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流浪地球3:危難重重 作者:大胡子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怎麽了?太不一樣了,太多了……”
圖恆宇看著一個個窗口,快速接受著大量的信息內容。有限的牆壁逐漸堆滿,信息窗口的顯示不得不一個挨著一個,一個疊著半個,窗口的顯示麵積也越來越小,最終這些窗口不得不離開二維的牆麵湧向三維的空間當中,鋪天蓋地。
信息是倒著排列的,按照從流浪病毒危機爆發之後向危機爆發開始和之前排列,然後再向前,在2070年年初發生的駭人聽聞的集體獻祭事件,和再之前的地球行星發動機減小輸出功率,還有人們發現行星發動機功率減小之後的那逐漸熱烈的聲音,諸多大事小情一一排列,一片片信息窗口像是飄雪一般落下,隨著圖恆宇的讀取,被看到的信息窗口被視覺放大,後隨著視線的移開,它們又變成了一個個閃動著內容的微小窗口迴到牆麵上。
他被震撼到了,是被內容所震撼,這些信息內容超出了他對地球世界認知,尤其是變化,相比之下簡直如同是新生一般。這才是地球世界,是真正的地球世界,是變化的地球世界,是他向往的地球世界,他曾經在那裏過,但是未來不會了。這讓他更加肯定外麵的圖恆宇是有備份數字生命卡的,或許那份並不是以常見的形式被儲存起來的。
馬兆習慣性地抬起手看了看手表,“我們那個時候沒有以太陽為信仰核心的宗教,不論信的是佛還是耶穌上帝,又或者是別的什麽,信徒的數量都呈現猛增的趨勢。”
他搜索了一下危機時代的曆史,繼續道:“數字生命走了下坡路,一部分人流入了其他的大小宗教,大概在2050年後達到信仰高峰,在最開始的時候各宗教的信徒們都向各自的神虔誠的祈禱禮拜,希望太陽危機是假的,期盼天下太平,祈求他們的神能夠拯救他們,或者是拯救數字生命,可是什麽都沒有發生,戰爭、衝突、對立,這些什麽都沒有改變,不僅僅是在全局加深,而且在局部地域愈演愈烈,太陽風逐漸猛烈之後,有些宗教裏麵地位高的領導者竊取了更多的教會資源用於快樂一百年計劃,當時的宗教問題擾亂著社會為數不多的安寧。地球起航之後,這些宗教啊神啊什麽的就瓦解得差不多了,這十多年後突然興起,必有其目的,又是目的,……人們想要迴到太陽係。”
“馬老師,太陽能有意識嗎?他們信仰的主,敬仰的神,真的能平息怒火嗎?”圖恆宇屬於明知故問,但他還是期待馬兆的迴答。
馬兆還在慢慢轉動身子看著巨量的信息。他沉默了一會,轉身看著圖恆宇說:“地球減速了,減速……地球為什麽減速?”
