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死一個禮部司的戚郎中後太後放過了可憐的禮部尚書,決定給禮部尚書小王尚書一個更加聽話的手下。至於是聽誰的話?自然是太後的。
惡趣味的太後無視欲哭無淚的小王尚書,眼神在朝堂之上巡視一圈,看起來很是開心。武官倒是好一些,知道太後今日發難不是衝著他們來的,都老神在在地站著,不看太後倒也不緊張。文官就不一樣了,他們是真的害怕太後發難。隔幾月早朝太後便會揪出來一個或者一批別有用心的文官,太後娘娘心情好時,隻點出來但不發難,但這也並非絕對,前幾月太後得知植陽五年內治理得極為不錯,一高興就直接薅了一個官員,換上自己的人。……太後娘娘偶爾也會把自己的人從位置上薅下來換人上去,這幾年朝堂官員變動雖然沒有玄清帝時期那般頻繁,但官員的壓力還是很大,畢竟太後的性子,至今沒有一個朝臣摸清楚了。誰也無法分清,太後心情是好是壞,今日的懲罰是重是輕,誰手上沒有幾件肮髒的事呢?
看夠了朝臣戰戰兢兢的模樣,太後興致缺缺,輕笑一聲結束了今日的早朝,遣禮部派人領大周使臣入宮覲見。
戚郎中久久跪著,低著頭不曾有一句辯解之言,看得不少心中有鬼的朝臣內心忐忑不安。但不少文官還是鬆了一口氣,有些不道德地想,感謝戚郎中的無私付出,同僚感激不盡。
禮部尚書小王尚書原本也狠狠鬆了一口氣,但聽到太後今日要召見大周使臣時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小王尚書暗自祈禱,希望今年的大周使臣不要第一日便犯蠢讓他難做。
大周的使臣年年都是年輕俊美才識出眾的青年男子,帶頭的總是大周的適齡皇子,大周的使臣年年都說想要求娶大齊公主,但朝堂中見過大周使臣的便知道,大周派來的那些俊俏男子大多是給太後準備的,雖然太後一直都不感興趣,但大周的周明帝一直沒有放棄“美男策略”,樂此不疲。今年甚至派了大周新晉的狀元郎沈佳彥前來,不知是何心思。
今年派來的皇子是大周的四皇子周澤珂,已被封王的少數幾個皇子,封為端王。端王是周明帝的嫡出幼子,是大周皇後舍了命也要生下來的嬌嬌兒,自幼被皇後含在嘴裏捧在手心。
大周的皇後薑氏是有名的溫婉美人,一心向佛不沾葷腥,即使出生高門已為周明帝生下兩個皇子,卻依舊善待宮中的皇子公主,經常開倉放粥救濟百姓,在大周民間聲望極高,大齊百姓在秦太後剛剛上位那些日子沒少把性格惡劣難懂的秦太後同大周慈悲為懷的薑皇後做對比,不過大周戰敗後民間這股子傳言便消聲滅跡,隨著大齊這些年不斷繁盛,百姓都少有怨言。秦太後對薑太後的態度卻很微妙,因為在知曉大周皇室中還存在周澤年這種可憐兮兮的皇子後,對著基本抓不出錯處的薑皇後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這位被傳成菩薩一樣的薑皇後,似乎不是什麽真正的菩薩心腸啊。
而被薑皇後被嬌寵長大的四皇子據說是個性格惡劣的主,至今還是孩子心性,雖被封王有兩個薑皇後塞到房中的侍妾卻並無正妃,連個側妃也不曾有。已經調查過端王在大周的事跡的小王尚書一度無言哽咽,想著這樣頑劣的端王不知能否熬過太後的“指點”。小王尚書無聲歎氣,認命地去尋大周使臣,領著使臣一行人去往三清宮。
三清宮在勤政殿東北角,曾是大齊一位重道教的皇帝為禮賢道士專門修建的宮殿,靠近著勤政殿,後來的皇帝都不再重道教,這座宮殿便專門用以接待外邦使臣。三清宮外飾質樸,帶有不少道家的元素,但做了接待外邦的宮殿後便會因外邦使臣的身份而改變宮殿的外飾。好比此次接待的便是大周皇室,因著大周以黑為尊,便主要用的是代表莊重的黑色裝飾物,華貴明亮。為表重視太後還從私藏裏挑了幾件很是精美的掐絲花瓶,精致卻又大氣,一進門便能看到那幾個頗為漂亮的花瓶。
