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最近在做什麽,最近聽說他連講武堂都沒去了。”


    太極宮中,李世民對張阿難的問道。


    對於太子,他向來有很高的關注度。


    張阿難迴道:“聽說太子最近一直在東宮,玩一種叫兵棋推演的遊戲。”


    李世民有些好奇。


    “兵棋推演,是跟排兵布陣有關嗎?”


    張阿難迴道:“臣也不知,但太子跟李德謇,杜荷,趙節,漢王,一直在玩。”


    李世民想了想,道:“去把杜荷叫來,朕問問他。”


    “是,陛下。”


    不多時,杜荷來了。


    “拜見陛下。”


    “賜座。”


    “謝陛下。”


    李世民直接問道:“你跟太子在東宮的兵棋推演,那是什麽。”


    杜荷有些驚訝,沒想到這件事還會被陛下關注。


    頓時有些興奮的解釋起來。


    “是太子設計的一種遊戲,以木板為底,在其上用砂石,木頭,雕刻出山川地貌。”


    “而後模擬排兵布陣,行軍打仗。”


    “太子製定了一套規則,如同象棋那般對弈,各行一手。”


    “除步兵,騎兵外,還有輜重,糧草等物,攻城略地,好不快活。”


    唐初是有象棋的,象棋的興盛跟李世民的推崇有很大關係。


    武曌就是個象棋迷。


    不過現在的象棋跟後世玩法有很大區別。


    李世民一聽,頓時就來了興趣。


    這年頭娛樂遊戲匱乏,新遊戲顯然有很大吸引力。


    張阿難看出了陛下心思,在旁邊建議道:“陛下已經很久沒去過東宮了,何不去東宮巡查一番。”


    李世民點點頭:“應是要巡查一番了,走,去東宮。”


    “是,陛下。”


    杜荷也跟著一起了。


    太極宮距離東宮真的很近,以前李世民曾經跟長孫皇後去。


    但自從長孫皇後駕崩去世,李世民幾乎就沒怎麽去過東宮了。


    東宮。


    此時李承乾剛剛嘉獎完陸仝。


    當然,目前隻是口頭上的嘉獎,主要的意義在於給陸仝畫餅。


    金吾將軍本身在錢權方麵,已經很是足夠了。


    即便是賞賜一些,也沒多大用,那幹脆就不賞賜了。


    況且陸仝在乎的,主要是加入到太子黨來。


    簡單來說,就是從龍之功。


    等太子即位,他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這次陸仝把高麗人,跟刺客送來,也算是正式成為太子黨人。


    “臣告退。”


    陸仝躬身行禮,而後離開。


    李承乾隨後便叫李元昌一起玩兵棋推演。


    “殿下,我還是等趙節過來,跟他一起玩吧。”


    漢王李元昌有些無奈的說道。


    他跟太子玩,是半點樂趣都沒有,完全是被虐菜。


    唯一能跟太子打一波的,也就隻有李德謇了。


    不過就目前來說,不管是李德謇,還是李元昌,杜荷,趙節,從來都沒有贏過一把。


    除了李德謇外,他們根本不能在太子手裏堅持半個時辰。


    最多的也就李德謇,一般能堅持一個時辰左右。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覺得是因為這套遊戲規則是太子設計,他們隻是不熟悉而已。


    然而玩著玩著才發現,在戰術的運用上,他們根本不是太子的對手。


    尤其是全盤局勢的掌控,更是相差甚大。


    太子的戰術,總能輕易攻破他們的防線,看似散亂無章,實則進退有度。


    即便是集中大部隊,也會被太子逐個擊破。


    所以李元昌就不想跟太子玩。


    跟趙節玩就有意思了,兩個臭棋簍子,菜鳥互啄,能幹兩個時辰都不分勝負。


    可謂是真正的大戰三百迴合。


    “陛下駕到。”


    宦官小跑著過來稟告。


    李承乾和李元昌對視一眼,有些奇怪。


    陛下來東宮,可是稀客啊。


    “父皇。”


    “陛下。”


    兩人連忙出宮殿迎接。


    這時兩人看到了陛下身後的杜荷。


    一個眼神,頓時心領神會。


    李世民笑嗬嗬的說出來意:“聽說承乾發明出了一種新的遊戲,兵棋推演。”


    “朕很是感興趣,特意來瞧瞧。”