二人各問各的,但是在那些信息當中早就有了他們問出問題答案,他們各自也都知道答案。
圖恆宇思量了片刻,認為地球減速和這些宗教應該是有所聯係的。因為宗教的興起,在社會方方麵麵具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或許是迫不得已,聯合政府才對太陽做了所謂的“最後的觀測”,或許也像是聯合政府聲明的那樣,也是時候該對太陽做最後的記錄和告別了。但是現在好像沒有準確的觀測結果,缺少足夠的數據支持,不知道現在太陽的具體活動情況是如何的,南極沒有上傳,北極也沒有公開,隻有民間的部分內容,觀測的儀器都是舊時的天文台觀測站之類,機器是否還靈敏、設備是否正常都不清楚。
他說:“或許……兩者有所關聯,我不太確定,但問題的根本應該還是民眾過的太苦了,地麵上還有很多人,地下城的資源爭奪也很頻繁,人們生活在資源貧瘠的時代,雖然科學技術一直在迭代,一直在進步,但人們的生活還是太苦了,那應該是兩個世界的生活感覺,他們開始對過去的不算那麽美好的生活有所向往,對太陽的溫暖……”
圖恆宇感受過陽光,那時的陽光正好,有時候雖然強了一些,有時候會灼傷皮膚,但是那種溫暖是活著的最美好的感受,如何像今天的地表世界一樣冰冰冷冷的,一切都是堅硬的,一切都是無情的,一切都是慘白的。
他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是“可惜我們都已經死了”。
馬兆撩眼皮看了看圖恆宇,知道圖恆宇有些神傷,但在這裏又能有多麽的神傷呢?他說:“不止。”
他一個個退出了這些窗口,留下了幾個窗口重點顯示。他說:“我們不在外麵的地球世界,我們沒有深刻體會,就算當時有這樣的信息,我們也做不了什麽,550也做不了什麽,很多事情估計沒有這麽簡單,但是絕不止你說的那樣,這背後的問題是複雜的,現在太陽問題又擺了上來,太陽是好的,還是壞的。”
“可太陽的問題,這個還需要討論嗎?這是早就蓋棺定論的。”
馬兆深沉地看向圖恆宇,又看了看留下的其中一個信息窗口,說:“你都看到了,那些信徒雖然世界各地都有,教會的組織者、發起者各有各的想法,組織過程和組織形式都不相同,之間的聯絡聯係更是分門別類,各教派的創立者用不同的言辭說法聚集信徒,但是他們卻有著最終的同樣一個目標,不論這群人是否是被蠱惑或者是被騙的,他們都有著堅定的信仰,甚至比過去的宗教信徒普遍更加堅定些虔誠些,他們相信太陽可以不發生氦閃,或者說太陽會因為憤怒而主動氦閃,這是核心,但是說法各異,他們的堅定讓人感覺瘋狂,甚至比數字生命派的極端分子還要瘋一些,手法手段是無比辛辣的,這你都知道他們做了什麽,你說,他們中的其中一個會不會變成五八年上傳丫丫的‘圖恆宇’?”
執念。這些信徒的力量是強大的。
圖恆宇知道那些信徒做的事情,獻祭小孩的靈魂,四處抓小孩,簡直天理不容。
“他們已經是了,不止一個,也不止兩個,他們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對的,利用別人的生命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用宗教的邏輯去解釋科學,去解釋太陽,去解釋過去的推動移山計劃原因的種種,這根本是不可能行得通的,這是匪夷所思的,而且是缺乏基本的先進的思維邏輯的。”
馬兆嘴角上挑,微微笑了一下,說:“有沒有想過……他們可能是對的呢?”
圖恆宇立刻搖搖頭,“不!那沒有理論支持,沒有實驗支持,可以說什麽都沒有,他們個個都是空想家!最多就是他們主觀的思維認知認為這樣是對的,他們能得到什麽呢?沒結果的,和之前消失的那些宗教一樣,不會有什麽結果,一直都沒有結果。”
馬兆說:“結果有了,不過這個不算是完全的結果,實驗他們也有再搞,理論更是一本書一本書的出,而且有人的論證能夠在書本和文章的邏輯中完全閉環,完全通順,辭藻樸實而深入人心,最終要的是,太陽這幾年也正像他們說的那樣正在平息怒火。”
“啊?”
馬兆指了指另一個信息窗口,這個窗口裏麵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以及對太陽各個時間點的圖像剖析和細節解釋。不過並不是來自官方的,是由世界多地的相關信息整合整理而來,也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馬兆說:“看看吧,太陽這十年間一直是溫暖的,用他們的話說,太陽是溫和的,是充滿了愛的,他們的行動是有成果的。”
圖恆宇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太陽怎麽可能穩定呢?太陽內部活動時候急速發生的,隻能是愈演愈烈,怎麽可能是又急速穩定?可是這些數據他是看了的,假的部分不會太多,既然假的部分不會太多,那必然有真實的數據,可是這些真實的數據都指向太陽會穩定下來的結果。
但是太陽真的穩定了嗎?這怎麽可能!
