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軍營大帳內,英蓮凝視著眼前的遼州地圖,不禁陷入沉思,目光中透著幾分怔然。
遼州地域廣袤無垠,土地連綿不絕,更有著雄偉壯觀的千裏城牆。此地原本是獨立一國,名為遼國,後來被聖太宗揮師攻下,自此便成為了大統之下的屬地,稱作遼州。
此番,英蓮親率五萬大軍前來攻打遼州,背後有著三重目的。
第一,是采納了黃杉的計策,精心設下圈套,意圖引誘那號稱天機狂神的韓秀孤身前來壓陣,進而尋機將其斬殺,以此斬斷天機閣主的一條有力臂膀。
第二,便是要剿滅天左會以韓雲為首的一眾黨羽,徹底清除遼州境內武林盟的勢力,同時革去現任遼州知府項信的官職,重新選派一批官員來執掌遼州政務。
第三,則是開倉放糧,把天左會與項信聚斂的財產全部充公,用以賑災救濟飽受苦難的百姓。
英蓮緩緩卷起地圖,下意識地摸了摸懷裏的金鎖。
那金鎖曾是英現小時候最愛掛在脖間的物件,在英家,它象征著幼時的身份。
自從英現失蹤後,英蓮便將這金鎖時刻帶在身上,仿佛那是一份寄托,一份念想。
如今的英府早已是人去樓空,往昔的熱鬧不複存在,徒留一片空蕩蕩的冷清。
英蓮遣散了包括小安子在內的所有英府仆從侍衛,將英府徹底封閉起來,自己則一心紮在軍營之中,把全部心力都傾注在了對抗武林盟的艱難道路上。
“將軍!”
正當英蓮沉浸於往事迴憶之時,營帳外傳來一聲唿喊。
“進來吧。”英蓮趕忙收斂心神,迴應道。
話音剛落,馬鬆撩開門簾,穩步走了進來。
這馬鬆為人剛正不阿,性格堅毅剛強,一直盡心協助英蓮操持軍中諸多事務,是英蓮一手提拔的副官。
“將軍,差不多該出發了。”馬鬆低聲匯報道。
“嗯,我知道了。”
英蓮應了一聲,拿過一旁的頭盔戴上,將那一頭娟麗的秀發盡數藏於頭盔之下。
原本絕美秀麗的容顏,曆經多年的操勞與征戰,已然略顯滄桑,疲態盡顯。本是芳華正茂的年紀,可她的眼眸中卻不見女子應有的含情脈脈,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果斷決絕的殺伐之氣。
早在投身軍旅的那一刻起,那些脂粉紅妝便被英蓮徹底拋卻,與她的生活再無瓜葛。
英蓮起身,邁步向外走去,馬鬆趕忙貼心地為其拉開營帳簾門。
此刻正值春末夏初時節,路旁枝頭繁花正盛,晨風輕輕拂過,雖帶著些許春寒料峭之意,但也別有一番韻味。
極目遠眺,遠處山河壯麗,雲開霧散,天朗風清,綠意如茵,山海關一帶的風景壯美如畫,令人不禁為之沉醉、流連忘返。
“如此大好河山,絕不能任由武林盟掌控。”
英蓮迴首望去,隻見軍中將士沿著官道排開,隊伍綿延千裏,浩浩蕩蕩,眾人皆在收拾行囊,為啟程做著準備。
此番為收複遼州,英蓮幾乎是帶出了京城軍營裏所有的主力幹將,流風門的諸多弟子、以及應天府與錦衣衛等宮內勢力。
雲梯、投石機、攻城塔、衝撞車等大型攻城器械也是一應俱全,槍兵、弓箭兵等各支軍中隊伍也是配置完備,可謂是傾巢出動。
而位於隊列最後的武林中人,那些為了對抗武林盟而加入朝廷的聯盟軍,同樣是她此次行動不可或缺的強大助力。
對於此次的作戰計劃,英蓮極具信心。
一方麵,她先是巧妙設下障眼法,聲東擊西,成功幹擾了天機閣的視線;
二來,她又提前截斷了武林盟支援遼州的路線,使得遼州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最後,她還帶來了自己苦心鑽研流風紋秘術所自創的流風烙骨陣。
這流風烙骨陣堪稱奇絕,能讓真氣化為無可抵擋的黑色符文,一旦觸及人體,符文便會如附骨之疽般牢牢附著在肌膚紋理之上,侵骨噬髓,令人行動受限,難以掙脫。
若是單人施展,此招威力或許有限,但經過英蓮精心鑽研改良後,隻需稍有武功根基之人,便可輕鬆駕馭。
而若是百人一同施展,那場麵堪稱恐怖,漫天符文鋪天蓋地朝對手湧去,哪怕是武功高強之人,一旦被符文纏上,也難逃脫厄運,必死無疑。
這流風烙骨陣已然成了英蓮手中最大的殺器,無論守城的是何方高手,她都有十足把握讓其徹底受伏,而己方不損分毫。
“大軍,開拔!”
