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三方合力圖兗豫,曹孟德求援本初!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就在準備攻擊郭太的時候,就接連收到,好幾個壞消息。
半月前,袁術領三萬大軍擊走汝南太守徐繆。占據汝南,休整後開始北上!已經逼近兗州。
如果隻是這樣,曹操還不是特別擔心,曹操素知袁術,十分輕視袁術。
結果,又聞陶謙亦領大軍三萬,占據豫州沛國,威脅山陽郡、濟陰郡!
兩路大軍會合於兗州之意,已經是十分明顯了!
曹操一念及此,臉色大變!
兗州二十餘萬黃巾還沒掃除,就又來兩路大軍,豈不是虎還未除,又來了狼與狐!
如此曹操焉能不驚!
隨後又得張邈求援書信,言劉備表任的豫州刺史郭貢領大軍三萬。自穎川北上進入兗州陳留攻擊張邈。
張邈不能敵,遂派人前來求援!
曹操不敢怠慢連忙召集戲忠等人商議。
“如今三路大軍近十萬之眾意圖瓜分兗州。
州中亦有二十餘萬黃巾,內憂外患之下,該如何是好?”
曹操將如今麵臨的局麵,一一告知戲忠等人。
戲忠等人聽完,愁容滿麵,陷入沉思。
曹操雖然比曆史上發展的更好,甚至更加輕鬆入主兗州。
但是曆史上袁術、陶謙這會,可沒有兵進兗州!
曆史上曹操先是掃清西進的青州黃巾實力大漲,得以站穩腳跟。
次年又和袁紹合力大破陶謙,再敗袁術,徹底建立基業。
袁術此時,本應該繼續和劉表死磕,卻因為謝龍的謀劃。提前兵入豫州,更是準備進入兗州!
而陶謙也隻是占據了沛國後,就收手了。結果,如今也欲要兵入兗州!
所以曹操雖然比曆史強了不少,但麵對的局麵比曆史上困難至少三倍以上!這還不算劉備、謝龍虎視眈眈!
故而哪怕是曹操、戲忠等人,麵對如此局麵,一時間,也沒有想到破局之法!
戲忠率先開口道。
“如今之局,郭貢、袁術、陶謙三人必然早已合謀。
哪怕不算黃巾賊子,想要抵擋三路大軍,主公也力有不逮!
所以現在要靠主公自身破局,已經毫無可能,需求外援!”
陳宮接話道。
“主公得任兗州刺史,乃得到劉玄德、袁本初二人支持,可向二人求援!”
曹操有些遲疑。
曹操又見程昱拱手道。
“明公當不可遲疑,速擇一人求援!但劉玄德與袁本初不和睦,明公需三思而行!”
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人,東漢後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將領。
本名程立,因夢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
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為壽張令,從此為其出謀獻策、征戰四方。
程昱多謀,善斷大事。性格剛戾,與人多迕。
漢末三國時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渙三人被評價為勇冠賁育。
曹操聞言陷入沉思,也明白程昱意思。此舉就是選擇倒向何人,曹操最後道。
“吾意向本初求援!”
曹操如此考慮,當然不是發現是謝龍在算計自己,而是自覺袁紹關係更加親近一些。
還有就是,曹操自覺袁紹就算幫助自己。也難以控製自己,可以保證自己的獨立性不失!
但是,劉備、謝龍二人就不一樣了。
曹操已經隱約,感覺有些不對勁。不敢向劉備求援,怕劉備若長驅西指,恐兗州為劉備嫁衣!
而且在曹操心中劉備、謝龍二人,可比袁紹有威脅太多了。
所以曹操思慮再三,還是選擇向袁紹求援。雖然此舉是倒向袁紹,可能導致和劉備關係變差!
但是曹操為了保全兗州和自己的獨立性,還是隻能如此選擇了。
陳宮等人見此,自然不會反駁,畢竟曹操肯定有所考量。
所以眾人隻是最後商討了,一番細節後,曹操就命使者前去向袁紹求援!
曹操派陳宮、夏侯惇、夏侯淵領萬餘人馬前去營救張邈,然後自領大軍屯於濟陰郡。
將山陽郡讓給郭太黃巾,想讓袁術、陶謙等人與郭太先鬥上一鬥!
曹操遂據守濟陰、東郡,待袁紹援兵!
