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從何下手(上)


    太陽已是完全下山,淮安府城中燈火通明。


    往常的時候,城中的大小官員以及富紳豪商們早就唿朋喚友,於城中的茶樓酒肆或是煙花巷柳推杯換盞。


    但因為天子突然駕臨淮安府的緣故,位於府城城中的總督衙門依舊人滿為患,身著各式官袍的官員們皆是恭恭敬敬的在前院等候,其中甚至不乏平日裏極少露麵的緋袍高官以及告老還鄉的朝廷重臣。


    而在署衙周圍,或許是有了漕運總督李養正的"前車之鑒",來迴梭巡的兵丁們皆是表情冷凝,偶爾有身材魁梧的壯漢路過,瞬間便會有十餘道冰冷的目光猛然投在其身上,閃爍著寒芒的兵刃也微微出鞘。


    至於慕名而來,隔著老遠便跪在街道上,朝著署衙上方的"龍旗"高唿萬歲的市井百姓們,雖然不至於被來迴梭巡的官兵們驅趕,但也要求其盡管離開,不準隨意逗留。


    總而言之,隨著朱由校的艦船停靠在淮安府碼頭,原本如一盤散沙,毫無秩序可言的淮安府城也進入了"戒嚴"狀態。


    ...


    ...


    大步邁入總督署衙,內部的戒備愈發森嚴,不時便可見到身著甲胄,麵無表情的京營官兵路過,其中為首者還套著唯有"遊擊將軍"及以上將校方才有資格穿戴的文山甲。


    而在官廳門口,還有重新換上了內侍服飾的幾名小內侍,負責對允準覲見天子的官員,進行最後一步搜身。


    寬敞的官廳中,一襲常服打扮的大明天子朱由校隨意而坐,清瘦的臉頰上難掩長途跋涉的疲憊之色,但其雙眸依舊清澈,炯炯有神。


    在朱由校身旁,這一次隨他"禦駕親征"的並非是號稱內相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而是近些時日在宮中炙手可熱的曹化淳。


    至於即將出任南京守備太監的魏忠賢,早已在半路上與他分道揚鑣,自行趕往南京了。


    "愛卿就任這漕運總督以來,不知有何感悟心得?"


    半晌,朱由校清冷的聲音在明暗交錯的官廳中悠悠響起,其清瘦的麵容在身前燭火的映襯下,反倒是有了一絲恍惚之感。


    "迴稟陛下,"聞言,早已積攢了一肚子苦水的漕運總督李養正趕忙上前一步,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道:"自微臣到任以來,便馬不停蹄的巡視倉儲,審查漕軍曆年的兵冊賬本.."


    "其中之積弊,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說完,李養正便將懷中早已準備多時的奏本雙手呈遞,而默默立於朱由校身旁的少監曹化淳也是上前一步接過,並將其遞到朱由校的手中。


    "微臣於上月二十在城外校場觀武,但在兵冊上多達十餘萬的漕軍卻大多困苦,麵黃肌瘦,以至於令微臣產生了手不能提的感覺。"


    "究其原因,皆是因為軍中將校沆瀣一氣,肆意剝削克扣軍餉,使得理應為國出力的漕軍宛若流民百姓,苦不堪言!"


    此話一出,偌大的官廳中鴉雀無聲,氣氛也如冰雪般冷凝,而原本站在角落處,低頭不語的一名老者也是默默跪倒在官廳中央,似是不敢與朱由校犀利的雙眸對視。


    "新建伯,李愛卿所言是真是假?"


    見狀,朱由校的嘴角雖是湧現了一抹嘲弄,但仍是不假思索的追問道,並微微提高了些許聲音。


    "迴稟陛下,"被朱由校稱之為新建伯的老者以頭伏地,蒼老的聲音中透露出濃濃的追悔和惶恐:"微臣有負聖望,總督大人所言字字為真。"


    啪!


    奏本落地的聲音響起,一直淡然如水的朱由校也怒而從案牘後起身,朝著眼前的"新建伯"咆哮道:"新建伯,朝廷對你信重有加,命你擔任漕運總兵長達二十餘年,你就是這樣迴報朝廷的?"


    此時跪倒在朱由校身前的,自然是曾經執掌漕運二十餘年,並於前些時日,受漕運總督李養正所請,自揚州府動身,趕來淮安府相助的新建伯王承勳。


    並且早在李養正尚未走馬上任之際,提前嗅到些許風聲的新建伯王承勳便主動派人到京師活動,並與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搭上了關係,願意"戴罪立功"。


    不過彼時的新建伯王承勳絕沒有料到,朱由校整飭南直隸的決心竟會如此之大,不僅先後委任了漕運總督,兩淮鹽運使,南京守備,操江提督等多位欽差大臣,就連其本人也親臨淮安府。


    "臣有負聖望,死罪!"


    麵對著朱由校淩厲的指責,自知理虧的新建伯王承勳不敢做半點辯解,隻是麵如死灰的叩首請罪。


    "你死有什麽用?!"


    見眼前的新建伯態度如此消極,朱由校心中的怒火更是旺盛,眼前的王承勳好歹也是"聖人"王守仁的後代,卻沒有繼承其先祖的半點勇武和擔當。


    "朕問你,漕軍中的把總將校中,有幾個是你的人?"


    劇烈的喘息過後,朱由校激動的情緒終是慢慢平靜下來,但眼神依舊淩厲,心中也感受到了一絲久違的壓力。


    難怪百十年來,朝廷始終難以徹底整飭這漕運,原來其中積弊竟是如此嚴重,光是那理應登記在冊的十餘萬漕軍,就比昔日京營的情況要嚴峻複雜許多。


    "迴稟陛下,"本來已是瀕臨絕望的新建伯王承勳聞聽耳畔旁響起的聲音先是一愣,隨即便向即將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浮木,瞬間激動起來:"微臣在軍中尚有三名嫡係,隨時可為陛下所用。"


    "還有兩人..或可爭取.."


    "攏共才五個人?"未等新建伯王承勳將話說完,朱由校便是有些粗暴的將其打斷,臉上也湧現了一抹驚怒之色。


    "你擔任漕運總兵二十餘年,軍中攏共就有五名嫡係心腹?"


    "還請陛下息怒.."悻悻的點了點頭之後,新建伯王承勳便褪去了眼眸中的激動,神情頗有些尷尬。


    事實上,他也是有苦難言。


    他確實擔任了漕運總兵二十餘年不假,但這漕運總兵一職,可是早在永樂二年便正式設立,此後軍中將校父死子繼,世襲罔替,他能夠在任上安插扶持三名嫡係心腹,已然頗為不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