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鬥戰勝佛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尊佛像,不僅是開臉傳神,就連蓮座,甚至是鎖子甲上的甲片,都刻得非常精細。
佛像上蓮座上方和蓮花下方各有一排銘文,蓮座上方一排為:大清乾隆年敬造,隸書款,
而在蓮花下方則是楷書刻:鬥戰勝佛四個字。
趙源又舉起看了眼底,藏封底很嚴密,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有磨損的痕跡,而且上邊也刻有蓮花造型。
他將佛像看完,隨手又拿起一個三角酒樽,製式是仿漢的,這一件就有很明顯的做舊痕跡,
雖然一眼新,但趙源也看了挺長時間,這才放下,一指那個佛像問道:“老板,這個鬥戰勝佛是孫悟空不?”
攤主看了眼他手所指的物件,點頭道:“對,就是齊天大聖,小兄弟喜歡嗎?”
“可是這個孫悟空怎麽沒有一點猴樣子,而且他的金箍棒呢?”
攤主撓了撓頭,很明顯他也解釋不通,指著垂下的大耳道:“金箍棒藏在耳朵裏了。”
至於為什麽是佛的樣子,沒有一絲猴樣,攤主壓根就忽略了,因為他也解釋不清。
“我挺喜歡孫悟空的,這個佛像什麽價?”
“大清乾隆官造的,真正的好玩意兒,一萬五。”
趙源搖頭道:“老板,真是官造的,您還放這賣啊,我是不懂,但您也甭瞎忽悠啊,五百成不?”
攤主突然笑了:“介小兄弟有意思,你這還價直接抄著地皮兒,真喜歡,我就再讓讓,九千八。”
“看在是銅的,我就再加一口,八百。”
“玩呢,小兄弟,你這兩口價還不過千,小本買賣可經不起你這樣玩兒,再抬抬。”
趙源了然,這個價差不多了,他打開背包,手在裏麵撚著,嘴上卻道:“一千塊,我湊個整行了吧。”
老板還是搖頭,但是當趙源將一千現金遞到麵前的時候,他幾乎沒猶豫就爽快的接下來了。
“得了您呐,我給您包上。”
找了個盒子給裝上,趙源又要了一個網兜,直接提在了手裏,這玩意太重,包裏麵都是好玩意,
別放一起磕壞了,那損失就大嘍。
接著往前走,街並不長,頂多也就一公裏的樣子,在街頭還碰到了林如澤,這貨正拿著一根冰棍嗦著。
“你這肝火過旺,迴去看看中醫,讓人給你開個方子調理一下。”
彼此熟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趙源也沒啥顧忌了。
林如澤有些愣神道:“你還懂醫?”
“不懂,但你也太怕熱貪涼了。”
林如澤對旁邊小賣部的老板道:“再拿一支。”
接到手遞給趙源道:“吃不吃?”
趙源絲毫不猶豫的接過,去了包裝嗦一口,隨即哈出一口涼氣,過癮啊。
兩人也沒有再分開,轉個身順著右邊接著往迴逛。
“你拎的是什麽?”
“一個佛像。你的呢?”
林如澤同樣拎著一個袋子,見趙源問及,笑道:“泥俑,看著蠻喜慶,老板要價不高,我就買了。”
邊走邊聊,趙源的目光不時在路過的攤位看一眼,
行至中道,他這才停下腳,目光看向一個攤子,他走到近前,林如澤還在往前走,走著走著發現就剩自己了,
一迴頭才發現,趙源站在一個攤位前,他來到近前也沒開口。
這是一個賣文房的攤位,其實就兩個類別,一個是印章,有已刻好的名人老印章,但至於老不老就不得而知了,
也有印章石,第二類則是老舊的書籍。
他先看的是印章,隨手拿起一塊昌化石,並不是所有的昌化石都是雞血石,雞血隻是其中的一個分類,
當然,也並不是隻有雞血石才有價值,如昌化田黃、彩石等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不過他拿起的這一塊很普通,已經切成了章坯,高約六公分,正方柱形,章麵寬約1.5公分左右。
老板報價一千六,價格不低。
他將章坯放下,又拿起另一個,這是一方所篆刻好的章,有明顯的使用痕跡,
至於材質嘛,同樣是昌化石,與剛剛拿的那塊品相差不多。
“這塊呢?”
