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尋雪到時三清宮的偏殿中熱鬧非凡。三清宮本身就是用來招待使臣的,因著事件特殊,秦尋雪便隻是開了偏殿,雖說是偏殿但因著當初建起來並非為了招待外邦使臣,而是為了給道士居住,故而偏殿其實比主殿小不了多少,自然是能夠容納得了這麽些人。讓侍從引著人進了偏殿,秦尋雪並不想著避開衝突,反而讓人集中在一個時間段裏,饒是偏殿不小也吵吵鬧鬧的,比起早朝時起爭執的情形差不了多少。
秦尋雪眯眼,笑了笑,眼底的興奮讓人膽戰心驚。雀枝不敢看秦尋雪,但因著了解秦尋雪,自然知道這種情形隻會讓秦尋雪興奮不已,一時恨不得衝進去讓人閉嘴。
明智地選擇早些找太後一同前往三清宮的大周八皇子走在秦尋雪身旁,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並未落後太後半步,反而亦步亦趨,娘娘走到哪個位置人便在哪個位置,看得雀枝更是頭疼不已。
周澤年比太後高些,似是掃了太後一眼,無意間窺見了太後眼中的興奮,微微一怔,並未被人察覺。但因著掃了那一眼被太後抓包,秦尋雪抬起頭望著周澤年,似笑非笑:“八皇子近些日子倒是越發膽大了,放在幾月前,哪裏敢這般看著哀家。”
著重說了“哀家”二字,提醒周澤年注意身份,她是大齊的秦太後,不容僭越,不容藐視。
雀枝大氣不敢出,周澤年卻絲毫不怕,還在試探秦尋雪的底線:“澤年並非藐視娘娘,不過這樣看起來,娘娘倒是天真可愛。”
雀枝:???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你在說誰天真可愛?大齊的秦太後?骨子裏留著狡詐的秦家血脈的秦太後?
雀枝自認為對自家娘娘有些過分緊張,覺著自家娘娘哪裏都好,不是外頭人眼裏那般麵目可憎。但雀枝都尚且不敢用“天真可愛”一詞形容秦尋雪,過於昧著良心了。現今周澤年卻麵不改色,字字真誠,仿佛他眼中的秦尋雪就是天真可愛的。
秦尋雪輕笑,似乎對周澤年的評價接受良好:“縱使八皇子這麽說,也並未取悅哀家。哀家最恨有人俯視哀家,八皇子可明白?”
這話半真半假,秦尋雪雖生得高挑些,但比起不少男子還是矮上一頭,若是素日裏要同哪位官員交談,少不得低一頭的情況,自然不會真的在意。如今說給周澤年倒是有另一番意思,意味深長,別有深意。
周澤年也不知有沒有聽懂,彎了彎眼,同時半蹲著同秦尋雪講話:“澤年愚鈍,娘娘可是這個意思?”
秦尋雪伸出手,卻兀的停在空中,一個漂亮剔透的白玉手鐲滑落,秦尋雪並未掩飾,但也並未觸碰周澤年:“站直來便是,哀家還不至於這般小氣,自然會原諒八皇子這一次的僭越,不過日後可要小心著些。”
周澤年眼神一暗,是真的有些看不懂秦尋雪了。她毫不避諱,夜間衣衫不整見他,手上也戴著自己送出去的玉鐲,但態度卻落落大方,似乎隻把這玉鐲當做普通的玩意。……雖然送的時候周澤年也確實把這玉鐲當做謝禮,但如今他迴過神來,倒是品出了幾分旖旎的味道。
前些日子問起秦尋雪為何戴著玉鐲時她甚至有些落荒而逃的感覺,但如今秦尋雪手上戴著玉鐲,卻毫不在意地展示給他,似乎在秦尋雪眼中,這玉鐲和其他飾品無異。周澤年心中陡然升起幾分不甘,不明白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有幾分明悟的秦尋雪怎麽又變迴原先的模樣,但最後卻隻是笑著迴了一句“多謝娘娘”。
