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贏了。”


    天亮了。


    李承乾輸了。


    還真就是,決戰到天亮。


    晚膳就吃了一炷香的時間。


    李世民就一直催,讓太子快點吃。


    上癮的陛下啊,惹不起。


    期間李德謇來了,李承乾就讓他先上一場。


    結束半個時辰的功夫,就被李世民給殺得丟盔棄甲。


    這個時候,李德謇幾人才明白,原來太子跟自己對弈的時候,一直在放水。


    李世民贏了這一把,整個人猶如在夏天吃了份酥山,渾身都爽透了。


    越發感覺到這遊戲的快樂。


    於是就拉著太子繼續幹第四局。


    然而這一局,李世民卻在一個時辰的時間裏,就輸了。


    麵對李世民責怪的眼神,李德謇心中叫苦不已。


    這怎麽能怪我呢。


    顯然是因為突然的勝利,讓李世民變得大意幾分,因此忽視了細節上的對抗。


    導致李承乾的暗度陳倉之計沒能及時發現。


    等發現的時候,一隊兵馬已經突襲到大本營,後方空虛的情況下,被李承乾偷家了。


    不過當李世民調整心態後,李承乾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


    強襲的方法已經是行不通了。


    畢竟他不是教員,四渡赤水這樣的戰術,分析起來好像不是太難的事情,可輪到自己真正上手,哪怕隻是在兵棋推演裏麵複刻,就知道其中的難度有多大了。


    要知道教員可是沒有開全圖的,本身就是弱勢,這裏麵還涉及到對戰爭的嗅覺,巨大的心理壓力等多方麵影響。


    即便如此,教員還能打出這麽經典的戰役。


    越是去感受,就越是明白這是多麽難得的事情。


    就因為教員的事例,李承乾才相信有國運的想法。


    當然,如果他有教員一半的水準,也不至於現在壓力這麽大了。


    李世民本身軍事天賦就高,這麽多年領兵征戰,經驗都已經拉滿。


    從某個程度上來說,現在的李世民,就是最為巔峰的時候。


    兵棋推演對他來說,隻要一入手熟悉,就能快速的融入進去。


    李承乾的優勢,是在於兵棋推演遊戲玩法的熟悉,還有站在後世巨人的肩膀上。


    但就這些優勢,在李世民不斷的學習領悟下,已經逐漸被拉平了。


    “我輸了。”


    李承乾感覺到深深的疲憊,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這最後一局,從寅時初一直打到卯時末。


    也就從淩晨3點多,幹到將近早上7點。


    將近兩個時辰,四個小時。


    因為上一把贏得艱難,所以李承乾一開始就穩打穩紮,以發展經營為主。


    李世民察覺到李承乾意圖後,同樣選擇了這個路子。


    於是兩人就開始了軍備競賽,搶奪沙盤上的資源點。


    等發育差不多了,從伏擊戰到突襲戰,陣地戰到運動戰。


    李承乾的戰術也玩出了花。


    騎步協同突擊戰術,騎兵誘敵步兵圍殲戰術,騎步交替掩護戰術,騎兵破襲步兵鞏固戰術,步兵據守騎兵遊擊戰術。


    還有騎射突擊,步弓聯防,騎弓遊擊,弓步推進,騎步弓合擊。


    然而這些戰術,早就已經在之前的對局中使用過了。


    先天戰爭聖體就是,同樣的戰術在他麵前使用過一次,第二次就不怎麽管用了。


    第三次的時候,就變成了他的戰術。


    甚至在運用層次上,李世民還要超出一些。


    畢竟李世民本身戰爭經驗豐富,這些戰術的使用,很多還是他親自領兵用過的,隻是沒有李承乾這麽標準化。


    所以在領悟層次上,李世民要比李承乾更加的深層次。


    最後的結果就是,李世民以運動戰的戰術,打敗了同樣運動戰戰術的李承乾。


    這就是李承乾最為心累的地方。


    畢竟運動戰可不是這個時代所具備的戰術體係,卻被李世民理解之後,反過來幹他。


    感覺這一晚的對弈,就是在給二鳳喂招。


    喂出了個更加強大的二鳳。


    “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朕好久沒有如此的暢快過了。”


    “如何,承乾可還要跟與朕再戰一局。”


    李世民現在的感覺,就像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爽文男主。


    被虐了一晚上,現在終於翻盤為勝。


    李承乾就是那個最終被打敗的大反派。


    怎麽就成了反派呢。


    “父皇,天亮了。”


