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兩袁相爭結盟友,李文優再出毒計!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平元年,九月。
南陽郡,太守府。
“啪!”
隻見袁術將茶杯摔碎後,怒吼道。
“袁紹欺吾太甚!!!”
孫堅見此,拱手道。
“明公!袁本初貪得無厭!得了冀州猶不知足!還複望豫州、並州!豫州不可相讓!”
孫堅見袁紹如此,自然忍不住勸說袁術對抗袁紹。
“文台所言甚是!吾如今隻據南陽一郡之地,實難一展誌向!
而袁紹區區家奴,居然坐得冀州!又來占豫州!吾豈能相讓!!!”
袁術本就和袁紹關係不好,現在更是直唿家奴!
孫堅見此,大喜!
“明公!若討袁紹,堅願為前部!”
袁術聞言亦喜道。
“文台有心了!術必讓文台坐穩這豫州刺史之位!”
孫堅聞言反駁道。
“明公所言差矣!明公為上,堅為下。堅願為明公赴湯蹈火!”
袁術聞言十分滿意,隨後又想起什麽,開口道。
“劉景升單騎入荊州,任荊州牧!若非袁紹家奴來爭豫州,術必伐之!”
袁術早將荊州視為囊中之物,自然視劉表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孫堅自然連忙道。
“明公放心!先敗周昂,再討劉表未遲!”
袁術聞言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主簿閻象此時開口道。
“主公!青州牧劉使君的使者昨日到來。
象聞乃是為借糧而來,主公可見之!”
“劉玄德還真要為了那幫賤民借糧?吾南陽雖富,糧草卻也不是憑空得來的!不借!”
閻象諫言道。
“主公不可!袁紹坐擁冀州,又拉攏曹操、鮑信、張楊等人為羽翼!其勢頗大!
若主公能與劉青州結盟!則足可抗衡!所以主公,這糧草不得不借呀!”
孫堅聞言深以為然,一起勸說道。
“明公!閻公所言甚是!當借糧和劉青州結盟為好呀!而且可邀其共擊周昂!”
袁術聽完,思索一番後道。
“確有道理!就按你二人所言!”
隨後袁術招來劉備使者,同意借糧。同時讓使者傳達想同劉備結盟的意願!邀請劉備共擊周昂!
使者也是機變之人,隻要有糧食。自然滿口答應下來,順利的攜帶糧草和護衛趕迴譙縣。
劉備大營。
“果如三弟和文若所言!袁公路同意借糧,其想與吾青州結盟!
還邀吾共擊周昂,不知三弟覺得是否應該答應?”
劉備笑道。
“大哥!吾等白收袁術十萬石糧草,豈能不給別人答複?
不光答應結盟,就算認袁術為盟主也不是不行,隻要其承認白送這十萬石糧食就行!
隻是共擊周昂就算了,告其吾等師老兵疲,將士皆思歸家,恐不能助戰就行!”
謝龍眼中狡詐之色,一閃而過!
“子雲!真乃空手套白狼!”
“彧今日方識子雲真麵目!”
荀彧等人見謝龍如此言語,自然忍不住調侃道。
劉備聞言亦大笑。
“哈哈哈!三弟所言甚是!就如此辦!”
劉備命使者迴告袁術,言可結盟,袁術可為盟主!至於攻擊周昂就算了,隻是這糧食,青州貧瘠,恐不能還矣!
劉備得了糧食,自然也不猶豫,盡起大軍,攜帶百姓自沛國過魯國經泰山郡得田豐接應後迴青州!
當然劉備為救百姓先與董卓惡戰,後向袁術借糧,讓天下人愈發信服,皆言,“玄德公真乃仁義之主!”
南陽郡,太守府。
袁術聽完劉備使者所言,大喜!立馬表示!
區區十萬石糧食算什麽,不還也就不還!
袁術招孫堅前來道。
“劉青州已與吾結盟!文台可北入豫州擊周昂!”
“唯!”
孫堅自然領命,起大軍兩萬自南陽郡北上入豫州汝南郡,向周昂所據陽安、安城、慎陽三城攻去!