英蓮一聲高唿,翻身上馬,來到軍隊最前方,浩浩蕩蕩的大軍即刻啟程,朝著遼州方向進發。
若要問英蓮收複遼州,最開心的會是誰,那自然是遼州境內那些長期遭受天左會殘酷欺壓的百姓。
麵對英蓮率領的大軍,附近鄉野村莊的百姓們紛紛夾道相迎,跪地磕頭,口中祈求上蒼庇佑英蓮能旗開得勝,早日解放遼州的苦難。
遼州平原廣袤,土地肥沃,若能迴歸正道,百姓得以安心開墾農牧,再無剝削壓迫,自是能夠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堪稱萬代福地。
可如今這般福地卻餓殍遍野,生靈塗炭,皆是因為那天左會的領袖韓雲,當了這遼州的土皇帝,極盡剝削之能,欺壓百姓,隻為了自己能享盡榮華富貴,不僅在郊外大修酒池肉林,還效仿前人搞了一處快活穀,生活其中,每日尋歡作樂,當真天理不容。
英蓮此前也是苦於天左會勢力太過強大,又有天機狂神韓秀為其撐腰,所以一直未能前來討伐。
直至近日,時機終於成熟,豫州被滅,切斷了天機閣支援遼州的關鍵要道,她這才下定決心,打算一舉粉碎天左會在遼州的勢力。
時間流逝,隨著遼州的城牆大門漸漸映入眼簾,英蓮不禁深吸一口氣,神情變得格外肅穆。
此時的遼州城外,卻是比十年前更加不堪,衣不蔽體的難民,渾渾噩噩,遊走在城門兩側,方圓千尺之內,那些肉眼能見的各類植物,早已被這些難民啃食殆盡。
遼州冬日極寒,這些難民,幾乎沒有可能挨過這個冬天,每一年都有大批苦難之人凍斃在遼州的曠野之上。
這些百姓,要麽是得罪了天左會,要麽是得罪了武林盟,因此被逐出遼州。
而更加諷刺的是,這些人大多都是不願向天左會低頭之輩,因此才遭受欺壓,而那些甘願向天左會低三下四,當牛做馬之徒,反而能吃上一口熱飯。
為了這口熱飯,百姓之間開始自相傷害。這些人反過來成為了韓雲的走狗,幫助他欺壓良民,收取高額的苛捐雜稅,哪怕根本不會武功的尋常人,也開始狐假虎威,自認為高人一等。
“馬鬆!”
“下官在。”
“拿些糧食,做些粥食,給這些難民,分發下去吧。”
“是!”
