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莊子原本是咱們棠州大戶人家周家的產業,”說到這裏,朱文生聲音突然小了一度,滿臉八卦:
“這周家呀,真是走了好運,得了個好郎婿,真正是應了那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咱們棠州的商戶,要數張、陸、韓三家,這張家,張老太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陸家商隊也是名聲在外,韓家背靠知府,也乘勢而上。這周家,原本也隻是二等,有前三家在,周家出頭難。沒想到,這周家的大女婿,開春那會兒,升了梁州知府!
這不,周家家主,覺得背靠大女婿,怎麽也能成為第二個韓家,於是決定舉家搬遷去梁州,這才處理了一批棠州這邊的產業。
大莊子好莊子,早就被那幾家包圓了,剩下的也就一些他們看不上的小產業了。”
這事兒在他們這些中人之間都傳遍了,所以朱文生如今說起來,更像是說故事,倒也無甚忌諱,閑聊歸閑聊,朱文生也不忘自己的生意:
“許娘子,若是您得了這桃莊,倒也不用擔心田地如何處置。這周家雖不比其他幾家,但到底也是經商多年,家族產業多,管理上也沒聽說什麽問題,自是有自己的一番規矩。
這桃莊上原本就有莊戶9家,莊仆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57口人,如今莊仆的身契都在咱們牙行手裏,若是您需要,可以直接將這些莊仆收下,他們在莊子裏都是做慣了活計的,有他們在手裏,也能省下不少力氣。”
桃莊外圍砌了石頭圍牆,大約也就兩米不到的高度,圍牆有些斑駁,大門是厚實的實木門,開了半邊,門裏坐著個頭發斑白的老大爺,看到朱文生和許禾過來,忙起身迎客:“朱中人,近來安好!”
朱文生已經跑過桃莊兩迴,這看門的大爺也認得他了,“葛大爺,您忙,我帶貴客看看咱們桃莊呢!”
葛大爺人老成精,看許禾氣度從容,卻不見驕矜,還跟他一個老頭子點頭,瞧著很是和善。心裏暗道,就盼著這主人家能和善些,他們這些莊戶日子才好過。
自從周家將桃莊交到牙行手裏,他們這些莊戶都愁的不行,周家家大業大的,也看不上他們這個小莊子,隻當添頭,對莊戶也不會壓迫太過,若是遇上雁過拔毛的主家,那他們的日子就難捱了!
朱文生引路,邊走邊介紹:“這看門的葛大爺,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已經很難做事了,就安排了看大門的活。
莊戶人家要想過日子,那真是一年忙到頭,其他能做事的,不是在田地裏,就是在山上忙活,總是不得閑。
如今這桃莊的管事莊戶,也姓葛,是葛大爺的侄子,葛大根,我和他打過兩迴交道,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因著識得幾個字,管著桃莊的大小事務,還算能幹。”
許禾跟著朱文生大概繞了一圈,確實如朱文生所說,大人小孩都在地裏忙,見到生人,都低著頭,也不多說話,唯恐輕慢了手裏的活計。
桃莊說是二十畝水田,六十畝旱地和五十來畝山地,事實上並不止這些土地。像是給莊戶人家建房的宅基地,種菜的菜地,還有一些沒有開發的荒地,挖的池塘、水渠這些的,加起來也有不少。
這桃莊,大約在周家那裏確實排不上號,所以莊子裏修建給主人家的院子不大,就是簡單三進院,而且因為常年沒有人居住,哪怕莊仆們經常打掃,也顯得有些荒涼陳舊。
水田種的水稻,旱地倒是除了小麥,還種了不少經濟作物,黃豆、花生、棉花等都有。山上除了原本有的樹木,也種不少果樹,其中最多的就是桃樹,倒是和桃莊的名字相符。
看得差不多,許禾心裏已經決定買了,她和朱文生打交道也比較久了,無需多繞圈子:“這莊子我有意買下來,就是這莊子之前的賬本可還在?”
