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許禾不惜工錢,冬至之前,新的工坊和加建的圍牆都已經落成了。


    三排青磚黛瓦建成的工坊,排與排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看起來頗為壯觀。每一排負責的事情都不一樣,許禾的規劃裏,原來桃莊裏麵的老工坊,將會改為幾個核心技術的製作之處,包括蜂蠟的製作,植物精油的提取等等,工人也全部用桃莊內部的莊戶。而新的工坊,第一排主要是原料的倉儲、處理和簡單加工,第二排是流水線分組的製作工坊,第三排則是包裝和貨物倉儲。在三排工坊的一側,靠近中間位置建了二層的樓房,一樓是廚房和食堂,二樓是用來給不方便迴家的工人居住的大通鋪。公廁建在了離工坊比較遠,挨著種植用地的地方,一個是為了保持工坊的衛生,另一個也方便堆肥。


    新工坊目前看來基本能夠滿足工人的日常所需,在年前,工坊裏的工具也慢慢製備齊全,一切隻待東風了。


    招工的事情近在眼前,許禾將這件事托付給了牙行,除了李牙人之外,另外又找了兩位其他也是居中做鄉下生意的牙人。對於工人,許禾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品行上不能有大問題,有偷竊嚼舌的,絕對不能要,勤勞樸實愛幹淨是肯定的。其次,就是目前隻招女工,年齡上也有限製,十五歲以上是她的底線,童工這個事情真的看良心,為了防止有那不做人的長輩逼孩子出來賺錢,許禾也隻能狠下心來。


    在一線工人還沒有找好的時候,工坊的幾個管事倒是確定了下來。葛大根推薦的劉小滿,是個很聰明,也很得把握機會的女孩子。自從鋪子那次招工後,她雖然沒有去鋪子裏當夥計,但卻看明白了,不想幹苦力活兒,還得讀書識字。


    劉大力一個莊仆,本身認字都是跟著葛大根學的,還學的磕磕絆絆,也就是莊子裏的事情都有舊例可循,他管理的難度也不大,這麽一個人,就是想要送女兒讀書也沒地方去。可劉小滿一個女孩子,卻舍得臉皮,整個桃莊,識字的就葛家那一家子,劉小滿每天除了做工,就跑去葛家,她長得秀秀氣氣的,臉上帶笑,嘴巴又乖巧,葛家人也不好意思趕她,就這麽著的學了大半年,常用的那些個字基本都認全不說,算盤也學著打了起來。字寫得不漂亮,但能寫能算,就讓她在一眾女工中脫穎而出了。


    麵對這樣有上進心的女孩子,許禾當然願意給她機會,新工坊還沒落成,劉小滿就在許禾的管事人選名單裏了,這次工坊招工,劉小滿就被許禾安排和幾位牙人一起選人。


    新的工坊想要開工,卻沒有那麽容易,招人和女工培訓是一方麵,另一方麵,許禾也要將整個工坊的人員與組織架構提前安排好,新工坊的管理製度可以按照老工坊那邊施行的微調即可,但架構的改動很大,一部分可以參考前世的工廠模式,但也不能脫離現在的環境情況。


    事實上,落筆簡單,真是落實卻是困難重重,最重要的,許禾發現,她很缺人才!甚至不說才能出眾的人,隻說手底下想找出幾個讀書識字的人,都不容易。


    葛大根家的孩子倒是認得字,但機靈的早就被挑出來做了老工坊那邊的小管事,剩下的不是太小,就是能力不出挑。許禾坐在書房的桌案前,一邊埋頭思考,一邊想著,看來桃莊的掃盲教育也要安排上才行。


    隻是掃盲教育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看到成效的,外聘勢在必行,哪怕信任度不夠也沒關係,這東西是可以培養的,前期她就多注意一下。


    看著桌上已經成型的工坊架構腦圖,許禾換了朱砂筆,在‘財務’和‘人事’上畫了圈,賬房先生和工坊管家得先安排上,桃莊的那些人,除了葛大根,其他的目前隻能做生產上的工作,與人打交道,還是與錢打交道,都不太行。如今的葛大根倒是曆練出來了,但他管業務銷售正忙著呢。