英蓮壓下心中怒火,安排大軍在遼州城外十裏處安營紮寨,交由馬鬆負責整飭,自己則孤身一人,縱馬疾馳,來到了遼州城門前。
此刻的遼州城大門緊閉,城牆之上竟也不見一人值守。
“韓雲,怎麽,你以為當個縮頭烏龜,就能躲過此劫了?”英蓮高聲喝問,她心裏清楚,韓雲定是就躲在城牆之上。
然而,尚未有人答話,猛然間一根冷箭從城牆之上疾射而出,直奔英蓮麵門而來,速度快如閃電,毫無預兆。
英蓮麵色一冷,隻是伸手在麵前一點,一枚符文瞬間憑空浮現,徑直附著在那根利箭之上。
那利箭頓時好似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凝滯在英蓮麵前,隨後掉落在地。
“嗬嗬,英蓮英大帥,真是聞名不如見麵,果真是英姿颯爽,冰肌玉骨,且武功這般高強。”韓雲手持長弓,從城牆上探出個頭來,身旁還跟著嚇得哆哆嗦嗦的項信。
“項信!你身為朝廷命官,本應奉公守法,一心為民,如今卻與武林盟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對百姓敲骨吸髓,你這般行徑,如何對得起身上這身官袍?”英蓮厲聲斥責道。
項信咬了咬牙,幹脆不再掩飾,惡狠狠地探頭大吼:“英蓮,你別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了!我們遼州的子民也不是好惹的!定要讓你有來無迴!”
“遼州子民……你還有臉提遼州子民,項信!這遼州可不是你的,遼州的子民更不是你的!我限你們三日之內,打開城門投降,將包括天左會在內的所有武林盟勢力盡數解散,乖乖認罪伏誅,如此,我尚可饒你們一命!否則,定要將你們剝皮抽筋,以祭天地!”
英蓮抬眸,一雙漆黑的眼眸冷冷地望著城牆之上的兩人,目光冰冷至極,話語更是如寒霜般凜冽。
麵對這等喪心病狂、不配為人的惡徒,她的內心沒有絲毫憐憫之意。
“哼,英蓮,你也別太得意了,咱們走著瞧,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韓雲站在城牆之上,眼中露出一抹陰鷙的神色。
遼州地域廣袤無垠,土地連綿不絕,更有著雄偉壯觀的千裏城牆。此地原本是獨立一國,名為遼國,後來被聖太宗揮師攻下,自此便成為了大統之下的屬地,稱作遼州。
此番,英蓮親率五萬大軍前來攻打遼州,背後有著三重目的。
第一,是采納了黃杉的計策,精心設下圈套,意圖引誘那號稱天機狂神的韓秀孤身前來壓陣,進而尋機將其斬殺,以此斬斷天機閣主的一條有力臂膀。
第二,便是要剿滅天左會以韓雲為首的一眾黨羽,徹底清除遼州境內武林盟的勢力,同時革去現任遼州知府項信的官職,重新選派一批官員來執掌遼州政務。
第三,則是開倉放糧,把天左會與項信聚斂的財產全部充公,用以賑災救濟飽受苦難的百姓。
英蓮緩緩卷起地圖,下意識地摸了摸懷裏的金鎖。
那金鎖曾是英現小時候最愛掛在脖間的物件,在英家,它象征著幼時的身份。
自從英現失蹤後,英蓮便將這金鎖時刻帶在身上,仿佛那是一份寄托,一份念想。
如今的英府早已是人去樓空,往昔的熱鬧不複存在,徒留一片空蕩蕩的冷清。
英蓮遣散了包括小安子在內的所有英府仆從侍衛,將英府徹底封閉起來,自己則一心紮在軍營之中,把全部心力都傾注在了對抗武林盟的艱難道路上。
“將軍!”