    清晨的陽光,已經從偏殿的大門透了進來。


    旁邊的內侍文忠,眼皮都快壓不住了。


    倒是杜荷,趙節,李德謇,包括皇帝內侍張阿難,依舊是精神奕奕。


    內侍文忠是沒學過兵法的,自然不懂這裏頭的門道,對於外行人來說,兵棋推演枯燥乏味,難以體會個中精彩。


    但對於杜荷這些人來說,就完全不同了。


    相當於江湖菜鳥,見證絕世武者的對決。


    張阿難本身對於兵法也很有領悟的,在領兵這塊,比不上名將,但比普通的將領要高出不少。


    太子的這些戰術運用,如此直觀的展現在麵前,猶如把絕世劍法,拆開來進行講述。


    眾人皆有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哪裏會有半分的疲憊。


    “這就天亮了。”


    李世民看向外麵,有些驚訝。


    沒想到跟太子兵棋對弈,這麽快速的就打了一個通宵。


    不過這對於李世民來說,算不得什麽負擔。


    他現在正值壯年,精神狀態上佳,熬個通宵算不得多大事情,也沒有疲憊的感覺。


    李承乾就更不用說了,三天三夜不睡也就那麽迴事。


    “這沙盤,承乾的東宮裏,可是還有。”


    李世民很直接,就是想要一套。


    “這兩日就要打造出來了,屆時給父皇送一套去。”


    在第一款沙盤製作出來後,李承乾就已經讓東宮的工匠複刻三十款。


    “好。”


    李世民很是滿意,隨後問道:“看來承乾是準備把這兵棋推演,用到講武堂吧。”


    “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比講學授課要更為便捷。”


    兵棋推演的好處太多,其中最為便利的一點,就是快速提高初學者的軍事能力。


    李世民甚至都覺得,太子造出這沙盤兵棋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講武堂的學子能夠快速提高軍事水平。


    “是的,有沙盤推演之法,學子們能更快體會到戰術運用。”


    “所以在設計基礎兵力時,便以百為一棋。”


    李承乾簡單的解釋了一句。


    李世民頓時了然,難怪說兵棋的基礎單位也是一百。


    旅帥本身就是統兵百人,這跟兵棋相得益彰。


    李世民突然想到。


    所以,太子欲成立講武堂,根本不是從李靖那邊來的靈感。


    而是早就有預謀的一件事。


    甚至選擇旅帥這樣的學子,也是提前想好的。


    俗字,拚音的準備,還有這一套沙盤推衍的兵棋遊戲。????都是在給講武堂作準備。


    想到這裏,李世民突然發現自己有些看不懂自己的這個兒子了。


    很大程度上來說,目前的太子,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更加優秀。


    甚至說哪怕是現在就把皇位傳給太子,也許太子都能很好的繼承皇位。


    畢竟太子雖然在如今表現得很是尚武,然曾經可是有過多次監國的經驗。


    而且在監國的時候,很是得到群臣的稱讚。


    僅僅是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能明斷是非。


    那麽這些年下來,太子在處理政務上的能力,是提升了,還是下降了。


    別的不說,從講武堂這裏的算計開始,就說明在謀略這塊,太子已經是非常成熟了。


    為什麽太子突然放棄文治,選擇了發展武功?


    這個時候,李世民的心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其實從伸手兵權,想盡辦法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再加上如今處心積慮的籌備講武堂。


    太子的意圖,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這些年,在感覺文治已經走不通的情況下,太子要行武力政變。


    就像是.跟自己,還有大兄李建成當初那樣。


    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


    李世民的心裏,隻感覺到滿滿的悲哀。


    為什麽會鬧成這樣的局麵呢。


    此時,李世民深深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似乎察覺到了什麽,眼神真誠的看向二鳳。


    麵對這真誠的目光,李世民又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多想了。


    太子真的要準備武力奪取皇位,效仿自己那樣,行玄武門之變嗎。


    父親對孩子,總是會過多包容,天然信任。


    這是天性,亦是李世民的弱點所在。


    教員曾經就評價李世民,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雖說李世民一直拿魏王跟太子打擂台,但在他的心裏,太子也是他最為喜愛的孩子。