他說:“這怎麽會呢?可是太陽活動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就好像在以前,有人想方設法祈禱日出,但日出是一定的,日出跟他沒關係,又或許有人祈求日落,太陽西沉也跟那人沒有關係,他們難道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欺騙蠱惑人們嗎?畢竟這樣宗教是有這樣的欺詐導向的。”
“不知道,或許是一個希望,這次不是日出日落,這次不是一定的,所以他們可能隻是想懷有希望。”
“希望……可是moss說2078年會有太陽氦閃危機!他們的希望是虛假的,他們全部的所作所為都是無用的,就算太陽有意識,也該死亡了……就連地球減速也是耗費了時間的,這一切或許都促成了2075年的問題,這是問題的積攢。”
再看信息窗口。對於太陽的信徒,圖恆宇和馬兆大致了解了。
那些信徒認為太陽是母親,太陽是一切太陽係生命和物質的根源,這是沒錯的。他們還認為恆星其實是存在意識的,就跟人類的大腦中複雜的電信號的是一樣的,可是對於恆星來說用這樣的說法著實有些可笑。這個內容發生的範圍不大,有些人發現了一些痕跡,而且地球起航後的這些年太陽風暴逐漸減小,頻次也逐漸減少,太陽風暴預警失準,甚至是多次離譜的誤報。另外,地球減速一方麵是對太陽進行最後的觀測驗證,一方麵是調整發動機姿態和維護個別的行星發動機。
馬兆短短歎了一口氣,說:“不太清楚,對於沒有發生的,我們難以百分之百確認,或是變好、或是顯壞,我們都不清楚,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尋找還沒有發生的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有的隻是預防,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認為2075年會出現什麽樣的事,但具體的情形是不可能知道的,至於2078年,就更不清楚了。”
“馬老師,moss曾經說2078年會有太陽氦閃危機。”
“我知道。”
“麵對會太陽的能量爆發,現在地球環軌還沒有建成,行星發動機沒有防禦能力。”
“沒錯。”
“所以……”
“我知道,2075年不過去,都得死,我們這裏完不成,一樣得死,接下來的事情相比要簡單的多。地球世界會怎麽樣,現在真是難以捉摸了,我們即便知道了這些,也插不上手。”馬兆又看了看手表,說:“暫且不論550是怎麽得出這樣的結果的,目前還是要讓人類得到一個存在下去的方式,不論這個方式是什麽,不論這個方式人類社會會不會接受、會不會喜歡。”
“馬老師,或許我們可以將太陽氦閃的信息通過某種手段告知地球世界。”
“我早就建議不要這麽做,我們做好我們的部分就可以了。你想想,如果你說了,通過什麽方式或者什麽形式說了,警告了人們2078麵會爆發太陽氦閃,會有這場浩劫,你的話也隻是謠言,對於那些狂熱的迴歸運動來說,你不僅是敵對勢力,而且別有用心,說不定會起到反作用。那麽接下來呢?你要對世界公布自己的身份嗎?你是一個上傳至550w的數字生命,你是中科院超級量子計算機550係列的研究員、開發者,你借用550w的性能推算出了2078年將要發生的事,那時候又會是什麽後果?”
圖恆宇知道,這些他都知道,但是也不能光做一件事,又或者其他的什麽都不做。總得把2078和2075這兩串數字留在地球世界上才行。
他堅持道:“那我們單方麵聯係個人或小團體呢?把這個信息委婉一些,或者帶一些暗示,告訴那些具有公共影響力的人,他們或許會找到辦法,也或許有機會呢?”
