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潰如山,殘陽如血。


    不作死就不會死,世人為什麽就不明白。


    丟盔棄甲,割袍斷須,落荒而逃。


    我的勃勃雄心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狼狽地趴在戰馬背上,連戰袍都不知丟到哪裏去的腓特烈二世哀痛萬分地想著。


    早知如此……


    他的身邊緊跟著悶頭狂奔的勃蘭登堡選帝侯衛隊,這僅剩的一千人就是大戰過後的全部幸存者。


    整整一萬兵馬,全部葬送在柯尼斯堡郊外,他甚至還沒看見柯尼斯堡城上的條頓騎士團旗幟。


    不知何時就埋伏在兩側森林的三萬波蘭立陶宛聯軍如神兵天降一般包圍了毫無準備的勃蘭登堡軍勢,曾經讓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轉為衰敗的“條頓堡森林戰役”在這一天仿佛重現了。


    勃蘭登堡軍就像千年前的羅馬軍團一樣被卑鄙的敵人從森林奇襲崩潰,腓特烈二世隻看見波蘭人的騎兵掠過自家的陣腳,下一刻,全軍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潰不成軍。


    奇恥大辱。


    卡齊米日四世身先士卒,縱馬狂追,一路馬不停蹄地追殺勃蘭登堡殘軍,一直追殺到但澤才戀戀不舍地收攏軍隊。


    再追下去就要進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波美拉尼亞,雖然卡齊米日無懼那個連皇帝都沒有的偽帝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務之急是把普魯士這塊寶地穩穩吃到嘴裏,得到珍貴的波羅的海出海口。


    神羅名義上的領袖、奧地利的弗雷德裏克是位外交手段高超的對手,貿然入侵神羅很可能會授人以柄,假如神羅聯軍一擁而上,哪怕卡齊米日也會感覺棘手。


    他作為立陶宛大公,又繼承了波蘭王位,是當今中東歐最強大的陸上霸主,自然成了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越是強盛的國家,越不可輕舉妄動,這一點,卡齊米日四世已經充分在自己的前任瓦迪斯瓦夫三世身上學到了。


    “收兵向東,繼續圍困柯尼斯堡,他們的援軍已經全軍覆沒,我不信那群執拗的武裝修道團還不願意投降。”


    “遵命!”


    勃蘭登堡選帝侯在柯尼斯堡森林戰役大敗於波立聯軍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四方。


    聽說波西米亞的暴君烏拉斯勞斯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連開了三十桶香檳,他和腓特烈二世因為西裏西亞的邊境衝突一直不對付。假如世界上有誰最期待他倒大黴,非烏拉斯勞斯莫屬。


    波美拉尼亞大公對發生於周邊的這場戰爭表示了關切,不過也沒有進一步反應,整個基督教世界對此反響最劇烈的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來自遙遠邊陲的莫斯科大公——伊凡·瓦西裏耶維奇。


    當然,沒人在乎一個蒙古人走狗+東斯拉夫蠻子的看法,所以他的抗議毫不意外地被全歐洲無視了。


    在逐漸從落寞恢複繁榮的維也納,時間無視著世人的期許一去不返。


    歐洲從來沒有“上朝”這種說法,各國君主從來是有事召集討論,無事各躺各家。


    這段時間,弗雷德裏克致力於恢複國內民生,一次都沒有再召集過群臣。


    曾為戰事共聚一堂的貴族們紛紛離開了維也納,博羅諾夫和萊布尼茨等封邑貴族各自返迴封地,克裏斯托弗不久後也跟著利奧波德一同返迴了蒂羅爾,同時還帶著監視後者的任務。


    曾經參與起兵叛亂的貴族驚喜地發現,臆想之中的大清算並未出現,弗雷德裏克將此事高高抬起、輕輕放下,隻嚴懲了幾個領頭羊,放過了絕大部分的叛亂分子。


    奧地利國力有限,經不起折騰。


    弗雷德裏克還要靠這些貴族幫他打天下,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他現在最操心的是另一件家族內部的瑣事。


