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商玉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源將錢遞還給老板。
“沒看上?”
攤主見他這穿著也不像缺錢的主啊,而且剛剛雖然在和別的攤主聊天,也看到這小夥子身後的三人,
有一人抬手看表,一看那表就不是便宜貨,還有一人掏出了一部手機。
按說能和他們一起,眼前談生意這小夥子應該也是個不差錢的主才對,
到攤上就掏幾枚不值錢的乾隆通寶就算完了?
“多少錢一枚?”
趙源一邊起身,一邊不經意的問道。
“兩千。”
“500塊一枚,你袋中的我全收了,高過這個價格我一枚都不要。”
攤主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道:“500塊收都收不來,你請好吧。”
趙源也不囉嗦,起身就走。
“這招不靈啊!”四人這條地攤都走到頭了,也沒聽到有人喊留步,王旭摸了一下腦門道。
“還剩最後一條,逛完吃飯吧。”
趙源指了指旁邊道,對於那個大錢,他買不買無所謂,兩千他肯定不會入手的。
最後一條攤子的第一家,趙源就再度矮身蹲下。
這是賣木製品的,有木梳、珠串、木雕、搗臼之類的,他直接拿起一串手串。
這個手串共有十四顆珠子,母珠下方,不僅連有弟子珠,還有兩個如同動物牙齒一樣的墜飾。
在手上搓了一下,他又拿起放在鼻間聞了聞,應該是棗木所製。
“帥哥好眼力,這可是一串上佳的小葉紫檀手串…”
實在不想再聽攤主指鹿為馬,他打斷直接問價。
“2800塊。”攤主也幹脆的報出了價格。
趙源想了沒想就還價道:“180塊,你願讓,我就請了。”
攤主像是被人踩中了尾巴,蹭的跳起道:“帥哥,小葉紫檀你了解不,2800還是看你誠心買,180塊你逗我玩呢。”
“我再加一口,280塊,你不願讓就算了。”說罷,趙源起身。
攤主的麵上還是氣唿唿的,右手快速的擺動,似乎是希望他走得更快點。
趙源還真就邁步走了,不過這次沒邁出幾步,攤主又叫住了他:“帥哥,真是好東西,你再加一口,別讓我虧太多。”
他學著之前攤主擺了擺手,當先接著往前走。
“帥哥迴來,賣了。”
趙源這才假作不情願的折返,掏出280塊錢,完成了交易。
接著往下逛,趙源也沒有再出手,終於逛完,林如澤再度道:“走走,去停車場,我們去…,小源,你吃辣不?”
不等趙源開口,王旭沒好氣道:“你這麽怕熱,還能吃得進去?”
“就是因為沒胃口,才要吃點辣刺激一下味蕾。”
見趙源說能吃辣,林如澤邊走邊道:“都快點,我知道一家湘菜館子,老地道了。”
開車半個小時才到,林如澤應該是常客,大堂有一人見他,就熱情的招唿起來。
“特色的都上,今兒我帶朋友來捧場,你們可不能拉了我的麵兒,弄個包廂,先上一壺冰鎮的酸梅湯。”
進了包廂坐定,趙源將之前淘換的乾隆通寶拿出來道:“我沒錢,值錢的就不送了,一人一枚。”
收了林如澤的手機和bp機,再加上嶽拙從昨天到今天的款待,他本就打算表示,但也不知有什麽合適的,恰好碰到這個。
“我說小源,你也忒不厚道,這玩意三五塊一枚,你就把我打發了。”王旭雖然嘴上這樣說,還是接過銅錢裝進了口袋。
“行了,能想著送你個物件,這就是心意,嫌不好你甭收,我幫你收著。”林如澤道。
趙源笑了笑,也沒有開口解釋,隻是提醒道:“小心點,別掉了。”
“放心吧,再不值錢也是你送的。”王旭說著還拍了拍口袋。
都摸了錢,四人又相繼起身洗手。
“小源,你買的那個手串真是小葉紫檀的?”嶽拙好奇問起。
林如澤笑道:“真是小葉紫檀的,攤主就算餓死,也不會280塊錢賣掉的。”
趙源點頭道:“不是小葉紫檀,用料也還行,是棗木的。”
現下的木頭還沒有過於炒作,所以大家認知之中,真正值錢的就是老紅木和海黃之類,
像棗木、紅酸枝或桃木之類,現在還極為普通。
所以聽說是棗木,嶽拙再度好奇道:“那你幹啥要入手啊?”