“賬本有兩份,一份在我們牙行,原本的賬本就在莊子裏的賬房中。”生意要做成的朱文生很是開心,不等許禾多說,就帶著往賬房走:“等到桃莊過戶給您,牙行的那份賬本就迴本銷毀,今日先去賬房看看。”
賬房就在三進院子的前院房間裏,許禾拿到賬本,看完後,對桃莊的產出也更清晰了。桃莊一年的總產值並不高,她最後拿到手的,平均下來大約也就一百六十兩,但是桃莊的售價卻達到了一千五百兩,其中包含了地裏今年的產物,還有莊仆的身契。也就是說,按照現在這樣的產值,她大概要十年才能迴本,這個投資還真的是足夠長的。
不過許禾對莊子另有打算,若是真按照她的規劃來,肯定不用十年才能迴本,若是順利,說不定半年就能迴本。所以買下這個莊子,對於許禾來說,確實是不錯的投資。
許禾做生意向來果斷,既然已經決定了,也不拖遝,桃莊的過戶手續,還有莊仆的身契轉讓處理,都交給了朱文生。
忙忙碌碌了兩天,拿到契書的那一刻,這桃莊也就徹底握在了許禾手中。有了這一世的第一個不動產投資,許禾還是非常興奮的,這麽些田地,她和兩個孩子,再怎麽的,也不至於餓死。
拿到桃莊地契後的第二天,許禾就帶著在鏢局請的女看護,一起來到了桃莊。
趁著午休時間,讓葛大根通知了其他8戶莊戶的當家人,聚集在正院裏。
許禾早就讓葛大根和其他人通了氣,所以這些莊戶都知道桃莊換了主家,早知道主家做主的是個婦人,隻是沒想到這婦人如此年輕,常年勞作的漢子們都擔心起來,這主家不知道靠不靠得住喲!
許禾可不管莊戶們如何想,她直接將自己的決定說出來:
“這桃莊,從今天開始就姓許了,大家可以叫我許娘子。我今天有幾樁事情和大家說一下。
首先,這桃莊的管事,還是由葛大根來做。葛大根,往後你依然是桃莊的莊頭,可有什麽要說的?”
葛大根喜從天降,沒想到新主家依然願意用他,雖然莊頭也窮,但好歹是個管事的不是!
“許娘子,您放心,往後,我一定會管好桃莊的!”
許禾點點頭,也不多說其他,繼續道:“第二件事,就是大家都關心的佃租,我這裏和上一家主家一樣,不會多收大家的佃租,依然是四六分。”
許禾話音剛落,下麵的莊戶就滿臉喜色,他們莊戶最在乎的,不就是佃租。田莊裏的佃租大多是三七分,有那黑心的地主,甚至二八分,一旦收成不好,等著莊戶的就隻有死路一條!如今新主家良善,願意給他們四六分,他們可不就開心了!
莊戶門雖然滿臉喜悅,卻依然守著秩序,沒有交頭接耳的討論,許禾心裏暗自滿意:“馬上就要秋收了,桃莊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秋收,其他的,一律等到秋收後再說。
我今天要說的,也就是這幾件事,接下來,大家就各自去忙吧。”
等到其他莊戶離去,許禾留下了葛大根:“你先留著,我這裏還要幾件事情要和你說。”
葛大根忙點頭:“您說。”
“這莊子裏的糧食、水果還有雞鴨魚這些,以前是怎麽處理的?”秋收在即,許禾能拿六成的糧食,他們一家就三口人,怎麽也吃不完,肯定要賣出去的。
“周家也是有做糧食生意的,莊子裏的糧食,每到秋收,周家的管事會來莊子裏統一收走,”葛大根做了多年的莊頭,這些都記得很清楚:“咱們桃莊的水果,尤其是山上的桃子,味道很不錯,但是山頭不多,產量有限,都是直接賣給了果販子。莊子裏養的豬,賣給了棠州的屠戶們。雞、鴨、鵝這些,也有專門的鋪子收。”
周家都搬去梁州了,自然不會再來收桃莊的糧食,看來這糧食,她還要想想看怎麽處理:“行,秋收後的糧食,先存放在糧庫裏,其他的依然照舊。
不過,如今我既然接手了這莊子,再沒有便宜別人家的道理。往後咱們莊子上的水果成熟了,你也看著往我那裏送一些,都記在我那六分裏頭。
還有莊子裏養的雞鴨鵝,你每個月給我送一隻過去,若需要更多,我再和你說。雞蛋鴨蛋這些,每個月給我送兩百個。”
許禾沒有養過雞,也沒有養過豬,但她知道雞和豬養多了,聚在一起,衛生沒搞好,就容易得病,於是提醒:“我看,莊子裏養雞,可以散養在山上,圈個大點的地方做圍欄。可以分批養,一次不用養太多,不容易得病。
這養豬也要注意,豬圈要注意一下,別太邋遢了,若是得病就是得不償失了。”
許禾想了下,也差不多就是這些東西了,另外就是賬本的事情:“桃莊的賬本,一直都是你在做,往後依然還是你負責,我看之前牙行做的備份就很不錯,之後你記賬,也做兩份,一份留在桃莊的賬房裏,另一份,就每月月底的時候,和那些物什一起送給我。”
說了賬本的事情,許禾想著秋收勞累,她也願意做點好事:“秋收的時候,可以找屠夫殺兩頭豬,就從我那份裏出,給大夥兒好好補補,養好了身體,才能好好做事。”
反正她也不缺那兩頭豬的錢,就當是忙碌期給員工的獎勵好了。
作為莊頭,葛大根不欺負平常莊戶,也不敢做欺瞞主家,貪盜主家財物的事情,所以,日子過得其實也不怎麽樣,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次肉。白得兩頭豬,哪怕送給主家一些,再分下來,一戶人家差不多能得十斤肉,哪怕是過年,他家裏也不見得能有十斤肉呢,畢竟大頭都拿去換錢了。
“娘子心善!”葛大根激動了,周家家大業大,雖然不欺壓莊戶,卻也不會想著給莊戶什麽好處,如今換了主家,倒是更好過了!
