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討餉(下)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漕運總督府外,本是寬敞的街道上已然被密密麻麻的的黑影擠得滿滿當當,隱隱望去似有遮天蔽日之感。
\"還請總督大人開恩..\"
\"漕軍困苦..\"
隨著黑影的不斷聚集,各式各樣的唿喝聲也最終匯攏成了有氣無力的哀嚎聲,同時還夾雜著婦孺撕心裂肺的哀嚎聲。
與此同時,在總督府當差的兵丁和京營士卒們也迅速跑動起來,紛紛抽出了腰間兵刃,如臨大敵的盯著眼前唿嘯而至的\"漕軍\",表情很是緊張。
或許是從未經曆過此等場麵,總督府外竟有不少兵丁承受不住撲麵而來的壓力和窒息感,慘白的臉頰上毫無血色。
更有甚者,幹脆不顧身後將校和袍澤的唿喝,胡亂將手中兵刃一丟,便慌不擇路的朝著四周跑去,頃刻間便被無邊無際的黑影所吞噬,生死不知。
嗚嗚嗚。
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隨著一陣風起,頭頂高懸於空中的烈陽竟被低垂的鉛雲所阻隔,天色瞬間暗沉下來。
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疑令湧在街道上的\"漕軍們\"更加激動,人群中傳來的哭嚎聲也愈發刺耳。
或許是在忌憚著什麽,這些衣衫襤褸的漕軍終究沒有采取更加極端的舉措,而是在署衙外兵丁如釋重負的眼神中跪倒在地,口中不斷重複著生活困苦,請總督大人開恩等口號。
\"怎麽迴事?!\"
隨著一陣淩亂的腳步聲,身著緋袍的漕運總督李養正終是氣喘籲籲的趕至署衙門外,朝著身旁左右兩側的兵丁們詢問道。
\"迴大人的話,這些人隻說生活困苦,乃是為了討餉而來..\"
聞聽耳畔旁氣急敗壞的詢問聲,如臨大敵多時的兵丁們頓時找到了主心骨,七嘴八舌的嚷嚷道,但目光中卻也夾雜著一抹轉瞬即逝的同情。
同為隸屬於漕運總督府的署衙,他們這些人或是靠著父輩的餘蔭,或是靠著自己的\"謀劃\",終究保留了軍職,每年倒也能夠領到一份足以養家糊口的俸祿。
但反觀此時跪在街道上的這些\"袍澤們\",卻是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不僅軍餉被將校層層貪墨,身上還被\"漕軍\"的枷鎖牢牢緊固,無法通過其餘手段謀生。
估摸著這些人已是聽說,自家大人於城外校場\"檢閱\"軍隊,這才唿朋喚友的聚眾前來,希望能夠討到屬於自己的部分軍餉。
\"這些人,皆是在兵冊登記的漕軍?\"
恍惚片刻,李養正便是有些不可思議的看向身旁最先做聲的兵丁。
剛剛在校場\"檢閱\"漕軍的時候,他已然親眼瞧見了那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漕軍,對於他們困頓的生活處境有所了解。
但此刻跪在街道上的這些黑影,竟是比之剛剛那些\"漕軍\"還要不堪,其中婦孺撕心裂肺的哭嚎聲,令他這位為官數十年,早已練就一副鐵石心腸的老臣都隱隱有些不適。
\"總督大人,或許有濫竽充數之人,但也大差不差..\"
微微擺了擺手,止住了欲言又止的兵丁,曾在淮安任職的袁世振便苦笑一聲,朝著身旁的李養正低語道。
但不同於絕大多數麵露不忍之色的京營士卒,這位行事雷厲風行的兩淮鹽運使此刻卻滿臉不善,眼神冰冷。
漕軍生活確實困苦不假,但眼前跪在街道上的黑影何止數萬?這些人,可不是一句\"聞訊趕來\"便能搪塞過去的。
如若他沒有猜錯,眼前這\"討餉\"的戲碼,又是有人從背後暗中操控,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讓李養正和他,或者遠在千裏之外的中樞知難而退,不敢輕舉妄動。
\"抑之兄,你怎麽看?\"
深吸了一口氣,逐漸恢複了些許神誌的李養正便是表情肅穆的點了點頭,渾濁的眸子中也湧現了一抹冰冷。
他可不是那剛剛出仕文官的毛頭小子,經曆了最初的錯愕之後,也意識到了麵前這些\"漕軍\"前來討餉背後所隱藏著的深意。
看來這淮安府,或者說是南直隸,有人想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呐!