    如今想要招聘人才還真不簡單,沒有招聘軟件,大戶人家有自己的世仆,許禾這樣半路起家的,想要找到合適人,隻能看看人脈圈有沒有內推,再就是去找牙行,讓牙行找人。


    看了看外間的日頭,估摸著也要到午飯時間了,最近許禾忙著新工坊的事情,就找了鍾點工,將家務活給包出去了,幫工是個姓方的中年婦人,許禾叫她方嫂子。方嫂子家務活做的怎樣不說,廚藝絕對沒話說,反正比許禾做的好多了,她以前是專門給人做宴席的女廚,不過是許禾這邊錢給的大方,又穩定,這才簽了契書,來做長期鍾點工的。


    許禾剛將筆落下,書房的門就被敲響了,不等許禾說話,外麵傳來方嫂子的聲音:“許娘子,朱牙人來了,說是上迴您讓打聽的房子有了消息,我讓他在堂屋等您。”


    方嫂子一說,許禾就知道是什麽事了,也不耽擱,起身出門。


    工坊招工的事情許禾沒有交給朱文生,而是讓他找房子了,畢竟棠州城才是他的大本營。計劃趕不上變化,許禾是沒有想過這麽快就要換房子的,但等宋瑜宋瑾慢慢長大,尤其是宋瑾,明年就六歲,虛歲也七歲了,該到了入學的年紀。如今沒有女學,宋瑜的學習還要另外想辦法,但宋瑾卻是可以正經上學堂讀書的。


    許禾前世沒有生養過,經驗不足,但不妨礙她知道重點學校和學區房的概念,所以看著長大的宋瑾,許禾想著,讀書得從蒙學開始卷起,必須得選一所好學校才行。


    棠州受江南文風影響,讀書人不少,官學私學並存,官學靠近府衙,且幾戶不收蒙童,所以開蒙隻能去私學。每個城區都少不了有功名的讀書人坐館開私塾,但最集中的還是在西城區,棠州西城區有州府最大的私立書院青衿書院,小一些的私塾更是不少。學堂林立,導致西城區那一片都似乎貴了起來,房價當然也貴。


    不過房價貴,房子卻不算難買,都說窮文富武,有錢的讀書人不少,缺錢的讀書人更多,而且這讀書人的流動性還是挺大的,不說要出去遊學的,就說考上了功名的,要去外地當官的,大多都會選擇處理這邊不太好管理的房產,到了自己的任地,什麽房子不能有。


    朱文生給許禾介紹:“這房子原來住的是一位姓範的舉人一家,範舉人在科舉上一直沒能再進一步,冬至前不知走了什麽門路,被推舉到汀州府下轄的縣城做縣令,山高路遠的,棠州這邊的產業也不方便照管,索性處理了,到時候去當地再置辦新產業。


    房子是好房子,五進院落還帶了跨院和花園,範舉人是讀書人,最是風雅,院子裏的一草一木都有講究,因為過了年就要出發,所以比較急,家具這些也都一並處理,我去看了,都是上好的紅木。


    就是價格比較貴,西城區那邊房子曆來不便宜,範舉人這房子在那附近,也是數得著的好房子了。不是我自誇,若不是我還有些許人脈在手中,這房子怕是早就被買下了。”


    對於朱文生的眼光,許禾還是相信的,房子肯定是好房子,不過許禾的注意力卻放在了這位範舉人家裏要處理的產業上,“這位範舉人家中的產業,除了這一處房子,可還有其他的?田地鋪子這些,都已經賣出去了嗎?”


    朱文生就笑:“就知道許娘子你要問這個,範舉人家裏原是陽寧縣下範家莊的,這範家在當地也能稱得上是耕讀之家,等到範舉人中舉後,才舉家搬遷到了棠州,不過範家的產業大多還是在陽寧縣那邊。棠州隻有這一處房子和兩間鋪子,城外有兩百畝的地,水田一百二十畝,旱地八十畝。


    陽寧縣是範家的老家,那裏的產業應當不會輕易處理,便是要往外賣,也隻會找當地的牙人。棠州的兩處鋪子已經被買下了,田地倒是還沒有賣出去。”


    這倒讓許禾疑惑了,“按理說,田地這東西應當更好處理才是,怎麽鋪子都賣出去了,反而留下了田地?”