正當英蓮沉浸於往事迴憶之時,營帳外傳來一聲唿喊。
“進來吧。”英蓮趕忙收斂心神,迴應道。
話音剛落,馬鬆撩開門簾,穩步走了進來。
這馬鬆為人剛正不阿,性格堅毅剛強,一直盡心協助英蓮操持軍中諸多事務,是英蓮一手提拔的副官。
“將軍,差不多該出發了。”馬鬆低聲匯報道。
“嗯,我知道了。”
英蓮應了一聲,拿過一旁的頭盔戴上,將那一頭娟麗的秀發盡數藏於頭盔之下。
原本絕美秀麗的容顏,曆經多年的操勞與征戰,已然略顯滄桑,疲態盡顯。本是芳華正茂的年紀,可她的眼眸中卻不見女子應有的含情脈脈,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果斷決絕的殺伐之氣。
早在投身軍旅的那一刻起,那些脂粉紅妝便被英蓮徹底拋卻,與她的生活再無瓜葛。
英蓮起身,邁步向外走去,馬鬆趕忙貼心地為其拉開營帳簾門。
此刻正值春末夏初時節,路旁枝頭繁花正盛,晨風輕輕拂過,雖帶著些許春寒料峭之意,但也別有一番韻味。
極目遠眺,遠處山河壯麗,雲開霧散,天朗風清,綠意如茵,山海關一帶的風景壯美如畫,令人不禁為之沉醉、流連忘返。
“如此大好河山,絕不能任由武林盟掌控。”
英蓮迴首望去,隻見軍中將士沿著官道排開,隊伍綿延千裏,浩浩蕩蕩,眾人皆在收拾行囊,為啟程做著準備。
此番為收複遼州,英蓮幾乎是帶出了京城軍營裏所有的主力幹將,流風門的諸多弟子、以及應天府與錦衣衛等宮內勢力。
雲梯、投石機、攻城塔、衝撞車等大型攻城器械也是一應俱全,槍兵、弓箭兵等各支軍中隊伍也是配置完備,可謂是傾巢出動。
而位於隊列最後的武林中人,那些為了對抗武林盟而加入朝廷的聯盟軍,同樣是她此次行動不可或缺的強大助力。
對於此次的作戰計劃,英蓮極具信心。
一方麵,她先是巧妙設下障眼法,聲東擊西,成功幹擾了天機閣的視線;
二來,她又提前截斷了武林盟支援遼州的路線,使得遼州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最後,她還帶來了自己苦心鑽研流風紋秘術所自創的流風烙骨陣。
這流風烙骨陣堪稱奇絕,能讓真氣化為無可抵擋的黑色符文,一旦觸及人體,符文便會如附骨之疽般牢牢附著在肌膚紋理之上,侵骨噬髓,令人行動受限,難以掙脫。
若是單人施展,此招威力或許有限,但經過英蓮精心鑽研改良後,隻需稍有武功根基之人,便可輕鬆駕馭。
而若是百人一同施展,那場麵堪稱恐怖,漫天符文鋪天蓋地朝對手湧去,哪怕是武功高強之人,一旦被符文纏上,也難逃脫厄運,必死無疑。
這流風烙骨陣已然成了英蓮手中最大的殺器,無論守城的是何方高手,她都有十足把握讓其徹底受伏,而己方不損分毫。
“大軍,開拔!”
