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
秋盈盈循著在前領路的小沙彌的指引,一步步行下長階。此時周遭燃著燭台,倒是敞亮了不少。那暗紅色的異花卻不似方才繁茂,似是有人修剪打理。
而這長階之後的道路也不再如方才那般曲折,倒像是愈走愈寬直。
“好姐姐,你能講個故事給我聽麽?”小沙彌掌著油燈,神態自若,絲毫沒有為這深邃長廊嚇退。
而他這純然無瑕,正與那個雪夜在荒寺門前,纏著秋盈盈講故事的情態如出一轍。
——倘若那名叫翎兒的少年在麵前,說不定也是如他這般本真吧?
“……”隻是此時秋盈盈一言不發,強按下心頭驚懼。因著她方才明明親眼看見這小沙彌被那怪物撲倒,是她親手將其送作那怪人的餌料,如今這名為道光的小和尚又怎麽會完好無損地為自己帶路?!
——他究竟是人是鬼?
“那我便給你講個故事吧!這可是師父講給我的,是我最喜歡的故事!”
“在遙遠的西邊有個和尚,這和尚武藝高強,心懷正義,總是替牧民們打跑那些前來騷擾的盜匪,每每教訓那些惡徒,都要將他們打得鼻青臉腫,還要將他們押送官府。久而久之,草原上的人們都愛戴他,每個人都像供奉神明一樣敬仰著他,甚至紛紛在門上貼起了這和尚的畫像。據說那喪盡天良的盜匪隻要看見這和尚咧嘴一笑的畫像,就會嚇得雙腿發軟,走不動道。就這樣,這個來自中州的異域遊僧在草原上闖出了一番名聲,因為他逢人就喜歡咧著嘴笑,所以人們都喚他歪嘴僧,也有許多人稱他為歪嘴羅漢。”
“阿羅漢是佛家的大俠,是替天行道,斬妖除魔的使者,歪嘴和尚亦如。他終日踐行著自己除魔衛道的使命,一次又一次解救牧民於水火之中,以一己之力與那些匪徒抗爭,由此流傳出許多的佳話。諸如什麽歪嘴僧巧探沙匪巢,什麽智羅漢奪路鬥群寇,什麽雙泉坡俠僧除怪,那些牧民為了感謝他,盡是編了這麽些個話本子,好叫後人也傳頌他。”
“但是你知道麽?這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歪嘴僧卻也有失手的時候。有一次,他聽聞那些沙盜要潛入王宮盜取一件舉世無雙的珍寶,這珍寶關係著永昭與西州兩地,若是讓沙匪劫去,恐怕西州便永無寧日。於是歪嘴僧搶先一步去那王宮中將那珍寶盜得,沒成想卻被沙匪反咬一口,將歪嘴僧說成是他們的同黨。麵對萬人指摘,歪嘴僧萬念俱灰,本欲以死明誌,卻遇上了一位得道高僧,那高僧救下他,並將他帶走,自此以後歪嘴僧便銷聲匿跡,再無音訊。”
“有人說,是歪嘴僧換了個名號,繼續在江湖上懲奸除惡,行正義之事。有人說,是他從此勘破大道,一心向佛,潛心修行。還有人說,興許他本就是羅漢化身,佛祖不忍看他在人間受難,於是讓他重新迴到佛祖身邊享極樂之樂...”
小沙彌迴過頭,笑吟吟地看著秋盈盈問道:
“好姐姐,你喜歡這個故事麽?”
秋盈盈一時說不出話來,那小和尚說什麽,她根本沒有細聽,此時隻覺胸中震若擂鼓,俱是那一陣大過一陣的心跳聲。
此時於她心底縈繞的依舊是那個疑問——
這小和尚憑什麽還活著?
似是看穿她所想,小沙彌靜靜停下,秋盈盈心懷警惕,自然也跟著停在一丈開外。隻見那小沙彌將手中油燈遞給了秋盈盈,繼而說道:
“好姐姐,那時候...為什麽要逃呢?”
