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後。


    隨著雄雞未眠之際,一封自淮安府而來的奏本,本是安靜許久的京師就好似平靜的湖麵,被人猛然投擲了一塊巨石,瞬間便掀起了無數漣漪。


    滿臉風霜之色的驛卒毫不掩飾臉上的驚惶之色,肆無忌憚的在青石磚板街道上拍馬揚鞭,趕至通政司赴命。


    但不同於昔日遼東大捷或平定山東叛亂時的人盡皆知,此次負責傳遞奏本的驛卒們卻是對淮安府的情況守口如瓶,市井百姓隻能通過不約而同的自署衙而出,並匆忙趕至紫禁城覲見的內閣諸臣來推測,淮安府怕是出了大事。


    可對於淮安府具體發生何事,一頭霧水的百姓們卻是眾說紛紜,有人言辭灼灼,認為運河上出事了;也有人心有所感,乃是萬曆年間的舊事重現,兩淮鹽運使袁世振受到了阻力。


    畢竟淮揚之地,一直是那些富可敵國的富紳豪商們說了算,這些人的背後可站著無數官員勳貴,乃至於宗室藩王。


    這些人所爆發出來的能量,莫說那雷厲風行,不懂變通的袁世振,隻怕就連紫禁城的天子都要鄭重對待,進退兩難。


    而此刻,在京師百姓口中\"進退兩難\"的年輕天子正端坐於案牘後之後,臉色鐵青的注視著正不斷傳閱著奏本的袞袞諸公。


    ...


    ...


    \"諸位卿家,可都瞧清楚了?\"


    半晌,隨著奏本被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收迴,朱由校那清冷,卻又包含怒火的聲音便在眾人的耳畔旁炸響。


    盡管朱由校的聲音不大,但眾人卻是能夠感受到撲麵而來的壓力和不滿,也令在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內侍們默默屏住了唿吸。


    他們這位一向隨和淡然的皇爺,這一次怕是動了真怒。


    \"元輔,你是百官之首,你如何看待此事?!\"半晌無人做聲,唿吸稍有些紊亂的年輕天子便微微眯起了眼睛,盯著坐在首位的方從哲。


    \"迴稟陛下,\"聞聽朱由校點到自己的名字,麵色漲紅的內閣首輔方從哲便起身拱手道:\"淮安鹽商們目無王法,竟敢兜售私鹽;漕軍將校也沆瀣一氣,蠱惑漕軍討餉,朝廷確實當予以重懲..\"


    聞聽此話,乾清宮暖閣的朝臣們皆是輕輕頷首,就連近些時日在朝中處境如履薄冰的大理寺卿鄒元標,督查院左都禦史張問達等\"東林官員\"也忍不住緊握雙拳。


    淮安府的那些鹽商們竟然膽大包天到暗中蠱惑漕軍以討餉為名,圍困漕運總督府。


    這是要幹什麽?向朝廷示威嗎?


    須知,曆朝曆代的中樞都不敢小覷此等情況,更別提案牘後的天子才剛剛即位不久,便親身經曆了\"奉天門討餉\"一事,內心深處對於討餉的字眼更是敏感。


    淮安府的那些士紳豪商們,絕對是故意的!


    \"王本兵,你的意思呢?\"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便將目光投向坐在了窗柩旁的兵部尚書,清冷的聲音中竟是夾雜著一絲殺伐之氣。


    \"陛下..\"


    未等兵部尚書王在晉起身迴應,次輔劉一璟有些顫抖的聲音便忍不住宣之於口,其堅毅的臉龐上寫滿了驚怒。


    君臣共事兩年有餘,他對於朱由校的脾氣秉性早已有所了解,心中十分清醒朱由校突然命兵部尚書議事的用意所在。


    天子這是打算如法炮製,像往日鎮壓京師勳貴一樣,調兵平定南直隸隱藏在黑暗角落裏的亂臣賊子?


    \"次輔,你要阻攔朕嗎?!\"


    尋聲望去,朱由校俊俏的麵容已是有些扭曲,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更是猛然爆發,朝著欲言又止的劉一璟席卷而去。


    \"老臣..不敢..\"


    盡管為官數十年,又是先帝欽點的顧命大臣,在對上朱由校那雙深邃的眸子之後,劉一璟心中竟是一顫,隨即顫顫巍巍的坐迴原位。


    \"王本兵,你來說?!\"


    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將犀利如刀的眸子猛然在暖閣內諸位群臣的臉上掠過之後,朱由校方才最終在兵部尚書王在晉的身上停留。


    \"迴稟陛下,南京乃我大明陪都,些許的風吹草動都可引得國本震動。\"


    \"微臣鬥膽建議,陛下可自宮中派遣內官,重任南京守備太監一職,執掌南京大營軍權。\"


    在暖閣諸位臣工略有些詫異的眼神中,一向手段頗為強硬的兵部尚書王在晉卻是罕見的猶豫不決,並婉轉提出了一個解決方式。


    南京守備太監?


    聞言,案牘後的年輕天子不由得露出了些許錯愕之色,而本應與內官\"勢不兩立\"的朝臣們此刻卻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對於王在晉的支持,甚至還有人鄭重其事的討論起內官人選。


    洪熙元年,因為成祖朱棣將國都遷至京師,仁宗皇帝為了加強對於南直隸的掌控,便在朝中勳貴的建議下,設立\"南京守備太監\"一職。


    顧名思義,這南京守備太監設立的初衷,便是為了掣肘鎮守南京,掌管南京大營的守備勳貴,繼而與南京兵部達到彼此監督製約的效果。


    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朝廷對於南直隸的掌控力與日俱減,而南京守備太監一職也因為朝中禦史的不斷彈劾,自萬曆二十三年之後便不再設立。


    現如今,兵部尚書王在晉舊事重提,卻是給了暖閣眾臣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恢複南京守備太監,不僅能夠\"警告\"南直隸的士紳勳貴,還能令朝廷增強對於南直隸的掌控,提供一個緩衝的過程,不至於瞬間激起南京的\"反抗\"。


    \"陛下,王本兵言之有理。\"


    \"此計甚妙。\"


    \"陛下,南京乃是我朝核心所在,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呐。\"


    隻片刻的功夫,各式各樣的唿喝聲便於暖閣中響起,就連為人腐朽老舊的次輔劉一璟在稍作猶豫之後,也表達了對於恢複南京守備太監的支持。


    在他看來,朝廷通過此舉潛移默化,默默恢複對南京大營的掌控,比之以雷霆手段,強行調兵鎮壓,要強過無數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