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把家產全都變賣了,也拿不出這麽多錢啊。”


    長孫無忌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隻是剛剛聽完,就立即拒絕。


    李承乾不急不慢的講述道:“自然不是要舅舅全出了,我還拉了趙節,杜荷,漢王入股,舅舅也可拉些人一起分擔嘛。”


    “這可是長久賺大錢的買賣,真做起來,可不比冰肆的買賣賺得少,也就是前期的投資稍微大一些而已。”


    長孫無忌心中是不信的,問道:“殿下開采這般多石炭,又能賣到哪裏去呢,長安城內,百姓們可是以柴火為主,石炭用得人家可不多。”


    李承乾道:“若長安城內,沒柴火了,百姓隻能購買石炭呢?”


    長孫無忌有些驚訝:“殿下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沒有跟長孫無忌聊保護生態環境,吸納隱匿人口那一套。


    而是說道:“就是這個意思,晉州開采的石炭,送到長安城後,鉤盾署直接以略低於市價購置,百官所配柴火,也將改為石炭。”


    “除此之外,隨著石炭開采加大,供給長安百官之後的剩餘,將投入到東西二市。”


    “隻要石炭開采量,能穩步供給長安城百姓所需,那便下令鉤盾署,禁止伐木,屆時長安百姓,便隻能全部購置石炭。”


    “舅舅仔細想想,整個長安城的百姓,如果全部用石炭,那該是多麽龐大的一個市場,從中賺取的利潤,又該是多麽龐大的一個數目?”


    “五千萬錢算得了什麽,那將是五萬萬錢,十萬萬錢。如果大唐天下都用石炭,這將會是個數十萬萬錢的買賣,堪比鹽鐵之利。”


    長孫無忌聽完,倒吸一口涼氣。


    李承乾則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有著前世記憶的李承乾明白,什麽買賣最賺錢?那就是跟著國家政策走的買賣。


    而他本身就是太子,大唐儲君,政策的重要製定人之一。


    隻要煤炭的供給能上,直接把長安城的柴木改成煤炭,哪怕是價格上差不多,也是有著巨大的利益。


    當然,現在的煤炭行業,利潤跟後世不能比的,畢竟開采的難度在這裏,但哪怕是賺得少,在巨大的體量下,也是極其恐怖的數目。


    況且推動整個煤炭行業的發展,在體量增大的同時,也能不斷加深技術上的革新。


    包括采煤,運輸,等多方麵的成熟後,成本也會逐漸降低。


    長孫無忌沉思良久,最終咬牙道:“好,殿下的這石炭買賣,我投了。”


    “就是這錢財方麵,還需要一些時間,我也好拉攏其他人加入進來。”


    李承乾問道:“舅舅是準備投多少。”


    長孫無忌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略微遲疑後,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這就是兩千萬了。


    “好,舅舅爽快。”李承乾笑著說道。


    長孫無忌問道:“殿下那邊的三千萬,可不是個小數字,可是能湊足。”


    太子說有漢王,杜荷,趙節這些人,但他們全部湊起來,頂多也就幾百萬。


    至於太子本人,就更不用說了。


    先前兩個月用七萬錢,都要被張玄素上奏彈劾,即便是冰肆鋪賺了不少,也頂多就幾十萬錢,在三千萬錢麵前,可謂是差之甚遠。


    李承乾淡定道:“當然是不夠的,能湊多少算多少吧,剩餘的我就拉父皇入股,從他私庫裏出個幾千萬錢,自然問題不大。”


    唐初雖然還沒有皇帝內帑的說法,但也是有自己的私人庫房,跟國庫區別開來。


    李世民的私庫裏,錢財可不少。


    幾千萬錢,還是輕輕鬆鬆的。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了然。


    他之所以答應下來,首先考慮到的就是石炭開采可能帶來的政治影響。


    在政治嗅覺上,長孫無忌還是很敏感的。


    從太子的話語中,就可以看到,這次的動作很大,已經不僅僅是影響到民生這麽簡單。


    這件事,太子肯定是跟陛下商議過,取得陛下同意。


    若無陛下支持,太子如何這般自信,去更改百官用度。


    雖說石炭好用,然不管是勳貴大戶,還是普通百姓,更喜歡用木炭,不會有石炭燃燒時產生的異味。


    大唐官員每年都是有薪炭配給的,貿然更改成石炭,很容易遭到百官彈劾。


    這個壓力,最後肯定是要到陛下那邊去的。


    搞定長孫無忌這邊,就基本上穩了。


    就像是長孫無忌猜測的那樣,李承乾完全就是打算白嫖,本身是拿不出錢的。


    杜荷,趙節,李元昌加一塊湊起來,還不見得能湊個百萬錢。


    至於李德謇就更不用說了。


    侯君集倒是有錢,隻是李承乾不好從他那邊拿,明麵上不能牽扯太多。


    跟掌兵的武將走太近,那就是觸及到二鳳的底線了。


    如今剩下的款項,李承乾自然是從二鳳那邊來。


    從長孫無忌這裏離開後,就直奔太極宮去了。


    “你這是把他家底全都給掏空了啊。”