馬兆搖搖頭,說:“證據呢?光靠說?就算呆笨的太陽信徒都能從地縫中摳出太陽逐漸穩定的證據,就算你把550搬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有一台計算機能夠預測未來,就算不精準。”
馬兆思考良久,說:“550隻是危機的製造者,不是預測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的是推動作用。”
圖恆宇看著一個個窗口,快速接受著大量的信息內容。有限的牆壁逐漸堆滿,信息窗口的顯示不得不一個挨著一個,一個疊著半個,窗口的顯示麵積也越來越小,最終這些窗口不得不離開二維的牆麵湧向三維的空間當中,鋪天蓋地。
信息是倒著排列的,按照從流浪病毒危機爆發之後向危機爆發開始和之前排列,然後再向前,在2070年年初發生的駭人聽聞的集體獻祭事件,和再之前的地球行星發動機減小輸出功率,還有人們發現行星發動機功率減小之後的那逐漸熱烈的聲音,諸多大事小情一一排列,一片片信息窗口像是飄雪一般落下,隨著圖恆宇的讀取,被看到的信息窗口被視覺放大,後隨著視線的移開,它們又變成了一個個閃動著內容的微小窗口迴到牆麵上。
他被震撼到了,是被內容所震撼,這些信息內容超出了他對地球世界認知,尤其是變化,相比之下簡直如同是新生一般。這才是地球世界,是真正的地球世界,是變化的地球世界,是他向往的地球世界,他曾經在那裏過,但是未來不會了。這讓他更加肯定外麵的圖恆宇是有備份數字生命卡的,或許那份並不是以常見的形式被儲存起來的。
馬兆習慣性地抬起手看了看手表,“我們那個時候沒有以太陽為信仰核心的宗教,不論信的是佛還是耶穌上帝,又或者是別的什麽,信徒的數量都呈現猛增的趨勢。”
他搜索了一下危機時代的曆史,繼續道:“數字生命走了下坡路,一部分人流入了其他的大小宗教,大概在2050年後達到信仰高峰,在最開始的時候各宗教的信徒們都向各自的神虔誠的祈禱禮拜,希望太陽危機是假的,期盼天下太平,祈求他們的神能夠拯救他們,或者是拯救數字生命,可是什麽都沒有發生,戰爭、衝突、對立,這些什麽都沒有改變,不僅僅是在全局加深,而且在局部地域愈演愈烈,太陽風逐漸猛烈之後,有些宗教裏麵地位高的領導者竊取了更多的教會資源用於快樂一百年計劃,當時的宗教問題擾亂著社會為數不多的安寧。地球起航之後,這些宗教啊神啊什麽的就瓦解得差不多了,這十多年後突然興起,必有其目的,又是目的,……人們想要迴到太陽係。”
“馬老師,太陽能有意識嗎?他們信仰的主,敬仰的神,真的能平息怒火嗎?”圖恆宇屬於明知故問,但他還是期待馬兆的迴答。
馬兆還在慢慢轉動身子看著巨量的信息。他沉默了一會,轉身看著圖恆宇說:“地球減速了,減速……地球為什麽減速?”
