山長,但並非那種聽不進女人話的大男子,對於許禾跟張丹瓊的想法,隻要合適的,都會虛心采納,所以這種會麵倒不會覺得難熬。
除了溫泉莊子的改建,剩下的時間,許禾就在尋找適合辦理女學的地點,為此還發動了不少人脈。畢竟,女學的地址,不能馬虎,就算不比普通書院大,那也不能太小,普通書院該有的東西,女學都得有。
想要找現成的地方,還真沒有,畢竟書院這種建築,不像是住宅鋪麵,隻要找就能找到合適,所以許禾的重點還是在找適合建書院的地點,地方不能太小,交通要方便,環境要清幽。
《禮記》有雲:“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如今的書院選址,尤其是私學,多為依山傍水修建而成,或者直接擇勝而處,也就說緊挨著風景名勝之地,講究一個人文與自然的結合,更有益於陶冶情操。像是棠州最大的青衿書院,就在西郊,離棠州最大的佛寺甘泉寺很近,依山傍水修建,四季風景如畫,非常適合如今一心科舉的學子們,沉下心來研究聖人學說。
青衿書院開辦了這麽多年,書院周圍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已然有了帶著書香特色的繁華,所以,許禾其實很想將女學也選在這一片,也能借一借青衿書院的便利。不過這事兒並不容易,都知道讀書人的錢好賺,青衿書院周圍的空地早就被有眼光的商人包攬了,商鋪也一片一片的,平日裏買都買不到,更不用說用於建造女學要用很大一片土地。
許禾隻能往更遠一點的地方尋找,找了半個月,才算是找到了一個比較中意的地點。其實離甘泉寺和青衿書院有一段距離了,在棠州城外西北方向,這個地方雖說遠了點,但也有它的好處。一是離青衿書院那裏有距離,但沒那麽遠,平日去那一片的商鋪逛逛其實也是可以的。第二就是這地方三麵環山,一麵有河流流經,中間地帶地勢平坦,建房子也不費力氣,地方也足夠大。還有一個就是,這地方其實離陸家的百花園很近了,陸家的百花園算是棠州最有名的一處遊玩之地了,放前世肯定就是網紅打卡聖地,周邊依靠百花園也形成了小集市,對於日常生活來說也比較方便。
找到了心儀的地方,許禾沒有拖延,立馬就和沈佩瑤與陸芷蘭說了,將為什麽選這片地方的原因也告知了,從地點上來說, 兩人都挺滿意的,隻不過陸芷蘭有些擔憂,“我記得陸家在那一片買了一大片土地,不知道這幾座山頭是不是已經有主了。”思索了一會兒,陸芷蘭拍桌決定,“這個事情還需要和衙門那邊問一問,我家大郎最近在家,就讓他幫忙跑一趟,他一個舉人,好歹在衙門行走更方便點。”
沈佩瑤知道,這座書院將來主事的是自己,許禾與陸芷蘭都是在幫她,於是舉起茶杯,“別的不多說,我以茶代酒,先謝謝你們兩了!”
“別整那些虛的,等到書院建成時,將你家裏珍藏的好酒,給我和阿禾搬一馬車過來。”陸芷蘭立馬打蛇棍上,提出自己的要求。
許禾就不一樣,“哎,我和陸姐姐可不一樣,沒那麽愛喝酒,倒是沈姐姐家收藏的茶葉,往後可不能少了我的!”
知道兩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她,不用在意這些,但沈佩瑤還是很開心,大笑著保證:“放心,往後你倆要的好酒好茶葉,我包了!”
