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玉長公主迴宮的第二日就去見了秦太後一麵。
雖然秦太後不太待見她,但慶玉長公主禮數周全,秦尋雪最後還是捏著鼻子把人請了進來。
慶玉長公主換了一身低調的宮裝,頭上烏木做的簪子換成了玉簪,她精神奕奕,比起秦太後來說更像是掌權者。
秦尋雪懶散地倚靠著貴妃榻的扶手,今日亦然未曾束發,身上隻穿了一件白色的長裙,殿內依舊燒著地龍,還算溫暖。秦尋雪就這樣抵著下巴靠在貴妃榻上,抬起眼看慶玉長公主,眼裏沒什麽情緒,但卻顯得有些乖巧。
慶玉長公主疑心是自己看錯了。秦尋雪怎麽可能和乖巧一詞搭邊。索幸秦尋雪也沒有讓她懷疑自己太久,秦尋雪在她看過來時眼裏就帶上了一點嫌棄,坐直了些,卻沒說什麽話。
慶玉長公主並沒有看秦尋雪太久,她沉穩地福了福身,語氣沉靜:“罪臣慶玉,見過秦太後,娘娘千歲。”
“迴來了?”秦尋雪問了句廢話,語氣慵懶。
“是,慶玉聽聞娘娘受傷,心中記掛著娘娘,所以給勤政殿那頭遞了帖子,好在陛下仁善,同意慶玉歸京。所以慶玉迴來了。”明明是比秦太後高上兩個輩分的慶玉長公主在秦太後麵前卻顯得很溫順,她沒有半點脾氣一般,就這樣溫聲迴答了秦太後的話。
秦尋雪沒什麽情緒地點點頭,側過頭朝著雀枝不輕不重地訓斥了一句:“都不知道給長公主搬個椅子。”
同齊瑞一樣,但秦尋雪顯得不覺得雀枝這麽做有什麽不對,連掩飾都不帶掩飾的,看起來還是很不待見慶玉長公主。
秦尋雪這樣說了,便有候在一旁的小宮女悄悄出去吩咐人端了個椅子來,秦尋雪隨意地點了點頭,語氣漫不經心:“坐著說。”
慶玉長公主默默坐下,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神色有些黯然:“娘娘還在恨慶玉嗎?”
“您是長輩,”秦尋雪很是漫不經心地敷衍她,“我怎麽會怪您?”
慶玉長公主還想說什麽,秦尋雪不耐煩地皺眉,語氣驟然惡劣了起來:“長公主想要問什麽就問,沒必要轉彎抹角地試探我,我如今在養傷,太醫說了切忌情緒起伏,要我平心靜氣。”
“那娘娘還答應見我?”慶玉長公主的姿態放鬆了些,這才是她熟悉的秦尋雪。
秦尋雪看過來,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我本是不打算見你的,但是陛下讓你迴了宮,那事情就不一樣了,你如今能見到我,都是借了陛下的勢。”
“那倒是多謝陛下了。”慶玉長公主笑眯眯的。
“所以長公主來有什麽事?”秦尋雪不欲同她糾纏太久。
慶玉長公主微微一頓:“……我當真隻是想來看看你恢複得如何了。”
“你見到了,我還活著,能蹦能跳,隻是還要靜養。”秦尋雪依舊很不客氣,“所以可以迴去了。如今你住在宮裏,便已經是皇室了,那便更要謹言慎行,別給陛下丟臉。元宵家宴後你就迴小青山上去,這是我最大的底線。”
慶玉長公主看起來有些難過:“你果然還恨我。”
“啊……”秦尋雪嗤笑一聲,“不要說得好像你不恨我一樣。長公主可還記得自己這條命是怎麽留下來的?既然記得,那就好好待在你的小青山上,別摻和進這些破事裏,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原本打算趁著我昏迷做些什麽。我能贏一次,便能再贏一次。”
慶玉長公主臉上露出一點被懷疑的受傷和疑惑,聲音有些沮喪:“我當真隻是關心你而已,你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我如今已經這把年紀了,如今朝堂也算穩定,我又何必要做些什麽,又能得到些什麽?娘娘大可不必懷疑我的心。”
秦尋雪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這可難說。”
慶玉長公主長長歎了口氣:“罷了罷了,娘娘不信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待到元宵家宴後,我自然會迴小青山上。”
秦尋雪應了一聲,像是想起來了什麽,對慶玉長公主道:“說起來,我還打算替崇寧郡主辦一場訂婚宴衝衝喜,也讓宮裏熱鬧些,今年除夕我還沒醒,陛下很是寂寥,宮裏也許久未熱鬧過了,借此機會熱鬧熱鬧也好。”
慶玉長公主恰到好處地露出一點疑惑:“崇寧郡主是……?”