同時袁術大肆宣揚與劉備結盟之事,以壯聲勢!
............
冀州,州牧府。
袁紹領五萬餘大軍迴冀州後,先將王芬妥善安葬。然後也在荀和等人幫助下,成功的掌握冀州,隨後袁紹自表為鎮北將軍、領冀州牧!
袁紹聞袁術派孫堅向周昂進攻後,召集眾人商議。
“袁術向周仲明進攻!周仲明已失陽安,難擋孫堅兵鋒!向吾求援,何以救之?”
許攸聞言道。
“攸聞南陽袁術已與青州劉備結盟,其勢頗大!如今吾冀州有劉備青州大軍在右。
幽州公孫瓚大軍在北,冀州大軍絕不可輕動!
但是,本初也可如袁術那般,結盟破之!”
袁紹見許攸還是唿自己表字,有些不滿,不過因為還需要許攸出謀劃策,也隻得忍耐一二。
“子遠!請直言!”
“袁術與劉備結盟!本初也可寫一書信與劉表言明厲害,與之結盟,再讓劉表襲袁術南陽郡。
袁術必招迴孫堅禦之,豫州之危可解!再加上有孟德等人,本初也可抗衡袁術、劉備二人矣!”
袁紹聽完!大喜!
“子遠大才!吾即刻修書一封,與劉表結盟!”
袁紹命人連夜把信送往荊州!
同時表任鮑信為兗州濟北相,曹操為奮武將軍進駐兗州東郡。
曹操、鮑信二人各有兵數千,勢力不大皆向兗州刺史劉岱示意,表示願遵從劉岱命令,劉岱方才接納!
當然也代表袁紹的勢力觸角進入兗州!
----------
荊州,襄陽。
劉表自收到袁紹書信一看,信中言道。
“紹聞袁術久窺荊州,其命孫堅並吞豫州,君若不擊其後,以製之!
恐袁術得豫州,複望荊州也!竊不為君所取,君威震漢南,乃一時之雄!
想來必明紹言,君何不領軍襲取南陽,以全據荊州!君襲術後,紹擊其前,其無能為也!”
劉表看畢召集眾人商議,很快蒯良、蒯越等人齊至,劉表以書信示之,笑道。
“袁本初欺吾也!其欲吾解豫州刺史周昂之危!”
蔡瑁聞言不由道。
“既然主公已識破袁紹之計,召集吾等是為何?”
劉表道。
“袁紹之意吾雖知,但吾亦有取迴南陽之意!正好也可順水推舟和袁本初結盟,以抗袁術!
畢竟袁術已與劉備結盟,而且袁術久窺荊州,吾不攻之,其也必攻吾!如此不如先發製人!”
蒯良、蒯越兩兄弟絲毫也不意外,蒯良拱手道。
“明公之意,良知矣!明公可待孫堅圍住周昂之時,再命大將北上襲取南陽。方最能出其不意!或可一舉功成!”
“兄長所言甚是,明公還可假意領兵南下巡視荊南四郡,以麻痹袁術,再襲南陽!”
劉表,大喜!
“吾得子柔、異度,還有何憂?”
翌日。
劉表就大張旗鼓的領大軍宣稱南下巡視荊南四郡,荊南四郡皆是名義歸順劉表。其實高度獨立,劉表此舉好像是為了加強荊南四郡的控製力。
所以劉表此番舉動,也讓袁術信以為真。袁術見此還又給孫堅增派一萬人馬讓其速破周昂!占據豫州!
孫堅得了援兵,士氣大漲,領大軍猛攻周昂。周昂不敵再失一城,唯有安城還在手中,領殘兵敗將據守!
安城。
“通!通!通!”
隨著鼓聲的響起,孫堅麾下大軍向安城猛攻!
周昂站在城牆上,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孫堅大軍,也隻得站在城牆上大喝!
“射!射!給本將射!!!”
城上守軍瘋狂向城下孫堅大軍宣泄箭矢,孫堅大軍頂著箭雨,進展不順!
孫堅見此,大怒!