桃莊的事情暫時是安排好了,許禾也沒有再做多餘變動,這時代的農民,靠天吃飯,天大地大, 秋收最大,她有再多的雄心壯誌,都得到秋收之後再說,不然耽誤了收糧,那真是要天打雷劈的。
秋收還沒過去,就到了中秋。今年的中秋,許禾一家的餐桌依然很豐盛。
正是魚肥蟹美的時節,清蒸鱸魚,香辣蟹是少不了的,還有炸藕夾、板栗燉雞、菱角燒肉、山藥排骨湯,還吵了兩個素菜,一起八個菜,滿當當的擺了一桌。
今年許禾沒有做月餅,她的白案手藝很一般,勝在調餡兒多變,今年街上鋪子裏的月餅餡兒也多了許多花樣,許禾也就懶得自己做了,直接買了好幾種口味的月餅,鹹甜都有,味道非常不錯。
晚上帶著孩子們,逛燈會,喝著各色飲子,聽著戲曲,悠閑又充實。
好事成雙,剛過完一個愉快的中秋,沒想到,鏢局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周家呀,真是走了好運,得了個好郎婿,真正是應了那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咱們棠州的商戶,要數張、陸、韓三家,這張家,張老太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陸家商隊也是名聲在外,韓家背靠知府,也乘勢而上。這周家,原本也隻是二等,有前三家在,周家出頭難。沒想到,這周家的大女婿,開春那會兒,升了梁州知府!
這不,周家家主,覺得背靠大女婿,怎麽也能成為第二個韓家,於是決定舉家搬遷去梁州,這才處理了一批棠州這邊的產業。
大莊子好莊子,早就被那幾家包圓了,剩下的也就一些他們看不上的小產業了。”
這事兒在他們這些中人之間都傳遍了,所以朱文生如今說起來,更像是說故事,倒也無甚忌諱,閑聊歸閑聊,朱文生也不忘自己的生意:
“許娘子,若是您得了這桃莊,倒也不用擔心田地如何處置。這周家雖不比其他幾家,但到底也是經商多年,家族產業多,管理上也沒聽說什麽問題,自是有自己的一番規矩。
這桃莊上原本就有莊戶9家,莊仆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57口人,如今莊仆的身契都在咱們牙行手裏,若是您需要,可以直接將這些莊仆收下,他們在莊子裏都是做慣了活計的,有他們在手裏,也能省下不少力氣。”
桃莊外圍砌了石頭圍牆,大約也就兩米不到的高度,圍牆有些斑駁,大門是厚實的實木門,開了半邊,門裏坐著個頭發斑白的老大爺,看到朱文生和許禾過來,忙起身迎客:“朱中人,近來安好!”
朱文生已經跑過桃莊兩迴,這看門的大爺也認得他了,“葛大爺,您忙,我帶貴客看看咱們桃莊呢!”
葛大爺人老成精,看許禾氣度從容,卻不見驕矜,還跟他一個老頭子點頭,瞧著很是和善。心裏暗道,就盼著這主人家能和善些,他們這些莊戶日子才好過。
自從周家將桃莊交到牙行手裏,他們這些莊戶都愁的不行,周家家大業大的,也看不上他們這個小莊子,隻當添頭,對莊戶也不會壓迫太過,若是遇上雁過拔毛的主家,那他們的日子就難捱了!