    “他也是犯了糊塗,就不怕全虧進去。”


    李世民聽完太子的講述,不由感歎道。


    長孫無忌說是要跟別人聯合,實際上李世民知道,是真能拿出兩千萬錢來。


    不僅是兩千萬,便是咬咬牙,五千萬都能全出了。


    好歹是現在關隴門閥的代表,即便是李世民給他的賞賜,都有幾千萬錢了。


    更別說大量的良田,以及長孫家的各種買賣。


    如果是五姓七望,那就更不用說。


    給魏王那邊造海船,據李世民的了解,可能達到的花費,就有兩萬萬錢。


    當然,李世民也清楚,他們這是接著魏王的名義,打造自己的海船。


    李世民樂見其成,打完高麗後,這海船可不見得還會跟他們姓。


    “父皇同意了?”


    李承乾直接開口問道。


    對於二鳳這邊,他還是有信心的,二鳳對於煤礦買賣的興趣不大,但收納隱匿人口,解決百姓就業,明顯是對大唐有莫大好處的。


    僅僅這兩條,就足夠說服二鳳了。


    “當然,你要朕出多少,便是多少,若是不夠,再拿便是。”


    李世民非常爽快的說道。


    但凡利好大唐,打擊世家的事情,都是好事。


    況且太子並不能從這件事上,獲得多少權力。


    有二鳳加盟,煤礦的事情,算是徹底落實下來了。


    ——


    親仁坊,崔府。


    管家匆匆忙忙的拜見崔文聖。


    “主人,那兩個高麗人,被人跟蹤了。”


    崔文聖頓時一驚,問道:“可是查出來誰跟蹤的。”


    勾結高麗,可是叛國罪名,要是暴露出去,他崔文聖隻能連夜離開長安,趕迴家族才能保全性命。


    “應是萬年縣的差役。”


    崔文聖分析道:“盧益中不會幹這個事情,其他幾個縣尉,都跟我相熟,若是有事,定會稟告。”


    “便就隻有那個紀昭了,他是太子的人。”


    管家有些擔憂道:“不知他們可是查出了那兩個高麗人的身份,若是查出”


    崔文聖搖頭道:“若是已經查出,太子直接就派兵把我這裏給圍了,不會昨日還邀我去吃席。”


    “隻是不知道,他們怎麽就被盯上了。”


    管家想了想,道:“主人,我聽說紀昭下邊,有兩個差役,是從新羅來的貴族。”


    “是不是他們認出了身份。”


    崔文聖點點頭:“若是如此,那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他們應該還沒知曉個中緣由,我們還有時間,把這些麻煩事處理好。”


    管家試探的問道:“主人的意思是,把這兩個高麗人除掉?”


    崔文聖道:“不然呢,難道去殺公廨的人?那帶來的麻煩隻會更大。”


    “這兩個高麗人可沒在鴻臚寺掛名,死了就死了,誰還能知曉,也鬧不出什麽風浪來。”


    “長安城裏,死幾個沒名沒姓的異族,誰還會刨根問底不成。”


    “速安排人,把他們解決掉。”


    管家當即道:“是,主人。”


    ——


    平康坊。


    這裏大概是整個長安城內,最熱鬧的地方了。


    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外國人在坊門附近穿梭著。


    寬敞的街道上店鋪林立,各種商品琳琅滿目。


    除開東西兩市,這裏許多地方,也被特別準許可以有商品買賣。


    高鼻梁、深眼窩、卷發的波斯人。


    身材高大、皮膚白皙的粟特人,窄袖束腰的中亞風格,有的牽著滿載貨物的駱駝,有的則背著鼓鼓的行囊,從絲綢之路來到長安。


    穿著寬鬆的白色長袍,頭戴白色頭巾,留著濃密胡須的大食商人。


    波斯人的珠寶鋪,大食人的香料店,粟特人的絲綢店,是平康坊最為出名的生意。


    當然,還有更出名的胡姬。


    西域的歌姬,擅長跳熱情奔放的胡旋舞,中亞的胡姬,能歌善舞,歌聲悠揚,穿著清涼,隨處可見的異域風情,令人流連忘返。


    大唐的文人雅士自然也少不了。


    在這裏,時不時還能看到外國人與本地的文人雅士,在一起高談闊論,分享著彼此的見解和故事。


    獨特的文化融合,大唐的包容,在平康坊展示得淋漓盡致。


    或許正是因為有平康坊這樣的存在,才會有後世唐人街的稱唿吧。


    “人在哪裏。”


    “萬國酒肆。”


    “這些該死的高麗人,怎麽跑到那邊去了,這可不好下手。”


    “高麗王族,估計帶了不少錢財,等等?”