    這一點,自然是無可厚非。


    曆史上,即便最後李承乾謀反的事情被確定下來。


    李世民也沒忍心賜死太子。


    哪怕是在聽到,杜荷的計劃,就是要把自己騙到東宮謀害。


    即便如此,李世民依舊是心軟了。


    當然,現在的李承乾對於李世民來說,忌憚超級加倍。


    至少他要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


    “父皇,怎麽了,是太累了嗎。”


    李承乾目光真誠問道。


    就在剛才,他在李世民的目光裏,感受到了很複雜的情感展現。


    心思敏捷的李承乾,頓時就猜測到了二鳳可能有的想法。


    畢竟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某些動作,確實過於明顯了。


    稍微有些看法的人,就能猜出來自己的用意。


    所以,不得不真誠啊。


    “是有些累了,很有沒有如此熬夜過了。”


    “自從.”


    李世民微微一頓,突然想起來,上次熬夜的時候,還是當秦王的時候。


    是為了發動玄武門之變,過於擔憂,所以整夜沒睡。


    “好了,朕該迴宮歇息了。”


    李世民頗有些意興闌珊。


    方才勝利的喜悅,在這一刻消耗殆盡。


    想起太子可能是在苦心積慮的行謀反之事,就感覺陣陣心痛。


    “父皇,我扶著你。”


    李承乾瘸著腿,一步一拐的走到二鳳身邊,伸手過去。


    他明白,現在是飆演技的時候了。


    “自從母親去世後,父皇你是第一次來到我這裏東宮。”


    “我曾經以為,在父皇的心裏,已經沒有了我的位置。”


    “所以我總是希望能鬧出些動靜來,讓父皇看到我,關注到我。”


    “曾經的我,天真的以為,如果自暴自棄的話,父皇就會關心我,來東宮看我。”


    “後來我才發現,是我錯了,大錯特錯。”


    “還好所有的事情,都來得及。”


    “今日,父皇終於來東宮了。”


    李承乾低聲的訴說著,就像是一個失去父愛的孩子,在想盡辦法引起父親的關注。


    尤其是在說起母親的時候,更是聲音哽咽。


    很顯然,李世民就是最吃這一套的。


    聽到李承乾這樣的說法,別說心了,整個人都軟了下來。


    甚至為方才自己對太子的猜忌而感到羞愧。


    是啊,這可是自己最為疼愛的孩子。


    又怎麽會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來呢。


    自己這是誤會了承乾啊。


    “朕不累,朕的身體好著呢。”


    “對弈了整夜,承乾肯定累壞了吧。”


    “你也要早點去歇息。”


    “今天都是托承乾的福。”


    “朕好久沒有像今天這麽開心過了。”


    李世民感動的說道。


    語氣中不免對太子多了幾分關心。


    聽到這話,李承乾就明白,自己先前的話是到位了。


    於是再次說道:“父皇可否早膳之後再迴宮。”


    麵對這樣的要求,李世民自然不可能狠心拒絕。


    李承乾知道,至少現在,完全了打消了二鳳的疑慮。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隨著自己的不斷發展,這樣的情況總是難以避免。


    但好歹二鳳會想起今天的狀況。


    況且即便真是猜忌,隻要不走到最後一步,二鳳也沒有理由說廢掉自己。


    群臣也不會因為太子勢力龐大,而同意二鳳廢除太子的提議。


    頂多是想更多的辦法來進行壓製罷了。


    早膳。


    李承乾讓太子妃,皇長孫李象,還有小皇孫李厥,都過來一起。


    其樂融融的場景,讓李世民越發感受到親情的滋味。


    離開後,還是有些念念不舍的對太子道:“快去歇息吧。”


    “那沙盤做好後,記得讓人給朕送來。”


    李承乾道:“父皇放心,今日我就讓他們先趕工一套,先送到父皇宮中。”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沒有了先前的擔憂,現在心情大好。


    也對兵棋越發喜歡了來。


    有了沙盤,李世民就不需要總是跑到東宮來了,在太極宮也能玩。


    很快,聖人在東宮過夜的消息,頓時就在朝野上下傳播開來。


    要知道在此之前,陛下已經很久沒有在東宮過夜了。


    上次還是在上次的時候。


    如今正值魏王跟太子爭鬥白熱化之際,陛下突然如此行為,難道是有什麽深意?


    當這個消息傳到魏王府時。


    李泰:???


    ps:這幾天白天沒時間碼字,都是在晚上寫了,見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