命人取來盔甲,孫堅穿上重甲,然後帶上護盾,身先士卒領大軍向城頭攻去!
大軍見主將都如此悍不畏死,皆不懼箭矢,向城頭猛攻!
不過片刻,孫堅就先登城頭,孫堅一眼看見周昂,雙腿一發力猶如一個獵豹一般,衝向周昂!
周昂正指揮城牆守軍防禦,心有所感扭頭看去,就見孫堅向自己衝來,大驚!
周昂還沒來的及做出什麽反應,孫堅就衝至麵前,孫堅一刀砍下,直接將周昂斬殺當場!
孫堅既斬周昂,伸手抓住周昂頭發,大刀一揮將其梟首!隨後舉起首級大喝!!!
“周昂已死!還不投降!!!”
孫堅麾下見此,連忙高唿!
“將軍神威!!!”
周昂麾下士兵見此,心驚膽戰紛紛投降!
孫堅攻破周昂還沒高興一會,就有信使神色慌張而來。
“將軍!主公被劉表麾下大將黃祖領大軍偷襲,宛城危在旦夕,請將軍速迴軍救之!”
孫堅聞言!大驚!
“吾即刻率大軍迴軍!”
孫堅打發走信使後,站在安城城頭一跺腳咬牙道。
“劉表賊子!功敗垂成矣!!!”
孫堅自然覺得可惜,畢竟剛剛才斬殺周昂,隻要再給些時日。
就可借助汝南袁氏的聲望,豫州唾手可得!現在卻因為劉表偷襲南陽,不得不迴軍救南陽!
宛城。
“給本將殺!!!”
隻見黃祖指揮麾下大軍猛攻宛城,畢竟黃祖也知道時間一久,孫堅必然迴援!
袁術站在城牆上,氣憤無比,罵道。
“劉表賊子!卑鄙小人!”
原來,劉表假意南巡荊南四郡後,袁術果然中計給孫堅增派援兵。
劉表立馬判定南陽郡兵力不足,立馬命黃祖領三萬大軍襲取南陽。
黃祖一路急行偷襲南陽,而袁術手中隻有萬餘人馬,正如劉表判斷一般。
南陽郡各城池兵力十分空虛,故黃祖大軍所過城池皆望風而降,才得以直接將袁術圍於宛城。
可黃祖終究還是沒有立刻奪下宛城,袁術也沒有蠢到極點,見黃祖來襲果斷棄守外城,退守內城!萬餘人馬把守綽綽有餘!
五日後,黃祖終究還是沒有攻破宛縣!
聞孫堅也即將領大軍迴援,黃祖見此自然也隻得領大軍退迴襄陽。
孫堅到後追之不及,入宛城向袁術拱手道。
“明公!堅來遲也!”
袁術擺擺手道。
“非文台之過,實乃劉表狡詐也!吾必報此仇!!!”
袁術吃了個悶虧,命孫堅擊破周昂卻一無所得,徒費錢糧什麽都沒得到。
劉表見未能奪下南陽,自然也知道袁術肯定要報複,連忙召集大軍屯於襄陽。
袁術見此,自然也不可能馬上再戰,隻得先收複南陽各城池,休整一番再說。
袁術又聞袁紹動作連連,也心生緊迫,連忙派人邀請陶謙結盟!
徐州牧陶謙得了袁術書信,見劉備與袁術結盟,又因為劉備青州臨近徐州,思索之下選擇與袁術結盟!
至此關東,袁紹、曹操、劉表結盟,袁術、陶謙、劉備結盟!互相形成對抗!
----------
長安,董府。
董卓被劉備擊敗之後卻元氣未喪,遂收服洛陽等地,命朱儁為河南尹,再領大軍迴長安!
“真如文優所言,關東自亂矣!”
董卓見關東起了紛爭大喜過望,連忙招李儒相商。
李儒笑道。
“如今袁術與劉表爭於荊州,白波軍橫行兗、豫!冀州袁紹與青州劉備不睦!主公隻需稍微挑撥,關東必然大亂!”