至少大周的端王殿下周澤珂進門時便隻先看見了漂亮的掐絲花瓶。
周澤珂是大周皇後的幼子,上麵有一個嫡出的兄長,正值壯年的周明帝自然不可能那麽早立下太子,即使嫡出長子已經野心勃勃。端王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但身為皇後之子,他愛戴兄長,一直想著如何為兄長拉攏朝臣擴大勢力,是難得的有兄弟情的皇室子弟。但端王殿下還是一個紈絝,有著紈絝子弟的通病,喜歡收集華而不實的寶物,甭管懂不懂行,隻要是入了他眼的都要收入囊中,例如這個精巧的花瓶。周澤珂眼底浮上幾分趣味,已經將最漂亮的花瓶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作為友邦,區區一個花瓶,應當不會吝嗇吧?抱著這樣的想法,周澤珂已經將這個花瓶視為自己的私藏,怎麽看掐絲花瓶怎麽滿意。
大周今年領頭的使臣是去年的狀元郎,年僅二十五的沈佳彥,大周難得相貌俊美的狀元郎,當初年紀不大的沈佳彥身穿紅袍、帽插宮花,騎著高頭駿馬,在皇城禦街上走過時,不少貴女都朝他扔了花枝手帕香囊,甚至有公主求到周明帝麵前要沈佳彥做駙馬,但大周的駙馬不能入朝為官,此事周明帝自然不曾應允。
這樣才華出眾的狀元郎不過短短一年便展露鋒芒,被周明帝親自指派,代替前些年的使臣,帶出使大齊。沈佳彥站在周澤珂身旁後一步處,恰到好處地勾起唇,一派溫潤。
沈佳彥出發前曾被周明帝秘密傳召,此刻的沈佳彥,倒是真的很想見到大齊的太後。
太後還不知道遠道而來的客人看上了她珍藏的花瓶,打算理直氣壯開口朝她討要,還有一位使臣對她充滿興趣。
此刻的太後,依舊坐在珠簾後麵,不似前頭那般喜怒無常,她輕輕地撐著頭,煩惱小皇帝不願意同她一同去接見大周使臣。
自太後宣布退朝後,陳閣老本有事要奏但察覺到太後心情似乎不好,權衡之下選擇了離開,這樣一來勤政殿的朝臣都離開了,現在留在勤政殿的都是小皇帝的親信。小皇帝坐在勤政殿的地上,死死抱住柱子不願意鬆手,淚眼汪汪:“嚶嚶嚶,母後讓小王尚書去接見大周的使臣好不好,齊不齊不想去見他們,大周的使臣來來迴迴都是那幾個齊不齊不想再見他們了。而且,大周的人看起來都好可怕,比如大周八皇子。”
太後懶得同小皇帝爭論這種事情,都這種時候了小皇帝還是沒有放棄給太後上眼藥,試圖給大周質子抹黑。
太後不慣著他,起身離開珠簾後的椅子,來到死死抱住柱子的小皇帝麵前,蹲下身敲敲小皇帝的腦袋,聲音慵懶:“要母後提醒你,是齊不齊自己昨日下了旨讓大周使臣今日入宮的嗎?”
齊不齊:??好像是有這麽迴事?
齊不齊昨天下令同意時可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麽反感。雲夏負責他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需要接見的使臣的信息。他可是聽說了,今年隨使臣到訪的皇子是大周出了名的紈絝,性格惡劣,剛愎自用,母後最是討厭這樣的人。
但秦太後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小皇帝也不好開口問太後是否在意大周今年來的皇子是個紈絝的事。
小皇帝滿腹心思卻不敢表露,不情不願迴想起自己昨日確實應下了今日召見大周使臣後才慢吞吞起身,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乖乖巧巧:“母後,朕可以走啦!”