老板看了一眼道:“這是一方老章,你要的話三千塊。”
趙源依舊沒有還價的意思,老板以為他不是目標客戶,也就不再管,繼續整理著旁邊的書,但一雙眼睛餘光可是盯得緊,
畢竟東西太小,他也怕趙源給順走了。
趙源放下印章,又看起了圖書,一本本的翻看,但他習慣不錯,看後會很自覺的再放到原位,還給理整齊,攤主也不好說什麽。
他又拿起一本藍色硬紙封皮的書,外殼很新,並沒有書名之類,
但裏麵的紙張不僅發黃,還有些邊角缺失。
並非是拓本也非印本,而是毛筆所寫:
‘哉字解做始字。初三日,月始生明,故叫做哉生明。豐是周之舊都。華山、桃林都是地名。服是用……’
字乃是行書,他懂書法,從他的第一感覺來看,這字寫得很不錯,
整潔大方,遠觀秀美流暢,似靈動跳躍的音符;近賞蒼穹有力,如挺拔俊俏的虯龍。時而優美婉轉,時而渾厚有力,
運筆行雲流水,毫無阻滯,觀之賞心悅目。
他沒有再翻動,將書輕輕合起問道:“這個什麽價?”
“五千。”攤主以為他是逗樂的,語氣中也有些不耐煩,隨口報了個價。
趙源拿起之前所看的那方篆刻好的印章放在書上,這才道:“兩樣我一把請了,六百塊。”
聽到他還價,老板整理的手一頓,然後停下看向趙源笑道:“小兄弟,這可是張居正解尚書原稿,還有這方章雖然材質一般,
但刻的乃是篆書伯安二字,伯安知道吧,那可是大名鼎鼎王陽明的字啊。”
趙源一怔,他沒想到攤主居然全說對了,不過片刻他也就明白,攤主雖然知曉是何物,但應該也不知是真品。
說及王陽明,其實這個稱唿並不恰當,可以稱為陽明先生,但若是帶上姓就不合適了,
因為陽明並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號,古代稱號,一般是不帶姓的,如歐陽修,號醉翁,
當然無人稱其為歐陽醉翁吧。
當然,號加姓,也不是王陽明一個,比如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的也不在少數。
佛像上蓮座上方和蓮花下方各有一排銘文,蓮座上方一排為:大清乾隆年敬造,隸書款,
而在蓮花下方則是楷書刻:鬥戰勝佛四個字。
趙源又舉起看了眼底,藏封底很嚴密,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有磨損的痕跡,而且上邊也刻有蓮花造型。
他將佛像看完,隨手又拿起一個三角酒樽,製式是仿漢的,這一件就有很明顯的做舊痕跡,
雖然一眼新,但趙源也看了挺長時間,這才放下,一指那個佛像問道:“老板,這個鬥戰勝佛是孫悟空不?”
攤主看了眼他手所指的物件,點頭道:“對,就是齊天大聖,小兄弟喜歡嗎?”
“可是這個孫悟空怎麽沒有一點猴樣子,而且他的金箍棒呢?”
攤主撓了撓頭,很明顯他也解釋不通,指著垂下的大耳道:“金箍棒藏在耳朵裏了。”
至於為什麽是佛的樣子,沒有一絲猴樣,攤主壓根就忽略了,因為他也解釋不清。
“我挺喜歡孫悟空的,這個佛像什麽價?”
“大清乾隆官造的,真正的好玩意兒,一萬五。”
趙源搖頭道:“老板,真是官造的,您還放這賣啊,我是不懂,但您也甭瞎忽悠啊,五百成不?”
攤主突然笑了:“介小兄弟有意思,你這還價直接抄著地皮兒,真喜歡,我就再讓讓,九千八。”
“看在是銅的,我就再加一口,八百。”
“玩呢,小兄弟,你這兩口價還不過千,小本買賣可經不起你這樣玩兒,再抬抬。”
趙源了然,這個價差不多了,他打開背包,手在裏麵撚著,嘴上卻道:“一千塊,我湊個整行了吧。”
老板還是搖頭,但是當趙源將一千現金遞到麵前的時候,他幾乎沒猶豫就爽快的接下來了。
“得了您呐,我給您包上。”
找了個盒子給裝上,趙源又要了一個網兜,直接提在了手裏,這玩意太重,包裏麵都是好玩意,
別放一起磕壞了,那損失就大嘍。
接著往前走,街並不長,頂多也就一公裏的樣子,在街頭還碰到了林如澤,這貨正拿著一根冰棍嗦著。
“你這肝火過旺,迴去看看中醫,讓人給你開個方子調理一下。”
彼此熟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趙源也沒啥顧忌了。
林如澤有些愣神道:“你還懂醫?”
