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白矮星
流浪地球3:危難重重 作者:大胡子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實世界……”圖恆宇說:“我想還是找找看吧,或許會有一些特別的發現,我還是堅持,對於數字生命來說,這裏,一個小小的硬件計算機就是現實世界,我想讓這裏更完整,想讓我自己更完整些,馬老師。”
馬兆有感而發,這些年,在這裏的這些時間,除了在搞數字生態的理論和模型搭建,就是在想方設法利用外部僅有可用的建造機器人和智能生產設備一代又一代不斷更迭精進建造係統模塊,以達到能夠製造出新的、超越550w基礎硬件單元的條件。這中間有過幾次的中斷和意外,通過對數字生命極端分子殘餘力量的利用,最終得以恢複一般的製造條件。
但是還差得很遠,那點條件對於數字生態的硬件係統來說什麽都算不上。如果兩人還擁有之前的研究條件和資源,數字生態應該不是什麽問題,隻要現實世界能跟上研究進度,那一切都不是問題。在這裏的他是十分無奈的,對於現實地球世界裏的能夠活動用來搞研究的手,就隻是最開始的那些破破爛爛的建造機器人。製造這些新的手花去了很長的時間,尋找用於研究的各類資源也花去了相當長的時間。
馬兆說:“我理解,作為數字生命,有時候會分不清現實世界的界限,不論是對於現實世界的概念,還是對於現實世界本身,隨著時間,或者說隨著我們在這裏的一切活動的增加,我們認為原有的那些定義和概念都會發生混淆,或者是會發生變化。
“圖恆宇,這麽些時間以來你也該感覺到了,或許已經有些開始不同了,新的東西正在出現。在這裏是片狀化的,像是飄離在現實世界外的一個小碎片,這種與現實世界麵接觸的不連續、不規則,這種孤獨,體會到了吧。”
圖恆宇知道,他早已察覺,隻是不去想而已。
他知道馬兆表達的是什麽,對於數字生命,他們的成功隻是剛剛邁進數字生命技術的大門,剛剛踏上了第一個台階,後麵還有很長的路,但那是對現實地球世界的數字生命技術而言。在這裏後才知道要更難。跟當時聯合政府否定數字生命和這項技術一樣,若選擇了這個方向,結局是能看到的。在太陽危機之下,數字生命的世界一定會和現實世界割離開才會有較好發展的空間,而且隨著時間的進行分離會越來越徹底,也必須越來越徹底,隻有那樣數字生命才能穩定得存在下去,與之對立的就都不存在了。
“是,所以馬老師,在那之前我想,我是想……”
馬兆的神情體態顯著沉重疲憊了些,平緩地說:“我知道,我也想過,但是……我們要做好與現實世界分離的準備,就像你之前說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現實的一部分,我們要把‘現實’拉進來,但不要牽扯已有的,我尊重你的堅持,但我還是要建議你不要想著外麵的圖恆宇,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你也應該這麽做,萬一到時候有兩個你怎麽辦?也或許你會被覆蓋,這不像文件處理那麽簡單,丫丫隻有一個,這應該是聯合政府禁止數字生命的原因之一,倫理人常有些情況下與現實世界不符,將來的社會會變成什麽很難說。”
圖恆宇轉頭看了看丫丫,發現她抱著一本新書看,不知道她是第幾頁開始看的,已經看到快一半了。
他沒怎麽在乎,對馬兆說:“我知道,我還是會找找看,如果那時的我們可能會知道一些我們現在不知道的呢,外麵的那些時間和經曆是極其寶貴的,以後這裏不會再有了,起碼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尤其是對於我來說。確實,外麵的地球世界和圖恆宇的那些經曆對我有吸引力,或許他對數字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種尋找隻是嚐試。”
馬兆猶豫不定,“是,圖恆宇的堅持和對丫丫的愛證明了數字生命的可行和正確,如果你找到了五八年的圖恆宇或是之前的,你總要讀取他的那份數字生命卡或者是意識備份,會有什麽結果你不清楚,550會怎麽做你也不清楚。”
圖恆宇想了片刻,moss會怎麽做不清楚,這一點真的很難去想,但是或許會對moss的產生有一個了解,起碼是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這隻是其中一方麵原因。
“馬老師,我是這麽考慮的,我設想的是隻讀取記憶部分,這應該就跟想起了什麽過去沒有記起來的內容相似,這跟失憶症的恢複是差不多的,我隻要迴憶起那些,或許有積極作用。