秦尋雪知道她有自己的情報網,如今隻是在裝作不知罷了。但她並沒有戳破慶玉長公主的偽裝,隻是偏頭看了一眼雀枝,不欲自己解釋。
“是瀚王府的雅韻郡主,得了娘娘的封號,賜了崇寧的封號。前段日子娘娘親自下了懿旨,給崇寧郡主和白家嫡子白木熙賜婚,兩人如今還未舉辦訂婚宴,娘娘打算在元宵節前一日替兩人辦訂婚宴,就在宮中。”雀枝解釋道。
慶玉長公主露出一個恍然大悟的表情,也不問為何要賜婚,隻是點點頭,語氣溫和:“娘娘可是要讓我在訂婚宴上做什麽?”
“你給崇寧挽發便是。”大齊的訂婚宴上,會請德高望重的長輩給訂婚的女子挽發,梳成婦人發髻模樣,代表婚事將近。秦尋雪本打算讓清寧郡主來做這件事,但她心知肚明,這是一場鴻門宴,她並不打算把清寧郡主牽扯進來,正好利用利用自願歸京的慶玉長公主。畢竟在身份上來說,慶玉長公主的身份很高,比起清寧郡主還要好上一些。
慶玉長公主沉吟片刻,待到秦尋雪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時,她才點頭同意,語氣溫和:“既是娘娘所願,那我便去參加這場訂婚宴。”
解決了這件事後秦尋雪的神色好了很多,她甚至有耐心迴應慶玉長公主的問話,但並不是所有話她都會接話,隻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接著話,她感興趣的就迴答了,不敢興趣就合上眼不說話,慶玉長公主便識趣地換了另一個話題。
雀枝站在一旁簡直歎為觀止,曾幾何時,這位驕傲的大齊長公主對娘娘總是橫眉冷對,她確實為了活下來獻祭了所有子女,甚至還包括自己的駙馬一族,但不代表她願意屈辱地活著。
可是如今,這位長公主卻心平氣和地順著秦太後的話,看起來很是溫順,像是尋常的慈愛老人,對待自己的後輩一般。……隻是誰都知道,這樣溫和慈愛的表象下,包藏禍心。
那頭,慶玉長公主和秦尋雪單方麵的交談還在繼續:“……說起來,我昨日迴宮隻從宮外帶了一位婢女迴來,我是在京都碰見她的,見她可憐才帶迴來的,不懂什麽禮數,還要雀枝姑姑好生教導一番才是。”
莫名其妙被提到的雀枝頂著秦尋雪的目光上前一步,不卑不亢行禮:“長公主殿下言重了,既是長公主殿下帶迴來的人,奴婢必然好生教導。”
“真是菩薩心腸。”秦尋雪冷不丁睜開眼,對著慶玉長公主這樣說,“看起來在小青山上吃齋念佛真的挺有效的,你說我要不要也在宮裏建一個佛堂,偶爾去拜拜?”
最後兩句話是對雀枝說的,態度輕慢又戲謔。她本就不信神佛,如今這樣說不過隻是一時興起。
但還不等雀枝迴話,秦尋雪自顧自搖了搖頭,語氣平靜:“罷了,我殺孽太重,佛祖估計不待見我。”
這句玩笑話就這樣一筆帶過,雀枝有些心疼,但慶玉長公主垂眸,隻是輕柔接話:“娘娘心腸善良,這些年百姓安居樂業,佛祖怎麽會不待見娘娘?”