“不懂,但你也太怕熱貪涼了。”
林如澤對旁邊小賣部的老板道:“再拿一支。”
接到手遞給趙源道:“吃不吃?”
趙源絲毫不猶豫的接過,去了包裝嗦一口,隨即哈出一口涼氣,過癮啊。
兩人也沒有再分開,轉個身順著右邊接著往迴逛。
“你拎的是什麽?”
“一個佛像。你的呢?”
林如澤同樣拎著一個袋子,見趙源問及,笑道:“泥俑,看著蠻喜慶,老板要價不高,我就買了。”
邊走邊聊,趙源的目光不時在路過的攤位看一眼,
行至中道,他這才停下腳,目光看向一個攤子,他走到近前,林如澤還在往前走,走著走著發現就剩自己了,
一迴頭才發現,趙源站在一個攤位前,他來到近前也沒開口。
這是一個賣文房的攤位,其實就兩個類別,一個是印章,有已刻好的名人老印章,但至於老不老就不得而知了,
也有印章石,第二類則是老舊的書籍。
他先看的是印章,隨手拿起一塊昌化石,並不是所有的昌化石都是雞血石,雞血隻是其中的一個分類,
當然,也並不是隻有雞血石才有價值,如昌化田黃、彩石等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不過他拿起的這一塊很普通,已經切成了章坯,高約六公分,正方柱形,章麵寬約1.5公分左右。
老板報價一千六,價格不低。
他將章坯放下,又拿起另一個,這是一方所篆刻好的章,有明顯的使用痕跡,
至於材質嘛,同樣是昌化石,與剛剛拿的那塊品相差不多。
“這塊呢?”
老板看了一眼道:“這是一方老章,你要的話三千塊。”
趙源依舊沒有還價的意思,老板以為他不是目標客戶,也就不再管,繼續整理著旁邊的書,但一雙眼睛餘光可是盯得緊,
畢竟東西太小,他也怕趙源給順走了。
趙源放下印章,又看起了圖書,一本本的翻看,但他習慣不錯,看後會很自覺的再放到原位,還給理整齊,攤主也不好說什麽。
他又拿起一本藍色硬紙封皮的書,外殼很新,並沒有書名之類,
但裏麵的紙張不僅發黃,還有些邊角缺失。
並非是拓本也非印本,而是毛筆所寫:
‘哉字解做始字。初三日,月始生明,故叫做哉生明。豐是周之舊都。華山、桃林都是地名。服是用……’
字乃是行書,他懂書法,從他的第一感覺來看,這字寫得很不錯,
整潔大方,遠觀秀美流暢,似靈動跳躍的音符;近賞蒼穹有力,如挺拔俊俏的虯龍。時而優美婉轉,時而渾厚有力,
運筆行雲流水,毫無阻滯,觀之賞心悅目。
他沒有再翻動,將書輕輕合起問道:“這個什麽價?”
“五千。”攤主以為他是逗樂的,語氣中也有些不耐煩,隨口報了個價。
趙源拿起之前所看的那方篆刻好的印章放在書上,這才道:“兩樣我一把請了,六百塊。”
聽到他還價,老板整理的手一頓,然後停下看向趙源笑道:“小兄弟,這可是張居正解尚書原稿,還有這方章雖然材質一般,
但刻的乃是篆書伯安二字,伯安知道吧,那可是大名鼎鼎王陽明的字啊。”
趙源一怔,他沒想到攤主居然全說對了,不過片刻他也就明白,攤主雖然知曉是何物,但應該也不知是真品。
說及王陽明,其實這個稱唿並不恰當,可以稱為陽明先生,但若是帶上姓就不合適了,
因為陽明並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號,古代稱號,一般是不帶姓的,如歐陽修,號醉翁,
當然無人稱其為歐陽醉翁吧。
當然,號加姓,也不是王陽明一個,比如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