    “這倒是範舉人心善的緣故,”朱文生對範舉人的為人還是非常稱道的:“兩百畝的地其實在那些個大戶人家眼中不算什麽,分散了反而不好處理,想買的多是一些小地主。範舉人倒是不介意賣給小地主,哪怕價格上讓步一些也行,隻是那一片地都已經有了佃戶,範舉人不願意在佃租上讓步,堅持五五的租子,小地主大多指望田地裏的收獲,不是很願意,所以沒談攏。”


    這麽看來,這位範舉人確實稱得上心善了,許禾在桃莊給莊戶的佃租也隻有四六分,她到不覺得虧心,就桃莊那麽點地,四六和五五真沒什麽差別,想要賺錢還是得靠工坊。


    許禾家裏就三口人,兩百畝的地,五五分,收獲的糧食也不是他們一家能消化的,她買地不指望種地賺錢,不過是想置辦不動產,錢在手裏是死的,置辦成產業才能源遠流長。再說田地這個投資,賺不了大錢,但細水長流啊!


    “若隻是租子的問題,我倒是不介意這個。我們家就這麽些人,桃莊那邊產的糧食都吃不完,五五的佃租,也是可以的。”不過,桃莊那邊也得調整一下才行,底下的員工,若沒有其他理由,盡量要做到一視同仁才能長久,“房子和田地的價格,我瞧著已經十分公道,若是範舉人那邊沒有其他問題,我這裏就全都買下來了。”


    朱文生點頭:“行,這快過年了,衙門也快放假了,我盡快幫您處理好。”


    “我自是相信您的辦事手段的。”房子和田地的事情了了,許禾說起了聘請人才的事:“我生意上最近想找一些人,一個擅長做賬的賬房,一個擅長管人理事的管家。我知道您多是做房屋鋪子買賣的中人生意,若是您這邊沒有合適的人選,也可以幫我介紹一下這方麵的牙人。”


    朱文生沉思片刻,有些猶疑,許禾見此便道:“看您這樣子,可是有合適的人選?”


    朱文生緩緩點頭,“許娘子和我也打交道這麽久了,知道您是個爽快人,我也就舉賢不避親了。”


    許禾淺笑看著他,示意:“您說。”


    “我要給您說的,是我一位表舅,他原來在平沙縣前任縣令家做賬房,”說到這裏,朱文生有些尷尬:“說知道去年那縣令因為貪汙受賄被革職查辦了,我這位表舅簽的是活契,倒是沒有被牽連。隻是因為前任雇主這個樣子,導致別人家都不願意找他做賬房了。”


    真不是朱文生為自己表舅喊冤,“您是知道的,這做賬房的,像在這當官的家裏做賬房,若不是世仆,就是簽了死契,生死全在家主身上的,才能被看重。如我表舅這般,不過是雇傭的,能知道些什麽。現如今,不是介意他在貪官家裏做過,覺得他人品有瑕,就是覺得不吉利。”


    像是怕許禾拒絕,朱文生補充道:“不是我自誇,我表舅是老賬房了,這一手記賬打算盤的本事,絕對不在話下。”


    記賬的和管錢的是絕對要分開的,朱文生的這個表舅若真有本事,做個記賬賬房,倒是合適,許禾不介意他的前任雇主是貪官,說信任當然也談不上,但誰讓她缺人呢,也隻能慢慢走著看著唄。


    “我的新工坊年後才能開工,年後就先帶你表舅過來,看看合不合適。另外若有其他的人選,也一並帶過來,隻要有本事,我這裏絕對願意留人,待遇方麵也不會小氣!”


    朱文生見許禾沒有拒絕,臉上的笑容都更燦爛了,這不僅代表許娘子對他的信任,說不定也能解了自家表舅的困境,這讓他如何不高興,“許娘子放心,大人物,我朱文生是認識不了的,但這些管家賬房,我打交道的就多了。就是我這裏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我去找行裏的朋友,也絕對給您找出好的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餅曲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餅曲奇並收藏穿越市井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