“袁本初最近倒是聲勢不小,以文優之見,老夫該如何做?”
李儒聞言思索片刻後道。
“關東可亂,卻不能一家獨大!如今袁紹勢大,當製衡之!”
“文優直言便是”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道。
“吾聞幽州公孫瓚乃劉備師兄,若表其為渤海太守如何?”
董卓聽了眼睛一亮,“文優此計甚妙!就依此計行事!如此關東必亂!老夫也可高枕無憂矣!”
李儒此計頗為毒辣,完全將袁紹、劉備、公孫瓚等人全部算計進去了。
公孫瓚與劉備、謝龍乃師兄弟,而且關係十分親近。
若公孫瓚得渤海太守之職,必然領大軍南下入據渤海以為根基,也可以擺脫劉虞的管轄!
主要是因為公孫瓚對待異族態度讓劉虞不滿,所以劉虞、公孫瓚二人早生間隙。
但公孫瓚與曆史不同,這次公孫瓚被丘力居大軍圍困後,乃劉虞搭救,公孫瓚也不好翻臉。
如今公孫瓚好不容易有機會擺脫劉虞,自然不會拒絕,而且渤海郡可不一般。
渤海乃冀州大郡,人口近百萬,當然正因為如此,袁紹也必然不可能相讓,必發兵攻之。
劉備受公孫瓚相求,自然不能坐視必引兵救之,如此袁紹、劉備必然會大戰!
所以李儒此謀可謂是打蛇打到七寸上了,也將手握天子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李儒就料定公孫瓚必然會奉命南下入據渤海,袁紹必然不肯,劉備亦不能坐視,必然大戰一場。
還有可能將劉虞拉下水,如此關東徹底大亂,董卓就可休養生息,伺機兵出關東逐鹿天下!
李儒還頗有雄心壯誌,誓要輔佐董卓成就一番霸業!
不過,李儒卻沒看見董卓說完高枕無憂這句話後的喜悅,董卓被劉備連敗,雄心已經所剩無幾了。
若不是害怕關東再討伐自己,恐怕董卓都不會再關注關東情況了!
南陽郡,太守府。
“啪!”
隻見袁術將茶杯摔碎後,怒吼道。
“袁紹欺吾太甚!!!”
孫堅見此,拱手道。
“明公!袁本初貪得無厭!得了冀州猶不知足!還複望豫州、並州!豫州不可相讓!”
孫堅見袁紹如此,自然忍不住勸說袁術對抗袁紹。
“文台所言甚是!吾如今隻據南陽一郡之地,實難一展誌向!
而袁紹區區家奴,居然坐得冀州!又來占豫州!吾豈能相讓!!!”
袁術本就和袁紹關係不好,現在更是直唿家奴!
孫堅見此,大喜!
“明公!若討袁紹,堅願為前部!”
袁術聞言亦喜道。
“文台有心了!術必讓文台坐穩這豫州刺史之位!”
孫堅聞言反駁道。
“明公所言差矣!明公為上,堅為下。堅願為明公赴湯蹈火!”
袁術聞言十分滿意,隨後又想起什麽,開口道。
“劉景升單騎入荊州,任荊州牧!若非袁紹家奴來爭豫州,術必伐之!”
袁術早將荊州視為囊中之物,自然視劉表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孫堅自然連忙道。
“明公放心!先敗周昂,再討劉表未遲!”
袁術聞言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主簿閻象此時開口道。
“主公!青州牧劉使君的使者昨日到來。
象聞乃是為借糧而來,主公可見之!”
“劉玄德還真要為了那幫賤民借糧?吾南陽雖富,糧草卻也不是憑空得來的!不借!”
閻象諫言道。
“主公不可!袁紹坐擁冀州,又拉攏曹操、鮑信、張楊等人為羽翼!其勢頗大!
若主公能與劉青州結盟!則足可抗衡!所以主公,這糧草不得不借呀!”
孫堅聞言深以為然,一起勸說道。
“明公!閻公所言甚是!當借糧和劉青州結盟為好呀!而且可邀其共擊周昂!”