    “白日影響太大,入夜後襲殺。”


    “左右也是等,那我們先進去玩玩?”


    “好。”


    萬國酒肆,平康坊最大的青樓。


    現在還沒有青樓這樣的稱唿,但內容上基本都差不多。


    這裏有來自於全世界最漂亮的美女,最好的美酒。


    新羅婢,昆侖奴,各類特色,應有盡有。


    隻要有錢,就能享受到最極致的服務。


    據說萬國酒肆在長安城的背景很大,即便是朝廷高官來了,也不敢隨便惹是生非,由此可見一斑。


    紀昭不是第一次來,但來的次數也不多。


    後麵跟著樸逸雲、金睿軒。


    還有幾個差役就隻能在外麵等了,人多了,也扛不住啊。


    三壺普通的酒,低消就是300文了。


    還隻能在大廳有個位置,看免費的胡姬歌舞。


    樓上雅間,隨便就是幾千錢。


    有那豪客,一萬擲萬錢,亦是尋常之事。


    太子來了都感覺有些消費不起。


    “別顧著喝酒,好生看人,給我盯緊了。”


    “要是漏了,這酒水錢,就你們出。”


    紀昭惡狠狠的說道,看著兩人喝酒,隻感覺心疼無比。


    換作別的酒肆,300文都能管飽了。


    縣尉的月俸,折合也就在三千錢左右。三壺酒就去了十天月俸。


    當然,縣尉還能有不少額外收入,這個就不穩定了。


    “看到了,在那邊,好家夥,他們去了三樓雅間,真有錢。”


    金睿軒低聲驚唿。


    紀昭連忙看去,隻看到兩個背影。


    “縣尉,他們可能就睡在這裏了,怎麽辦。”


    樸逸雲問道,語氣有些躍躍欲試,如果能公款吃喝,那自然最好不過。


    紀昭有些糾結,他這個錢可沒辦法找縣令報銷。


    這是給太子做事。


    但跟太子談錢,好像不太好。


    可若是去外麵守著,也不是個事。


    萬國酒肆四通八達,除了大門外,可是還有好幾個門。


    指不定還有暗門啥的。


    守在這裏,單單喝酒都吃不消了。


    遲疑片刻,紀昭對樸逸雲道:“你去跟外麵的兄弟說一聲,讓他速去稟告東宮。”


    “就說..就說萬國酒肆這裏影響太大,請太子示下。”


    樸逸雲聞言,看了一眼桌上屬於自己的那壺酒,對旁邊金睿軒道:“你可別偷喝我的,我去去就來。”


    說完,立即去稟告了。


    外邊早就羨慕不已的差役,趕忙前往東宮匯報情況。


    東宮裏,李承乾聽完消息後,不由問道:“萬國酒肆?很出名嗎,紀昭是萬年縣縣尉,平康坊不也在其管轄之內?”


    李承乾對這些坊間酒肆,並不熟悉,畢竟如果需要什麽美女,直接讓人送來就行。


    去酒肆,太低級了。


    “聽說背景很大。”差役忐忑的迴道。


    李承乾笑了,在長安城跟他談背景?


    再大還能有他這個太子大嗎。


    “萬國酒肆有什麽背景。”這次李承乾是問的內侍文忠。


    文忠迴道:“應該跟陛下私庫有些關係。”


    好吧,還真比他這個太子的背景大。


    不過按照李承乾的看法,二鳳的產業,那不就是自家的產業嗎。


    “文忠,你去一趟,給萬國酒肆的掌櫃傳個信,讓他配合紀昭的行動。”


    內侍文忠恭聲道:“是,殿下。”


    文忠帶著差役抵達平康坊的時候,已經是宵禁了。


    平康坊內是不禁夜的,隻是宵禁後就不準出坊。


    當然這對於內侍文忠來說不算什麽。


    在太子身邊的時候,他隻是個宦官頭頭。


    可出了東宮,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ps:月票加更今天來不及了,後麵會補,目前欠兩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