    對於兵棋傳到二鳳耳朵裏,李承乾並不奇怪。


    這段時間他天天在東宮玩兵棋推演,也沒瞞著。


    就像是他在太極宮安插了宦官傳遞消息那樣,李世民自然也有安排。


    或者說並不需要特意的安排,張阿難這個宦官頭子,詢問東宮的宦官,也沒人敢隱瞞。


    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李承乾道:“閑暇之餘,偶有靈感,感覺象棋過於單調了些,便突發其想,設計出一款兵棋,正想著先行完善再呈現父皇,未曾想父皇已經收到消息。”


    李世民麵色平靜毫無波瀾,他知道太子這是在點自己呢。


    對此也不奇怪,轉而道:“承乾快帶朕去看看,這兵棋推演究竟有何奇妙之處。”


    李世民越發感覺,這個遊戲肯定好玩。


    李承乾點點頭,帶著二鳳等人前往偏殿。


    沙盤便是放置在偏殿之中。


    殿內中央,一塊很大的木台,木台之上,便是沙盤。


    李世民看去,砂石與木頭精心雕琢出的山川地貌栩栩如生,各類代表不同兵種和輜重糧草的棋子擺放其中,仿佛一幅微型的戰爭畫卷。


    李世民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問道:“這兵棋推演具體如何玩法?”


    李承乾開始詳細地為李世民講解規則:“跟象棋的玩法差不多,各行一手。”


    “步兵、騎兵根據不同的特性在這山川地貌間行動,每個棋子代表一百兵力數,輜重糧草則影響著軍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攻城略地需講究策略布局,利用地形優勢和兵種配合”


    李世民一邊聽著李承乾的講解,一邊思索著其中的門道。


    不過沒有直接上手,而是說道:“元昌,你跟承乾對弈一局,朕先在旁邊看看。”


    二鳳還是很謹慎的,在沒有完全摸清楚先,直接上手,很容易輸給太子。


    他不想輸。


    “是。”


    李元昌苦著臉上場,他不想跟太子玩。


    先前就拒絕了,沒想到現在還是要上。


    這不純純找虐嗎。


    然陛下詔敕,不能拒絕。


    李承乾讓內侍文忠去搬來椅子,然後幾人就圍繞沙盤坐著,開始對弈。


    一開始,李承乾就沒走發展路線,強勢出擊。


    李元昌沒想到太子攻勢如此淩厲,要知道先前太子的玩法,向來是發育為主,以勢壓人,這突然換了風格,隻能匆忙應對。


    然而很快,前線就開始潰敗了,李承乾的紅棋,幾乎是以完全碾壓的形式,大麵積占領要地。????這一次,連兩刻鍾的時間都沒堅持到,李元昌就敗下陣來。


    平時他可是能堅持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


    兩刻鍾,也就是30分鍾。


    要知道兵棋跟真正的戰場不同,是同樣的兵力,也沒有士氣的說法。


    完全就是戰術上的對決。


    這說明在戰術上,李元昌跟太子,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


    “元昌,你下來,朕來玩一把。”


    李世民躍躍欲試,直接下令。


    方才他已經看得心癢難耐了,而且也基本上理解了兵棋的玩法。


    本來他就是個象棋迷。


    而兵棋在複雜程度上,顯然要比象棋更高,也更加貼合實際戰爭。


    尤其是這山川地貌的刻畫,讓李世民有一種真正在戰場上的感覺。


    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親自帶兵打仗過了,但對於李世民來說,曾經在戰場上的那些日子,是讓他一直最為懷念的時候。


    “父皇不多看兩局?”李承乾笑著說道。


    “不必了,直接來吧。”


    李世民明白這話的意思,是太子沒準備要放水。


    他心裏也清楚,太子一定程度上,對自己這個父皇是有怨念的。


    遊戲開始。


    此番李承乾是跟之前打李元昌同樣的戰術,強勢出擊。


    根本不走經營發育的路子。


    因為糧草的關係,率先發動攻擊一方,是弱勢的。


    如果不能快速突破防線,那就隻能暫時撤退,去進行糧草輜重的收集。


    李世民微微皺眉,開始著手應付。


    然一旦交手,才發現沒這麽簡單。


    布下的防線,應對太子的攻勢,顯然有些招架不住,前線幾乎隻是五六手之間,就已經被突破下來。


    逼得李世民隻能集中兵力,進行防守應對,然而落敗之勢已顯。


    這有李世民對規則不熟悉的緣故,然而之所以如此強勢,也有李承乾更加熟悉戰術的原因所在。


    在騎步協同突擊戰術這塊,李承乾可是玩得熟悉得很。


    且以運動戰的方式,深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精髓。


    在前世,兵棋的玩法,可謂已經開發到大成,各式各樣的經典戰術,在網上都有大量的相關教程。


    可以說是集結世界曆史戰爭之精華。


    李世民的軍事天賦確實很高,但在拋卻士氣等真實戰場方麵的影響後。


    在後世集戰術之大成的運動戰麵前,自然是不夠看的。


    “朕輸了。”