秦太後應了一聲,起身撫了撫華麗的宮裙,不慌不忙地開口:“走吧,雀枝,去做你該做的事。”
雀枝應聲:“諾。”隨後離開了勤政殿。
小皇帝好奇探頭,看著雀枝離開的背影,還是沒忍住問了秦太後:“母後母後,雀枝姑姑要去做什麽?”
秦太後不看他,反問一句:“自個走去三清宮還是派個轎攆來?”
小皇帝被帶偏:“母後怎麽去朕就怎麽去。”
秦太後脫下今日為會見大周使臣而特意戴上的護甲,單手牽起小皇帝的小手,慢慢走著:“那便走過去吧。”
小皇帝“噢”了一聲,跟上太後有些緩慢的步子。
陽光正好,鮮紅宮牆亙古不變。從兩人背後看,太後微微彎了腰牽著小皇帝的手,一派溫和美好。
“母後,你還沒有告訴朕到底為什麽要遣走雀枝姑姑。”
“不是什麽大事。雀枝去找個人罷了,消不了多少時辰。”
“找誰呀,朕可以知道嗎?”
“話真多。等會就知曉了。”
“嚶嚶嚶好吧……”
慈寧宮位於皇宮西側,處於深宮,從勤政殿去慈寧宮還是有些距離。而雀枝正是要前往慈寧宮附近的未寧殿,按太後的吩咐請澤年殿下一同前去三清宮。
周澤年聽聞雀枝來了的消息有些意外,他揚了揚眉,不動聲色:“去請雀枝姑姑進來。”
福德應了聲,轉身出門,不一會後頭便跟著一個人一同進來,正是雀枝。
雀枝滿臉喜色,向周澤年道喜:“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周澤年有些意外:“敢問雀枝姑姑,澤年何喜之有?”
雀枝拍了拍自己的嘴,喜笑顏開:“瞧奴婢這嘴,一高興就忘了事。昨日娘娘得知大周使臣來訪,今年隨行的是大周的四皇子端王,算起來可是您的親兄弟。娘娘念著殿下孤身一人在大齊,定然是懷念故國的,此次便特許殿下前去三清宮一同接見大周使臣。”
周澤年一怔,驟然起身:“今天來的,是四皇兄?”
雀枝將周澤年算不得驚喜的表現盡收眼底,但她卻像絲毫未曾察覺似的,言語間依舊是浮誇的喜悅:“自然。殿下可要隨奴婢前去?還是要準備些什麽?”
周澤年定了定神,揚起一個溫和的笑,看似和平常無差:“不必,澤年這便隨雀枝姑姑前去三清宮,哪有讓娘娘等澤年的道理。”
雀枝笑意加深:“殿下請。”
另一邊的三清宮。
勤政殿離三清宮確實不遠,即使小皇帝年歲尚小,步子算不得大,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太後目光落在高大的宮殿懸掛的匾,上書“三清宮”三個大字,氣派敞亮。輕笑一聲,太後收迴目光,示意大氣不敢出的小黃門通報。
得了令的小黃門如蒙大赦,高聲提醒道:“太後娘娘到——陛下到——”
等了好一會的周澤珂頂著沈侍郎不讚成的目光不敢坐下,隻能悄悄懈怠了一會,便聽到外頭小黃門的通報,精神一震,收拾好自己,揚起一個真摯的笑,靜候大齊的秦太後。