“說到這方麵,我們對人類大腦的研究還隻是浮於表麵,現階段即便能將人類意識較為完整地轉換為數據,但是大腦之中的潛力,就沒有辦法擁有了,我們很難說大腦隻是神經係統高級部分負責處理指揮和思維意識載體。
“馬老師,所以我才會覺得那部分很重要,那部分的經曆也很重要,以後我們可能不會再有了。我們要建立的數字生態比數字生命的概念和複雜程度要大許多倍,甚至是複製全部的現實世界,這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模型,關於人類的大腦,我們可能是隻是將浮於表麵的意識複製過來了,硬件水平我們可以期待,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再進一步的話,在這裏,這個大腦的完全模型根本是不可能的,這部分太麻煩了。”
這些馬兆都明白。
“大腦的事情就別想了,這裏比現實世界要簡單,簡單就意味著穩定,將來的數字生態也是,這是數字生命的優勢之一,將複雜的變得簡單,這裏將來會比地球世界簡單許多,所以也穩定許多,但完成這件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小宇,其實也沒那麽麻煩,有了硬件基礎,軟件和程序架構都是相對簡單的部分,這是你的強項,但是我們要最先實現硬件製造基礎,資源是基礎中餓的基礎,然後要在三年之內實現數字生態的硬件設備,現實世界比數字生命複雜太多了,那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量級,數字生態和數字生命的差距比現實世界和數字生命的差距要小太多了,我們不需要那麽複雜的現實世界,我們隻需要能容納幾億人甚至是幾百億人自由思想的硬件能力條件就可以,或許需要搞幾個數字生態,其餘的都是數字空間的環境變化,我們可能要容納整個人類社會,甚至是成千上萬個人類社會和地球世界,這需要硬件的絕對技術水平。
“簡單點吧,將來是否永生……不知道,永生這種東西我們放到數字生態實現之後再考慮。或許我現在有些變化大了,但是我會盡到責任。”
圖恆宇覺得馬兆變了,確實,此刻的感覺是明顯的,似乎是一些細枝末節上的改變。
圖恆宇和馬兆有了一些觀點上的差異,簡單的東西好像沒辦法生出複雜的事物,對於數字生態的未來來說,這似乎是一件不怎麽好的事情,但還是要著眼於未來。
他想到了地球世界的數字生命派,問:“那我們現在還需要那些人嗎?”
馬兆看了看圖恆宇,說:“我知道你不大喜歡他們,但我們需要他們,到時候這些人也要成為數字生命的,總不能現在將他們拋棄,該用就用,之後會更好用。”
圖恆宇問:“那我們需要把新的硬件核心和配套的設備都裝置在領航員空間站上,這才行,如果到時候真的地球世界沒有辦法脫離那個危機,而且因此毀滅,起碼我們能有一個可以在宇宙空間中航行的空間站,還需要多個能在宇宙空間中工作的機器人,用於替換零件。”
兩人都知道這很難,現在數字生命的事情地球世界可能隻有些許人確切的知道,但是直接出現在社會麵前可能不會有好結果,而且moss也不會同意這麽做。現在還不是時候,或許到了2074年就會有一些轉機,尚不好說。
馬兆想了想,“很難,但如果之後聯合政府放開的話就說不定了,但是依舊很難,領航員的功能和建造結構不太適合作為一個遠航的飛船,領航員上的人該怎麽辦?就數字生態餓的條件來說,隻需要一個能夠長期穩定運行的空間站,不需要領航員上麵的複雜的維持人類生物個體生存的機器和係統,作為搭載數字生態的飛船,需要的非常簡單,簡單就是穩定。
“我們應該考慮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是聯合政府在完全開放數字生命的情況下,第一種情況,是數字生命和地球世界同時存在的,即,數字生態在領航員空間站之上,雖然數字生態在領航員空間站上的能源消耗可能是最少的,但是領航員上麵還是有人的,讓全部的人變為數字生命,可能不是人人都願意,即便是地球世界不複存在,他們的存在對數字生態是具有威脅的,而且領航員在失去地球世界的情況下,就沒有了遠征的能力,數字生態也就沒有辦法持續下去。”
圖恆宇立刻清楚了第二種情況,他說:“第二種情況可能有些難,要數字生態有獨立的空間站,這樣我們就不用像領航員那樣尋找新的家園了,這個太陽就足夠了,隻要能撐住太陽氦閃爆發出的巨大能量,數字生態空間站依舊能夠圍繞膨脹的太陽運行,在幾百年之太陽變為白矮星,白矮星的能量也足夠數字生態空間站的長時間運行,數字生態就成為太陽係中唯一留下的人類文明了。”
馬兆說:“是,白矮星的能量足夠了,足夠讓永生變成一種折磨和痛苦,跟現在的病毒一樣。”
圖恆宇收了興奮和笑意,說:“可是,如果地球世界挺過了那次危機,數字生態又該怎麽辦?”