秋盈盈霎時間心神俱震,那小沙彌的麵容依稀與記憶中的胞弟重疊,她以為自己已經掙脫了那異花帶來的幻境,卻沒想到行至此處,竟猶然如身在夢中。
“啪——”
秋盈盈接過油燈的手一鬆,那油燈倏然落下,竟至於墜入深不見底的黑淵之中。
過了許久許久,才依稀聽見那油燈傳來四分五裂的哢嚓聲,以及於頃刻間燃起的熊熊火焰。
秋盈盈心有餘悸地後退幾步,那小沙彌早已不知去向。方才若不是他及時止步,恐怕自己早已不留神墜入萬丈深淵,就如那油燈的命運一樣,屍骨無存。
那幹枯的花海是最好的燭台,此時遇上微末火星,便宛如一條火龍騰起,霎時間將這宛如萬丈之深的洞隧岩地照的透亮。隨著那火龍愈演愈烈,崖下漸漸傳來一陣嘶鳴聲,似有什麽掩藏於那花海之間,仿佛終日難以果腹的野獸。為火海吞噬,饑餓而絕望。
而隨著這偌大的“燭台”終於將整個山壁照亮,秋盈盈也終於看清了那高台之上與那破廟門口的石像如出一轍的雙首巨像,以及那佛像前靜靜端坐的老僧。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慧恩。
“阿彌陀佛。諸世六道,分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三善之道,又有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之道,這六道苦境,正是憑此而建造。”
老僧念了句佛偈,伸手為燈盞添油。
“沒想到,第一個破陣來此處的,竟是一風塵女子。”
秋盈盈按下心底忐忑,強笑一聲,款款走來。
“非但是風塵女子,亦是能為老禪師解憂的靈丹妙藥。”
老僧嗤笑一聲:“嗬...藥?老衲此處,最不缺的就是藥。”
“非也。這滿地紅花,甘美香甜,是救苦之藥。而奴家所說的,卻是救心之藥。”
秋盈盈沿著險絕長階緩緩上前,風姿婀娜。那慧恩卻兀自挑燈,手握佛珠,不避不退。她將柔荑搭在老僧肩頭,呢喃細語:
“為何奴家能看出那紅花之異,又能避過那怪人來到此處。慧恩老禪師,難道您就一點也不好奇麽?”
慧恩笑了笑:“在這佛窟的每一個人,老衲都已知悉他們的一切,又何來好奇一說?”
遠處隱隱傳來人聲與嘶吼,秋盈盈分外確信,這所謂佛窟之中已經不剩多少“活人”。在這樣的高位,似乎能將一切盡收眼底。
原來方才困住他們的隻不過是如同螺紋般的幽邃石階,石階兩旁種著赤色異花,這才令行於其上的人深陷迷途而不自知。那石階層層疊疊,攀著這高台與佛像蜿蜒而上,就像是一條遊於深淵中的石蟒,妖冶卻不見盡頭為何。
秋盈盈借著火光細細看去,那盤旋的長階上正行著些熟麵孔,有方才一麵之交的雲遙僧侶,更有那些避難而來的流民。隻是他們都無一例外,早已淪為這巨大佛窟的“傀儡”,此時正嘶吼著爬行於花叢之間。
“那可不一樣。”秋盈盈宛然一笑,從他手中接過燭台,輕飄飄落於案前,“老禪師功力高深,這六道苦境更是玄之又玄,奴家佩服。隻是奴家起先怎麽也想不明白,老禪師在那西州做盡了殺人越貨的買賣,怎麽還有興趣在中州做個萬人敬仰的得道高僧?不過待看見這洞窟之中的怪人與怪花,奴家可算是明白了。原來老禪師與奴家一樣,都是妄想濟世救心的醫者。”
“畢竟...您千方百計將那些雲遙寺的僧民帶到這兒,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免受戰亂流疫之苦麽?”
“哼。”
慧恩涼涼一笑,卻驟然發難,鐵掌一伸,一把擒住了秋盈盈那纖細而柔嫩的脖頸,枯槁的手掌深陷她頸邊細肉,似是要將那脆弱的頸骨捏碎。
“貢高我慢,罪無可恕。”
死亡竟於頃刻之間降臨!
