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牛肉迴家,饞牛肉許久的許禾,決定兌現給孩子做美食的諾言,費心費力,整了一桌全牛宴。


    牛腩加土豆,做了家常的紅燒土豆牛腩。牛裏脊切絲,做了蔥爆牛肉。牛肋排醃製後慢烤,牛雜就直接燉蘿卜湯。雖然都是牛肉,但許禾一貫做菜就講究一個精致小巧,分量並不多,吃了蘿卜還是擔心上火,於是又燉了一盅冰糖雪梨,防止上火。


    飯桌上,許禾先盛了三碗牛雜湯,飯前喝湯,是許禾前世就有的習性,如今連帶兩個孩子都養成了這麽一個習慣,不喝碗湯,感覺都沒辦法吃飯一樣。


    暖唿唿的牛雜湯,喝一口,感覺全身都熱乎了,牛雜燉得軟爛,蘿卜清甜可口,許禾覺得要不是菜是掐著分量做的,她完全可以直接幹三碗牛雜湯當飯吃。


    食不言寢不語,一家人吃飯卻沒有那麽多講究,頂多說話前將隨禮的飯菜先咽下去。所以,對許禾安排的這頓牛肉宴,宋瑜和宋瑾表示了高度讚賞,限於表達詞匯有限,統一化成一句:


    “好吃,明天還想吃!”


    對於如此詞匯貧乏的讚賞,許禾一點都不介意,隻看兩個孩子幹飯人的模樣,就知道她的手藝很不錯了!


    許禾是不會熏臘肉的,過年沒有臘肉那真是年味兒都少了一半,好在現今是有專門賣臘味的鋪子。考慮到孩子還小,煙熏肉不宜多吃,許禾買了五斤臘肉、五斤臘腸、兩隻臘雞、兩隻臘鴨。買了臘味,當天就做了一鍋雙臘煲仔飯,臘肉和米飯混合的香氣,聞著就美味,米飯粒粒分明,沾染了臘味,一口下去,真是人都香迷糊了!


    臘月二十三棠州人有祭灶的風俗,說是這一天灶王爺要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人們就在灶王像前擺上貢品,以求灶王爺說好話。


    時人講究一個男祭灶女拜月,女人是不被允許進行祭灶活動的,一個迷信活動都要重男輕女,許禾自然是看不上這等規矩,她的地盤她做主,不讓女人祭灶,她就偏要祭拜。


    許禾買了糖果、糕點、水果做貢品,還通過原身的記憶,第一次試著做了飴糖,用來糊灶王爺的嘴。


    至於剩下的飴糖,許禾全都用來做了花生糖,做好後切成小方塊存起來,給孩子們當零食吃。


    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天氣放晴,溫度都感覺有所迴升,許禾興高采烈的開始大掃除,事實上,平常許禾就愛幹淨,加上一家人搬來也不到半年,房子幹淨的很,說是大掃除,實際上活也不多。她一個人又擦又洗的,加上兩個孩子在一邊遞抹布,不過半天就搞完了。


    都說二十五,磨豆腐。許禾入鄉隨俗,也跟著磨了一版豆腐,中午做了麻婆豆腐,晚上魚頭豆腐湯,剩下的全擱冰箱裏做了凍豆腐。


    二十六,燉年肉。許禾家常講究一個飲食均衡,並不缺肉吃,不過過年嘛,還是要拿出態度的。許禾也趕大流的,買了新鮮的豬肉、羊肉和雞鴨,迴家燉了一鍋肉吃。


    二十七,去趕集。這一天,許禾帶著兩個孩子上街,主要是去成衣鋪子拿提前訂做的新年新衣服,過年不買新衣服那還叫過年?順帶買鞭炮、春聯、窗花、年畫、香燭、燒紙、燈籠等。


    二十八,貼窗花。許禾一大早就帶著兩個孩子,將家裏的門窗上都貼上窗花年畫,大門貼了倒福。因為家裏還在孝期,春聯買的黃色的,在魏家二郎的幫助下,也順順利利的完成了貼牆。


    二十九,蒸饅頭。事實上,許禾是個南方人,日常更喜歡米飯,早餐也偏愛喝粥,不過宋瑜和宋瑾兩個孩子倒是喜歡吃包子饅頭這些的,所以許禾也緊跟風俗,做了不少饅頭包子。


    饅頭做的奶香小饅頭,這時候牛奶不易得,這還是許禾好不容易存下來的,精致小巧的奶香饅頭,一個也就三四口的分量,適合做孩子們的早餐。包子做了三鮮餡兒、白菜豬肉餡兒和豆沙餡兒的,走的也是精致小巧風格。


    除了給孩子們做的包子饅頭,許禾也想好好犒勞一下自己,於是又剁肉做丸子。前世年夜飯必不可少的糯米珍珠丸子,肉餡加了荸薺,吃起來一股清甜,去了純肉餡兒的膩味。


    炸蘿卜肉丸,蘿卜切細絲,加入肉餡、麵粉和調料,過油炸。炸丸子的香味兒溢滿了廚房,宋瑜和宋瑾都睜大眼睛瞧著,等許禾將第一波炸好的丸子撈出來,就迫不及待圍過來。許禾隻好一人給兩個嚐個味兒,油炸的東西不健康,這個觀念已經深入許禾的心底,所以即使是過年,她也不打算做太多。


    “吃兩個就行啦,明天過年咱們用丸子下火鍋,味道更好!”


    宋瑾知道他娘一貫的說話算話,說兩個就不會多給,隻能細嚼慢咽的吃著手裏的兩個丸子,心想:明天定要吃個飽!


    宋瑜更不貪心,沒有炸蘿卜丸子,還有其他好吃的呢,每一樣都試個味兒,也能吃不少了。


    兩樣丸子都做成功的許禾,自覺也是個業餘廚藝大師了,於是信心膨脹的決定再挑戰一下牛肉丸子和魚丸。


    窮學生時代,許禾沒少吃充滿著科技狠活兒的撒尿牛丸和魚丸,等有錢後,也見識過正宗的手打牛丸,做法也能夠說出個一二三。隻是許禾沒想到自己會倒在第一步!沒有碎肉機純靠手打,廢了她半條手臂,最後隻能認輸,算了,自家人吃嘛,沒必要這麽認真,打個大概就行了。


    最後做出來的牛丸和魚丸,雖然彈性不足,但是味道依然讚,畢竟本身食材就很鮮美了,許禾也不強求太多,能吃就行!


    倒是兩個孩子很給麵子,宋瑜愛吃魚丸:“娘,這個好吃,和二丫家的魚餅子味道有點像,不過娘做得更好吃!”


    聽宋瑜這麽一說,許禾也覺得味道有點像,心想:明年再不折騰自己的手臂了,直接去柳家買或定做更劃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餅曲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餅曲奇並收藏穿越市井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