當然此時焦頭爛額的不隻是曹操,白波軍郭太也有些慌。郭太本打算大掠兗州後,就領大軍南下。
哪知道袁術、陶謙領大軍前來,堵住了南下路線。
郭太召集楊奉等人和濟北、東平黃巾渠帥商議。
“如今吾等四麵皆敵,不可輕動,不如舍棄任城國、山陽郡。
退迴魯國待袁術、陶謙與曹操相鬥,吾等再觀如何行事!隻是擔憂劉備背擊吾等!”
郭太還是頗有智謀,一眼就看出陶謙、袁術此來。必然是為了和曹操搶地盤,如此自己沒必要幫曹操擋槍。
楊奉等人倒是不置可否,沒有開口。
而其餘兩處黃巾,則因為此次搶得盆滿缽滿,早想退兵享受。
聞聽郭太言語,濟北黃巾大渠帥徐和、王喜齊聲道。
“郭帥放心,吾等三處守望相助,料劉備也不能輕破!”
至於東平黃巾大渠帥張牛、青雀,自然也連連附和著。
郭太雖還有擔憂,不過劉備畢竟還沒出兵,隻得退兵以免幫曹操擋槍了。
三處黃巾遂各領兵馬,退迴原先駐地。
.........
初平二年,七月。
冀州,鄴城,州牧府。
袁紹收到曹操的來信,召集眾人商議。
“沒想到兗州局勢突變,孟德內憂外患之下,難保兗州,其向吾求援。
若吾不救之,孟德必失兗州,不知諸君覺得吾該如何?”
許攸率先開口。
“本初,如不領兵救援孟德,孟德必失兗州。
不論是陶謙、袁術誰人占據兗州,都對吾等不利!
所以本初不可遲疑,當速領大軍救援孟德!”
審配也拱手道。
“子遠所言甚是,主公若無孟德為南麵屏障。
吾冀州雖大,卻三麵皆敵,恐事有不諧!”
袁紹又詢問辛評等人意見,眾人皆乃智謀之士,自然都力主救援曹操。
袁紹遂下定決心,先讓使者迴告曹操,自己必來救援之後,就準備領五萬精銳大軍南下救援曹操。
半月前,袁術領三萬大軍擊走汝南太守徐繆。占據汝南,休整後開始北上!已經逼近兗州。
如果隻是這樣,曹操還不是特別擔心,曹操素知袁術,十分輕視袁術。
結果,又聞陶謙亦領大軍三萬,占據豫州沛國,威脅山陽郡、濟陰郡!
兩路大軍會合於兗州之意,已經是十分明顯了!
曹操一念及此,臉色大變!
兗州二十餘萬黃巾還沒掃除,就又來兩路大軍,豈不是虎還未除,又來了狼與狐!
如此曹操焉能不驚!
隨後又得張邈求援書信,言劉備表任的豫州刺史郭貢領大軍三萬。自穎川北上進入兗州陳留攻擊張邈。
張邈不能敵,遂派人前來求援!
曹操不敢怠慢連忙召集戲忠等人商議。
“如今三路大軍近十萬之眾意圖瓜分兗州。
州中亦有二十餘萬黃巾,內憂外患之下,該如何是好?”
曹操將如今麵臨的局麵,一一告知戲忠等人。
戲忠等人聽完,愁容滿麵,陷入沉思。
曹操雖然比曆史上發展的更好,甚至更加輕鬆入主兗州。
但是曆史上袁術、陶謙這會,可沒有兵進兗州!
曆史上曹操先是掃清西進的青州黃巾實力大漲,得以站穩腳跟。
次年又和袁紹合力大破陶謙,再敗袁術,徹底建立基業。
袁術此時,本應該繼續和劉表死磕,卻因為謝龍的謀劃。提前兵入豫州,更是準備進入兗州!
而陶謙也隻是占據了沛國後,就收手了。結果,如今也欲要兵入兗州!
所以曹操雖然比曆史強了不少,但麵對的局麵比曆史上困難至少三倍以上!這還不算劉備、謝龍虎視眈眈!
故而哪怕是曹操、戲忠等人,麵對如此局麵,一時間,也沒有想到破局之法!