首先看見的是一片正藍色的裙角,上繡明亮的金線,雍容華貴卻不過於死板。大齊的秦太後算起年歲來,不過二十出頭,正是花一般的年歲,自然不喜那些個過於莊重的顏色。隨後望去,便是身姿挺拔修長的女子,頭上戴著幾支流蘇金簪,上麵鑲著幾顆碩大的珍珠,這樣奪目的飾品卻生生被那張過於明豔的臉壓了下去,一眼望去隻能見到那張臉,其他的反而都成了背景。
沈侍郎輕咳一聲,周澤珂反應過來,這般盯著大齊的太後很是失禮,他有些慌張地低下了頭,想著這般明豔的美人倒是罕見。
秦太後牽著小皇帝,一個眼神都沒有落在使臣團身上,隻是冷淡地走過跪了一地的人身旁,也沒有在意隻是行了一個躬身禮的周澤珂。直到坐上上首的皇宮椅,太後戴上了銀製的護甲,她才朝小皇帝頷首。
小皇帝會意,稚嫩的聲音軟乎乎的,甜到人心坎裏去:“諸位使者請起,來者便是客,來人,賜座。”
下首的使臣齊聲謝恩,周澤珂混在其中,並不顯眼。
沈佳彥上前一步,芝蘭玉樹的男人眉眼帶笑,眼如點漆,一雙眼深不可測。
沈佳彥言語溫潤,語氣不急不緩:“大周戶部侍郎沈佳彥,見過秦太後,娘娘千歲。”
秦太後眼中露出幾分趣味:“竟是這般年輕的侍郎?難得見著戶部侍郎出使大齊。”
沈佳彥滴水不漏:“微臣仰慕陛下,自然聽從陛下吩咐。”暗指此事由周明帝安排,他一概不知。
秦太後笑了笑,頂著小王尚書欲哭無淚的眼決定放過沈佳彥,轉而盯著旁邊穿著華麗的周澤珂。
周澤珂一直悄悄注意著秦太後,見秦太後眼神望過來,便上前一步,不動聲色地擋在沈佳彥麵前,拱了拱手:“見過太後,在下周澤珂,大周四皇子端王。”
難得聽到這位不趾高氣昂自稱“本王”。沈佳彥半躲在周澤珂身後,垂著眼這般想。
秦太後不在意這些,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聲音不似剛剛興致盎然:“倒是難得見到端王殿下。來者是客,不必如此緊張。”
周澤珂眨了眨眼,眼神無辜清澈,言語自然親昵:“娘娘這般說了在下倒是想厚著臉同娘娘討要些東西。”
倒是會順著杆子往上爬。秦太後難得見到這樣膽子大的,突然就多了點興致:“說說。”
周澤珂笑容燦爛:“今日入三清宮,在下見門口那對花瓶極為合在下眼緣,倒是想厚著臉向娘娘討要。”
秦太後的臉一瞬間冷了下來,有些冷淡地想著,還是讓八皇子收拾了他吧。
惡趣味的太後無視欲哭無淚的小王尚書,眼神在朝堂之上巡視一圈,看起來很是開心。武官倒是好一些,知道太後今日發難不是衝著他們來的,都老神在在地站著,不看太後倒也不緊張。文官就不一樣了,他們是真的害怕太後發難。隔幾月早朝太後便會揪出來一個或者一批別有用心的文官,太後娘娘心情好時,隻點出來但不發難,但這也並非絕對,前幾月太後得知植陽五年內治理得極為不錯,一高興就直接薅了一個官員,換上自己的人。……太後娘娘偶爾也會把自己的人從位置上薅下來換人上去,這幾年朝堂官員變動雖然沒有玄清帝時期那般頻繁,但官員的壓力還是很大,畢竟太後的性子,至今沒有一個朝臣摸清楚了。誰也無法分清,太後心情是好是壞,今日的懲罰是重是輕,誰手上沒有幾件肮髒的事呢?