秋盈盈循著在前領路的小沙彌的指引,一步步行下長階。此時周遭燃著燭台,倒是敞亮了不少。那暗紅色的異花卻不似方才繁茂,似是有人修剪打理。
而這長階之後的道路也不再如方才那般曲折,倒像是愈走愈寬直。
“好姐姐,你能講個故事給我聽麽?”小沙彌掌著油燈,神態自若,絲毫沒有為這深邃長廊嚇退。
而他這純然無瑕,正與那個雪夜在荒寺門前,纏著秋盈盈講故事的情態如出一轍。
——倘若那名叫翎兒的少年在麵前,說不定也是如他這般本真吧?
“……”隻是此時秋盈盈一言不發,強按下心頭驚懼。因著她方才明明親眼看見這小沙彌被那怪物撲倒,是她親手將其送作那怪人的餌料,如今這名為道光的小和尚又怎麽會完好無損地為自己帶路?!
——他究竟是人是鬼?
“那我便給你講個故事吧!這可是師父講給我的,是我最喜歡的故事!”
“在遙遠的西邊有個和尚,這和尚武藝高強,心懷正義,總是替牧民們打跑那些前來騷擾的盜匪,每每教訓那些惡徒,都要將他們打得鼻青臉腫,還要將他們押送官府。久而久之,草原上的人們都愛戴他,每個人都像供奉神明一樣敬仰著他,甚至紛紛在門上貼起了這和尚的畫像。據說那喪盡天良的盜匪隻要看見這和尚咧嘴一笑的畫像,就會嚇得雙腿發軟,走不動道。就這樣,這個來自中州的異域遊僧在草原上闖出了一番名聲,因為他逢人就喜歡咧著嘴笑,所以人們都喚他歪嘴僧,也有許多人稱他為歪嘴羅漢。”
“阿羅漢是佛家的大俠,是替天行道,斬妖除魔的使者,歪嘴和尚亦如。他終日踐行著自己除魔衛道的使命,一次又一次解救牧民於水火之中,以一己之力與那些匪徒抗爭,由此流傳出許多的佳話。諸如什麽歪嘴僧巧探沙匪巢,什麽智羅漢奪路鬥群寇,什麽雙泉坡俠僧除怪,那些牧民為了感謝他,盡是編了這麽些個話本子,好叫後人也傳頌他。”
“但是你知道麽?這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歪嘴僧卻也有失手的時候。有一次,他聽聞那些沙盜要潛入王宮盜取一件舉世無雙的珍寶,這珍寶關係著永昭與西州兩地,若是讓沙匪劫去,恐怕西州便永無寧日。於是歪嘴僧搶先一步去那王宮中將那珍寶盜得,沒成想卻被沙匪反咬一口,將歪嘴僧說成是他們的同黨。麵對萬人指摘,歪嘴僧萬念俱灰,本欲以死明誌,卻遇上了一位得道高僧,那高僧救下他,並將他帶走,自此以後歪嘴僧便銷聲匿跡,再無音訊。”
“有人說,是歪嘴僧換了個名號,繼續在江湖上懲奸除惡,行正義之事。有人說,是他從此勘破大道,一心向佛,潛心修行。還有人說,興許他本就是羅漢化身,佛祖不忍看他在人間受難,於是讓他重新迴到佛祖身邊享極樂之樂...”
小沙彌迴過頭,笑吟吟地看著秋盈盈問道:
“好姐姐,你喜歡這個故事麽?”
秋盈盈一時說不出話來,那小和尚說什麽,她根本沒有細聽,此時隻覺胸中震若擂鼓,俱是那一陣大過一陣的心跳聲。
此時於她心底縈繞的依舊是那個疑問——
這小和尚憑什麽還活著?
似是看穿她所想,小沙彌靜靜停下,秋盈盈心懷警惕,自然也跟著停在一丈開外。隻見那小沙彌將手中油燈遞給了秋盈盈,繼而說道:
“好姐姐,那時候...為什麽要逃呢?”
