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客棧裏休整了一晚上,許禾和兩個孩子都不累,宋瑜和宋瑾在許禾的教育下,性格都比較開朗,在幾個大孩子的帶領下,孩子們玩作一團出門去了,許禾陪著爹娘和嫂嫂們說話,大嫂的連兩個兒媳,大兒媳陳雪梅和二兒媳王梨花都是賢惠勤勞的姑娘,見長輩們說著話,就一起退出來,進廚房忙活去了。


    “老大和老三帶著你幾個侄子,一大早的進山去了。快過年了,鄉下殺豬的人家多了起來,你二哥想以後做屠戶生意,最近都是天不亮就出門,給人家殺豬去了,他是新手,給人殺豬就拿點下水,不多要其他的,倒是接了不少生意。老四也一大早上縣城賣獵物去了,最近生意好做,飯前肯定能迴。”


    許禾點點頭,大過年的,有錢沒錢都要置辦點年貨,生意肯定是不差的。


    “二哥向來有主意,這屠戶生意確實能做。”許禾兩輩子都沒下地種田過,但也知道,如今的農民種地完全看老天賞不賞臉,抗風險能力極低,做生意好歹是一條出路,“說起來,我在棠州的鄰居,他們家就是做屠戶生意的,在街上有個鋪子,父子幾個經營著,不說大富大貴,但家常是不缺肉不缺油水的。”


    許老爹點頭:“是這個理,咱們這一家子男人,種田比不上莊稼老手,再則這田地也難買,如今幾畝地還不夠一大家子日常嚼用的。打獵雖說收益不錯,但如今這村裏的山不比咱們老家,獵物要少很多,這收益也少了很多。等你二哥這屠戶生意穩定了,我們想著也在縣城置辦一間鋪子,有個穩定進項,心裏也踏實!”


    許老爹的打算,早就和許家所有人說過了,男人們是沒什麽意見的,不過幾個妯娌卻心裏有些說道,如今公婆都在,這鋪子的收益自是交到公中,可等以後分家,這鋪子又怎麽分呢?


    再一個,屠戶雖然也是辛苦活計,卻比上山打獵要安全穩定,老二比他兄弟能幹,自己學了屠戶手藝,她們也說不出什麽,可要這麽眼看著以後自家的兒子依然在村裏做獵戶,他們心裏也有些不得勁。好在這些想法也隻是在心裏念叨,卻礙於家中公婆的威嚴,幾個兒媳也沒有多說。


    許禾前世打交道的人各種各樣,如何看不出許家幾個兒媳的想法,人非聖賢,又怎麽能要求所有人都無私心,就許家兒媳這種隻在心裏想想,而不是鬧騰出來的,已經非常厚道了。說到底,還是家裏條件沒有那麽寬裕,孩子們的出路也少,如今看到一條好一些的出路,女人們自然想為自己的孩子打算,這本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爹,娘,我看這屠戶生意還可以做的更仔細一些。”往大了去做,可以做成養殖的產業鏈,小一點,家庭作坊式的產業閉環也可以,許禾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哥哥和侄子們雖然不善於種地,卻從小和這些野物畜生打交道,我記得幾個嫂嫂養雞養鴨也是好手。這做屠戶生意的,熱情誠信,打出好口碑,便能留下買肉的客人,這另一則,這肉的來處也重要。雖說可以在鄉下收豬宰殺販賣,但不穩定是一個,另一個,二哥是新人,這做生意向來做生不如做熟,二哥肯定拚不過那些已經做了許久屠戶的老人。所以,這養豬,咱們可以自己來做。”


    許老爹還未說話,擅長養殖的許大嫂就迫不及待的說道:“咱們自己養一隻兩隻的沒什麽,可這豬養多了就怕得病!”