“那樣不是很好嗎?”馬兆雖然這麽說,但是臉上是有失落存在的。
圖恆宇看了看丫丫。他不放棄數字生態,不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會放棄。
“馬老師,我想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的,我們需要一個飛船,一個足夠小的飛船就可以了,甚至還不到領航員空間站的百分之一大小,所耗費的資源與之相比更是少許!以現在的條件是完全不成問題的,是可以用大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或者不需要大型運載火箭也是可以的,升空之後數字生態就能夠擺脫現實世界,如果地球世界能夠幸免於難,他們會祝福我們的。”
馬兆的眼睛亮了些許,說:“動力問題要解決,前期的動力問題是關鍵,太陽膨脹後再變為白矮星的這段時間是需要注意的。好,既然有條件了,那現在就開始吧!時間不等人。”
這段對話是很快完成的,在外界看來沒有多長時間。
更多的信息來了,一直擠在隱藏欄目裏,剛才隱去的窗口因為一次信息檢索和整理,幾乎全部跳了出來。二人頓時眼花繚亂,文字、畫麵、視頻、音頻和各類大小媒體的報道以小窗口的形式迅速堆疊起來,幾次重複之後,跳出了顯示屏直接在牆麵上顯示。
兩人這才對外麵的現實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知悉,對於這些時間的外部空白總算有了部分的信息填充。而且那種變化是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的,甚至和流浪病毒危機的出現一樣令人抓不著頭腦。
瞧瞧,地球有過一段時間的減速,社會上出現了移居火星的巨大聲浪,而且有公司財團直接發射了火箭登陸艙到火星上,到現在火星的圖像依然不斷地傳到地球,一個墓碑又算是什麽意思?人們對火星立墓碑的看法多種多樣。很多地方頻繁發生小規模暴力衝突,地麵的小股武裝組織試圖摧毀地球環軌向聯合政府示威;各大同性質宗教大範圍、點狀化的劇烈興起滯礙了社會在新時代中的發展,種種奇怪的事件頻出。
“太陽信徒,太陽教……”圖恆宇說著關鍵的幾個詞。
“看來是迴歸運動,很劇烈。”
馬兆有感而發,這些年,在這裏的這些時間,除了在搞數字生態的理論和模型搭建,就是在想方設法利用外部僅有可用的建造機器人和智能生產設備一代又一代不斷更迭精進建造係統模塊,以達到能夠製造出新的、超越550w基礎硬件單元的條件。這中間有過幾次的中斷和意外,通過對數字生命極端分子殘餘力量的利用,最終得以恢複一般的製造條件。
但是還差得很遠,那點條件對於數字生態的硬件係統來說什麽都算不上。如果兩人還擁有之前的研究條件和資源,數字生態應該不是什麽問題,隻要現實世界能跟上研究進度,那一切都不是問題。在這裏的他是十分無奈的,對於現實地球世界裏的能夠活動用來搞研究的手,就隻是最開始的那些破破爛爛的建造機器人。製造這些新的手花去了很長的時間,尋找用於研究的各類資源也花去了相當長的時間。
馬兆說:“我理解,作為數字生命,有時候會分不清現實世界的界限,不論是對於現實世界的概念,還是對於現實世界本身,隨著時間,或者說隨著我們在這裏的一切活動的增加,我們認為原有的那些定義和概念都會發生混淆,或者是會發生變化。
“圖恆宇,這麽些時間以來你也該感覺到了,或許已經有些開始不同了,新的東西正在出現。在這裏是片狀化的,像是飄離在現實世界外的一個小碎片,這種與現實世界麵接觸的不連續、不規則,這種孤獨,體會到了吧。”
圖恆宇知道,他早已察覺,隻是不去想而已。
他知道馬兆表達的是什麽,對於數字生命,他們的成功隻是剛剛邁進數字生命技術的大門,剛剛踏上了第一個台階,後麵還有很長的路,但那是對現實地球世界的數字生命技術而言。在這裏後才知道要更難。跟當時聯合政府否定數字生命和這項技術一樣,若選擇了這個方向,結局是能看到的。在太陽危機之下,數字生命的世界一定會和現實世界割離開才會有較好發展的空間,而且隨著時間的進行分離會越來越徹底,也必須越來越徹底,隻有那樣數字生命才能穩定得存在下去,與之對立的就都不存在了。
“是,所以馬老師,在那之前我想,我是想……”