袁術聽完,思索一番後道。
“確有道理!就按你二人所言!”
隨後袁術招來劉備使者,同意借糧。同時讓使者傳達想同劉備結盟的意願!邀請劉備共擊周昂!
使者也是機變之人,隻要有糧食。自然滿口答應下來,順利的攜帶糧草和護衛趕迴譙縣。
劉備大營。
“果如三弟和文若所言!袁公路同意借糧,其想與吾青州結盟!
還邀吾共擊周昂,不知三弟覺得是否應該答應?”
劉備笑道。
“大哥!吾等白收袁術十萬石糧草,豈能不給別人答複?
不光答應結盟,就算認袁術為盟主也不是不行,隻要其承認白送這十萬石糧食就行!
隻是共擊周昂就算了,告其吾等師老兵疲,將士皆思歸家,恐不能助戰就行!”
謝龍眼中狡詐之色,一閃而過!
“子雲!真乃空手套白狼!”
“彧今日方識子雲真麵目!”
荀彧等人見謝龍如此言語,自然忍不住調侃道。
劉備聞言亦大笑。
“哈哈哈!三弟所言甚是!就如此辦!”
劉備命使者迴告袁術,言可結盟,袁術可為盟主!至於攻擊周昂就算了,隻是這糧食,青州貧瘠,恐不能還矣!
劉備得了糧食,自然也不猶豫,盡起大軍,攜帶百姓自沛國過魯國經泰山郡得田豐接應後迴青州!
當然劉備為救百姓先與董卓惡戰,後向袁術借糧,讓天下人愈發信服,皆言,“玄德公真乃仁義之主!”
南陽郡,太守府。
袁術聽完劉備使者所言,大喜!立馬表示!
區區十萬石糧食算什麽,不還也就不還!
袁術招孫堅前來道。
“劉青州已與吾結盟!文台可北入豫州擊周昂!”
“唯!”
孫堅自然領命,起大軍兩萬自南陽郡北上入豫州汝南郡,向周昂所據陽安、安城、慎陽三城攻去!
同時袁術大肆宣揚與劉備結盟之事,以壯聲勢!
............
冀州,州牧府。
袁紹領五萬餘大軍迴冀州後,先將王芬妥善安葬。然後也在荀和等人幫助下,成功的掌握冀州,隨後袁紹自表為鎮北將軍、領冀州牧!
袁紹聞袁術派孫堅向周昂進攻後,召集眾人商議。
“袁術向周仲明進攻!周仲明已失陽安,難擋孫堅兵鋒!向吾求援,何以救之?”
許攸聞言道。
“攸聞南陽袁術已與青州劉備結盟,其勢頗大!如今吾冀州有劉備青州大軍在右。
幽州公孫瓚大軍在北,冀州大軍絕不可輕動!
但是,本初也可如袁術那般,結盟破之!”
袁紹見許攸還是唿自己表字,有些不滿,不過因為還需要許攸出謀劃策,也隻得忍耐一二。
“子遠!請直言!”
“袁術與劉備結盟!本初也可寫一書信與劉表言明厲害,與之結盟,再讓劉表襲袁術南陽郡。
袁術必招迴孫堅禦之,豫州之危可解!再加上有孟德等人,本初也可抗衡袁術、劉備二人矣!”
袁紹聽完!大喜!
“子遠大才!吾即刻修書一封,與劉表結盟!”
袁紹命人連夜把信送往荊州!
同時表任鮑信為兗州濟北相,曹操為奮武將軍進駐兗州東郡。
曹操、鮑信二人各有兵數千,勢力不大皆向兗州刺史劉岱示意,表示願遵從劉岱命令,劉岱方才接納!
當然也代表袁紹的勢力觸角進入兗州!
----------
荊州,襄陽。
劉表自收到袁紹書信一看,信中言道。
“紹聞袁術久窺荊州,其命孫堅並吞豫州,君若不擊其後,以製之!
恐袁術得豫州,複望荊州也!竊不為君所取,君威震漢南,乃一時之雄!