秦尋雪嘲諷地笑了笑,沒接話,隻是合上眼,歪著頭不搭話。
氣氛就這樣冷了下來,雀枝明白了秦尋雪的意圖,壓低了聲音,對慶玉長公主做了個請的動作:“殿下,娘娘乏了,還請殿下改日再來。”
沒達成自己目的的慶玉長公主有點著急,她不打算走,於是頂著雀枝不讚同的目光,她開口了:“說起來我帶迴來的人還同娘娘有些淵源,她說是娘娘救她出了苦海,還想當麵感謝娘娘。”
雖然秦太後不太待見她,但慶玉長公主禮數周全,秦尋雪最後還是捏著鼻子把人請了進來。
慶玉長公主換了一身低調的宮裝,頭上烏木做的簪子換成了玉簪,她精神奕奕,比起秦太後來說更像是掌權者。
秦尋雪懶散地倚靠著貴妃榻的扶手,今日亦然未曾束發,身上隻穿了一件白色的長裙,殿內依舊燒著地龍,還算溫暖。秦尋雪就這樣抵著下巴靠在貴妃榻上,抬起眼看慶玉長公主,眼裏沒什麽情緒,但卻顯得有些乖巧。
慶玉長公主疑心是自己看錯了。秦尋雪怎麽可能和乖巧一詞搭邊。索幸秦尋雪也沒有讓她懷疑自己太久,秦尋雪在她看過來時眼裏就帶上了一點嫌棄,坐直了些,卻沒說什麽話。
慶玉長公主並沒有看秦尋雪太久,她沉穩地福了福身,語氣沉靜:“罪臣慶玉,見過秦太後,娘娘千歲。”
“迴來了?”秦尋雪問了句廢話,語氣慵懶。
“是,慶玉聽聞娘娘受傷,心中記掛著娘娘,所以給勤政殿那頭遞了帖子,好在陛下仁善,同意慶玉歸京。所以慶玉迴來了。”明明是比秦太後高上兩個輩分的慶玉長公主在秦太後麵前卻顯得很溫順,她沒有半點脾氣一般,就這樣溫聲迴答了秦太後的話。
秦尋雪沒什麽情緒地點點頭,側過頭朝著雀枝不輕不重地訓斥了一句:“都不知道給長公主搬個椅子。”
同齊瑞一樣,但秦尋雪顯得不覺得雀枝這麽做有什麽不對,連掩飾都不帶掩飾的,看起來還是很不待見慶玉長公主。
秦尋雪這樣說了,便有候在一旁的小宮女悄悄出去吩咐人端了個椅子來,秦尋雪隨意地點了點頭,語氣漫不經心:“坐著說。”
慶玉長公主默默坐下,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神色有些黯然:“娘娘還在恨慶玉嗎?”
“您是長輩,”秦尋雪很是漫不經心地敷衍她,“我怎麽會怪您?”
慶玉長公主還想說什麽,秦尋雪不耐煩地皺眉,語氣驟然惡劣了起來:“長公主想要問什麽就問,沒必要轉彎抹角地試探我,我如今在養傷,太醫說了切忌情緒起伏,要我平心靜氣。”
“那娘娘還答應見我?”慶玉長公主的姿態放鬆了些,這才是她熟悉的秦尋雪。
秦尋雪看過來,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我本是不打算見你的,但是陛下讓你迴了宮,那事情就不一樣了,你如今能見到我,都是借了陛下的勢。”
“那倒是多謝陛下了。”慶玉長公主笑眯眯的。
“所以長公主來有什麽事?”秦尋雪不欲同她糾纏太久。
慶玉長公主微微一頓:“……我當真隻是想來看看你恢複得如何了。”
“你見到了,我還活著,能蹦能跳,隻是還要靜養。”秦尋雪依舊很不客氣,“所以可以迴去了。如今你住在宮裏,便已經是皇室了,那便更要謹言慎行,別給陛下丟臉。元宵家宴後你就迴小青山上去,這是我最大的底線。”
慶玉長公主看起來有些難過:“你果然還恨我。”
“啊……”秦尋雪嗤笑一聲,“不要說得好像你不恨我一樣。長公主可還記得自己這條命是怎麽留下來的?既然記得,那就好好待在你的小青山上,別摻和進這些破事裏,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原本打算趁著我昏迷做些什麽。我能贏一次,便能再贏一次。”
慶玉長公主臉上露出一點被懷疑的受傷和疑惑,聲音有些沮喪:“我當真隻是關心你而已,你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我如今已經這把年紀了,如今朝堂也算穩定,我又何必要做些什麽,又能得到些什麽?娘娘大可不必懷疑我的心。”
秦尋雪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這可難說。”
慶玉長公主長長歎了口氣:“罷了罷了,娘娘不信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待到元宵家宴後,我自然會迴小青山上。”
秦尋雪應了一聲,像是想起來了什麽,對慶玉長公主道:“說起來,我還打算替崇寧郡主辦一場訂婚宴衝衝喜,也讓宮裏熱鬧些,今年除夕我還沒醒,陛下很是寂寥,宮裏也許久未熱鬧過了,借此機會熱鬧熱鬧也好。”
慶玉長公主恰到好處地露出一點疑惑:“崇寧郡主是……?”