暗自完成一次交鋒的兩人各懷鬼胎,這一次秦尋雪占了上風,也算是從上次被周澤年調笑後扳迴一城。揚眉吐氣的秦尋雪笑意盈盈,心中同時構思著兩個針對不同人的計劃,各有各的陰損之處。
雀枝眼見著兩人之間的氛圍瞬息萬變,還是搞不明白不過短短幾日,怎麽她就被娘娘和大周的質子隔開,插不進嘴了呢。壓下心中的怪異感覺,雀枝落後一步跟在娘娘身後,壓低聲音道:“端王似是有恃無恐,最早便到了三清宮中侯著,大周的使臣心急如焚,也早早便到了三清宮。但端王似是和領頭的使臣沈大人不合,兩人半句交談都沒有,沈大人一直板著臉沒說話,似是極為生氣和焦急。但端王調戲了給他端茶的小宮女,最後惹得沈大人一句罵。”
周澤年似乎不在意本就名存實亡的兄弟情誼,他隻是沒想到沈佳彥竟然真的打算同周澤珂劃清界限,要知道凡是周明帝親自點的狀元都是周明帝看上並且重點培養的人才,通常而言,這些人的態度便是周明帝的態度。這麽看來,如今周明帝似乎是打算放棄周澤珂,轉而培養他了。
周澤年麵上不顯,內心冷笑,以為這種小恩小惠就能收買他嗎,就能抹平過去的不聞不問帶來的創傷嗎?做夢。若是被秦太後撿到之前,周澤年還會思考著是否需要迴去膈應薑皇後也膈應那些傷害過他的皇子和二世祖們,但自打被秦尋雪養著後,周澤年就沒想過要迴去。秦太後能給的東西比周明帝能給的要多的多,況且如今他還確定了自己的心意,自然不會如同沈佳彥所料一般,先假死再跟著迴大周。他是大周送來的質子,若無秦尋雪的首肯,是迴不去大周的。周澤年判斷,如今留下來對他才是最有利的,再不開竅的人也總會被打動,周澤年知道秦尋雪不會主動開口趕自己離開,自然有恃無恐,樂得待在大齊,隻是苦了沈佳彥,野心勃勃但碰上了他,怕是得不了周明帝的重任了。
秦尋雪聽後隻是點點頭,隨意說了句“倒也還不是蠢貨”,也不問其他,站在偏殿門口不起眼的地方,抬手製止了通傳,側耳聽了幾句,得知如今人都已經來齊了,朝周澤年粲然一笑:“八皇子殿下,戲台子已經搭好了,可要隨我一同上台揭開這一局?”
秦尋雪眯眼,笑了笑,眼底的興奮讓人膽戰心驚。雀枝不敢看秦尋雪,但因著了解秦尋雪,自然知道這種情形隻會讓秦尋雪興奮不已,一時恨不得衝進去讓人閉嘴。
明智地選擇早些找太後一同前往三清宮的大周八皇子走在秦尋雪身旁,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並未落後太後半步,反而亦步亦趨,娘娘走到哪個位置人便在哪個位置,看得雀枝更是頭疼不已。
周澤年比太後高些,似是掃了太後一眼,無意間窺見了太後眼中的興奮,微微一怔,並未被人察覺。但因著掃了那一眼被太後抓包,秦尋雪抬起頭望著周澤年,似笑非笑:“八皇子近些日子倒是越發膽大了,放在幾月前,哪裏敢這般看著哀家。”
著重說了“哀家”二字,提醒周澤年注意身份,她是大齊的秦太後,不容僭越,不容藐視。
雀枝大氣不敢出,周澤年卻絲毫不怕,還在試探秦尋雪的底線:“澤年並非藐視娘娘,不過這樣看起來,娘娘倒是天真可愛。”
雀枝:???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你在說誰天真可愛?大齊的秦太後?骨子裏留著狡詐的秦家血脈的秦太後?
雀枝自認為對自家娘娘有些過分緊張,覺著自家娘娘哪裏都好,不是外頭人眼裏那般麵目可憎。但雀枝都尚且不敢用“天真可愛”一詞形容秦尋雪,過於昧著良心了。現今周澤年卻麵不改色,字字真誠,仿佛他眼中的秦尋雪就是天真可愛的。
秦尋雪輕笑,似乎對周澤年的評價接受良好:“縱使八皇子這麽說,也並未取悅哀家。哀家最恨有人俯視哀家,八皇子可明白?”