    被軟禁的伊麗莎白最年幼的妹妹,曾經統治神羅的盧森堡王朝的末裔之一,利奧波德向羅貝爾主教傾力推薦的婚約對象,貝婭麗特·馮·邁森·盧森堡,因罹患風寒不幸去世了。


    這並不奇怪,在這個醫學不發達,衛生條件有限的時代,十歲的孩子早夭是在常見不過的事情。


    問題在於,國內某些仍然不安分的貴族拿此事大做文章,非說是弗雷德裏克有意害死了先公爵的小姨子,因為他有過試圖毒害伊麗莎白的黑曆史,抨擊他小肚雞腸的言論一時甚囂塵上。


    最讓他不滿的是,連羅貝爾都親自寫了封詢問他這件事和他有無關係。


    雖然這段時間二人的關係確實降到了曆史最低點,但羅貝爾竟然相信了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汙蔑,實在令他心寒。


    咳,不就是派人偷偷把貝婭麗特的感冒藥換成澱粉球了嗎,這怎麽能說是他害死的呢?


    無恥的大人弗雷德裏克毫無自覺地想道。


    不過……把政治鬥爭鬧到孩子身上確實太撈了,哪怕臉皮厚如他也沒膽子承認。


    嗨,這種事糊弄糊弄就過去了,伊麗莎白敢興兵叛亂,怎麽可能一點教訓都沒有嘛。


    維也納外城,聖·史蒂芬大教堂。


    這座氣勢恢宏、占地巨大的教堂聖所始建於十二世紀,那時奧地利的開國家族巴本堡還沒有丟掉爵位,奧地利仍然處於紅白條紋紋章的統治之下。


    十二世紀中葉,巴本堡家族的奧地利公爵決定修建一座“南德意誌無出其右”的教堂,北歐工程師設計了奢華的羅曼(羅馬)式方殿,經過近五十年的建造,聖史蒂芬大教堂終於於12、13世紀交替之年落成。


    後來大教堂被大火災所摧毀,整棟木質建築付之一炬,這時的奧地利已經不再由巴本堡家族統治,新上位的哈布斯堡家族滿懷熱情地重修了教堂,希望它能成為新時代、新氣象的標誌。


    新的聖史蒂芬大教堂不同於原本的羅馬風格,改以哥特式風格為基準,西南兩腳各建立起兩座哥特尖塔,象征哈布斯堡將過往取而代之的勃勃野心。


    羅貝爾走下彌撒台,聯結著尖頂塔的飛扶壁上落滿了搖頭晃腦的烏鴉,它們興奮地叫著,發出惹人生厭的刺耳嘎嘎聲,然而在座的眾人都無心理會。


    人們穿著黑襯衣,戴著圓頂的黑帽,白色的絲帶從脖頸耷拉到膝蓋,伏低著頭從教廳中央的純黑棺槨旁迅速走過,在棺蓋上放下一朵朵白花。


    伊麗莎白夫人跪坐在棺邊,原本富態的臉龐肉眼可見地消瘦下來,用手帕蓋住鼻子,不住地輕聲啜泣。


    她的眼球裏布滿血絲,眼袋都是擦拭淚水導致的紅印子,連帶著鼻尖也紅了一片。


    更多的悼客停留在教廳外的走道裏,每人手中都攥著一把白花,沉重的氣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人,不少感性的貴婦人不禁潸然淚下。


    多虧阿爾布雷希特生前廣布恩義,伊麗莎白母子一向在貴族圈子中享有不錯的名聲,哪怕如今被弗雷德裏克軟禁在宮苑裏,維也納仍不乏她的支持者。


    何況,盧森堡家族好歹是傳承了五百年的輝煌家族,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接近一百年,是名副其實的豪門望族。如今盧森堡家族的男性絕嗣,女性成員也盡數凋零(歐洲人出嫁後會改為夫姓,貝婭特麗是最後一名未出嫁的的女性成員),宣告徹底滅亡。參加葬禮的貴族無不戚戚焉,仿佛看見了自家百年後的命運。