趙源想了想,隨即將那個手串拿出來,走到衛生間直接用清水衝洗了起來,片刻,他再度出來遞給嶽拙,示意他自己看。
嶽拙看了片刻,依舊是一頭霧水。
“你爺爺是大家,你也是個棒槌。”王旭嘴上說著,直接上手將手串奪了過去,
不過他看了一會,也是看不出與之前有啥區別。
手串隨即又到了林如澤的手裏,他細看之下猜測道:“是這兩個牙齒是好東西?不對,這不像是牙齒,我去,這不會是玉吧。”
聽他這樣說,另兩人又探過頭細看。
趙源解釋道:“林…”
“叫我如澤吧,咱也不敘齒了,就按名字稱唿。”見他不知怎麽稱唿,林如澤開口道。
“依我看也不是動物牙齒,雖然很像,但應該是玉。”
林旭有些嫌棄道:“是玉也不是好玉,看上去灰蒙蒙的。”
嶽拙將手串接到手中,換了一個方向來看,兩個玉飾都很小,直徑不足一公分,高度也就兩公分左右,
和棗核的大小差不多,外表附著一層黃色,玉的一邊則是從中間磨開,一分為二,
兩耳鏤空,圓眼微凸,底向內凹,立體柱形雕刻,如同一顆不規則的獠牙。
“這是玉沁?”
“外層的黃色確實是玉沁,這應該是商代的一對玉兔。”
見林如澤又想開口,趙源大概也能猜到他想說什麽,索性接著解釋道:
“商代玉器不管是選材、圖案還是工藝上都有相對應的特征。
有人說自春秋時期,和田玉才會認定使用,其實並不盡然,早在商末晚期就有和田玉的出土件,
當然,當時還是以夷玉和獨山玉為主,或許是因為這個題材,所以才用了和田玉來雕琢。
再就是工藝上,明顯的特征就是這個磨去部分的掏膛工藝,受限於工具,隻能采用上部鏇起,逐步磨磋成深腹。
還有中腹部那個雙勾陰線,這是從商早期的陽線獸麵紋發展而來,經過勾、徹、擠、壓四道工序才能完成。
最後再看雕件的立體性,不同於春秋之後所雕非常的形似,這個玉兔還帶著一絲抽象的感覺,
但又有別於紅山、良渚時期,過於扁平化的雕刻手法,變得更為立體。”
就是這麽個小玩意,很像牙齒吧。
“沒看上?”
攤主見他這穿著也不像缺錢的主啊,而且剛剛雖然在和別的攤主聊天,也看到這小夥子身後的三人,
有一人抬手看表,一看那表就不是便宜貨,還有一人掏出了一部手機。
按說能和他們一起,眼前談生意這小夥子應該也是個不差錢的主才對,
到攤上就掏幾枚不值錢的乾隆通寶就算完了?
“多少錢一枚?”
趙源一邊起身,一邊不經意的問道。
“兩千。”
“500塊一枚,你袋中的我全收了,高過這個價格我一枚都不要。”
攤主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道:“500塊收都收不來,你請好吧。”
趙源也不囉嗦,起身就走。
“這招不靈啊!”四人這條地攤都走到頭了,也沒聽到有人喊留步,王旭摸了一下腦門道。
“還剩最後一條,逛完吃飯吧。”
趙源指了指旁邊道,對於那個大錢,他買不買無所謂,兩千他肯定不會入手的。
最後一條攤子的第一家,趙源就再度矮身蹲下。
這是賣木製品的,有木梳、珠串、木雕、搗臼之類的,他直接拿起一串手串。
這個手串共有十四顆珠子,母珠下方,不僅連有弟子珠,還有兩個如同動物牙齒一樣的墜飾。
在手上搓了一下,他又拿起放在鼻間聞了聞,應該是棗木所製。
“帥哥好眼力,這可是一串上佳的小葉紫檀手串…”
實在不想再聽攤主指鹿為馬,他打斷直接問價。
“2800塊。”攤主也幹脆的報出了價格。
趙源想了沒想就還價道:“180塊,你願讓,我就請了。”
攤主像是被人踩中了尾巴,蹭的跳起道:“帥哥,小葉紫檀你了解不,2800還是看你誠心買,180塊你逗我玩呢。”
“我再加一口,280塊,你不願讓就算了。”說罷,趙源起身。
攤主的麵上還是氣唿唿的,右手快速的擺動,似乎是希望他走得更快點。
趙源還真就邁步走了,不過這次沒邁出幾步,攤主又叫住了他:“帥哥,真是好東西,你再加一口,別讓我虧太多。”
他學著之前攤主擺了擺手,當先接著往前走。
“帥哥迴來,賣了。”
趙源這才假作不情願的折返,掏出280塊錢,完成了交易。
接著往下逛,趙源也沒有再出手,終於逛完,林如澤再度道:“走走,去停車場,我們去…,小源,你吃辣不?”