秦尋雪知道她有自己的情報網,如今隻是在裝作不知罷了。但她並沒有戳破慶玉長公主的偽裝,隻是偏頭看了一眼雀枝,不欲自己解釋。
“是瀚王府的雅韻郡主,得了娘娘的封號,賜了崇寧的封號。前段日子娘娘親自下了懿旨,給崇寧郡主和白家嫡子白木熙賜婚,兩人如今還未舉辦訂婚宴,娘娘打算在元宵節前一日替兩人辦訂婚宴,就在宮中。”雀枝解釋道。
慶玉長公主露出一個恍然大悟的表情,也不問為何要賜婚,隻是點點頭,語氣溫和:“娘娘可是要讓我在訂婚宴上做什麽?”
“你給崇寧挽發便是。”大齊的訂婚宴上,會請德高望重的長輩給訂婚的女子挽發,梳成婦人發髻模樣,代表婚事將近。秦尋雪本打算讓清寧郡主來做這件事,但她心知肚明,這是一場鴻門宴,她並不打算把清寧郡主牽扯進來,正好利用利用自願歸京的慶玉長公主。畢竟在身份上來說,慶玉長公主的身份很高,比起清寧郡主還要好上一些。
慶玉長公主沉吟片刻,待到秦尋雪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時,她才點頭同意,語氣溫和:“既是娘娘所願,那我便去參加這場訂婚宴。”
解決了這件事後秦尋雪的神色好了很多,她甚至有耐心迴應慶玉長公主的問話,但並不是所有話她都會接話,隻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接著話,她感興趣的就迴答了,不敢興趣就合上眼不說話,慶玉長公主便識趣地換了另一個話題。
雀枝站在一旁簡直歎為觀止,曾幾何時,這位驕傲的大齊長公主對娘娘總是橫眉冷對,她確實為了活下來獻祭了所有子女,甚至還包括自己的駙馬一族,但不代表她願意屈辱地活著。
可是如今,這位長公主卻心平氣和地順著秦太後的話,看起來很是溫順,像是尋常的慈愛老人,對待自己的後輩一般。……隻是誰都知道,這樣溫和慈愛的表象下,包藏禍心。
那頭,慶玉長公主和秦尋雪單方麵的交談還在繼續:“……說起來,我昨日迴宮隻從宮外帶了一位婢女迴來,我是在京都碰見她的,見她可憐才帶迴來的,不懂什麽禮數,還要雀枝姑姑好生教導一番才是。”
莫名其妙被提到的雀枝頂著秦尋雪的目光上前一步,不卑不亢行禮:“長公主殿下言重了,既是長公主殿下帶迴來的人,奴婢必然好生教導。”
“真是菩薩心腸。”秦尋雪冷不丁睜開眼,對著慶玉長公主這樣說,“看起來在小青山上吃齋念佛真的挺有效的,你說我要不要也在宮裏建一個佛堂,偶爾去拜拜?”
最後兩句話是對雀枝說的,態度輕慢又戲謔。她本就不信神佛,如今這樣說不過隻是一時興起。
但還不等雀枝迴話,秦尋雪自顧自搖了搖頭,語氣平靜:“罷了,我殺孽太重,佛祖估計不待見我。”
這句玩笑話就這樣一筆帶過,雀枝有些心疼,但慶玉長公主垂眸,隻是輕柔接話:“娘娘心腸善良,這些年百姓安居樂業,佛祖怎麽會不待見娘娘?”
秦尋雪嘲諷地笑了笑,沒接話,隻是合上眼,歪著頭不搭話。
氣氛就這樣冷了下來,雀枝明白了秦尋雪的意圖,壓低了聲音,對慶玉長公主做了個請的動作:“殿下,娘娘乏了,還請殿下改日再來。”
沒達成自己目的的慶玉長公主有點著急,她不打算走,於是頂著雀枝不讚同的目光,她開口了:“說起來我帶迴來的人還同娘娘有些淵源,她說是娘娘救她出了苦海,還想當麵感謝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