二人各問各的,但是在那些信息當中早就有了他們問出問題答案,他們各自也都知道答案。
圖恆宇思量了片刻,認為地球減速和這些宗教應該是有所聯係的。因為宗教的興起,在社會方方麵麵具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或許是迫不得已,聯合政府才對太陽做了所謂的“最後的觀測”,或許也像是聯合政府聲明的那樣,也是時候該對太陽做最後的記錄和告別了。但是現在好像沒有準確的觀測結果,缺少足夠的數據支持,不知道現在太陽的具體活動情況是如何的,南極沒有上傳,北極也沒有公開,隻有民間的部分內容,觀測的儀器都是舊時的天文台觀測站之類,機器是否還靈敏、設備是否正常都不清楚。
他說:“或許……兩者有所關聯,我不太確定,但問題的根本應該還是民眾過的太苦了,地麵上還有很多人,地下城的資源爭奪也很頻繁,人們生活在資源貧瘠的時代,雖然科學技術一直在迭代,一直在進步,但人們的生活還是太苦了,那應該是兩個世界的生活感覺,他們開始對過去的不算那麽美好的生活有所向往,對太陽的溫暖……”
圖恆宇感受過陽光,那時的陽光正好,有時候雖然強了一些,有時候會灼傷皮膚,但是那種溫暖是活著的最美好的感受,如何像今天的地表世界一樣冰冰冷冷的,一切都是堅硬的,一切都是無情的,一切都是慘白的。
他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是“可惜我們都已經死了”。
馬兆撩眼皮看了看圖恆宇,知道圖恆宇有些神傷,但在這裏又能有多麽的神傷呢?他說:“不止。”
他一個個退出了這些窗口,留下了幾個窗口重點顯示。他說:“我們不在外麵的地球世界,我們沒有深刻體會,就算當時有這樣的信息,我們也做不了什麽,550也做不了什麽,很多事情估計沒有這麽簡單,但是絕不止你說的那樣,這背後的問題是複雜的,現在太陽問題又擺了上來,太陽是好的,還是壞的。”
“可太陽的問題,這個還需要討論嗎?這是早就蓋棺定論的。”
馬兆深沉地看向圖恆宇,又看了看留下的其中一個信息窗口,說:“你都看到了,那些信徒雖然世界各地都有,教會的組織者、發起者各有各的想法,組織過程和組織形式都不相同,之間的聯絡聯係更是分門別類,各教派的創立者用不同的言辭說法聚集信徒,但是他們卻有著最終的同樣一個目標,不論這群人是否是被蠱惑或者是被騙的,他們都有著堅定的信仰,甚至比過去的宗教信徒普遍更加堅定些虔誠些,他們相信太陽可以不發生氦閃,或者說太陽會因為憤怒而主動氦閃,這是核心,但是說法各異,他們的堅定讓人感覺瘋狂,甚至比數字生命派的極端分子還要瘋一些,手法手段是無比辛辣的,這你都知道他們做了什麽,你說,他們中的其中一個會不會變成五八年上傳丫丫的‘圖恆宇’?”
執念。這些信徒的力量是強大的。
圖恆宇知道那些信徒做的事情,獻祭小孩的靈魂,四處抓小孩,簡直天理不容。
“他們已經是了,不止一個,也不止兩個,他們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對的,利用別人的生命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用宗教的邏輯去解釋科學,去解釋太陽,去解釋過去的推動移山計劃原因的種種,這根本是不可能行得通的,這是匪夷所思的,而且是缺乏基本的先進的思維邏輯的。”
馬兆嘴角上挑,微微笑了一下,說:“有沒有想過……他們可能是對的呢?”
圖恆宇立刻搖搖頭,“不!那沒有理論支持,沒有實驗支持,可以說什麽都沒有,他們個個都是空想家!最多就是他們主觀的思維認知認為這樣是對的,他們能得到什麽呢?沒結果的,和之前消失的那些宗教一樣,不會有什麽結果,一直都沒有結果。”
馬兆說:“結果有了,不過這個不算是完全的結果,實驗他們也有再搞,理論更是一本書一本書的出,而且有人的論證能夠在書本和文章的邏輯中完全閉環,完全通順,辭藻樸實而深入人心,最終要的是,太陽這幾年也正像他們說的那樣正在平息怒火。”
“啊?”
馬兆指了指另一個信息窗口,這個窗口裏麵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以及對太陽各個時間點的圖像剖析和細節解釋。不過並不是來自官方的,是由世界多地的相關信息整合整理而來,也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馬兆說:“看看吧,太陽這十年間一直是溫暖的,用他們的話說,太陽是溫和的,是充滿了愛的,他們的行動是有成果的。”
圖恆宇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太陽怎麽可能穩定呢?太陽內部活動時候急速發生的,隻能是愈演愈烈,怎麽可能是又急速穩定?可是這些數據他是看了的,假的部分不會太多,既然假的部分不會太多,那必然有真實的數據,可是這些真實的數據都指向太陽會穩定下來的結果。
但是太陽真的穩定了嗎?這怎麽可能!