想來必明紹言,君何不領軍襲取南陽,以全據荊州!君襲術後,紹擊其前,其無能為也!”
劉表看畢召集眾人商議,很快蒯良、蒯越等人齊至,劉表以書信示之,笑道。
“袁本初欺吾也!其欲吾解豫州刺史周昂之危!”
蔡瑁聞言不由道。
“既然主公已識破袁紹之計,召集吾等是為何?”
劉表道。
“袁紹之意吾雖知,但吾亦有取迴南陽之意!正好也可順水推舟和袁本初結盟,以抗袁術!
畢竟袁術已與劉備結盟,而且袁術久窺荊州,吾不攻之,其也必攻吾!如此不如先發製人!”
蒯良、蒯越兩兄弟絲毫也不意外,蒯良拱手道。
“明公之意,良知矣!明公可待孫堅圍住周昂之時,再命大將北上襲取南陽。方最能出其不意!或可一舉功成!”
“兄長所言甚是,明公還可假意領兵南下巡視荊南四郡,以麻痹袁術,再襲南陽!”
劉表,大喜!
“吾得子柔、異度,還有何憂?”
翌日。
劉表就大張旗鼓的領大軍宣稱南下巡視荊南四郡,荊南四郡皆是名義歸順劉表。其實高度獨立,劉表此舉好像是為了加強荊南四郡的控製力。
所以劉表此番舉動,也讓袁術信以為真。袁術見此還又給孫堅增派一萬人馬讓其速破周昂!占據豫州!
孫堅得了援兵,士氣大漲,領大軍猛攻周昂。周昂不敵再失一城,唯有安城還在手中,領殘兵敗將據守!
安城。
“通!通!通!”
隨著鼓聲的響起,孫堅麾下大軍向安城猛攻!
周昂站在城牆上,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孫堅大軍,也隻得站在城牆上大喝!
“射!射!給本將射!!!”
城上守軍瘋狂向城下孫堅大軍宣泄箭矢,孫堅大軍頂著箭雨,進展不順!
孫堅見此,大怒!
命人取來盔甲,孫堅穿上重甲,然後帶上護盾,身先士卒領大軍向城頭攻去!
大軍見主將都如此悍不畏死,皆不懼箭矢,向城頭猛攻!
不過片刻,孫堅就先登城頭,孫堅一眼看見周昂,雙腿一發力猶如一個獵豹一般,衝向周昂!
周昂正指揮城牆守軍防禦,心有所感扭頭看去,就見孫堅向自己衝來,大驚!
周昂還沒來的及做出什麽反應,孫堅就衝至麵前,孫堅一刀砍下,直接將周昂斬殺當場!
孫堅既斬周昂,伸手抓住周昂頭發,大刀一揮將其梟首!隨後舉起首級大喝!!!
“周昂已死!還不投降!!!”
孫堅麾下見此,連忙高唿!
“將軍神威!!!”
周昂麾下士兵見此,心驚膽戰紛紛投降!
孫堅攻破周昂還沒高興一會,就有信使神色慌張而來。
“將軍!主公被劉表麾下大將黃祖領大軍偷襲,宛城危在旦夕,請將軍速迴軍救之!”
孫堅聞言!大驚!
“吾即刻率大軍迴軍!”
孫堅打發走信使後,站在安城城頭一跺腳咬牙道。
“劉表賊子!功敗垂成矣!!!”
孫堅自然覺得可惜,畢竟剛剛才斬殺周昂,隻要再給些時日。
就可借助汝南袁氏的聲望,豫州唾手可得!現在卻因為劉表偷襲南陽,不得不迴軍救南陽!
宛城。
“給本將殺!!!”
隻見黃祖指揮麾下大軍猛攻宛城,畢竟黃祖也知道時間一久,孫堅必然迴援!
袁術站在城牆上,氣憤無比,罵道。
“劉表賊子!卑鄙小人!”