陸芷蘭的長子程淵,十八歲就考上了舉人,之後一直在外遊學,如今遊學迴家,跟著他爹程山長繼續讀書,準備兩年後的進士考。如今二十一歲的年紀,本該早就成親娶妻的,但程山長對於長子的學業要求嚴格,雖然給訂了一門親事,婚期卻定在了兩年後,若是程淵考上進士,那就是雙喜臨門,至於考不上進士怎麽辦?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程淵還年輕,考不上也不算什麽,親事肯定是要如約的,畢竟人家姑娘不能一直等著。
就是這麽一個穩重的學霸,如今被他娘支使著,跑進跑出的,也是沒了脾氣,跑了兩趟,總算是把事情給了解清楚了。
“那幾座山頭確實是有主的,如今在陸家老大手裏,陸老爺子這幾年身體不好,陸家幾乎是半分家的狀態,這山頭也是陸老爺子分給長子的。”陸芷蘭將自己兒子打聽來的消息,告訴了許禾與沈佩瑤,“咱們和陸家沒什麽交集,隻怕還要找個中人,先去問問,就怕陸家不缺錢,寧願屯著不用也不外售。”
“是那個百花園的陸家?”許禾立即就想到了一個人,“苗大奶奶就是陸家二房的女兒,倒是看能不能拜托她去問問她大伯,是否願意將那一片地方出售,哪怕在價格上稍微增加一些也不要緊。”
許禾與沈佩瑤剛讓苗家的嫣然小姑娘附學,不過是讓幫著問一聲,也不占便宜,按照市場價買,陸靜姝自然不推遲,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迴了娘家一趟。她爺爺陸老爺子如今雖然還是家主,但生意上的事情現在基本都是她大伯做主了,她大伯是個大忙人,所以陸靜姝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見到,隻能先和自己的爹娘說這件事,“我想著,開辦女學怎麽說也是一件好事,大伯那幾座山頭也不曾管過,白白放在那裏,還不如拿出來做些實事。就算風景不錯,難道大伯還缺一個好風景的莊子不成?”
陸靜姝她爹知道女兒的意思,也沒有拒絕,“你大伯最近和江南那邊的大商戶搭上了關係,合作了一樁大生意,賺得應該不少,如今心情正好著,幾座小山頭,想來也不會放在眼裏。你說的這事兒,你爹我記住了,你先迴去吧,我和你大伯好好說說,有消息了就給你送去。”
雖然自家爹不比大伯來得雷厲風行,但做事實在,陸靜姝沒有什麽不放心的。事實果然也如此,過了三天,她爹就送來了那幾座山頭的地契,還讓人帶話,“你大伯將這幾座山頭送給你了,讓你自己做主。”
白得幾座山頭的陸靜姝自然高興,心裏也有了別的念頭,見到許禾後,將裝著地契的盒子遞過去,試探著說道:“我大伯直接將這幾座山頭送給了我,我思前想後,覺得開辦女學這件事,對於咱們女人來說,確實是件大好事,我也想為這件事出一份力。這山頭實際上也不值幾個錢,我想直接將它送給女學,將來地契也改成女學的專屬地契,屬於女學的產業。”怕許禾覺得自己趁機占便宜,陸靜姝又解釋,“並非我趁火打劫,是真心希望自己能為棠州第一所女學的落成,出一份力氣的。”
許禾並沒有誤會,別說現在女學還沒影呢,女人無法出仕的時代,一座女學書院的影響是有限的。就連收入其實也不一定能比得過普通商戶,想要實現書院的盈利,肯定不能靠束修,爭權奪利什麽的犯不著。唯一能圖的,可能就是名,而用好名聲換實實在在的利益,許禾是不會拒絕的。甚至就算陸靜姝別有用心也無所謂,陸家在棠州可不是一般的地頭蛇,有了陸家的背景,往後書院很多事情都能更好處理。
而且她們三人最初想要開辦女學的原因很單純,在不缺錢的情況下,就是為了給所有想要讀書卻沒有機會的女孩子一個可以進學的地方,在不改變這個初衷的情況,接受外來的讚助當然是可以的,“大奶奶怎會如此想,我們歡迎所有想要為女學盡一份力的人。”