戲忠率先開口道。
“如今之局,郭貢、袁術、陶謙三人必然早已合謀。
哪怕不算黃巾賊子,想要抵擋三路大軍,主公也力有不逮!
所以現在要靠主公自身破局,已經毫無可能,需求外援!”
陳宮接話道。
“主公得任兗州刺史,乃得到劉玄德、袁本初二人支持,可向二人求援!”
曹操有些遲疑。
曹操又見程昱拱手道。
“明公當不可遲疑,速擇一人求援!但劉玄德與袁本初不和睦,明公需三思而行!”
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人,東漢後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將領。
本名程立,因夢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
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為壽張令,從此為其出謀獻策、征戰四方。
程昱多謀,善斷大事。性格剛戾,與人多迕。
漢末三國時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渙三人被評價為勇冠賁育。
曹操聞言陷入沉思,也明白程昱意思。此舉就是選擇倒向何人,曹操最後道。
“吾意向本初求援!”
曹操如此考慮,當然不是發現是謝龍在算計自己,而是自覺袁紹關係更加親近一些。
還有就是,曹操自覺袁紹就算幫助自己。也難以控製自己,可以保證自己的獨立性不失!
但是,劉備、謝龍二人就不一樣了。
曹操已經隱約,感覺有些不對勁。不敢向劉備求援,怕劉備若長驅西指,恐兗州為劉備嫁衣!
而且在曹操心中劉備、謝龍二人,可比袁紹有威脅太多了。
所以曹操思慮再三,還是選擇向袁紹求援。雖然此舉是倒向袁紹,可能導致和劉備關係變差!
但是曹操為了保全兗州和自己的獨立性,還是隻能如此選擇了。
陳宮等人見此,自然不會反駁,畢竟曹操肯定有所考量。
所以眾人隻是最後商討了,一番細節後,曹操就命使者前去向袁紹求援!
曹操派陳宮、夏侯惇、夏侯淵領萬餘人馬前去營救張邈,然後自領大軍屯於濟陰郡。
將山陽郡讓給郭太黃巾,想讓袁術、陶謙等人與郭太先鬥上一鬥!
曹操遂據守濟陰、東郡,待袁紹援兵!
當然此時焦頭爛額的不隻是曹操,白波軍郭太也有些慌。郭太本打算大掠兗州後,就領大軍南下。
哪知道袁術、陶謙領大軍前來,堵住了南下路線。
郭太召集楊奉等人和濟北、東平黃巾渠帥商議。
“如今吾等四麵皆敵,不可輕動,不如舍棄任城國、山陽郡。
退迴魯國待袁術、陶謙與曹操相鬥,吾等再觀如何行事!隻是擔憂劉備背擊吾等!”
郭太還是頗有智謀,一眼就看出陶謙、袁術此來。必然是為了和曹操搶地盤,如此自己沒必要幫曹操擋槍。
楊奉等人倒是不置可否,沒有開口。
而其餘兩處黃巾,則因為此次搶得盆滿缽滿,早想退兵享受。
聞聽郭太言語,濟北黃巾大渠帥徐和、王喜齊聲道。
“郭帥放心,吾等三處守望相助,料劉備也不能輕破!”
至於東平黃巾大渠帥張牛、青雀,自然也連連附和著。
郭太雖還有擔憂,不過劉備畢竟還沒出兵,隻得退兵以免幫曹操擋槍了。
三處黃巾遂各領兵馬,退迴原先駐地。
.........
初平二年,七月。
冀州,鄴城,州牧府。
袁紹收到曹操的來信,召集眾人商議。
“沒想到兗州局勢突變,孟德內憂外患之下,難保兗州,其向吾求援。
若吾不救之,孟德必失兗州,不知諸君覺得吾該如何?”
許攸率先開口。
“本初,如不領兵救援孟德,孟德必失兗州。
不論是陶謙、袁術誰人占據兗州,都對吾等不利!
所以本初不可遲疑,當速領大軍救援孟德!”
審配也拱手道。
“子遠所言甚是,主公若無孟德為南麵屏障。
吾冀州雖大,卻三麵皆敵,恐事有不諧!”
袁紹又詢問辛評等人意見,眾人皆乃智謀之士,自然都力主救援曹操。
袁紹遂下定決心,先讓使者迴告曹操,自己必來救援之後,就準備領五萬精銳大軍南下救援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