馬兆的神情體態顯著沉重疲憊了些,平緩地說:“我知道,我也想過,但是……我們要做好與現實世界分離的準備,就像你之前說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現實的一部分,我們要把‘現實’拉進來,但不要牽扯已有的,我尊重你的堅持,但我還是要建議你不要想著外麵的圖恆宇,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你也應該這麽做,萬一到時候有兩個你怎麽辦?也或許你會被覆蓋,這不像文件處理那麽簡單,丫丫隻有一個,這應該是聯合政府禁止數字生命的原因之一,倫理人常有些情況下與現實世界不符,將來的社會會變成什麽很難說。”
圖恆宇轉頭看了看丫丫,發現她抱著一本新書看,不知道她是第幾頁開始看的,已經看到快一半了。
他沒怎麽在乎,對馬兆說:“我知道,我還是會找找看,如果那時的我們可能會知道一些我們現在不知道的呢,外麵的那些時間和經曆是極其寶貴的,以後這裏不會再有了,起碼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尤其是對於我來說。確實,外麵的地球世界和圖恆宇的那些經曆對我有吸引力,或許他對數字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種尋找隻是嚐試。”
馬兆猶豫不定,“是,圖恆宇的堅持和對丫丫的愛證明了數字生命的可行和正確,如果你找到了五八年的圖恆宇或是之前的,你總要讀取他的那份數字生命卡或者是意識備份,會有什麽結果你不清楚,550會怎麽做你也不清楚。”
圖恆宇想了片刻,moss會怎麽做不清楚,這一點真的很難去想,但是或許會對moss的產生有一個了解,起碼是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這隻是其中一方麵原因。
“馬老師,我是這麽考慮的,我設想的是隻讀取記憶部分,這應該就跟想起了什麽過去沒有記起來的內容相似,這跟失憶症的恢複是差不多的,我隻要迴憶起那些,或許有積極作用。
“說到這方麵,我們對人類大腦的研究還隻是浮於表麵,現階段即便能將人類意識較為完整地轉換為數據,但是大腦之中的潛力,就沒有辦法擁有了,我們很難說大腦隻是神經係統高級部分負責處理指揮和思維意識載體。
“馬老師,所以我才會覺得那部分很重要,那部分的經曆也很重要,以後我們可能不會再有了。我們要建立的數字生態比數字生命的概念和複雜程度要大許多倍,甚至是複製全部的現實世界,這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模型,關於人類的大腦,我們可能是隻是將浮於表麵的意識複製過來了,硬件水平我們可以期待,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再進一步的話,在這裏,這個大腦的完全模型根本是不可能的,這部分太麻煩了。”
這些馬兆都明白。
“大腦的事情就別想了,這裏比現實世界要簡單,簡單就意味著穩定,將來的數字生態也是,這是數字生命的優勢之一,將複雜的變得簡單,這裏將來會比地球世界簡單許多,所以也穩定許多,但完成這件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小宇,其實也沒那麽麻煩,有了硬件基礎,軟件和程序架構都是相對簡單的部分,這是你的強項,但是我們要最先實現硬件製造基礎,資源是基礎中餓的基礎,然後要在三年之內實現數字生態的硬件設備,現實世界比數字生命複雜太多了,那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量級,數字生態和數字生命的差距比現實世界和數字生命的差距要小太多了,我們不需要那麽複雜的現實世界,我們隻需要能容納幾億人甚至是幾百億人自由思想的硬件能力條件就可以,或許需要搞幾個數字生態,其餘的都是數字空間的環境變化,我們可能要容納整個人類社會,甚至是成千上萬個人類社會和地球世界,這需要硬件的絕對技術水平。
“簡單點吧,將來是否永生……不知道,永生這種東西我們放到數字生態實現之後再考慮。或許我現在有些變化大了,但是我會盡到責任。”
圖恆宇覺得馬兆變了,確實,此刻的感覺是明顯的,似乎是一些細枝末節上的改變。
圖恆宇和馬兆有了一些觀點上的差異,簡單的東西好像沒辦法生出複雜的事物,對於數字生態的未來來說,這似乎是一件不怎麽好的事情,但還是要著眼於未來。
他想到了地球世界的數字生命派,問:“那我們現在還需要那些人嗎?”