    許二嫂李金花和許四嫂錢招娣都點頭,她們都是勤快能幹的人,力氣活從來不懼,怕就怕費了力氣還浪費了錢。


    許禾也知道養豬這個事情是個技術活,不能急於求成:“大嫂說的是,這養豬也不能著急,咱們可以先養個幾頭試試水,我也去看看能不能找著這養豬的書,咱們不懂可以學,大不了花點錢去找獸醫,學學怎麽給豬看病!”


    許四嫂大笑:“這養豬還能出書不成?”


    “四嫂可別小看了這養豬養鴨的活計,其中的門道可多著呢!”許禾前世就有好友學的養殖專業,畢業後自己創業開了養豬場,賺的可不少,“而且,咱們既然做了屠戶生意,那就不僅是賣豬肉,家裏的雞鴨鵝不都可以賣?養豬咱們擔心豬病,倒不如養兔子。”


    說著,許禾看向許老爹和許老娘:“爹,娘,小時候大哥不是給我捉過幾隻野兔子來養,兔子可比豬好養得多,而且一窩生的也多。咱們養了兔子,不僅可以日常售賣新鮮兔肉,多了的兔子宰了做成煙熏的,也不怕存放!”


    許老爹點頭,聽閨女這麽一說,這事情確實能幹:“我看這生意能幹,等你幾個哥哥迴來,咱們再好生商量一番。”


    這事兒自然要好生商議,畢竟關乎一家子未來的生計發展,許禾也不過是提個建議,落到實處還得是許家人自己去做。


    下午天還亮著,外出的許家兄弟幾個就一一迴家了,冬季黑夜來的早,在外滯留晚了迴家也不方便,所以都趁著天光迴家。如今不是農忙,許家雖然不至於缺衣少食,但過得依然儉省,冬日閑在家中,都隻有早晚兩餐飯,早上辰時吃早飯,吃完早飯,出門打獵的男人會帶上幹糧出去,許老二外出殺豬還能蹭一頓殺豬飯。餘下在家裏的老人女人們,就等著下午酉時的晚飯。


    申正時分,外出的許家人都迴來了,許禾和幾個哥哥侄子說了會兒話,嫂子和兩個侄媳婦就已經將飯擺好了。雖然已經在記憶中知道許家人丁旺盛,但看著坐得滿滿當當兩大圓桌子的人,許禾還是對許家人繁衍生息的能力表示讚歎!


    歸家的姑奶奶是嬌客,許禾陪著許老爹許老娘坐著,宋瑜和宋瑾跟著許家的孩子們坐在另一桌,兩個孩子早已經習慣自己吃飯,許禾也不怎麽擔心。


    紅燒豬蹄燉蘿卜、爆炒兔肉丁、豬血豆腐湯、雲耳炒肉、油渣炒白菜、清炒冬瓜,六個菜,用碩大的粗瓷海碗裝著,還有一簸箕的粗麵饅頭,這菜色,絕對能笑傲沙溪村了,可以看得出來許家對許禾這位姑奶奶的重視,也說明許家作為獵戶,確實不缺肉吃。


    許大嫂的兩個兒媳陳雪梅和王梨花又一起端了三碗麵進來,王梨花帶著孩子們一桌,將兩碗麵給了宋瑜和宋瑾,作為長孫媳婦的陳雪梅將麵碗端到許禾前麵,笑著說道:“都說出門餃子迴家麵,姑姑快嚐嚐我的手藝。”


    許大嫂自己是個爽朗的性格,找兒媳婦也一心找能合得來的,所以陳雪梅和王梨花都是大方爽利的姑娘,許禾對她們印象還是很好的,看著陳雪梅忙裏忙外的,趕緊拉著她讓她歇著:“你婆婆總說她兩個兒媳婦能幹,大的廚藝好,小的擅女紅,我可要好好嚐嚐,看她是不是在吹牛!”


    鄉裏人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講究,大家說說笑笑的,享用了一頓愉快又滿足的晚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餅曲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餅曲奇並收藏穿越市井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