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謝子雲考究孔明,破孟德則青州寧!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高城外百裏。
有一支大軍正在慢慢靠近,大軍中段有一馬車。
“師君,如此勞師動眾是何緣故?若是為了新法,當不致於此!”
諸葛亮一拱手恭敬的向對坐的謝龍詢問道。
諸葛亮現在也快十二歲了,這次謝龍出巡三郡,又加上諸葛珪為泰山太守、諸葛瑾為泰山郡丞,就幹脆把諸葛亮也帶出來了。
諸葛瑾任泰山郡丞,雖然是靠劉備破格提拔的,但是諸葛瑾自身的功績和才能也不可或缺,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當然諸葛亮也是在學宮聲名鵲起,而且眾人皆知劉備、謝龍對諸葛亮極為看重!
諸葛氏現在可以說是已經牢牢的綁在青州這艘大船上了。
謝龍聽見諸葛亮的疑問,先是伸展了一下腰,然後輕搖羽扇迴道。
“若隻是推行新法,自不必如此勞師動眾,然為師還有別的打算。
不知孔明覺得,為師所行新法如何?”
確實,若隻是安撫三郡,其實謝龍也不必領驍騎軍,主要是謝龍這次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師君所行新法,實乃國之大幸,然阻力不小。”
謝龍聽了微微頷首,看著眼前的小諸葛亮,“孔明見解已不俗,為師再考究一二,當今天下局勢,吾青州當先中原也,還是先河北也?”
謝龍見諸葛亮沒有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而發生大的改變,心中放心不少,又見諸葛亮歲數雖小卻也有了自己的見解,自然忍不住開口考究一二。
諸葛亮聞言低頭陷入沉思,片刻後才抬頭迴道。
“亮不過紙上談兵,望師君指正!以弟子之見,當先中原而後河北。
雖光武興於河北,然今時不同往日,昔河北分裂,光武入河北統一而後中興漢室。
然今袁本初興於河北非一時所能平滅,而如今中原群雄割據一如光武之河北,正可逐一擊破。”
謝龍聞言讚道。
“孔明所言甚是,那孔明以為當從何處下手?”
“所謂青徐之地,弟子以為當下徐州以成齊國之勢,長驅西指並吞中原可也!”
諸葛亮畢竟年歲尚小,又沒接觸過曹操,如今的曹操在中原諸侯之間實力雖不算最弱,卻也不足為奇,自然沒考慮到不管曹操的後果。
“孔明所言有理,然當今中原諸侯有兗州曹操、豫州郭貢、陳國劉寵、徐州陶謙、九江袁術。”
謝龍說到此處停頓片刻,才接著道,“不知孔明覺得何人強,何人弱?”
諸葛亮見謝龍還是沒有說先下徐州是好,還是不好,明白這是謝龍在考究自己,諸葛亮自然冥思苦想。
過了良久。
“兗州曹孟德擁兵約五萬之眾,郭君方占據潁川兵力約有三萬,陳國陳王亦有三萬,九江袁公路不過萬餘,皆可逐一擊破。
而徐州牧陶恭祖兵馬近十萬,若青州先下徐州,可謂兩敗俱傷,所以師君欲要西進破曹?”
諸葛亮思索後覺得謝龍或許想先易後難,欲先擊滅曹操、郭貢等小諸侯。
謝龍聽了,不由笑道。
“孔明雖說對了,但卻和為師所想有些差別,為師恰恰是覺得陶恭祖不足為慮才選擇先破曹孟德。
曹孟德乃人傑也,去歲吾青州五萬大軍西進,配合袁術、陶謙、郭貢合計十餘萬大軍三路夾擊,而不能擊破!
就可見其才能何等驚豔,而且當時兗州境內黃巾遍地,如此內憂外患之下還能保全大部兗州,不能先破之,吾青州不寧也!”
就如前言,謝龍自然知道諸葛亮畢竟還沒有接觸過曹操,這樣判斷也沒問題。
畢竟靚仔現在也還不到十二歲,就現在所說都已經讓謝龍不由暗歎,“不愧是丞相!”