    當代表李世民大本營的藍色兵棋被包圍後,這一場兵棋對決,就結束了。


    “再來。”


    李世民沒有半分懊惱,反而是極其興奮。


    這種新遊戲的刺激,令他十分著迷,好像是真的感受到了在大帳中運籌帷幄的感覺。


    太子的戰術,更是讓他眼前一亮。


    李世民熟讀兵法典籍,然而太子展現的這手戰術,卻從未在任何兵法典籍中出現過。


    看似每一步好像沒有目的,但卻有著戰略性質上的深意。


    他打了大半輩子的戰,從沒遇到過這樣的。


    這是太子自行開發出來的戰術?


    要知道這樣的戰術,可不是紙上談兵這麽簡單,是真正能運用到戰場上的東西。


    而如果真的能在戰場上,使出這樣的戰術,那該又會如何精彩。


    李世民在想,如果是當年的自己遇到如此對手,能贏嗎。


    他並沒有把握。


    旁邊李元昌一直看著。


    好一場暢快淋漓的對決。


    心裏不由嘀咕著,原來陛下跟我差不多,也就半個時辰啊。


    四舍五入下,我等於陛下?


    很快,重新擺好沙盤後,第二局開始。


    李承乾依舊強勢出擊,但很快,眉頭就皺了起來。


    這個二鳳,真有東西啊。


    這才一局,竟然就找到了應對運動戰的方法。


    排兵布陣下,已然有了陣地戰的雛形。


    軍事天賦,恐怖如斯。


    難怪教員曾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領悟能力太強了。


    李承乾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時間太短,李世民的戰術安排上,還是略顯稚嫩。


    李承乾多耗費些心思,就贏了這局。


    但是這一局,卻用了將近大半個時辰。


    跟與杜荷,趙節,李德謇那樣半放水半調教的方式不同。


    這可是李承乾全力攻勢。


    就好像對圍棋新手。


    我教你,這個是白子,那個是黑子。


    好,你現在可以去圍棋職業賽拿冠軍了。


    “來,繼續。”


    李世民興致更高了,僅僅兩局兵棋推演,他就已經徹底的迷上了這個遊戲。


    比起象棋,兵棋推演更加受到李世民的喜歡。


    每一局,猶如真正的一場戰爭那般。


    第三局。


    依舊是李承乾贏了,然而這次,贏得就沒那麽輕鬆了。


    什麽叫先天戰爭聖體啊。


    在這一局裏,李世民不僅是已經明白了陣地戰,更是在著手熟悉李承乾的運動戰戰術。


    麵臨強攻的同時,還能有反攻的姿態。


    甚至在局部戰爭贏得了勝利,逼得李承乾臨時改換戰術,損失了部分兵力,才打滅了這一波反擊。


    第三局的時間,也來到了一個多時辰開外。


    也就是後世的兩個多小時。


    “繼續,繼續。”


    “阿難,擺盤。”


    李世民已經徹底上癮了,化身網癮中年男。


    兵棋推演的遊戲,讓他深深沉迷其中。


    完全沒有時間流逝的感覺,即便是外麵已經開始天黑,旁邊點燃了燭火。


    不過這次,李承乾卻沒有了動作。


    “承乾,在幹嘛呢,開始啊。”


    李世民見太子沒動作,催促道。


    旁邊張阿難提醒道:“陛下,天黑了,該用晚膳了。”


    李世民聞言,這才恍然。


    原來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麽久。


    第一局一個小時,第二局,一個半小時,第三局已經兩個半小時了。


    從李世民來東宮到現在,時間已經過了五個小時,也就是兩個半時辰。


    但對於完全沉浸遊戲中的李世民來說,卻沒有任何感覺。


    “朕就在東宮就膳了。”


    “承乾,等吃完飯,咱們繼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