這話半真半假,秦尋雪雖生得高挑些,但比起不少男子還是矮上一頭,若是素日裏要同哪位官員交談,少不得低一頭的情況,自然不會真的在意。如今說給周澤年倒是有另一番意思,意味深長,別有深意。
周澤年也不知有沒有聽懂,彎了彎眼,同時半蹲著同秦尋雪講話:“澤年愚鈍,娘娘可是這個意思?”
秦尋雪伸出手,卻兀的停在空中,一個漂亮剔透的白玉手鐲滑落,秦尋雪並未掩飾,但也並未觸碰周澤年:“站直來便是,哀家還不至於這般小氣,自然會原諒八皇子這一次的僭越,不過日後可要小心著些。”
周澤年眼神一暗,是真的有些看不懂秦尋雪了。她毫不避諱,夜間衣衫不整見他,手上也戴著自己送出去的玉鐲,但態度卻落落大方,似乎隻把這玉鐲當做普通的玩意。……雖然送的時候周澤年也確實把這玉鐲當做謝禮,但如今他迴過神來,倒是品出了幾分旖旎的味道。
前些日子問起秦尋雪為何戴著玉鐲時她甚至有些落荒而逃的感覺,但如今秦尋雪手上戴著玉鐲,卻毫不在意地展示給他,似乎在秦尋雪眼中,這玉鐲和其他飾品無異。周澤年心中陡然升起幾分不甘,不明白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有幾分明悟的秦尋雪怎麽又變迴原先的模樣,但最後卻隻是笑著迴了一句“多謝娘娘”。
暗自完成一次交鋒的兩人各懷鬼胎,這一次秦尋雪占了上風,也算是從上次被周澤年調笑後扳迴一城。揚眉吐氣的秦尋雪笑意盈盈,心中同時構思著兩個針對不同人的計劃,各有各的陰損之處。
雀枝眼見著兩人之間的氛圍瞬息萬變,還是搞不明白不過短短幾日,怎麽她就被娘娘和大周的質子隔開,插不進嘴了呢。壓下心中的怪異感覺,雀枝落後一步跟在娘娘身後,壓低聲音道:“端王似是有恃無恐,最早便到了三清宮中侯著,大周的使臣心急如焚,也早早便到了三清宮。但端王似是和領頭的使臣沈大人不合,兩人半句交談都沒有,沈大人一直板著臉沒說話,似是極為生氣和焦急。但端王調戲了給他端茶的小宮女,最後惹得沈大人一句罵。”
周澤年似乎不在意本就名存實亡的兄弟情誼,他隻是沒想到沈佳彥竟然真的打算同周澤珂劃清界限,要知道凡是周明帝親自點的狀元都是周明帝看上並且重點培養的人才,通常而言,這些人的態度便是周明帝的態度。這麽看來,如今周明帝似乎是打算放棄周澤珂,轉而培養他了。
周澤年麵上不顯,內心冷笑,以為這種小恩小惠就能收買他嗎,就能抹平過去的不聞不問帶來的創傷嗎?做夢。若是被秦太後撿到之前,周澤年還會思考著是否需要迴去膈應薑皇後也膈應那些傷害過他的皇子和二世祖們,但自打被秦尋雪養著後,周澤年就沒想過要迴去。秦太後能給的東西比周明帝能給的要多的多,況且如今他還確定了自己的心意,自然不會如同沈佳彥所料一般,先假死再跟著迴大周。他是大周送來的質子,若無秦尋雪的首肯,是迴不去大周的。周澤年判斷,如今留下來對他才是最有利的,再不開竅的人也總會被打動,周澤年知道秦尋雪不會主動開口趕自己離開,自然有恃無恐,樂得待在大齊,隻是苦了沈佳彥,野心勃勃但碰上了他,怕是得不了周明帝的重任了。
秦尋雪聽後隻是點點頭,隨意說了句“倒也還不是蠢貨”,也不問其他,站在偏殿門口不起眼的地方,抬手製止了通傳,側耳聽了幾句,得知如今人都已經來齊了,朝周澤年粲然一笑:“八皇子殿下,戲台子已經搭好了,可要隨我一同上台揭開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