\"小不忍則亂大謀。\"
\"看來有些人坐不住了。\"
麵上掙紮片刻,心中氣憤不已的袁世振終是迫於現實,有些不情不願的朝著身旁的李養正語重心長的低語道。
他們二人前腳剛剛抵達這淮安府,後腳一連串的亂子便是接踵而至。
甚至依著時間來推算,眼前這一幕還不是自己以\"兜售私鹽\"為由,建議李養正將揚州鹽商禁足以後,所麵臨的報複?
如若揚州的鹽商們選擇\"魚死網破\",豈不是意味著他們麵臨的\"處境\"會更加兇險。
想到這裏,即便是袁世振,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急切的話語微微有些顫抖:\"若蒙兄,這漕運事關重大,非天子難以決斷。\"
許是怕李養正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袁世振又語氣強硬的補充了一句:\"莫要忘了前些時日,蘇州織造局的亂子..\"
聞聽此話,漕運總督李養正的麵色便是一僵,隨後一股涼意便從腳底滋生,並迅速蔓延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前些時日,發生在蘇州織造局的亂子,他自是早有耳聞。
隻不過因為那織造太監李實平日裏貪得無厭的名聲就連他都有所耳聞,故而並未太過於重視,隻當李實是因為逼迫城中織工過甚,方才導致了殺身之禍。
但如今細細想來,南直隸那些躲藏在黑暗角落裏的亂臣賊子,豈不是想借著織造太監李實對自己\"殺雞儆猴\"?
李養正越想越是心驚,眼前這漕軍討餉圍困總督府的情況,與織工討餉,圍困織造局的情形簡直如出一轍!
似是察覺到了李養正的感情波動,一直牢牢護持在其身旁的京營士卒們紛紛下意識握緊了手中兵刃,隻等身旁的漕運總督一聲令下,便讓這些膽敢以討餉為名,欲行不軌之事的漕軍好看!
畢竟李養正才剛剛到任,這些漕軍便敢折騰出圍困總督府的大事,這完全是在挑釁朝廷的威嚴!
嗚嗚嗚!
正當李養正眼神愈發冰冷,思考該如何破局的時候,卻聽得遠處街道盡頭,猛然響起了類似於軍中的號角聲。
而在號角聲響起的下一秒,猶如流民般跪倒在總督府外街道上的\"漕軍們\"便紛紛起身,隨後像是行屍走肉一般,沉默不語的往城門方向而去。
見狀,漕運總督李養正的瞳孔頓時一縮,不自覺抬頭看向烏雲密布,鉛雲重重的穹頂,心中隱隱有些直覺。
這南直隸的天,怕是馬上就要變了!
\"還請總督大人開恩..\"
\"漕軍困苦..\"
隨著黑影的不斷聚集,各式各樣的唿喝聲也最終匯攏成了有氣無力的哀嚎聲,同時還夾雜著婦孺撕心裂肺的哀嚎聲。
與此同時,在總督府當差的兵丁和京營士卒們也迅速跑動起來,紛紛抽出了腰間兵刃,如臨大敵的盯著眼前唿嘯而至的\"漕軍\",表情很是緊張。
或許是從未經曆過此等場麵,總督府外竟有不少兵丁承受不住撲麵而來的壓力和窒息感,慘白的臉頰上毫無血色。
更有甚者,幹脆不顧身後將校和袍澤的唿喝,胡亂將手中兵刃一丟,便慌不擇路的朝著四周跑去,頃刻間便被無邊無際的黑影所吞噬,生死不知。
嗚嗚嗚。
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隨著一陣風起,頭頂高懸於空中的烈陽竟被低垂的鉛雲所阻隔,天色瞬間暗沉下來。
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疑令湧在街道上的\"漕軍們\"更加激動,人群中傳來的哭嚎聲也愈發刺耳。
或許是在忌憚著什麽,這些衣衫襤褸的漕軍終究沒有采取更加極端的舉措,而是在署衙外兵丁如釋重負的眼神中跪倒在地,口中不斷重複著生活困苦,請總督大人開恩等口號。
\"怎麽迴事?!\"
隨著一陣淩亂的腳步聲,身著緋袍的漕運總督李養正終是氣喘籲籲的趕至署衙門外,朝著身旁左右兩側的兵丁們詢問道。
\"迴大人的話,這些人隻說生活困苦,乃是為了討餉而來..\"
聞聽耳畔旁氣急敗壞的詢問聲,如臨大敵多時的兵丁們頓時找到了主心骨,七嘴八舌的嚷嚷道,但目光中卻也夾雜著一抹轉瞬即逝的同情。
同為隸屬於漕運總督府的署衙,他們這些人或是靠著父輩的餘蔭,或是靠著自己的\"謀劃\",終究保留了軍職,每年倒也能夠領到一份足以養家糊口的俸祿。
但反觀此時跪在街道上的這些\"袍澤們\",卻是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不僅軍餉被將校層層貪墨,身上還被\"漕軍\"的枷鎖牢牢緊固,無法通過其餘手段謀生。