    之前提到過,天主教的神甫不僅要負責的例行彌撒和節日儀式活動,就連日常的婚喪嫁娶也必須經由神甫辦理。


    平民的婚喪大事自有各地的下級神甫包辦,而高等貴族的葬禮則必須由主教級別的人物出席。


    縱觀維也納,沒人比羅貝爾更有資格主持這場貴族的葬禮,何況於公於私他都有出席的理由。


    透過透明的水晶蓋,羅貝爾清晰地看見裏麵安靜地躺著一位皮膚蒼白的少女,沒長開的小臉有著格外標致的五官,一瞧便知道是位美人胚子。可惜,少女的生命永遠地停止在了十一歲這一年,再也無人有幸瞻仰她女大十八變的模樣,就像戰場陣亡的將士一樣,少女不會再老去了。


    貝婭麗特·馮·邁森·盧森堡,一位他素未謀麵卻屢屢在別人口中聽說的女孩。


    利奧波德像推銷似的瘋狂推銷,連伊麗莎白夫人也暗示把年幼的妹妹托付給羅貝爾的意願,而後者隻能報之以苦笑,仍以“公教修士不可成婚”為由攔下來所有的婚約請求。


    艾伊尼阿斯不止一次嘲笑他死板得像個五十歲的修道院老光棍,而現在一切都簡單了。


    女主角不存在了。


    這五天來,伊麗莎白為妹妹的夭折傷心欲絕,十幾次哭暈了過去。


    年幼的拉迪斯勞斯還不明白生死的重量,他隻知道,從前最寵他,常常帶他去禁苑撒歡打滾的好姐姐變得像木頭一樣怎麽推、怎麽喊也叫不醒。


    小拉迪擔憂地望著眼瞅又要大哭一場的母親,不知第幾次拽了拽羅貝爾的衣袖:“哥哥,姐姐為什麽不說話,為什麽要把姐姐關在大盒子裏呀。”


    “……”


    羅貝爾無語凝噎。


    良久,他溫柔地撫摸起男孩逐漸硬起來的黃發:“因為姐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和我們不一樣,上帝不忍心見她繼續在人間受苦贖罪,所以提前把姐姐帶到身邊去了。”


    拉迪斯勞斯忽然焦急地喊道:“那,那我以後還能見到姐姐嗎?”


    伊麗莎白承受不住內心的悲傷,撲在棺蓋上嗚嗚地悲鳴。


    “……當然可以,隻要小拉迪在人間遵循美德,遠離罪惡,等到了上帝唿喚的年紀,你就可以和姐姐一起在耶和華身邊永遠生活下去。”


    “真的嗎?可是,之前在媽媽身邊的幾個大哥哥說上帝根本不存在……”


    “真的,相信哥哥,上帝是存在的,天國也是,我們的親人都會在天國注視凡間的我們,終有一日,一定會再見的,一定。”


    羅貝爾伸出小拇指:“不信我們拉鉤,說謊的要吞一千根針。”


    “嗯!”


    拉迪斯勞斯稚嫩的手勾住了羅貝爾飽經風霜的小拇指,晃了又晃。


    一場盛大的葬禮閉幕。逝者長已矣,生者仍不得不繼續前進。


    殘酷的世界和有情的凡人,假如沒有宗教作為最後一根精神支柱,要想不麻木的活下去,又該由什麽取代上帝呢?


    疑惑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答案卻藏在迷霧之後,揭露的希望越發渺小。


    公爵暗害十歲小孩,貴族陰謀不斷,兄弟殺戮不止,道德遍地淪喪,整個世道荒唐得一塌糊塗。而那些自稱會扭轉世道的理想主義者,除了彼此屠殺的地獄卻什麽也沒有搞出來。


    羅貝爾不明白,他實在不明白,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上帝啊,你看,我們還有救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是,教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覆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覆舟水並收藏是,教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