看夠了朝臣戰戰兢兢的模樣,太後興致缺缺,輕笑一聲結束了今日的早朝,遣禮部派人領大周使臣入宮覲見。
戚郎中久久跪著,低著頭不曾有一句辯解之言,看得不少心中有鬼的朝臣內心忐忑不安。但不少文官還是鬆了一口氣,有些不道德地想,感謝戚郎中的無私付出,同僚感激不盡。
禮部尚書小王尚書原本也狠狠鬆了一口氣,但聽到太後今日要召見大周使臣時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小王尚書暗自祈禱,希望今年的大周使臣不要第一日便犯蠢讓他難做。
大周的使臣年年都是年輕俊美才識出眾的青年男子,帶頭的總是大周的適齡皇子,大周的使臣年年都說想要求娶大齊公主,但朝堂中見過大周使臣的便知道,大周派來的那些俊俏男子大多是給太後準備的,雖然太後一直都不感興趣,但大周的周明帝一直沒有放棄“美男策略”,樂此不疲。今年甚至派了大周新晉的狀元郎沈佳彥前來,不知是何心思。
今年派來的皇子是大周的四皇子周澤珂,已被封王的少數幾個皇子,封為端王。端王是周明帝的嫡出幼子,是大周皇後舍了命也要生下來的嬌嬌兒,自幼被皇後含在嘴裏捧在手心。
大周的皇後薑氏是有名的溫婉美人,一心向佛不沾葷腥,即使出生高門已為周明帝生下兩個皇子,卻依舊善待宮中的皇子公主,經常開倉放粥救濟百姓,在大周民間聲望極高,大齊百姓在秦太後剛剛上位那些日子沒少把性格惡劣難懂的秦太後同大周慈悲為懷的薑皇後做對比,不過大周戰敗後民間這股子傳言便消聲滅跡,隨著大齊這些年不斷繁盛,百姓都少有怨言。秦太後對薑太後的態度卻很微妙,因為在知曉大周皇室中還存在周澤年這種可憐兮兮的皇子後,對著基本抓不出錯處的薑皇後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這位被傳成菩薩一樣的薑皇後,似乎不是什麽真正的菩薩心腸啊。
而被薑皇後被嬌寵長大的四皇子據說是個性格惡劣的主,至今還是孩子心性,雖被封王有兩個薑皇後塞到房中的侍妾卻並無正妃,連個側妃也不曾有。已經調查過端王在大周的事跡的小王尚書一度無言哽咽,想著這樣頑劣的端王不知能否熬過太後的“指點”。小王尚書無聲歎氣,認命地去尋大周使臣,領著使臣一行人去往三清宮。
三清宮在勤政殿東北角,曾是大齊一位重道教的皇帝為禮賢道士專門修建的宮殿,靠近著勤政殿,後來的皇帝都不再重道教,這座宮殿便專門用以接待外邦使臣。三清宮外飾質樸,帶有不少道家的元素,但做了接待外邦的宮殿後便會因外邦使臣的身份而改變宮殿的外飾。好比此次接待的便是大周皇室,因著大周以黑為尊,便主要用的是代表莊重的黑色裝飾物,華貴明亮。為表重視太後還從私藏裏挑了幾件很是精美的掐絲花瓶,精致卻又大氣,一進門便能看到那幾個頗為漂亮的花瓶。
至少大周的端王殿下周澤珂進門時便隻先看見了漂亮的掐絲花瓶。
周澤珂是大周皇後的幼子,上麵有一個嫡出的兄長,正值壯年的周明帝自然不可能那麽早立下太子,即使嫡出長子已經野心勃勃。端王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但身為皇後之子,他愛戴兄長,一直想著如何為兄長拉攏朝臣擴大勢力,是難得的有兄弟情的皇室子弟。但端王殿下還是一個紈絝,有著紈絝子弟的通病,喜歡收集華而不實的寶物,甭管懂不懂行,隻要是入了他眼的都要收入囊中,例如這個精巧的花瓶。周澤珂眼底浮上幾分趣味,已經將最漂亮的花瓶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作為友邦,區區一個花瓶,應當不會吝嗇吧?抱著這樣的想法,周澤珂已經將這個花瓶視為自己的私藏,怎麽看掐絲花瓶怎麽滿意。
大周今年領頭的使臣是去年的狀元郎,年僅二十五的沈佳彥,大周難得相貌俊美的狀元郎,當初年紀不大的沈佳彥身穿紅袍、帽插宮花,騎著高頭駿馬,在皇城禦街上走過時,不少貴女都朝他扔了花枝手帕香囊,甚至有公主求到周明帝麵前要沈佳彥做駙馬,但大周的駙馬不能入朝為官,此事周明帝自然不曾應允。