估摸著這些人已是聽說,自家大人於城外校場\"檢閱\"軍隊,這才唿朋喚友的聚眾前來,希望能夠討到屬於自己的部分軍餉。
\"這些人,皆是在兵冊登記的漕軍?\"
恍惚片刻,李養正便是有些不可思議的看向身旁最先做聲的兵丁。
剛剛在校場\"檢閱\"漕軍的時候,他已然親眼瞧見了那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漕軍,對於他們困頓的生活處境有所了解。
但此刻跪在街道上的這些黑影,竟是比之剛剛那些\"漕軍\"還要不堪,其中婦孺撕心裂肺的哭嚎聲,令他這位為官數十年,早已練就一副鐵石心腸的老臣都隱隱有些不適。
\"總督大人,或許有濫竽充數之人,但也大差不差..\"
微微擺了擺手,止住了欲言又止的兵丁,曾在淮安任職的袁世振便苦笑一聲,朝著身旁的李養正低語道。
但不同於絕大多數麵露不忍之色的京營士卒,這位行事雷厲風行的兩淮鹽運使此刻卻滿臉不善,眼神冰冷。
漕軍生活確實困苦不假,但眼前跪在街道上的黑影何止數萬?這些人,可不是一句\"聞訊趕來\"便能搪塞過去的。
如若他沒有猜錯,眼前這\"討餉\"的戲碼,又是有人從背後暗中操控,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讓李養正和他,或者遠在千裏之外的中樞知難而退,不敢輕舉妄動。
\"抑之兄,你怎麽看?\"
深吸了一口氣,逐漸恢複了些許神誌的李養正便是表情肅穆的點了點頭,渾濁的眸子中也湧現了一抹冰冷。
他可不是那剛剛出仕文官的毛頭小子,經曆了最初的錯愕之後,也意識到了麵前這些\"漕軍\"前來討餉背後所隱藏著的深意。
看來這淮安府,或者說是南直隸,有人想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呐!
\"小不忍則亂大謀。\"
\"看來有些人坐不住了。\"
麵上掙紮片刻,心中氣憤不已的袁世振終是迫於現實,有些不情不願的朝著身旁的李養正語重心長的低語道。
他們二人前腳剛剛抵達這淮安府,後腳一連串的亂子便是接踵而至。
甚至依著時間來推算,眼前這一幕還不是自己以\"兜售私鹽\"為由,建議李養正將揚州鹽商禁足以後,所麵臨的報複?
如若揚州的鹽商們選擇\"魚死網破\",豈不是意味著他們麵臨的\"處境\"會更加兇險。
想到這裏,即便是袁世振,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急切的話語微微有些顫抖:\"若蒙兄,這漕運事關重大,非天子難以決斷。\"
許是怕李養正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袁世振又語氣強硬的補充了一句:\"莫要忘了前些時日,蘇州織造局的亂子..\"
聞聽此話,漕運總督李養正的麵色便是一僵,隨後一股涼意便從腳底滋生,並迅速蔓延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前些時日,發生在蘇州織造局的亂子,他自是早有耳聞。
隻不過因為那織造太監李實平日裏貪得無厭的名聲就連他都有所耳聞,故而並未太過於重視,隻當李實是因為逼迫城中織工過甚,方才導致了殺身之禍。
但如今細細想來,南直隸那些躲藏在黑暗角落裏的亂臣賊子,豈不是想借著織造太監李實對自己\"殺雞儆猴\"?
李養正越想越是心驚,眼前這漕軍討餉圍困總督府的情況,與織工討餉,圍困織造局的情形簡直如出一轍!
似是察覺到了李養正的感情波動,一直牢牢護持在其身旁的京營士卒們紛紛下意識握緊了手中兵刃,隻等身旁的漕運總督一聲令下,便讓這些膽敢以討餉為名,欲行不軌之事的漕軍好看!
畢竟李養正才剛剛到任,這些漕軍便敢折騰出圍困總督府的大事,這完全是在挑釁朝廷的威嚴!
嗚嗚嗚!
正當李養正眼神愈發冰冷,思考該如何破局的時候,卻聽得遠處街道盡頭,猛然響起了類似於軍中的號角聲。
而在號角聲響起的下一秒,猶如流民般跪倒在總督府外街道上的\"漕軍們\"便紛紛起身,隨後像是行屍走肉一般,沉默不語的往城門方向而去。
見狀,漕運總督李養正的瞳孔頓時一縮,不自覺抬頭看向烏雲密布,鉛雲重重的穹頂,心中隱隱有些直覺。
這南直隸的天,怕是馬上就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