就像許禾想的那樣,陸家雖是商戶,但大商戶的底蘊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確定了女學的地點,又有許禾和陸靜姝大手筆的投資,女學書院的建造便飛快組織起來了。書院的設計參考了如今大部分書院的樣式,陸家這樣的商戶,是有自己的專屬工匠的,有陸靜姝的幫助,書院的圖紙很快就出來了。
以講堂為中心,前麵是禮殿,祭奠先賢的地方,後麵是藏書樓,左右是齋舍和倉廩以及其他附屬建築。規劃雖然沒有什麽新意,但工匠也是老手藝了,非常注重與周圍環境的融入一體,那幾座山頭鬱鬱蔥蔥,本就是一處觀景的好所在,工匠在保留了原有景色的情況下,增加了不少亭台樓榭,用於觀景。光從圖紙上來看,就知道不是小工程。
圖紙確定後,許禾的日程又變了,除了自己生意上的事情,每天還得分出好些時間來處理女學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錢財的支出與建築物料的采購等等,偶爾還要參與一下張丹瓊那邊的溫泉莊子上的生意,清閑的日子是徹底一去不複返了。忙碌的生活倒是讓許禾有一種又迴到前世職場打拚的狀態,一時間還挺新鮮的。
雖說事業要忙,但日子也要過,今年的中秋因為忙著這一攤子事情,許禾沒有去許家,節禮倒是給許老四帶了迴去。許老四的鋪子關了幾天的們,特地迴家過了中秋,他倒是來往家裏和棠州頻繁,但許嶺和許崇兩個小子卻很少能迴去。尤其是許嶺,都是成了家的人了,他媳婦梨花也馬上要生了,可不得讓人迴去一趟,也好夫妻團聚,陪著要生產的妻子。就是許崇,半大的小子,帶了出來,就算是在親叔叔身邊,老二和二嫂也不可能不想兒子啊。
許老四迴家一趟也沒有多待,二十三那天就迴了棠州,給許禾送來了一小籃子紅雞蛋,說起來也是無奈,“梨花生了,生了個女孩兒,咱們家曾孫輩第一個女孩兒,本來是件大喜事,哪知道梨花難產了。雖說最後母子平安,但梨花傷了身子,得好好養養,如今躺在床上都不能動彈。好在孩子是足月生的,大夫說孩子身體很好。不過洗三就先不辦了,梨花這也不是能應付親戚的樣子,家裏讓她多坐兩個月子,到時候好了,就給孩子辦百日宴。洗三不辦了,娘說好歹沾沾孩子她姑的福氣,硬是讓我帶來了這一籃子紅雞蛋,你看著分了吃了,我嚐了,沒放壞。”
許禾一聽,哪裏還能管什麽紅雞蛋,忙問:“梨花人真的沒事?我讓人送去的藥沒作用嗎?”那周老大夫可說了,這是他家的祖傳藥方,專門給難產孕婦使用的,救了無數遇上生子鬼門關的婦人。
“那倒沒有,”說起這個,就連許老四這個大男人都慶幸不已,實在是那天晚上真的有些兇險,“多虧了你送去的藥,幫梨花接生的穩婆和請來的大夫都說了,正是你送去的藥起了作用,梨花最後才能堅持下來,不然……”
許老四沒有繼續說的話,許禾也知道,心裏總算總了一口氣,“隻要人沒事就是好事,養身子怕什麽,如今家裏的條件,也不缺給梨花調養的那點,”說著,許禾站了起來,往外喊金管家,“老金,趕緊的,去杏春堂找周大夫,問問他,難產的婦人要如何調養,那醫館的補藥補品,隻要老大夫說有用的,都給我買迴來。”
許老四見妹子這般誇張的樣子,忙伸手阻止,“得了,安陽縣再不濟,調養身子的東西還是不缺的,你消停點吧。”
許禾對著許老四一個白眼,“你一個男人知道什麽,這婦人生產大為不易,生產後的調養更是不能馬虎,好多病灶都是這時候留下的。周老大夫的醫術在棠州都是有名的,我送去的藥也正是老大夫自己親手做的,醫術這東西,好大夫和一般的大夫比起來,那差的可就多了。”說著有自言自語嘀咕起來,“哎,老大夫年紀大了,不能奔波,不然請他去給梨花看看才好。”
看著領了吩咐就下去的金管家,許老四服氣了,也不敢多說什麽,也是娶媳婦這麽多年的人了,這點眼力見兒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