這樣才華出眾的狀元郎不過短短一年便展露鋒芒,被周明帝親自指派,代替前些年的使臣,帶出使大齊。沈佳彥站在周澤珂身旁後一步處,恰到好處地勾起唇,一派溫潤。
沈佳彥出發前曾被周明帝秘密傳召,此刻的沈佳彥,倒是真的很想見到大齊的太後。
太後還不知道遠道而來的客人看上了她珍藏的花瓶,打算理直氣壯開口朝她討要,還有一位使臣對她充滿興趣。
此刻的太後,依舊坐在珠簾後麵,不似前頭那般喜怒無常,她輕輕地撐著頭,煩惱小皇帝不願意同她一同去接見大周使臣。
自太後宣布退朝後,陳閣老本有事要奏但察覺到太後心情似乎不好,權衡之下選擇了離開,這樣一來勤政殿的朝臣都離開了,現在留在勤政殿的都是小皇帝的親信。小皇帝坐在勤政殿的地上,死死抱住柱子不願意鬆手,淚眼汪汪:“嚶嚶嚶,母後讓小王尚書去接見大周的使臣好不好,齊不齊不想去見他們,大周的使臣來來迴迴都是那幾個齊不齊不想再見他們了。而且,大周的人看起來都好可怕,比如大周八皇子。”
太後懶得同小皇帝爭論這種事情,都這種時候了小皇帝還是沒有放棄給太後上眼藥,試圖給大周質子抹黑。
太後不慣著他,起身離開珠簾後的椅子,來到死死抱住柱子的小皇帝麵前,蹲下身敲敲小皇帝的腦袋,聲音慵懶:“要母後提醒你,是齊不齊自己昨日下了旨讓大周使臣今日入宮的嗎?”
齊不齊:??好像是有這麽迴事?
齊不齊昨天下令同意時可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麽反感。雲夏負責他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需要接見的使臣的信息。他可是聽說了,今年隨使臣到訪的皇子是大周出了名的紈絝,性格惡劣,剛愎自用,母後最是討厭這樣的人。
但秦太後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小皇帝也不好開口問太後是否在意大周今年來的皇子是個紈絝的事。
小皇帝滿腹心思卻不敢表露,不情不願迴想起自己昨日確實應下了今日召見大周使臣後才慢吞吞起身,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乖乖巧巧:“母後,朕可以走啦!”
秦太後應了一聲,起身撫了撫華麗的宮裙,不慌不忙地開口:“走吧,雀枝,去做你該做的事。”
雀枝應聲:“諾。”隨後離開了勤政殿。
小皇帝好奇探頭,看著雀枝離開的背影,還是沒忍住問了秦太後:“母後母後,雀枝姑姑要去做什麽?”
秦太後不看他,反問一句:“自個走去三清宮還是派個轎攆來?”
小皇帝被帶偏:“母後怎麽去朕就怎麽去。”
秦太後脫下今日為會見大周使臣而特意戴上的護甲,單手牽起小皇帝的小手,慢慢走著:“那便走過去吧。”
小皇帝“噢”了一聲,跟上太後有些緩慢的步子。
陽光正好,鮮紅宮牆亙古不變。從兩人背後看,太後微微彎了腰牽著小皇帝的手,一派溫和美好。
“母後,你還沒有告訴朕到底為什麽要遣走雀枝姑姑。”
“不是什麽大事。雀枝去找個人罷了,消不了多少時辰。”
“找誰呀,朕可以知道嗎?”
“話真多。等會就知曉了。”
“嚶嚶嚶好吧……”
慈寧宮位於皇宮西側,處於深宮,從勤政殿去慈寧宮還是有些距離。而雀枝正是要前往慈寧宮附近的未寧殿,按太後的吩咐請澤年殿下一同前去三清宮。
周澤年聽聞雀枝來了的消息有些意外,他揚了揚眉,不動聲色:“去請雀枝姑姑進來。”
福德應了聲,轉身出門,不一會後頭便跟著一個人一同進來,正是雀枝。
雀枝滿臉喜色,向周澤年道喜:“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周澤年有些意外:“敢問雀枝姑姑,澤年何喜之有?”
雀枝拍了拍自己的嘴,喜笑顏開:“瞧奴婢這嘴,一高興就忘了事。昨日娘娘得知大周使臣來訪,今年隨行的是大周的四皇子端王,算起來可是您的親兄弟。娘娘念著殿下孤身一人在大齊,定然是懷念故國的,此次便特許殿下前去三清宮一同接見大周使臣。”
周澤年一怔,驟然起身:“今天來的,是四皇兄?”