他說:“這怎麽會呢?可是太陽活動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就好像在以前,有人想方設法祈禱日出,但日出是一定的,日出跟他沒關係,又或許有人祈求日落,太陽西沉也跟那人沒有關係,他們難道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欺騙蠱惑人們嗎?畢竟這樣宗教是有這樣的欺詐導向的。”
“不知道,或許是一個希望,這次不是日出日落,這次不是一定的,所以他們可能隻是想懷有希望。”
“希望……可是moss說2078年會有太陽氦閃危機!他們的希望是虛假的,他們全部的所作所為都是無用的,就算太陽有意識,也該死亡了……就連地球減速也是耗費了時間的,這一切或許都促成了2075年的問題,這是問題的積攢。”
再看信息窗口。對於太陽的信徒,圖恆宇和馬兆大致了解了。
那些信徒認為太陽是母親,太陽是一切太陽係生命和物質的根源,這是沒錯的。他們還認為恆星其實是存在意識的,就跟人類的大腦中複雜的電信號的是一樣的,可是對於恆星來說用這樣的說法著實有些可笑。這個內容發生的範圍不大,有些人發現了一些痕跡,而且地球起航後的這些年太陽風暴逐漸減小,頻次也逐漸減少,太陽風暴預警失準,甚至是多次離譜的誤報。另外,地球減速一方麵是對太陽進行最後的觀測驗證,一方麵是調整發動機姿態和維護個別的行星發動機。
馬兆短短歎了一口氣,說:“不太清楚,對於沒有發生的,我們難以百分之百確認,或是變好、或是顯壞,我們都不清楚,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尋找還沒有發生的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有的隻是預防,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認為2075年會出現什麽樣的事,但具體的情形是不可能知道的,至於2078年,就更不清楚了。”
“馬老師,moss曾經說2078年會有太陽氦閃危機。”
“我知道。”
“麵對會太陽的能量爆發,現在地球環軌還沒有建成,行星發動機沒有防禦能力。”
“沒錯。”
“所以……”
“我知道,2075年不過去,都得死,我們這裏完不成,一樣得死,接下來的事情相比要簡單的多。地球世界會怎麽樣,現在真是難以捉摸了,我們即便知道了這些,也插不上手。”馬兆又看了看手表,說:“暫且不論550是怎麽得出這樣的結果的,目前還是要讓人類得到一個存在下去的方式,不論這個方式是什麽,不論這個方式人類社會會不會接受、會不會喜歡。”
“馬老師,或許我們可以將太陽氦閃的信息通過某種手段告知地球世界。”
“我早就建議不要這麽做,我們做好我們的部分就可以了。你想想,如果你說了,通過什麽方式或者什麽形式說了,警告了人們2078麵會爆發太陽氦閃,會有這場浩劫,你的話也隻是謠言,對於那些狂熱的迴歸運動來說,你不僅是敵對勢力,而且別有用心,說不定會起到反作用。那麽接下來呢?你要對世界公布自己的身份嗎?你是一個上傳至550w的數字生命,你是中科院超級量子計算機550係列的研究員、開發者,你借用550w的性能推算出了2078年將要發生的事,那時候又會是什麽後果?”
圖恆宇知道,這些他都知道,但是也不能光做一件事,又或者其他的什麽都不做。總得把2078和2075這兩串數字留在地球世界上才行。
他堅持道:“那我們單方麵聯係個人或小團體呢?把這個信息委婉一些,或者帶一些暗示,告訴那些具有公共影響力的人,他們或許會找到辦法,也或許有機會呢?”
馬兆搖搖頭,說:“證據呢?光靠說?就算呆笨的太陽信徒都能從地縫中摳出太陽逐漸穩定的證據,就算你把550搬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有一台計算機能夠預測未來,就算不精準。”
馬兆思考良久,說:“550隻是危機的製造者,不是預測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的是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