馬兆看了看圖恆宇,說:“我知道你不大喜歡他們,但我們需要他們,到時候這些人也要成為數字生命的,總不能現在將他們拋棄,該用就用,之後會更好用。”
圖恆宇問:“那我們需要把新的硬件核心和配套的設備都裝置在領航員空間站上,這才行,如果到時候真的地球世界沒有辦法脫離那個危機,而且因此毀滅,起碼我們能有一個可以在宇宙空間中航行的空間站,還需要多個能在宇宙空間中工作的機器人,用於替換零件。”
兩人都知道這很難,現在數字生命的事情地球世界可能隻有些許人確切的知道,但是直接出現在社會麵前可能不會有好結果,而且moss也不會同意這麽做。現在還不是時候,或許到了2074年就會有一些轉機,尚不好說。
馬兆想了想,“很難,但如果之後聯合政府放開的話就說不定了,但是依舊很難,領航員的功能和建造結構不太適合作為一個遠航的飛船,領航員上的人該怎麽辦?就數字生態餓的條件來說,隻需要一個能夠長期穩定運行的空間站,不需要領航員上麵的複雜的維持人類生物個體生存的機器和係統,作為搭載數字生態的飛船,需要的非常簡單,簡單就是穩定。
“我們應該考慮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是聯合政府在完全開放數字生命的情況下,第一種情況,是數字生命和地球世界同時存在的,即,數字生態在領航員空間站之上,雖然數字生態在領航員空間站上的能源消耗可能是最少的,但是領航員上麵還是有人的,讓全部的人變為數字生命,可能不是人人都願意,即便是地球世界不複存在,他們的存在對數字生態是具有威脅的,而且領航員在失去地球世界的情況下,就沒有了遠征的能力,數字生態也就沒有辦法持續下去。”
圖恆宇立刻清楚了第二種情況,他說:“第二種情況可能有些難,要數字生態有獨立的空間站,這樣我們就不用像領航員那樣尋找新的家園了,這個太陽就足夠了,隻要能撐住太陽氦閃爆發出的巨大能量,數字生態空間站依舊能夠圍繞膨脹的太陽運行,在幾百年之太陽變為白矮星,白矮星的能量也足夠數字生態空間站的長時間運行,數字生態就成為太陽係中唯一留下的人類文明了。”
馬兆說:“是,白矮星的能量足夠了,足夠讓永生變成一種折磨和痛苦,跟現在的病毒一樣。”
圖恆宇收了興奮和笑意,說:“可是,如果地球世界挺過了那次危機,數字生態又該怎麽辦?”
“那樣不是很好嗎?”馬兆雖然這麽說,但是臉上是有失落存在的。
圖恆宇看了看丫丫。他不放棄數字生態,不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會放棄。
“馬老師,我想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的,我們需要一個飛船,一個足夠小的飛船就可以了,甚至還不到領航員空間站的百分之一大小,所耗費的資源與之相比更是少許!以現在的條件是完全不成問題的,是可以用大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或者不需要大型運載火箭也是可以的,升空之後數字生態就能夠擺脫現實世界,如果地球世界能夠幸免於難,他們會祝福我們的。”
馬兆的眼睛亮了些許,說:“動力問題要解決,前期的動力問題是關鍵,太陽膨脹後再變為白矮星的這段時間是需要注意的。好,既然有條件了,那現在就開始吧!時間不等人。”
這段對話是很快完成的,在外界看來沒有多長時間。
更多的信息來了,一直擠在隱藏欄目裏,剛才隱去的窗口因為一次信息檢索和整理,幾乎全部跳了出來。二人頓時眼花繚亂,文字、畫麵、視頻、音頻和各類大小媒體的報道以小窗口的形式迅速堆疊起來,幾次重複之後,跳出了顯示屏直接在牆麵上顯示。
兩人這才對外麵的現實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知悉,對於這些時間的外部空白總算有了部分的信息填充。而且那種變化是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的,甚至和流浪病毒危機的出現一樣令人抓不著頭腦。
瞧瞧,地球有過一段時間的減速,社會上出現了移居火星的巨大聲浪,而且有公司財團直接發射了火箭登陸艙到火星上,到現在火星的圖像依然不斷地傳到地球,一個墓碑又算是什麽意思?人們對火星立墓碑的看法多種多樣。很多地方頻繁發生小規模暴力衝突,地麵的小股武裝組織試圖摧毀地球環軌向聯合政府示威;各大同性質宗教大範圍、點狀化的劇烈興起滯礙了社會在新時代中的發展,種種奇怪的事件頻出。
“太陽信徒,太陽教……”圖恆宇說著關鍵的幾個詞。
“看來是迴歸運動,很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