英蓮一聲高唿,翻身上馬,來到軍隊最前方,浩浩蕩蕩的大軍即刻啟程,朝著遼州方向進發。
若要問英蓮收複遼州,最開心的會是誰,那自然是遼州境內那些長期遭受天左會殘酷欺壓的百姓。
麵對英蓮率領的大軍,附近鄉野村莊的百姓們紛紛夾道相迎,跪地磕頭,口中祈求上蒼庇佑英蓮能旗開得勝,早日解放遼州的苦難。
遼州平原廣袤,土地肥沃,若能迴歸正道,百姓得以安心開墾農牧,再無剝削壓迫,自是能夠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堪稱萬代福地。
可如今這般福地卻餓殍遍野,生靈塗炭,皆是因為那天左會的領袖韓雲,當了這遼州的土皇帝,極盡剝削之能,欺壓百姓,隻為了自己能享盡榮華富貴,不僅在郊外大修酒池肉林,還效仿前人搞了一處快活穀,生活其中,每日尋歡作樂,當真天理不容。
英蓮此前也是苦於天左會勢力太過強大,又有天機狂神韓秀為其撐腰,所以一直未能前來討伐。
直至近日,時機終於成熟,豫州被滅,切斷了天機閣支援遼州的關鍵要道,她這才下定決心,打算一舉粉碎天左會在遼州的勢力。
時間流逝,隨著遼州的城牆大門漸漸映入眼簾,英蓮不禁深吸一口氣,神情變得格外肅穆。
此時的遼州城外,卻是比十年前更加不堪,衣不蔽體的難民,渾渾噩噩,遊走在城門兩側,方圓千尺之內,那些肉眼能見的各類植物,早已被這些難民啃食殆盡。
遼州冬日極寒,這些難民,幾乎沒有可能挨過這個冬天,每一年都有大批苦難之人凍斃在遼州的曠野之上。
這些百姓,要麽是得罪了天左會,要麽是得罪了武林盟,因此被逐出遼州。
而更加諷刺的是,這些人大多都是不願向天左會低頭之輩,因此才遭受欺壓,而那些甘願向天左會低三下四,當牛做馬之徒,反而能吃上一口熱飯。
為了這口熱飯,百姓之間開始自相傷害。這些人反過來成為了韓雲的走狗,幫助他欺壓良民,收取高額的苛捐雜稅,哪怕根本不會武功的尋常人,也開始狐假虎威,自認為高人一等。
“馬鬆!”
“下官在。”
“拿些糧食,做些粥食,給這些難民,分發下去吧。”
“是!”
英蓮壓下心中怒火,安排大軍在遼州城外十裏處安營紮寨,交由馬鬆負責整飭,自己則孤身一人,縱馬疾馳,來到了遼州城門前。
此刻的遼州城大門緊閉,城牆之上竟也不見一人值守。
“韓雲,怎麽,你以為當個縮頭烏龜,就能躲過此劫了?”英蓮高聲喝問,她心裏清楚,韓雲定是就躲在城牆之上。
然而,尚未有人答話,猛然間一根冷箭從城牆之上疾射而出,直奔英蓮麵門而來,速度快如閃電,毫無預兆。
英蓮麵色一冷,隻是伸手在麵前一點,一枚符文瞬間憑空浮現,徑直附著在那根利箭之上。
那利箭頓時好似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凝滯在英蓮麵前,隨後掉落在地。
“嗬嗬,英蓮英大帥,真是聞名不如見麵,果真是英姿颯爽,冰肌玉骨,且武功這般高強。”韓雲手持長弓,從城牆上探出個頭來,身旁還跟著嚇得哆哆嗦嗦的項信。
“項信!你身為朝廷命官,本應奉公守法,一心為民,如今卻與武林盟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對百姓敲骨吸髓,你這般行徑,如何對得起身上這身官袍?”英蓮厲聲斥責道。
項信咬了咬牙,幹脆不再掩飾,惡狠狠地探頭大吼:“英蓮,你別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了!我們遼州的子民也不是好惹的!定要讓你有來無迴!”
“遼州子民……你還有臉提遼州子民,項信!這遼州可不是你的,遼州的子民更不是你的!我限你們三日之內,打開城門投降,將包括天左會在內的所有武林盟勢力盡數解散,乖乖認罪伏誅,如此,我尚可饒你們一命!否則,定要將你們剝皮抽筋,以祭天地!”
英蓮抬眸,一雙漆黑的眼眸冷冷地望著城牆之上的兩人,目光冰冷至極,話語更是如寒霜般凜冽。
麵對這等喪心病狂、不配為人的惡徒,她的內心沒有絲毫憐憫之意。
“哼,英蓮,你也別太得意了,咱們走著瞧,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韓雲站在城牆之上,眼中露出一抹陰鷙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