朱文生引路,邊走邊介紹:“這看門的葛大爺,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已經很難做事了,就安排了看大門的活。
莊戶人家要想過日子,那真是一年忙到頭,其他能做事的,不是在田地裏,就是在山上忙活,總是不得閑。
如今這桃莊的管事莊戶,也姓葛,是葛大爺的侄子,葛大根,我和他打過兩迴交道,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因著識得幾個字,管著桃莊的大小事務,還算能幹。”
許禾跟著朱文生大概繞了一圈,確實如朱文生所說,大人小孩都在地裏忙,見到生人,都低著頭,也不多說話,唯恐輕慢了手裏的活計。
桃莊說是二十畝水田,六十畝旱地和五十來畝山地,事實上並不止這些土地。像是給莊戶人家建房的宅基地,種菜的菜地,還有一些沒有開發的荒地,挖的池塘、水渠這些的,加起來也有不少。
這桃莊,大約在周家那裏確實排不上號,所以莊子裏修建給主人家的院子不大,就是簡單三進院,而且因為常年沒有人居住,哪怕莊仆們經常打掃,也顯得有些荒涼陳舊。
水田種的水稻,旱地倒是除了小麥,還種了不少經濟作物,黃豆、花生、棉花等都有。山上除了原本有的樹木,也種不少果樹,其中最多的就是桃樹,倒是和桃莊的名字相符。
看得差不多,許禾心裏已經決定買了,她和朱文生打交道也比較久了,無需多繞圈子:“這莊子我有意買下來,就是這莊子之前的賬本可還在?”
“賬本有兩份,一份在我們牙行,原本的賬本就在莊子裏的賬房中。”生意要做成的朱文生很是開心,不等許禾多說,就帶著往賬房走:“等到桃莊過戶給您,牙行的那份賬本就迴本銷毀,今日先去賬房看看。”
賬房就在三進院子的前院房間裏,許禾拿到賬本,看完後,對桃莊的產出也更清晰了。桃莊一年的總產值並不高,她最後拿到手的,平均下來大約也就一百六十兩,但是桃莊的售價卻達到了一千五百兩,其中包含了地裏今年的產物,還有莊仆的身契。也就是說,按照現在這樣的產值,她大概要十年才能迴本,這個投資還真的是足夠長的。
不過許禾對莊子另有打算,若是真按照她的規劃來,肯定不用十年才能迴本,若是順利,說不定半年就能迴本。所以買下這個莊子,對於許禾來說,確實是不錯的投資。
許禾做生意向來果斷,既然已經決定了,也不拖遝,桃莊的過戶手續,還有莊仆的身契轉讓處理,都交給了朱文生。
忙忙碌碌了兩天,拿到契書的那一刻,這桃莊也就徹底握在了許禾手中。有了這一世的第一個不動產投資,許禾還是非常興奮的,這麽些田地,她和兩個孩子,再怎麽的,也不至於餓死。
拿到桃莊地契後的第二天,許禾就帶著在鏢局請的女看護,一起來到了桃莊。
趁著午休時間,讓葛大根通知了其他8戶莊戶的當家人,聚集在正院裏。
許禾早就讓葛大根和其他人通了氣,所以這些莊戶都知道桃莊換了主家,早知道主家做主的是個婦人,隻是沒想到這婦人如此年輕,常年勞作的漢子們都擔心起來,這主家不知道靠不靠得住喲!
許禾可不管莊戶們如何想,她直接將自己的決定說出來:
“這桃莊,從今天開始就姓許了,大家可以叫我許娘子。我今天有幾樁事情和大家說一下。
首先,這桃莊的管事,還是由葛大根來做。葛大根,往後你依然是桃莊的莊頭,可有什麽要說的?”
葛大根喜從天降,沒想到新主家依然願意用他,雖然莊頭也窮,但好歹是個管事的不是!
“許娘子,您放心,往後,我一定會管好桃莊的!”
許禾點點頭,也不多說其他,繼續道:“第二件事,就是大家都關心的佃租,我這裏和上一家主家一樣,不會多收大家的佃租,依然是四六分。”
許禾話音剛落,下麵的莊戶就滿臉喜色,他們莊戶最在乎的,不就是佃租。田莊裏的佃租大多是三七分,有那黑心的地主,甚至二八分,一旦收成不好,等著莊戶的就隻有死路一條!如今新主家良善,願意給他們四六分,他們可不就開心了!