不等趙源開口,王旭沒好氣道:“你這麽怕熱,還能吃得進去?”
“就是因為沒胃口,才要吃點辣刺激一下味蕾。”
見趙源說能吃辣,林如澤邊走邊道:“都快點,我知道一家湘菜館子,老地道了。”
開車半個小時才到,林如澤應該是常客,大堂有一人見他,就熱情的招唿起來。
“特色的都上,今兒我帶朋友來捧場,你們可不能拉了我的麵兒,弄個包廂,先上一壺冰鎮的酸梅湯。”
進了包廂坐定,趙源將之前淘換的乾隆通寶拿出來道:“我沒錢,值錢的就不送了,一人一枚。”
收了林如澤的手機和bp機,再加上嶽拙從昨天到今天的款待,他本就打算表示,但也不知有什麽合適的,恰好碰到這個。
“我說小源,你也忒不厚道,這玩意三五塊一枚,你就把我打發了。”王旭雖然嘴上這樣說,還是接過銅錢裝進了口袋。
“行了,能想著送你個物件,這就是心意,嫌不好你甭收,我幫你收著。”林如澤道。
趙源笑了笑,也沒有開口解釋,隻是提醒道:“小心點,別掉了。”
“放心吧,再不值錢也是你送的。”王旭說著還拍了拍口袋。
都摸了錢,四人又相繼起身洗手。
“小源,你買的那個手串真是小葉紫檀的?”嶽拙好奇問起。
林如澤笑道:“真是小葉紫檀的,攤主就算餓死,也不會280塊錢賣掉的。”
趙源點頭道:“不是小葉紫檀,用料也還行,是棗木的。”
現下的木頭還沒有過於炒作,所以大家認知之中,真正值錢的就是老紅木和海黃之類,
像棗木、紅酸枝或桃木之類,現在還極為普通。
所以聽說是棗木,嶽拙再度好奇道:“那你幹啥要入手啊?”
趙源想了想,隨即將那個手串拿出來,走到衛生間直接用清水衝洗了起來,片刻,他再度出來遞給嶽拙,示意他自己看。
嶽拙看了片刻,依舊是一頭霧水。
“你爺爺是大家,你也是個棒槌。”王旭嘴上說著,直接上手將手串奪了過去,
不過他看了一會,也是看不出與之前有啥區別。
手串隨即又到了林如澤的手裏,他細看之下猜測道:“是這兩個牙齒是好東西?不對,這不像是牙齒,我去,這不會是玉吧。”
聽他這樣說,另兩人又探過頭細看。
趙源解釋道:“林…”
“叫我如澤吧,咱也不敘齒了,就按名字稱唿。”見他不知怎麽稱唿,林如澤開口道。
“依我看也不是動物牙齒,雖然很像,但應該是玉。”
林旭有些嫌棄道:“是玉也不是好玉,看上去灰蒙蒙的。”
嶽拙將手串接到手中,換了一個方向來看,兩個玉飾都很小,直徑不足一公分,高度也就兩公分左右,
和棗核的大小差不多,外表附著一層黃色,玉的一邊則是從中間磨開,一分為二,
兩耳鏤空,圓眼微凸,底向內凹,立體柱形雕刻,如同一顆不規則的獠牙。
“這是玉沁?”
“外層的黃色確實是玉沁,這應該是商代的一對玉兔。”
見林如澤又想開口,趙源大概也能猜到他想說什麽,索性接著解釋道:
“商代玉器不管是選材、圖案還是工藝上都有相對應的特征。
有人說自春秋時期,和田玉才會認定使用,其實並不盡然,早在商末晚期就有和田玉的出土件,
當然,當時還是以夷玉和獨山玉為主,或許是因為這個題材,所以才用了和田玉來雕琢。
再就是工藝上,明顯的特征就是這個磨去部分的掏膛工藝,受限於工具,隻能采用上部鏇起,逐步磨磋成深腹。
還有中腹部那個雙勾陰線,這是從商早期的陽線獸麵紋發展而來,經過勾、徹、擠、壓四道工序才能完成。
最後再看雕件的立體性,不同於春秋之後所雕非常的形似,這個玉兔還帶著一絲抽象的感覺,
但又有別於紅山、良渚時期,過於扁平化的雕刻手法,變得更為立體。”
就是這麽個小玩意,很像牙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