雀枝將周澤年算不得驚喜的表現盡收眼底,但她卻像絲毫未曾察覺似的,言語間依舊是浮誇的喜悅:“自然。殿下可要隨奴婢前去?還是要準備些什麽?”
周澤年定了定神,揚起一個溫和的笑,看似和平常無差:“不必,澤年這便隨雀枝姑姑前去三清宮,哪有讓娘娘等澤年的道理。”
雀枝笑意加深:“殿下請。”
另一邊的三清宮。
勤政殿離三清宮確實不遠,即使小皇帝年歲尚小,步子算不得大,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太後目光落在高大的宮殿懸掛的匾,上書“三清宮”三個大字,氣派敞亮。輕笑一聲,太後收迴目光,示意大氣不敢出的小黃門通報。
得了令的小黃門如蒙大赦,高聲提醒道:“太後娘娘到——陛下到——”
等了好一會的周澤珂頂著沈侍郎不讚成的目光不敢坐下,隻能悄悄懈怠了一會,便聽到外頭小黃門的通報,精神一震,收拾好自己,揚起一個真摯的笑,靜候大齊的秦太後。
首先看見的是一片正藍色的裙角,上繡明亮的金線,雍容華貴卻不過於死板。大齊的秦太後算起年歲來,不過二十出頭,正是花一般的年歲,自然不喜那些個過於莊重的顏色。隨後望去,便是身姿挺拔修長的女子,頭上戴著幾支流蘇金簪,上麵鑲著幾顆碩大的珍珠,這樣奪目的飾品卻生生被那張過於明豔的臉壓了下去,一眼望去隻能見到那張臉,其他的反而都成了背景。
沈侍郎輕咳一聲,周澤珂反應過來,這般盯著大齊的太後很是失禮,他有些慌張地低下了頭,想著這般明豔的美人倒是罕見。
秦太後牽著小皇帝,一個眼神都沒有落在使臣團身上,隻是冷淡地走過跪了一地的人身旁,也沒有在意隻是行了一個躬身禮的周澤珂。直到坐上上首的皇宮椅,太後戴上了銀製的護甲,她才朝小皇帝頷首。
小皇帝會意,稚嫩的聲音軟乎乎的,甜到人心坎裏去:“諸位使者請起,來者便是客,來人,賜座。”
下首的使臣齊聲謝恩,周澤珂混在其中,並不顯眼。
沈佳彥上前一步,芝蘭玉樹的男人眉眼帶笑,眼如點漆,一雙眼深不可測。
沈佳彥言語溫潤,語氣不急不緩:“大周戶部侍郎沈佳彥,見過秦太後,娘娘千歲。”
秦太後眼中露出幾分趣味:“竟是這般年輕的侍郎?難得見著戶部侍郎出使大齊。”
沈佳彥滴水不漏:“微臣仰慕陛下,自然聽從陛下吩咐。”暗指此事由周明帝安排,他一概不知。
秦太後笑了笑,頂著小王尚書欲哭無淚的眼決定放過沈佳彥,轉而盯著旁邊穿著華麗的周澤珂。
周澤珂一直悄悄注意著秦太後,見秦太後眼神望過來,便上前一步,不動聲色地擋在沈佳彥麵前,拱了拱手:“見過太後,在下周澤珂,大周四皇子端王。”
難得聽到這位不趾高氣昂自稱“本王”。沈佳彥半躲在周澤珂身後,垂著眼這般想。
秦太後不在意這些,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聲音不似剛剛興致盎然:“倒是難得見到端王殿下。來者是客,不必如此緊張。”
周澤珂眨了眨眼,眼神無辜清澈,言語自然親昵:“娘娘這般說了在下倒是想厚著臉同娘娘討要些東西。”
倒是會順著杆子往上爬。秦太後難得見到這樣膽子大的,突然就多了點興致:“說說。”
周澤珂笑容燦爛:“今日入三清宮,在下見門口那對花瓶極為合在下眼緣,倒是想厚著臉向娘娘討要。”
秦太後的臉一瞬間冷了下來,有些冷淡地想著,還是讓八皇子收拾了他吧。