莊戶門雖然滿臉喜悅,卻依然守著秩序,沒有交頭接耳的討論,許禾心裏暗自滿意:“馬上就要秋收了,桃莊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秋收,其他的,一律等到秋收後再說。
我今天要說的,也就是這幾件事,接下來,大家就各自去忙吧。”
等到其他莊戶離去,許禾留下了葛大根:“你先留著,我這裏還要幾件事情要和你說。”
葛大根忙點頭:“您說。”
“這莊子裏的糧食、水果還有雞鴨魚這些,以前是怎麽處理的?”秋收在即,許禾能拿六成的糧食,他們一家就三口人,怎麽也吃不完,肯定要賣出去的。
“周家也是有做糧食生意的,莊子裏的糧食,每到秋收,周家的管事會來莊子裏統一收走,”葛大根做了多年的莊頭,這些都記得很清楚:“咱們桃莊的水果,尤其是山上的桃子,味道很不錯,但是山頭不多,產量有限,都是直接賣給了果販子。莊子裏養的豬,賣給了棠州的屠戶們。雞、鴨、鵝這些,也有專門的鋪子收。”
周家都搬去梁州了,自然不會再來收桃莊的糧食,看來這糧食,她還要想想看怎麽處理:“行,秋收後的糧食,先存放在糧庫裏,其他的依然照舊。
不過,如今我既然接手了這莊子,再沒有便宜別人家的道理。往後咱們莊子上的水果成熟了,你也看著往我那裏送一些,都記在我那六分裏頭。
還有莊子裏養的雞鴨鵝,你每個月給我送一隻過去,若需要更多,我再和你說。雞蛋鴨蛋這些,每個月給我送兩百個。”
許禾沒有養過雞,也沒有養過豬,但她知道雞和豬養多了,聚在一起,衛生沒搞好,就容易得病,於是提醒:“我看,莊子裏養雞,可以散養在山上,圈個大點的地方做圍欄。可以分批養,一次不用養太多,不容易得病。
這養豬也要注意,豬圈要注意一下,別太邋遢了,若是得病就是得不償失了。”
許禾想了下,也差不多就是這些東西了,另外就是賬本的事情:“桃莊的賬本,一直都是你在做,往後依然還是你負責,我看之前牙行做的備份就很不錯,之後你記賬,也做兩份,一份留在桃莊的賬房裏,另一份,就每月月底的時候,和那些物什一起送給我。”
說了賬本的事情,許禾想著秋收勞累,她也願意做點好事:“秋收的時候,可以找屠夫殺兩頭豬,就從我那份裏出,給大夥兒好好補補,養好了身體,才能好好做事。”
反正她也不缺那兩頭豬的錢,就當是忙碌期給員工的獎勵好了。
作為莊頭,葛大根不欺負平常莊戶,也不敢做欺瞞主家,貪盜主家財物的事情,所以,日子過得其實也不怎麽樣,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次肉。白得兩頭豬,哪怕送給主家一些,再分下來,一戶人家差不多能得十斤肉,哪怕是過年,他家裏也不見得能有十斤肉呢,畢竟大頭都拿去換錢了。
“娘子心善!”葛大根激動了,周家家大業大,雖然不欺壓莊戶,卻也不會想著給莊戶什麽好處,如今換了主家,倒是更好過了!
桃莊的事情暫時是安排好了,許禾也沒有再做多餘變動,這時代的農民,靠天吃飯,天大地大, 秋收最大,她有再多的雄心壯誌,都得到秋收之後再說,不然耽誤了收糧,那真是要天打雷劈的。
秋收還沒過去,就到了中秋。今年的中秋,許禾一家的餐桌依然很豐盛。
正是魚肥蟹美的時節,清蒸鱸魚,香辣蟹是少不了的,還有炸藕夾、板栗燉雞、菱角燒肉、山藥排骨湯,還吵了兩個素菜,一起八個菜,滿當當的擺了一桌。
今年許禾沒有做月餅,她的白案手藝很一般,勝在調餡兒多變,今年街上鋪子裏的月餅餡兒也多了許多花樣,許禾也就懶得自己做了,直接買了好幾種口味的月餅,鹹甜都有,味道非常不錯。
晚上帶著孩子們,逛燈會,喝著各色飲子,聽著戲曲,悠閑又充實。
好事成雙,剛過完一個愉快的中秋,沒想到,鏢局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