秋盈盈霎時間心神俱震,那小沙彌的麵容依稀與記憶中的胞弟重疊,她以為自己已經掙脫了那異花帶來的幻境,卻沒想到行至此處,竟猶然如身在夢中。
“啪——”
秋盈盈接過油燈的手一鬆,那油燈倏然落下,竟至於墜入深不見底的黑淵之中。
過了許久許久,才依稀聽見那油燈傳來四分五裂的哢嚓聲,以及於頃刻間燃起的熊熊火焰。
秋盈盈心有餘悸地後退幾步,那小沙彌早已不知去向。方才若不是他及時止步,恐怕自己早已不留神墜入萬丈深淵,就如那油燈的命運一樣,屍骨無存。
那幹枯的花海是最好的燭台,此時遇上微末火星,便宛如一條火龍騰起,霎時間將這宛如萬丈之深的洞隧岩地照的透亮。隨著那火龍愈演愈烈,崖下漸漸傳來一陣嘶鳴聲,似有什麽掩藏於那花海之間,仿佛終日難以果腹的野獸。為火海吞噬,饑餓而絕望。
而隨著這偌大的“燭台”終於將整個山壁照亮,秋盈盈也終於看清了那高台之上與那破廟門口的石像如出一轍的雙首巨像,以及那佛像前靜靜端坐的老僧。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慧恩。
“阿彌陀佛。諸世六道,分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三善之道,又有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之道,這六道苦境,正是憑此而建造。”
老僧念了句佛偈,伸手為燈盞添油。
“沒想到,第一個破陣來此處的,竟是一風塵女子。”
秋盈盈按下心底忐忑,強笑一聲,款款走來。
“非但是風塵女子,亦是能為老禪師解憂的靈丹妙藥。”
老僧嗤笑一聲:“嗬...藥?老衲此處,最不缺的就是藥。”
“非也。這滿地紅花,甘美香甜,是救苦之藥。而奴家所說的,卻是救心之藥。”
秋盈盈沿著險絕長階緩緩上前,風姿婀娜。那慧恩卻兀自挑燈,手握佛珠,不避不退。她將柔荑搭在老僧肩頭,呢喃細語:
“為何奴家能看出那紅花之異,又能避過那怪人來到此處。慧恩老禪師,難道您就一點也不好奇麽?”
慧恩笑了笑:“在這佛窟的每一個人,老衲都已知悉他們的一切,又何來好奇一說?”
遠處隱隱傳來人聲與嘶吼,秋盈盈分外確信,這所謂佛窟之中已經不剩多少“活人”。在這樣的高位,似乎能將一切盡收眼底。
原來方才困住他們的隻不過是如同螺紋般的幽邃石階,石階兩旁種著赤色異花,這才令行於其上的人深陷迷途而不自知。那石階層層疊疊,攀著這高台與佛像蜿蜒而上,就像是一條遊於深淵中的石蟒,妖冶卻不見盡頭為何。
秋盈盈借著火光細細看去,那盤旋的長階上正行著些熟麵孔,有方才一麵之交的雲遙僧侶,更有那些避難而來的流民。隻是他們都無一例外,早已淪為這巨大佛窟的“傀儡”,此時正嘶吼著爬行於花叢之間。
“那可不一樣。”秋盈盈宛然一笑,從他手中接過燭台,輕飄飄落於案前,“老禪師功力高深,這六道苦境更是玄之又玄,奴家佩服。隻是奴家起先怎麽也想不明白,老禪師在那西州做盡了殺人越貨的買賣,怎麽還有興趣在中州做個萬人敬仰的得道高僧?不過待看見這洞窟之中的怪人與怪花,奴家可算是明白了。原來老禪師與奴家一樣,都是妄想濟世救心的醫者。”
“畢竟...您千方百計將那些雲遙寺的僧民帶到這兒,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免受戰亂流疫之苦麽?”
“哼。”
慧恩涼涼一笑,卻驟然發難,鐵掌一伸,一把擒住了秋盈盈那纖細而柔嫩的脖頸,枯槁的手掌深陷她頸邊細肉,似是要將那脆弱的頸骨捏碎。
“貢高我慢,罪無可恕。”
死亡竟於頃刻之間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