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沒亮,奧地利公爵弗雷德裏克親自率領完全整備完畢的一萬大軍在馬爾茨以北的平坦草原上列陣待命。


    博羅諾夫率領左翼,克裏斯托弗率領右翼,羅貝爾等人被他安排在後軍率領輕騎兵,隨時準備機動支援友軍。


    高爾文所率領的炮兵被安排在絕對安全的市內炮樓,每一門青銅炮都是真金白銀換來的重要戰略資源,與當用則用的羅貝爾不同,弗雷德裏克著實不舍得將珍貴的大炮用於野戰。


    昨夜,羅貝爾忽然衝進公爵居住的市政大廳,不知道第多少次把弗雷德裏克從女人的肚皮上拽起來。


    還沒等弗雷德裏克發火,羅貝爾就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一下子砸得他清醒過來。


    “啥?你說威利泊爾傾巢而出,帶著全部城堡守軍往馬爾茨來了?”


    弗雷德裏克不相信地哈哈一笑:“怎麽可能,他城裏頂多三千號人,我們滿打滿算一萬兩千的精兵悍將,那老小子不要命了?拿頭來打咱?”


    “不管您信還是不信,埃森施塔特的軍隊距離馬爾茨隻有不到二十公裏了。”


    羅貝爾在地圖上標注出預測的埃森施塔特軍的大概位置,又圈出了他們所在的馬爾茨,二者之間的距離隻剩不到一根手指的長度。


    弗雷德裏克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


    “……真的假的,那家夥真的率兵來打我了?”


    “現在看來,正是如此。”羅貝爾重重點了點頭。


    魁梧的公爵沉默片刻,突然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件,在桌子上鋪平展開,覆蓋了畫滿標記的地圖。


    “這是威利泊爾派親信前日送來的,你看一看,看完把感想告訴我。”


    羅貝爾揀起信紙,目光在紙上迅速掃了一遍,扔迴了桌上。


    “語氣坦誠,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為難和作出最終決定的理由,內容井井有條,比您的日記正經的多。”


    弗雷德裏克唿吸一窒:“慢著,你從哪看到咱的日記的?”


    “克裏斯托弗給我看的,不得不說,您的日記比孩子們稚嫩的語言更加具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讓我不禁懷念當年在神學院幫老師批閱試卷的時候……”


    “別說了!”


    公爵臉龐通紅地大喊道。


    羅貝爾錯開腿行了一禮:“如您所願。”


    “總而言之,我不信威利泊爾會反悔。”弗雷德裏克在閣樓上焦慮不安地踱步,“雖然我那個死掉的遠房堂哥於他有恩,但我自認為對他也不錯,不然你以為他一個小小的封邑伯爵哪來的錢養那麽多兵馬?”


    羅貝爾眉頭一挑:“所以您的決定是?”


    公爵停下腳步,低頭思慮。


    良久,他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無論他是率軍投奔還是想與我為敵,先整軍備戰總是不會錯的。”


    公爵的紫衣主教發自內心地誇讚道:“英明的決斷。”


    正是有了這番對話,奧軍才會在淩晨四五點就整齊地列陣於郊野,靜候埃森施塔特軍的到來。


    清晨,風塵仆仆的埃森軍與東方的太陽一同出現在地平線上。


    弗雷德裏克的臉色突然一變,下意識攥住了腰間的劍柄。


    出現的不止埃森軍一支軍隊,還有另外一支人數大約在兩千人到三千人不等的軍伍在東方的山野間慢速行軍。


    而那支軍隊所打出的旗幟,是弗雷德裏克萬萬沒有想到的。


    紅白條紋紋章,紅底白色雙十字架,再加上極具特色的聖伊什特萬王冠。


    “喂喂喂,開玩笑的吧?”


    克裏斯托弗第一個繃不住,用見了鬼的表情大聲喊道。


    “那他媽不是匈牙利的王冠嗎?見鬼了,為什麽匈牙利人會在這地方?”


    弗雷德裏克麵沉似水。


    匈牙利的軍隊當然有可能出現在這裏,因為馬爾茨就處在奧匈交界地,之前羅貝爾也是偷偷借了匈牙利的國境才能一戰不打的抵達馬爾茨。


    但他不理解的是,匈牙利人為什麽會和埃森的威利泊爾一同出現。


    他知道伊麗莎白一直不願意放棄拉迪斯勞斯對匈牙利王冠的宣稱權,可他也知道匈牙利的貴族一直不願意接受一個八歲小屁孩的領導,比起拉迪斯勞斯,他們寧可選擇堪稱世仇的波蘭國王做自己的新老大。


    這次的奧地利內戰,包括波蘭的新任國王卡齊米日·雅蓋隆契克(卡西米爾四世)和巴伐利亞名義上的大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三世(與奧地利先公爵同名)在內的諸多臨近貴族都表示了不支持、不參與的態度。


    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不會有任何一個當權貴族喜歡伊麗莎白這種用死人的宣稱權發動叛亂的家夥。


    說到底,貴族間彼此聯姻上千年,宣稱權早已亂七八糟,各國法理也一塌糊塗。隻要有心翻找族譜,哪怕是奧爾良一個種地的農民都可以追溯到法王的宣稱。


    如果任由伊麗莎白的叛亂泛濫成災,整個歐羅巴再也不會有一個貴族能睡安穩覺。


    匈牙利目前的王位握於納波利王子,“老實人”約翰·亞曆山大之手。


    就在去年,連續兩次失去國王,導致國內政治局勢動蕩不安的匈牙利貴族痛定思痛,決定選擇一位老實不惹事的國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相中了出身於熱那亞的約翰,迎接他擔任了匈牙利的新王。


    整個的十五世紀,匈牙利的王位長期處於倉促的交替狀態,國王陣亡這種在外人看來莫名其妙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其中固然有匈牙利身處對抗異教徒第一線的緣故,但也和匈牙利人自波蘭一脈相承的選王製。


    顧名思義,選王製的意思是王位的繼承不是由血緣關係來決定,而是由一定的選舉程序決定。在選王製下,國家的領袖通常是由一定的貴族、教會領袖和其他有影響力的人物選舉產生的。選王製的好處是可以減少王室內部的爭鬥和內戰,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政治不穩定和選舉的腐敗。


    許多曆史學家認為,波蘭和匈牙利的衰落都和滋生腐敗的國王選舉製有關,因為國王人選不局限於本國,所以他們常常選出根本不在乎本國利益的外國人擔任國王。


    現任的匈牙利國王正是這種另類貴族共和製的產物,拜其所賜,約翰國王對國內大貴族的肆意妄為不能說是有心無力吧,也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這不一定是約翰國王的命令。”弗雷德裏克迅速勘破了其中的關鍵,“也許隻是某個邊境貴族不甘寂寞在搞事,打著大旗嚇人罷了。無妨,任他如何,我們仍然有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


    既然連匈牙利王國的紋章都出現在戰場上,那威利泊爾的成分就不必多說了。


    弗雷德裏克氣憤地揮下軍旗。


    “個吃裏扒外的狗東西,全軍壓上!給老子狠狠地打!”


    軍號吹響,大戰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是,教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覆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覆舟水並收藏是,教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