原來,劉表假意南巡荊南四郡後,袁術果然中計給孫堅增派援兵。
劉表立馬判定南陽郡兵力不足,立馬命黃祖領三萬大軍襲取南陽。
黃祖一路急行偷襲南陽,而袁術手中隻有萬餘人馬,正如劉表判斷一般。
南陽郡各城池兵力十分空虛,故黃祖大軍所過城池皆望風而降,才得以直接將袁術圍於宛城。
可黃祖終究還是沒有立刻奪下宛城,袁術也沒有蠢到極點,見黃祖來襲果斷棄守外城,退守內城!萬餘人馬把守綽綽有餘!
五日後,黃祖終究還是沒有攻破宛縣!
聞孫堅也即將領大軍迴援,黃祖見此自然也隻得領大軍退迴襄陽。
孫堅到後追之不及,入宛城向袁術拱手道。
“明公!堅來遲也!”
袁術擺擺手道。
“非文台之過,實乃劉表狡詐也!吾必報此仇!!!”
袁術吃了個悶虧,命孫堅擊破周昂卻一無所得,徒費錢糧什麽都沒得到。
劉表見未能奪下南陽,自然也知道袁術肯定要報複,連忙召集大軍屯於襄陽。
袁術見此,自然也不可能馬上再戰,隻得先收複南陽各城池,休整一番再說。
袁術又聞袁紹動作連連,也心生緊迫,連忙派人邀請陶謙結盟!
徐州牧陶謙得了袁術書信,見劉備與袁術結盟,又因為劉備青州臨近徐州,思索之下選擇與袁術結盟!
至此關東,袁紹、曹操、劉表結盟,袁術、陶謙、劉備結盟!互相形成對抗!
----------
長安,董府。
董卓被劉備擊敗之後卻元氣未喪,遂收服洛陽等地,命朱儁為河南尹,再領大軍迴長安!
“真如文優所言,關東自亂矣!”
董卓見關東起了紛爭大喜過望,連忙招李儒相商。
李儒笑道。
“如今袁術與劉表爭於荊州,白波軍橫行兗、豫!冀州袁紹與青州劉備不睦!主公隻需稍微挑撥,關東必然大亂!”
“袁本初最近倒是聲勢不小,以文優之見,老夫該如何做?”
李儒聞言思索片刻後道。
“關東可亂,卻不能一家獨大!如今袁紹勢大,當製衡之!”
“文優直言便是”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道。
“吾聞幽州公孫瓚乃劉備師兄,若表其為渤海太守如何?”
董卓聽了眼睛一亮,“文優此計甚妙!就依此計行事!如此關東必亂!老夫也可高枕無憂矣!”
李儒此計頗為毒辣,完全將袁紹、劉備、公孫瓚等人全部算計進去了。
公孫瓚與劉備、謝龍乃師兄弟,而且關係十分親近。
若公孫瓚得渤海太守之職,必然領大軍南下入據渤海以為根基,也可以擺脫劉虞的管轄!
主要是因為公孫瓚對待異族態度讓劉虞不滿,所以劉虞、公孫瓚二人早生間隙。
但公孫瓚與曆史不同,這次公孫瓚被丘力居大軍圍困後,乃劉虞搭救,公孫瓚也不好翻臉。
如今公孫瓚好不容易有機會擺脫劉虞,自然不會拒絕,而且渤海郡可不一般。
渤海乃冀州大郡,人口近百萬,當然正因為如此,袁紹也必然不可能相讓,必發兵攻之。
劉備受公孫瓚相求,自然不能坐視必引兵救之,如此袁紹、劉備必然會大戰!
所以李儒此謀可謂是打蛇打到七寸上了,也將手握天子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李儒就料定公孫瓚必然會奉命南下入據渤海,袁紹必然不肯,劉備亦不能坐視,必然大戰一場。
還有可能將劉虞拉下水,如此關東徹底大亂,董卓就可休養生息,伺機兵出關東逐鹿天下!
李儒還頗有雄心壯誌,誓要輔佐董卓成就一番霸業!
不過,李儒卻沒看見董卓說完高枕無憂這句話後的喜悅,董卓被劉備連敗,雄心已經所剩無幾了。
若不是害怕關東再討伐自己,恐怕董卓都不會再關注關東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