“弟子淺薄了!”
“孔明過謙了,恐怕快抵達奉高了,你與父兄也有數月沒見了吧?”
“迴師君正是!”
.........
奉高城外,諸葛瑾和諸葛珪正站在門口翹首以盼,不久就見遠處一支大軍慢慢靠近,不過片刻,趙雲一馬當先領驍騎軍抵達城門口。
“見過諸葛公、子瑜。”
趙雲下馬拱手道。
諸葛珪、諸葛瑾連忙迴禮道。
“見過趙將軍,不知謝使君何在?”
“軍師馬上到,請稍待!”
青州文武對謝龍的稱唿各有不同,如關羽、張飛、代洋等自然是兄弟相稱,畢竟是正兒八經結拜過的,如趙雲、黃忠、太史慈、張遼、高順等受看重又是比較早加入青州的稱唿謝龍為軍師。
如徐榮等後來加入的武將則稱唿謝龍為君侯,如荀彧、田豐等最為親近的自然稱字即可,如諸葛珪等文官一般稱唿謝龍為使君!
不一會,謝龍的馬車就到了。
諸葛亮率先走下馬車,隨後恭敬的侍立在一旁,才見謝龍慢慢走下馬車。
“君貢兄、子瑜怎在此處等待?”
“為兄久未見子雲,故有些思念耳!”
諸葛珪笑道。
諸葛珪見謝龍如此稱唿,也不死板,順著謝龍稱唿便是。
“吾看君貢兄是思念孔明才是,不過看兄之麵色好了不少,不過還需靜養!”
謝龍見諸葛珪臉色紅潤,緩緩道。
原來前段時間諸葛珪又生病了,要不是華佗妙手迴春,恐怕多半已駕鶴西去了。
“多謝子雲掛念,有子瑜輔政,珪已輕鬆不少了。”
謝龍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子龍將大軍妥善安排,不得擾民!”
趙雲聽見謝龍開口,連忙拱手道。
“軍師放心!”
諸葛珪見此自然會意,領謝龍等人迴太守府。
有一支大軍正在慢慢靠近,大軍中段有一馬車。
“師君,如此勞師動眾是何緣故?若是為了新法,當不致於此!”
諸葛亮一拱手恭敬的向對坐的謝龍詢問道。
諸葛亮現在也快十二歲了,這次謝龍出巡三郡,又加上諸葛珪為泰山太守、諸葛瑾為泰山郡丞,就幹脆把諸葛亮也帶出來了。
諸葛瑾任泰山郡丞,雖然是靠劉備破格提拔的,但是諸葛瑾自身的功績和才能也不可或缺,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當然諸葛亮也是在學宮聲名鵲起,而且眾人皆知劉備、謝龍對諸葛亮極為看重!
諸葛氏現在可以說是已經牢牢的綁在青州這艘大船上了。
謝龍聽見諸葛亮的疑問,先是伸展了一下腰,然後輕搖羽扇迴道。
“若隻是推行新法,自不必如此勞師動眾,然為師還有別的打算。
不知孔明覺得,為師所行新法如何?”
確實,若隻是安撫三郡,其實謝龍也不必領驍騎軍,主要是謝龍這次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師君所行新法,實乃國之大幸,然阻力不小。”
謝龍聽了微微頷首,看著眼前的小諸葛亮,“孔明見解已不俗,為師再考究一二,當今天下局勢,吾青州當先中原也,還是先河北也?”
謝龍見諸葛亮沒有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而發生大的改變,心中放心不少,又見諸葛亮歲數雖小卻也有了自己的見解,自然忍不住開口考究一二。
諸葛亮聞言低頭陷入沉思,片刻後才抬頭迴道。
“亮不過紙上談兵,望師君指正!以弟子之見,當先中原而後河北。
雖光武興於河北,然今時不同往日,昔河北分裂,光武入河北統一而後中興漢室。
然今袁本初興於河北非一時所能平滅,而如今中原群雄割據一如光武之河北,正可逐一擊破。”
謝龍聞言讚道。
“孔明所言甚是,那孔明以為當從何處下手?”
“所謂青徐之地,弟子以為當下徐州以成齊國之勢,長驅西指並吞中原可也!”
諸葛亮畢竟年歲尚小,又沒接觸過曹操,如今的曹操在中原諸侯之間實力雖不算最弱,卻也不足為奇,自然沒考慮到不管曹操的後果。
“孔明所言有理,然當今中原諸侯有兗州曹操、豫州郭貢、陳國劉寵、徐州陶謙、九江袁術。”
謝龍說到此處停頓片刻,才接著道,“不知孔明覺得何人強,何人弱?”
諸葛亮見謝龍還是沒有說先下徐州是好,還是不好,明白這是謝龍在考究自己,諸葛亮自然冥思苦想。
過了良久。
“兗州曹孟德擁兵約五萬之眾,郭君方占據潁川兵力約有三萬,陳國陳王亦有三萬,九江袁公路不過萬餘,皆可逐一擊破。
而徐州牧陶恭祖兵馬近十萬,若青州先下徐州,可謂兩敗俱傷,所以師君欲要西進破曹?”
諸葛亮思索後覺得謝龍或許想先易後難,欲先擊滅曹操、郭貢等小諸侯。
謝龍聽了,不由笑道。
“孔明雖說對了,但卻和為師所想有些差別,為師恰恰是覺得陶恭祖不足為慮才選擇先破曹孟德。
曹孟德乃人傑也,去歲吾青州五萬大軍西進,配合袁術、陶謙、郭貢合計十餘萬大軍三路夾擊,而不能擊破!
就可見其才能何等驚豔,而且當時兗州境內黃巾遍地,如此內憂外患之下還能保全大部兗州,不能先破之,吾青州不寧也!”
就如前言,謝龍自然知道諸葛亮畢竟還沒有接觸過曹操,這樣判斷也沒問題。
畢竟靚仔現在也還不到十二歲,就現在所說都已經讓謝龍不由暗歎,“不愧是丞相!”
“弟子淺薄了!”
“孔明過謙了,恐怕快抵達奉高了,你與父兄也有數月沒見了吧?”
“迴師君正是!”
.........
奉高城外,諸葛瑾和諸葛珪正站在門口翹首以盼,不久就見遠處一支大軍慢慢靠近,不過片刻,趙雲一馬當先領驍騎軍抵達城門口。
“見過諸葛公、子瑜。”
趙雲下馬拱手道。
諸葛珪、諸葛瑾連忙迴禮道。
“見過趙將軍,不知謝使君何在?”
“軍師馬上到,請稍待!”
青州文武對謝龍的稱唿各有不同,如關羽、張飛、代洋等自然是兄弟相稱,畢竟是正兒八經結拜過的,如趙雲、黃忠、太史慈、張遼、高順等受看重又是比較早加入青州的稱唿謝龍為軍師。
如徐榮等後來加入的武將則稱唿謝龍為君侯,如荀彧、田豐等最為親近的自然稱字即可,如諸葛珪等文官一般稱唿謝龍為使君!
不一會,謝龍的馬車就到了。
諸葛亮率先走下馬車,隨後恭敬的侍立在一旁,才見謝龍慢慢走下馬車。
“君貢兄、子瑜怎在此處等待?”
“為兄久未見子雲,故有些思念耳!”
諸葛珪笑道。
諸葛珪見謝龍如此稱唿,也不死板,順著謝龍稱唿便是。
“吾看君貢兄是思念孔明才是,不過看兄之麵色好了不少,不過還需靜養!”
謝龍見諸葛珪臉色紅潤,緩緩道。
原來前段時間諸葛珪又生病了,要不是華佗妙手迴春,恐怕多半已駕鶴西去了。
“多謝子雲掛念,有子瑜輔政,珪已輕鬆不少了。”
謝龍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子龍將大軍妥善安排,不得擾民!”
趙雲聽見謝龍開口,連忙拱手道。
“軍師放心!”
諸葛珪見此自然會意,領謝龍等人迴太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